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行业结构、地区结构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0-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从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2个角度,深刻分析了我国第三产业增长的构成.从行业结构看,各行业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既取决于各行业本身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又取决于行业的发展速度.自2000年以来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对第三产业的作用力越来越大,有效地促进了第三产业增长,而以交通运输为代表的传统流通部门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逐步减弱.因此,合理发展新兴产业将是有效拉动我国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从地区结构看,无论从第三产业本身还是从内部各行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空间集聚,但新兴行业的集聚程度要大于传统行业;2000-2009年东部地区对我国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贡献率的省份集中度很高,但在集中的基础上出现了有条件的扩散,一些经济总量较大的省份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加;而经济总量较小的省份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有微弱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生产函数模型对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效应估计结果表明空间误差模型能够很好拟合样本数据的特征,传统回归模型存在局限;建设用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贡献程度小于资本和劳动力,投资驱动仍然是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分区域看,上游地区建设用地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中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最小,主要原因是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鉴于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提出合理引导建设用地扩张和维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差异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适宜性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生延超  周玉姣 《地理研究》2018,37(4):797-813
适宜性人力资本必须与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层次人力资本的效能,以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从全国和区域层面出发,基于ESDA方法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运用1998-2014年全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从初级、中级、高级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等要素视角探寻适宜性人力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能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① 人力资本与省域生产总值水平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路径依赖性。② 在全国层面,初级、中级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不显著,高级人力资本则作用很明显。③ 在区域层面,东部及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高级人力资本,中部和西部初级人力资本贡献显著,中级人力资本在四个区域均不显著。这为区域人力资本培育和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政策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市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 增长差异及其因素分解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李莉  刘慧  刘卫东  刘毅 《地理研究》2008,27(5):1048-1058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文章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区域分析单元对1999~2004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差异进行了考察。首先基于GDP及其变化与人均GDP水平,对各城市区域经济增长类型进行划分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区域差异性;其次,对中国各城市GDP增长进行了空间和因素分解。研究发现,一些经济相对衰落的省区中仍然存在经济相对崛起的城市,且一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在所属省区的序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其在全国的经济规模序位的变化;资本要素对于中国各城市第二产业GDP增长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但是城市在实现资本拉动驱动下的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本的产出效率并没有提高。我国十五期间,各城市第二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普遍降低,表明劳动力要素对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汪德根  陈田 《地理科学》2011,31(5):528-536
利用二阶段嵌套泰尔系数分解方法,揭示2000~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和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省内地(市)间差异、省间差异、地带差异变化特征及其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并以省内地(市)间差异为视角,分析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 中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且国内旅游的区域差异明显小于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② 省内差异对全国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变化的影响比地带间差异和省间差异对其影响更为显著,已成为全国旅游经济总体差异的重要构成部分;东部地带省间差异明显,对总体差异影响显著,而中西部各省份间旅游业发展相对均衡。③ 东部地带部分旅游业发达省份的省内差异明显,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高;中西部地带省内差异明显的省份较多,旅游发展空间格局表现为"双核"模式或"单核"模式,但因中西部省份的旅游经济占全国的比重普遍较低,因此中西部省内差异对全国整体差异的贡献率并不高。④ 相关分析得出,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考虑陆域、海洋以及陆海复合经济系统间关系,运用C-D生产函数与索罗余值方程组合模型,并通过中国内地沿海11个省份2006—2016年的投入产出数据来测度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1)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要素源于资本与科技进步,劳动力贡献率较低。"十一五"至"十二五"时期,陆海整体科技进步贡献率下滑2.1%,资本贡献率下降0.6%,劳动力贡献率上升2.8%;(2)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与RD经费、RD科技人员和国家政策规划促进有关,部分沿海省份的陆域与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变化不同步;(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潜力存在区域差异,可分为陆域科技贡献、海洋科技贡献和陆海科技综合贡献三类。