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几个重要类型的铁矿床,都伴生、共生着有工业价值的有益组份。已回收的有稀土、铌、钒、钛、铜、锡、钨、钴、金等。本文列举的主要矿床类型及代表性矿床有:①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矿床——白云鄂博铁矿;②晚期岩浆矿床——攀枝花等铁矿;③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的接触交代型矿床——大顶铁矿等;④玢岩型铁矿床——宁芜地区铁矿。  相似文献   

2.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近年来发现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铁矿床,如老并铁矿床、乔普卡里莫铁矿床、叶里克铁矿床、吉尔铁克沟铁矿床等。由于这些矿床具有较为独特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特点而有别于世界上已知的铁矿床,因而将其命名为"帕米尔式"铁矿床。以老并铁矿床为例对"帕米尔式"铁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年代、矿床成因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帕米尔式"铁矿床主要赋存于布伦阔勒岩群黑云石英片岩岩性段内,该岩性段磁铁矿化现象较为普遍,普遍发育磁铁矿、黄铁矿、石膏、硬石膏的矿物同生组合,为一种特殊的膏铁建造;LA-ICP-MS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表明,含铁建造布伦阔勒岩群的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火山沉积型磁铁矿矿床,后期受到一定的区域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该类型矿床的发现,对于丰富世界铁矿床的类型和同类型铁矿床的找矿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红英 《西北地质》2000,33(4):15-18
本文通过对新疆鄯县南部铁矿带各矿床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等的对比分析,将鄯善南部铁矿带铁矿床划分为两类成因①火山喷发-沉积型铁矿床。②火山-矿浆贯人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新疆鄯善县南部铁矿带各矿床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等的对比分析,将鄯善南部铁矿带铁矿床划分为两类成因①火山喷发-沉积型铁矿床.②火山-矿浆贯入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5.
元古界会理群是铁矿床的重要产出部位。四川会理县麻栗坪铁矿床产于会理群通安组四段地层中,为富磁铁矿的小型矿床,具有典型的热液型矿床特征。根据该矿床地质特征,与区域上沉积(变质)型、热液型铁矿床对比,从矿体的空间分布位置、形态规模、矿石结构构造、共伴生组分等特征进行分析,对矿床成因进行认识,初步认为该矿床为与华力西期辉绿辉长岩体有成因联系、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张家山铁矿床矿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蚀变特征、矿石的矿物组合、化学组分等地质特征及成因的分析研究,认为张家山铁矿床应属风化淋滤型铁矿床,其原生矿床为铁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并厘定了该地区铁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青海肯德可克铁、锌、铅矿床与国内其他矿床比较,有两点是很特殊的。其一是矿床与钙镁橄榄石矽卡岩和透辉石矽卡岩等镁质矽卡岩有十分密切的成因联系;其二是矿石的基本类型和组合特征与一般矽卡岩型铁矿床、铜铁矿床和多金属矿床不  相似文献   

8.
陕西铜厂铁矿床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与矿床成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陕西铜厂铁矿床是陕南铁矿石重要产地之一,与国内外一些类似矿床相比,该矿床有很多独特之处。关于它的成因,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矿体靠近侵入体,属接触交代型铁矿床;有的认为铁矿受一定的地层层位控制,属沉积变质改造型矿床;也有人认为属与火山岩有关的矿床。为了弄清矿床的成因、物质来源,并扩大找矿远景。近年来,我们对该矿床作了同位素年龄和硫、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现将所获资料整理成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上述各种成因类型的铁矿床,都可以产生富铁矿,但从目前我国和世界铁矿床的情况来看,能够在工业上构成较大、较富的重要矿床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二、铁矿床的主要类型1.前寒武纪含铁石英岩中的富铁矿床含铁石英岩型铁矿多半产生于寒武纪以前,而  相似文献   

10.
杜再飞  徐茂华  赵波  潘泽伟  唐忠 《云南地质》2013,(4):393-396,392
鹅头厂铁矿是滇中元古宙铁铜矿床的典型矿床,认为该铁矿是一个复成因矿床,矿床主体(Ⅰ1矿体)为沉积-热液改造型,次要矿体(Ⅰ2矿体)是热液脉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1.
卫宁北山地区铁矿床主要赋存于泥盆—石炭系碎屑岩建造中,矿床产出主要受地层建造和构造控制。根据成矿地质背景、矿物组合及围岩蚀变等特征分析,该区铁矿床成因类型应属于中-低温热液型。照壁山铁矿床在该区域的铁矿床中,储量较大,矿体数量较多,成矿背景、矿床成因均具有代表性,其研究对揭示该区铁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进行铁矿床综合研究、建立成矿模型及总结成矿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娄清  尚世贵  刘雨  李三 《安徽地质》2016,26(4):246-250
安徽巢湖—肥东一带的铁矿床为中型规模的BIF铁矿床。本文基于已有勘查研究成果,总结归纳矿床地质特征,探讨矿床成因并进行找矿潜力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新疆黑尖山Fe-Cu(-Au)矿床属于东天山阿奇山-雅满苏岛弧带。该带发育许多铁矿床(红云滩、百灵山、雅满苏)和铁铜矿床(黑尖山、多头山、沙泉子)。其成因认识有海相火山岩型、火山岩型、夕卡岩型等,而黑尖山作为该带一个富铜的铁矿床与该带的其它铁矿床的成因机制是否相同,以及黑尖山矿床中的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富铁矿的地质研究和找矿工作,我们对鲁中黑旺式富铁矿床进行了矿床地质,区域地质,矿石类型及物质成分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工作,我们认为黑旺式富铁矿床是有沉积作用、热液作用和风化作用三者迭加的一种复合成因的富铁矿床.该种矿床类型的矿石成分简单、品位高、有害组分硫、磷含量低,具自熔性、易炼,埋藏浅,是一种优质富铁矿矿床.黑旺式铁矿在鲁中地区分布广泛,有一定远景.因此,加强这种类型矿床的研究,将会对我国富铁矿的找矿工作提供有利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富铁矿在我国各类铁矿床中均有所发现,但就目前掌握的资料而言,形成能直接入炉的富矿(品位>50%)工业矿床的主要是:变质岩贫铁矿中各种成因的富铁矿、火山岩中的富铁矿、接触交代-热液型富铁矿和浅海相沉积的(宣龙式)富铁矿矿床.为了适应当前找矿工作的需要,现将我国主要富铁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概述如下,以供参考.一、变质岩贫铁矿中的富铁矿床这类矿床主要产于太古界的中-深变质岩系和元古界的浅变质岩系中的贫铁矿里,古生界浅变质岩系中也有发现.贫铁矿呈巨大的矿带分布于地台区次级隆起的边部及附近,富矿  相似文献   

