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入冬以来,由于影响我省的冷空气势力弱,各地、市出现了气温高,冻土深度浅,降水少,积雪薄等天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阶段性变化明显。气温高,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为建国以来的第一位,也是自1986年以来,我省连续出现的第9个暖冬。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正常偏高,其中东北、华北、新疆大部及我国东部沿海等地区气温高10℃以上,东北北部及新疆北部的部分地区气温高达4~50℃。亚洲中、高纬度地区也是暖冬,因此。我省冬季温度高,只是亚洲冬季高温区的一部分。本文从冬季大气环流分布特征上.简要的探讨了冬季异常高温天气的成因及其对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去年冬季(1989年11月—1990年2月)我省天气特点是:大部分时间气温偏高,异常的冷暖时段交替出现;前冬降水十分稀少,后冬降水明显集中。一、天气概况去冬我省的平均气温:沿海地区为-3—-5℃,大连南端接近0℃,铁岭西北部及抚顺地区为-8—-10℃,其他地区为-5—-7℃。大部地区较常年偏高  相似文献   

3.
1前言1997年秋季(9—10月)我省气温特低,居建国以来同期第一位。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与常年同期比,白城、长春、辽源、通化、延边等地区在夏季少2—4成的情况下,秋季继续比常年同期偏少3—7成,造成夏秋两季严重阶段性干旱。长期低温少雨为1997年秋季显著特点。2秋季天气气候特点2.1秋季气温分布特点秋季全省平均气温为9.6℃,比常年同期低1.2℃,居建国以来同期第一位。与常年同期比各地区秋季气温均偏低或特低。四平、松原、吉林偏低0.7—0.9℃,其他地区偏低1.0—1.5℃,其中通化、延边地区分别低1.4℃,均居建国以来同…  相似文献   

4.
任曼琳  张文君  耿新  刘超 《气象学报》2020,78(2):199-209
基于1960—2017年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753站逐日平均温度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大气中心(NOAA)重建的逐月海表温度资料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提供的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分析了ENSO对中国冬季天气尺度气温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NSO与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冬季天气尺度气温变率呈显著正相关,即厄尔尼诺年冬季,中国气温波动幅度增大,天气尺度气温变率明显较强;而拉尼娜年冬季,气温变化相对平稳,天气尺度温度变率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加强了冬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的经向温度梯度,根据热成风原理,局地大气斜压性增强,西伯利亚地区的风暴活动和下游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天气尺度变异也随之加强,因而有利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尺度温度变率的增大。拉尼娜年冬季,异常情况与之大致相反。   相似文献   

5.
我省1990年冬季(1990年11月—1991年2月)大部分时间气温偏高,出现暖冬。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各地差异较大。一、天气气候概况本季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偏高1—  相似文献   

6.
去年冬季(1988年12月—1989年2月)我省各地气温较常年同期显著偏高,是建国以来少有的暖冬。一、天气概况 1.气温持续偏高本季平均气温:沿海地区为-1.5——3℃,其中大连南部达1.2℃,铁岭、抚顺、本溪的大部分地区为-5——7℃,新宾、西  相似文献   

7.
钟玉 《气象》1977,3(6):29-31
1977年8月份,我国天气的主要特点是,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南方和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降水区主要集中在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月平均气温而言,我国东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高2—4℃,仅新疆、甘肃、青海、四川的大部地区,云南东部及海南岛地区比常年同期偏低1—2℃,其中新疆北部偏低3—4℃(见图1)。气温偏高,对北方地区小麦返青生长和南方地区的早稻播种有利,但对北方旱  相似文献   

8.
1999年夏季,我省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尤其是7月下旬出现了持续5~6天的高温天气,使人倍受燥热之苦。近四分之一的县(市)日极端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历史同期极值,部分县(市)突破历史极值。11999年6~8月天气气天特点我省1999年6~8月份天气气候特点是:北、中部地区平均气温持续偏高,较常年偏高1~2℃,南部地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特别是7月下旬出现了持续的高温酷热天气。6~8月降水量大部分地区普遍偏少,较常年偏少3~4成,部分县(市)偏少7成左右,旱情严重,墒情差。2造成严重旱灾的原因2-1雨…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2—2020年CLDAS格点小时温度数据,通过插值、合成分析等技术,分析江西省不同天气背景下气温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江西省气温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形,整体上表现为06—15时为气温上升阶段,其中08—12时为快速上升阶段;16—05时为气温下降阶段,其中17—20时为快速下降阶段。2) 不同地形和季节日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略有差异,平均而言高山地区最高气温出现于14时,较平原、丘陵早1 h;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07时,较其他季节迟1 h。3) 不同地形大部分时段气温表现为丘陵>平原>高山,丘陵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在12—17时最明显,温差为1—2 ℃,高山地区较两者低4—5 ℃。4) 不同天气背景下,气温日变化曲线仍呈单峰形,日最高气温大概率出现在14—16时,日最低气温在23时—次日06时各时次出现概率大致相同。气温日较差在有雨条件下最小,为2—3 ℃;晴天不同云量条件下,气温日较差最大,为6—8 ℃,阴天最小,为3—5 ℃;气温日较差在强降温天气大于强回暖天气。  相似文献   