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生态足迹理论方法对鄱阳湖地区6个城市(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抚州)1991-2010年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以生态足迹度量生态资源投入,与劳动力、资本一起作为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内在贡献度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以及三大产业对生态足迹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1-2010年鄱阳湖地区6个城市生态足迹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其中化石能源地、耕地与草地的生态足迹对总生态足迹的影响较大;(2)生态资源、劳动力与资本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呈现出地区性的差异,南昌、九江、新余和鹰潭属于资本主导型,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景德镇和抚州属于劳动力主导型,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生态资源要素的贡献率在6个城市中均居于最后,说明生态资源要素的使用效率过低;(3)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发展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但6个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水平都很低,说明鄱阳湖地区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较低,要素的使用属于粗放型,这不利于该区域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要求;(4)第一产业对生态足迹的影响最大,第三产业对生态足迹的影响最小,鄱阳湖地区各城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鄱阳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过程中的省际减排成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矫正系数衡量各省份的减排有效性,根据各省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及产值份额构建自上而下的全国能源行业碳排强度恒等式,运用LMDI-Ⅰ分解方法获取各省份、各省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及产值份额对全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的贡献率,并遵循“减排有效性-碳排放强度贡献-省份综合贡献-减排有效性与省份综合贡献关系”的思路对中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过程中各省份的减排成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① 中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16年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45%。② 超过一半的省份为减排有效区且数量呈增加趋势,而减排未达标的省份多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省份间的减排路径存在显著差异。③ 多数省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省份差异逐渐缩小。④ 省份减排综合贡献的进位赶超势头强劲,绝大多数省份对全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作出了贡献,且多个省份的综合贡献等级呈正向发展,东部地区是主要的降排贡献区。⑤ 减排成效良好省份数量最多,中等区多散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及少数内陆地区,欠佳区在西部地区空间格局保持相对稳定。未来各省份不仅要根据自身的减排成效特征因地制宜的选择低碳发展道路,还应与全国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利用产业部门贡献率和改进的投入产出系数,以中国市场地型石化大省——江苏省为例,测算石化产业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和综合带动程度。江苏省石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特别是石油化工业,是江苏省工业经济的支柱之一;但石化产业对区域就业和职工收入增长的贡献则略小;作为上游基础产业,石化产业特别是石油炼制业对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供给推动力位居前列,但需求拉动力总体不强,仅有石油化工业中的合成材料制造部门兼具较大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力;石化产业对江苏省就业和职工收入增长的综合带动作用较弱,特别是需求拉动力不足。进而提出未来江苏省石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大陆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综合指标体系测量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质量,运用Moran’s I指数观察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结构和特征。区域之间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空间集群特征明显。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其关系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质量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直接效应上;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本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性、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均有积极的作用,区域间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仅对经济增长结构和生态环境具有正向带动作用;劳动力数量是一把"双刃剑",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并存;物资资本存量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质量主要体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区域研究的视野应充分体现可地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体现经济全球化为不同区域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重视不同区域目标选择的多样性和非自然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文章根据以上理念,结合前人区域研究思想,提出“区域建设”这一概念,并对其内涵和空间变化规律,空间模式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A geographic perspective is utilized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legal labels homicide and assault represent essentially similar behaviors. The data base describes some 1200 homicide and 32 000 serious assault victimizations in Dallas, TX, for 1981–85. Detailed comparisons across urban neighborhoods (differentiated by socioeconomic status) examine the demographic, temporal, locational, and weapons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types of serious violence. The analysis indicates strong congruence between the offenses with respect to most attributes, implying that violence data should be classified differently for behavioral analyses.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   总被引:62,自引:13,他引:62  
陆大道  刘卫东 《地理科学》2000,20(6):487-49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十分活跃,形成了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但这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是单纯的“政策说”可以完全解释的,其中,地学因素是基础性的影响因素,所谓地学因素指人地关系中的“地“要素以及人地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基础;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相对比较稳定和长久的,本文从强调地学因素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在国家制定区域政策中应起到的作用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分析论述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地学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区位因素、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并基于对地学因素的分析提出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地域分异特征对区域研究与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骆高远 《山地学报》2002,20(6):765-768
区域研究与开发,是地理工作者服务于社会的立足点。而搞好区域研究与开发,是以掌握区域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和形成原因为前提的。本文从地域分异规律和自然区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着手,提出掌握区域特征及其及布规律的方法,并总结区域研究的思路和步骤,对搞好区域研究与开发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