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发贡嘎山南坡田湾河生态旅游的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嘎山南麓田湾河风光旖旎,环境仍然保持着天然“本底”。本文根据田湾河开发生态旅游的基础条件,提出了开发山地生态旅游的构思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扎达生态旅游开发的观点,指出了扎达的旅游价值及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同时对开发原则和模式提出了具体的建议。预见了扎达旅游开发会遇到的环境问题,并根据其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阐述了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分析评述了该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劣势。针对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本底脆弱和生态旅游的内涵要求,探讨了在该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应坚持的四条原则,提出了适合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开发的方向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四川华蓥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蓥山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景观特色鲜明,而且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也极为丰富,从而构成了类型多样、优势突出的旅游资源组合。针对地质公园的开发,提出了从生态旅游角度对旅游产品创新,并就地质公园的旅游市场定位和旅游商品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作为可持续旅游的实现形式,生态旅游一经提出就迅速引起了旅游学界,生态学界和相关学科的极大关注,首先对十几年来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行了总结,并着重评述生态旅游类型划分和规划管理,接着分析了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并侧重生态旅游的分类和分区,生态旅游开展的利弊,生态旅游的目的地的选择及其规划管理等四个方面,最后,就国内与国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差距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婺源的山、水、气候、生物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等发展旅游所必需的基础条件的分析,认为婺源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优势资源,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并提出了发展婺源生态旅游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Ⅲ应用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田湾金矿带为例,研究了地球化学界面对流体成矿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田湾金矿带流体成矿的最佳地球化学界面主要为: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区域地球物理条件变异面、地质条件突变界面),流体性质演化界面(温度界面、压力界面、PH值面、Eh界面)和流体-环境作用界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讨论了田湾金矿田韧性剪切带的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田湾矿田各个矿点在空间上均受剪切带的控制 ,表明剪切带是重要的控矿因素。田湾矿田剪切带制约着成矿流体的来源、运移和演化 ,剪切应力、应变作用对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金的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内江松柏寨的七山、七堰、八景等自然景观;对以般若寺为代表的寺庙、寨门以及历代名人所留下的行踪和墨迹作了生动描写;提出以生态旅游为理念进行统一规划,并采取保护性开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淮南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存在着经济和产业结构单一、后备资源不足、职工就业难等问题,同时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和地质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是其实现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淮南发展生态旅游优势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杨韩涛  李才 《地质通报》2010,29(12):1884-1890
用SWOT分析模式对藏北羌塘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和潜力进行了客观分析,羌塘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有:高原原始自然景观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独一无二的可研究性,具有原生态的藏传文化。劣势有:可进入性差,资源开发程度低,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脆弱。机遇有西藏旅游市场的开放,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内外旅游需求的持续增长,交通条件改善。挑战有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区内旅游分割竞争格局,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认为在羌塘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优势与劣势同样显著,机遇和挑战并存,并据此提出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高端特种旅游产品,打造特种旅游品牌,构架保护区生态旅游“点-轴”系统开发模式,整合资源,走联合发展的道路,从而保障羌塘地区的持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西是生态旅游的资源大省,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背景和保持良好的环境质量现状,这为江西建设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支术产业奠定了基础。本文对江西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资源作了深入分析,指出最具生态旅游特色的资源应是各类自然保护区,特别是某些独具特色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可作为江西开展生态旅游 动阶段的最佳示范区。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长白山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和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提出长白山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定位在高档次上。同时要注重保护,使资源得以持续利用,使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南岩溶区生态旅游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南岩溶区高品位旅游资源丰富且种类齐全,但其独特的岩溶地质环境对旅游开发建设、旅游接待经营响应十分敏感。本文立足于“人地共生”的生态旅游理念,以污染、风险、干扰、垄断四大指标为依据,选取了12项评价因子和5项修正指数,构建出PRIM标靶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可计算出生态旅游指数进而定量化评价岩溶区旅游开发项目的生态旅游开发态势;还可根据四大指标在标靶模型中的收敛程度和极轴分布,判定评价目标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笔者结合路南石林、桂林漓江和福建天鹅洞三个案例,对PRIM标靶评价模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显示,路南石林、桂林漓江生态旅游指数稳定,属于标准的生态旅游景区,但垄断指标较高,后期需要调整旅游收入再分配比例;福建天鹅洞属于准生态旅游景区,在旅游安全措施、开发垄断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云南怒江大峡谷是云南旅游开发中仅剩的秘境和处女地,发展旅游业对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帮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地学和生态旅游资源构成怒江旅游资源的核心,开展地学生态旅游是怒江旅游业发展最理想的选择;应加强对怒江地学生态旅游资源地学价值、生态价值、市场开发价值的研究,科学规划、审慎开发、追求特色、兼顾效益,推动怒江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地质遗迹为主的百里峡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适合发展生态旅游。通过对百里峡旅游资源优势和现状的分析,讨论了旅游开发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百里峡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徐宁  李同昇 《地下水》2011,(1):170-171,173
通过分析山水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对适于发展山水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进行相关探讨.以山西省泽州县丹河围滩景区为例,提出适合其自身环境的开发方案并且总结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亚丁国家自然保护区以地质景观为主体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但其丰富的地质遗迹与地质景观的科学价值和特殊的旅游开发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根据区内地质遗迹与地质景观的特征,分析了地质遗迹与地质景观在亚丁旅游开发中的地位,并对其发展潜力进行了浅评。  相似文献   

19.
《四川地质学报》2022,(Z2):98-103
在对称多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将其分为10主类、3个亚类、92个基本类型,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对称多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评价,其具有类型丰富、品质高、生态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的特征。围绕称多县7大特色旅游资源,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对其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在称多县旅游发展"1234"总体空间结构下,策划了"3廊4环"旅游线路布局,开发了"3+6"旅游产品体系,并对下一步的重点开发景区进行了谋划,将称多县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