10.
2001年(2000年12月-2001年11月)陕西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全省大部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陕北北部正常偏多,其余地区偏少;日照除关中中、东部偏少外,省内其余地区光照充足。2001年冬季雨雪适宜,春季多风沙天气,春旱严重,陕北、关中东部等地春夏连旱,4月9日我省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强寒潮天气,冻害对果树影响较大;年内还出现多次冰雹和暴雨天气过程,漏 雨偏晚,秋季多阴雨。气象灾害总体损失与常年相比,关中、陕南大部分地区较轻,陕北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1996年冬季(1996年11月—1997年2月),吉林省的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稍高,降水偏多。本文简要分析了冬季天气的环流成因及其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基本气候概况2007年春季(3~5月)青海省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偏高,大部分地区降水、日照时数接近常年。主要的天气气候事件是柴达木盆地东部和青南部分地区出现的雪灾、4月~5月上旬全省中南部出现的干旱。1.1气温全省气温偏高明显。东部农业区春季平均气温在5.8~11.0℃之间,比常  相似文献   

13.
白彦芳 《青海气象》2007,(3):78-80,73
2007年夏季(6—8月)青海省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偏高,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日照时数偏少。主要的天气气候事件是6月上旬东部农业区部分地区出现的干旱,8月下旬全省首次出现入夏以来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洪涝、冰雹、雷击等气象灾害以及强降水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14.
1天气概述1998年冬季(1998年12月~1999年2月)我省的天气气候特点是:大部分时段气温异常偏高,降水显著偏少。全省季平均温度为18℃,较常年偏高28℃,其中鲁北、泰沂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的平均气温在10℃以下,潍坊最低,为01℃,鲁西...  相似文献   

15.
根据区域气候模式对华中地区1961-1990年和2001-2030年的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模拟值(0.5°×0.5°经纬度格点,A2情景),以1961-1990年为基准,计算并分析了该区域未来30 a(2001-2030年)的年、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对气温变化而言,未来30 a华中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升温0.3℃,东部增温大于西部;春、夏季平均气温上升,分别为0.1~1.3℃、0.8~2.2℃;秋季北部地区气温下降,南部地区气温升高;冬季平均气温下降0.0~1.0℃。就降水而言,未来30 a华中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空间分布有南增北减的特点;春、夏、冬季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减少,冬季平均降水量的减幅要大于春、夏季;秋季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夏季,全疆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进入秋季(9-10月)以来,并没有出现往常的秋高气爽的局面,相反,气温仍持续偏高,全年高温极值也出现在秋季。与此同时,冷空气活动强度较强,甚至出现了强寒潮天气,致使初雪、初霜早于常年。这种强烈的反差,剧烈的天气变化过程,构成了1998年秋季天气的明显特点。回天气概况1.l月平均气温和月总降水量9月份,全疆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北疆地区的平均气温为17.2℃,较常年偏高0.st,各站中除阿勒泰偏低0.6T,精河、乌苏偏高0.3-0.7℃外,其它各站偏高的幅度在0.9一互。6℃之间。南疆地…  相似文献   

17.
1冬季气候概况2005年冬季(2005年12-2006年2月,下同),青海省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是有气象资料以来最暖的冬季,也是连续出现的第9个暖冬;降水除东部农业区、海北东部、柴达木盆地中西部偏多外,其余地区偏少,全省平均降水量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少18.2%;日照时数,除青南高原大部偏多以外,其余地区偏少,冬季平均日照时数较1971- 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少了4%。主要的天气气候事件是玉树称多等地、都兰、门源的雪灾,2005年12月省内北部地区持续低温、干燥等天气气候,2006年1、2月本省的异常高温天气,2006年1月3-5日出现大范围寒潮强降温天气等。1.1气温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3月江西省的气候特点是:降水全省偏少;冷空气过程少,持续时间也不长;气温明显偏高,气温波动幅度不大,全省最低气温是1 月份婺源-3.8 ℃,十分有利柑桔越冬。仅在我省北部出现雨夹雪天气,全省没有出现纯雪天气过程,我省出现这样的暖冬是罕见的。3 月没有出现春分寒天气,有利早稻大田播种。2001年1~3月平均气温全省为6.4~12.9 ℃,大部分县市较常年偏高1.5~2.0 ℃;降水全省为231~397 mm,大部分县市较常年偏少1~2成;总日照时数全省为198~329 h,大部分县市接近常年平均值。各月的平均气温分别是5.0~11.3 ℃、6.7…  相似文献   

19.
1 气候概况冬季 ( 2 0 0 0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2月 )气候特点是 :全区平均气温西高东低 ,锡盟及以东地区出现异常低温天气 ,并且持续时间长 ;降水普遍偏多 ,坐冬雪形成较早 ,特别是隆冬降雪频繁 ,积雪较深 ,大部牧区白灾严重 ;中西部局部地区出现大风、沙尘暴天气。1 .1 气温冬季平均气温锡盟东部及以东地区比历年偏低 1~ 4℃ ,其余地区比历年偏高 1~ 4℃。 1 2月份平均气温集二线以西较历年偏高 2~ 4℃ ,以东较历年偏低 1~ 4℃ ,个别地区偏低 5℃ ;1月份平均气温西高东低 ,集二线以东比历年偏低 1~ 5℃ ,以西地区偏高 1~ 3℃ ;2…  相似文献   

20.
华中地区2030年前气温和降水量变化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区域气候模式对华中地区1961-1990年和2001-2030年的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模拟值(0.5°×0.5°经纬度格点,A2情景),以1961-1990年为基准,计算并分析了该区域未来30 a(2001-2030年)的年、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对气温变化而言,未来30 a华中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升温0.3℃,东部增温大于西部;春、夏季平均气温上升,分别为0.1~1.3℃、0.8~2.2℃;秋季北部地区气温下降,南部地区气温升高;冬季平均气温下降0.0~1.0℃。就降水而言,未来30 a华中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空间分布有南增北减的特点;春、夏、冬季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减少,冬季平均降水量的减幅要大于春、夏季;秋季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