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及其后的“前寒武(界或代和亚界或亚代)的一般划分”、“北半球几个主要前寒武地层区和合用的地层资料”和“末原生代地层”等四篇文章,均从Salop《北半球前寒武和早期地质演变的一般特征》一书(1977年英文版)的第一、二、三、八章译出,供有关同志参考。有关该书的其余各章,以后如有可能和必要,将陆续译载。  相似文献   

2.
1988年9月18日到21日在天津召开了国际地科联前寒武地层分会第八次会议,有九个国家的八名正式成员和六名通迅成员参加。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是讨论修订并初步通过了一个前寒武划分的新建议。经会后在全体正式成员中(13人)通迅投票表决,其十三项动议都以多数票  相似文献   

3.
前寒武时代划分方案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卫国 《地层学杂志》1990,14(3):238-240
<正> 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国际地层委员会于1989年7月17日以78%的多数票通过了前寒武地层分会提出的前寒武时代划分建议(表二)。  相似文献   

4.
概述岩石的同位素计时是前寒武地质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深成岩,火山岩和高级变质岩所作的大量同位素研究确定了前寒武的时间轮廓,鉴别出空间上、时间上重要的造山事件,并为它们的全球对比提供依据。在Cormier(1956)、Lipson(1956)和Wasserburg(1956)等人的开拓性工作之后,对前寒武沉积物,特别是海绿石类矿物的计时研究迅速开展起来;除对地层本身测定年龄外,它也成为远距离对比地层和估计沉积速率的一种方法。大部分早期研究工作由  相似文献   

5.
美国前寒武地层出露面积大约占其总面积的10%,但前寒武地层在显生代地层下面分布是很广泛的,特别在美国中部内地更为明显。前寒武地层出露区分布在苏必利尔湖区和阿迪龙达克山脉的加拿大地盾向南突出部分,以及中部内地往南的小内露层中。前寒武地层还分布在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西部科迪勒拉山带中由于受显生代形变作用而产生的较高隆起区内,但有关太平洋附近地区的前寒武地层是很少介绍过的。同位素年令测定资料表明,前寒武地层在时代上的变化范围很大,从35.5亿年到6  相似文献   

6.
在2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学术报告中,有一个大栏目——“结晶地壳的时间与空间”.其中包括20个专题,与前寒武结晶地壳有关的问题约占1/2.当前国际上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的研究相当重视,其原因在于:前寒武地壳研究被认为是解决大陆地质最基本的支柱之一,是了解深部地质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当前全球找超大型矿床的主要阵地之一.当前的研究趋向仍然是以元古活动带为重点,并以此为基础与太古地质进行对比.总主题是研究前寒武地壳的生长和大陆的聚合与分解的过程.这次大会的论文反映出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的研究是全方位的,是具有当代水平的.主要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国际前寒武纪地层学分会已正式同意前寒武地质年代的划分和命名方案,该划分和命名方案也已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同意国际上正式使用。为便于国际上使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新的前寒武地质年代表的确定、命名和应用。关于新的前寒武地质年代表的更易于理解的评论文章正在准备之中。前寒武纪地层学分会也正准备将太古宙进一步细分到代。  相似文献   

8.
在2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学术报告中,有一个大栏目叫“结晶地壳的时间与空间”。其中包括大约20个专题讨论会,其中与前寒武结晶地壳有关的问题约占1/2,可见当前国际上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研究的重视程度。其原因在于:前寒武地壳研究被认为是解决大陆地质最基本的支柱之一,是了解深部地质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当前在全球找超大型矿床的主要阵地之一。而当前的研究趋向仍然是以元古活动带为重点。并以此为基础与太古地质进行对比,总主题是研究前寒武地壳的生长和大陆的聚合与分解的过程。这次大会的论文反映出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的研究是全方位的,是具有当代水平的。其中主要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前寒武地质年代学取得了一些显著进展,如格陵兰最古老年龄的发现等,促进了对地壳演化研究的兴趣。我们曾经在研究燕山地区震旦地层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震旦地层同位素地质年表和测定了某些地层的Rb-Sr年龄;迁西36亿年年龄并未得到证实;寻找中国最古老地壳仍是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本文就我们测定的鞍山及其他地区一些前寒武岩石铅同位素数据,结合其他资料初步讨论中国前寒武地层同位素地质年表以及探索我国可能的最古老地壳年龄(图1)。  相似文献   

10.
北半球有四个主要前寒武地层分布区,即:东欧、西伯利亚、印度和北美地台,连同其周围不同时代的褶皱带。东欧克拉通是世界最大前寒武地层区之一,前寒武地层在波罗的海和乌克兰地盾组成其基底,而且也是地台大部分沉积盖层下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知的如俄罗斯板块。在乌克兰地盾内这些得自不同深度钻孔的沉积  相似文献   