16.
<正>夕卡岩铁矿床形成的主要机制是渗滤一扩散说;同时许多夕卡岩铁矿床也具有"矿浆"型铁矿床的特征。因此,部分矿床学家认为在夕卡岩铁矿床形成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类型流体的作用(林心多等,1989)。到目前为止,夕卡岩型铁矿床的成因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笔者通过对河北武安西石门铁矿床的研究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盆地小包庄铁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河铁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庐枞火山岩盆地的西北部,是成矿带内已发现规模最大的铁矿床。2013年在罗河铁矿床深部又勘探新发现了小包庄大型铁矿床,这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近年来重大找矿突破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勘探应用价值。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基于详细的钻孔观察和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工作并结合电子探针测试分析,研究了小包庄铁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厘定了矿床的成矿阶段,分析了成矿作用过程,并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罗河铁矿床和小包庄铁矿床为同一成矿系统在不同深度成矿作用的产物。小包庄铁矿床主矿体矿呈厚大的透镜状、似层状产于砖桥组地层中,位于罗河铁矿床主矿体之下约800~1000m,主要由浸染状矿体组成。矿床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和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硬石膏、透辉石和碳酸盐,矿石的代表性矿物组合为磁铁矿-硬石膏-透辉石。矿石的结构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块状构造、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和筛状结构等。矿床围岩蚀变强烈,主要蚀变类型有碱性长石化、透辉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和硬石膏化。小包庄铁矿床形成经历了热液期的四个阶段,即碱性长石阶段、透辉石-硬石膏-磁铁矿阶段、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阶段和硬石膏-黄铁矿-碳酸盐-石英阶段,其中,铁矿化主要发育于透辉石-硬石膏-磁铁矿阶段。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以及与宁芜地区铁矿床的对比研究,本文认为小包庄铁矿床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的闪长质侵入岩(?),而矿化发育在远离侵入岩或次火山岩之上的火山岩中,明显有别于宁芜地区玢岩铁矿床,类似于智利安第斯成矿带中部分产于安山质火山岩中的磁铁矿-磷灰石型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产于火山岩中的一类特殊类型的玢岩型铁矿。  相似文献   

18.
环渤海地区铁矿资源特征及远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保丰 《华北地质》2009,32(4):273-283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铁矿资源重要产地、铁矿石主要开采区和中国钢铁生产的重要分布区。区内铁矿查明资源储量297.15亿吨,占中国总查明资源储量48.95%。区内各省市的铁矿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以辽宁、河北、山西等省铁矿资源最为集中,查明资源储量达235.25亿吨,占环渤海地区铁矿查明资源储量79.16%。区内矿床类型较为齐全,主要的有条带状铁建造(BIF)型铁矿床、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岩浆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热液型铁矿床、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其中以BIF型铁矿床最为重要,其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84.8%,其次为接触交代型铁矿床,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6.02%。本区铁矿床从太古宙到新生代都有产出,但不同地质时期矿床类型和规模不尽相同,并与地壳演化的特征紧密相关。太古宙是区内最重要的地质时期,该时期形成铁矿资源储量占总资源储量78.06%。其次为元古宙和中生代,资源储量分别占总资源储量的14.84%和6.90%。区内铁矿资源寻找的主要类型是BIF型铁矿床,其次是接触交代型铁矿床。除上述两个主要类型外,各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对其它类型,如河北岩浆型大庙式,山东热液型朱崖式铁矿等,进行地质找矿。本区铁矿有较大的远景。  相似文献   

19.
<正>铜鱼梁铜矿地处新疆哈密市南南东方向约130km处,其大地构造位置位于阿奇山-雅满苏岛弧成矿带内,该带中形成了与石炭纪火山岩有关的许多铁矿床,如库姆塔格铁矿床、红云滩铁矿床、雅满苏铁矿床等。近年来,带内新发现一批与火山热液有关铜矿床,如景峡铜矿、铜鱼梁铜矿、寨北山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东大顶铁矿田南部矿带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总结和探计了该区多金属矿床的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经研究表明,该区钨锡矿床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铁矿床为海相沉积-热液改造型变质矿床,铅锌银矿床为岩浆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