11.
前寒武—寒武系油气作为我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阿曼和东西伯利亚盆地为例,阐述全球典型前寒武—寒武系古老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为国内前寒武—寒武系油气勘探取得进一步突破提供参考。阿曼和东西伯利亚盆地烃源岩主要发育在盆地初始裂陷作用区,受埋深及地温梯度控制,在志留纪或泥盆纪之前就已大量生油;储集层岩性以砂岩为主,分布面积广,受表生风化淋滤、胶结物溶蚀及构造裂缝改造等后期作用影响,可形成优质区域性储层;优质的区域性盖层是前寒武—寒武系古老油气藏得以保存的关键性因素,盆地膏盐岩累计厚度都超过1 000m。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深层含油气层系,同国外古老含油气盆地相比,同样具有多套高丰度优质烃源岩生烃、厚层区域性膏盐岩封堵及长距离运移、多层系成藏特征,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一、分布和地层划分(一)分布北美地台和周围造山带是世界前寒武纪地层主要分布区之一(图Ⅲ-1)。由巨大的加拿大地盾,包括北极区、大平原区、东落基山和中部大陆区在内的北美台坪,以及周围的科迪勒拉褶皱带、因奴特褶皱带、东格陵兰褶皱带和阿巴拉契亚褶皱带组成(表Ⅲ-1)。前寒武系在本大陆的所有构造单元中均广泛发育,尤其广泛分布于加拿大—格陵兰地盾中,据知它是世界上最广阔而又连续的前寒武岩层,只有哈得孙湾区为水域或古生界所覆。地盾东部出露较差,巴芬和拉布拉多海隐伏着北美大陆和格陵兰的前寒武基底之间的密切构造联系,格陵兰除一条狭窄的海岸外,全部为冰雪掩没。  相似文献   

13.
1965年秋天苏联举行了第一届全苏前寒武和早寒武世古生物学讨论会;这是由国家新的科学中心——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在新西伯利亚组织的。还有其他国家——法国、挪威、丹麦、波兰、民主德国的同行参加。遗憾的是,有些参加者现在已经逝世了。虽然我们仅仅出版了这次讨论会的文章摘要,但这本小书立刻闻名于世。讨论会的结果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反响。  相似文献   

14.
28届国际地质大会时,国际地层委员会向大会推荐了一个暂行的全球地层划分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用了一套新的前寒武划分方案。现将此方案产生的过程和主要内容向我国地质界作一简要介绍。 1988年9月18日—21日在天津召开了国际地科联前寒武地层分会第八次会议,讨论修订  相似文献   

15.
浙江诸暨剖面是江南地层亚区研究寒武-奥陶系最重要的剖面之一。此剖面寒武-奥陶系界线上,下层位可划出牙形石带如下:下奥陶统印渚埠组下部:(4)“Acodus”oneotensis带;(3)Utahconusbeimadaoensis-Monocostodussevierensis带。上寒武统西阳山组:(2)Cordylodus proavus带;(1)Proconod-ontus带。寒武-奥陶系界线划在Cordylodus proavus带与Utahconus beimadaoensis-Monocostodus seviere-nsis带之间。这个界线不但与我国华北、湖北地区的而且与伊朗、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2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学术报告中,有一个大栏目叫“结晶地壳的时间与空间”。大约20个专题讨论会中,与前寒武结晶地壳有关的问题占一半,可见当前国际上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研究的重视程度,其原因在于前寒武地壳研究被认为是解决大陆地质最基本的支柱之一;是了解深部地质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当前在全球找超大型矿床的主要阵地之一。而当前的  相似文献   

17.
前言国际地科联前寒武工作组对美国和墨西哥前寒武地质年代表的评议,导致对前寒武地质年代表提出一项建议,兹叙如下。归属到任一地质年代表內的岩体都必须采用已确认的程序、命名和分类方法。本文将提出在几种现行划分地质年代表的学术观点和推导方法中我们的看法,以供美国地危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1960年作者~([25])曾簡要地叙述了中国东部前寒武紀的大地构造輪廓,現試图进一步闡明本区的前寒武紀大地构造发展的样式。本文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华北地台、西南地台、东南地槽系、东北地槽系、秦岭地槽东段及烏苏里地槽。因資料关系,台湾及南海諸島未能考虑。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北部震旦系-下寒武统是继安岳气田发现和绵阳-长宁裂陷提出之后备受关注的另一重点勘探领域,但对其沉积构造格局的认识存在严重分歧。文中基于露头剖面、地震、钻井和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期间存在隆坳并存的格局。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系-下寒武统厚度、岩相、地震反射和地球化学等指标的详细分析表明:(1)沉积构造格局表现为隆坳相间的特点,即自西向东依次为绵阳-长宁裂陷→汉南-米仓山隆起→万源-通江裂坳陷→达州-开江隆起→城口-开县裂坳陷→东安-巫溪隆起→巴东-恩施裂陷→神农架-黄陵隆起;(2)发育台地、斜坡和盆地三种沉积环境,其中斜坡环境以发育大量风暴、重力流、滑塌角砾沉积及同沉积滑移变形等为主要识别标志;(3)经历了三个“隆坳”旋回,即陡二段末期-灯二段早期、灯二段晚期-灯四段早期、灯四段晚期-筇竹寺组晚期。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坳格局的形成受控于震旦纪基底构造薄弱带、南秦岭地幔上隆底侵和原特提斯洋壳板片拖拽三者的联合作用,与罗迪尼亚大陆裂解和冈瓦纳大陆聚合的全球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坳并存格局的提出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时期扬子克拉通区域沉积构造格局和演化,也为川东北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川东北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坳格局控制了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发育及源储配置关系,建议首先将裂坳陷边缘带作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问题回顾长期来,变质岩主要用岩石学观点来从事研究,甚至到本世纪初,在有些文献和许多地质图中,前寒武岩层并非按其年代划分,而只是根据重结晶程度标■属“变质片岩”或“结晶片岩”(片麻岩)。然而已意识到将这些岩层划归地层系统是必要的。局部地区的地层划分可应用于某些地区的前寒武岩层中。英国地质学家Sedgwick于1836年建立了寒武系,又在1838年建议所有叟老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