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海宁区位优越,接杭临沪,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块,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四大经济圈的交汇点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越来越成为倒逼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保护耕地、保障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国土文化成为我们国土资源工作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是江苏省灌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期.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显紧缺,越来越成为倒逼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保护耕地、保障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已成为全县国土资源工作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3.
范百睿  马海涛 《河南测绘》2006,(4):30-30,32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传统的土地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土地管理发展要求。以3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为现代土地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不仅提供了高精度空间数据,而且大大提高了土地管理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武安市是河北省"十强"和全国"百强"县(市),2005年实现GDP230亿元,全市财政收入达30.0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亿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地供需矛盾越来越成为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破解土地供需难题,武安市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成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但在日常土地储备管理方面,土地收储管理部门仍然采用纸质档案管理的方式,存在业务信息缺失、冗杂、不规范等现象,查询项目信息效率低,不易实时监测和更新地块和资金情况。以南平市武夷新区为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技术,阐述土地收储管理系统及核心数据库建设思路、技术路线、设计与实施,完成系统研发与应用,促进土地收储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土地收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以卫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和方法为支撑,通过面向对象的分类提取方法得到的1996~2005年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与机制,揭示了导致该变化发生的自然、人文驱动因素,并且提出了应对包括自然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策,为该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地籍因其保护土地产权与课税服务的特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城市建设管理的有力依据。本文初步探讨了几种地籍工作底图制作的作业流程、适用工作范围及其优缺点,并简要介绍了新技术在地籍工作底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充分节约集约利用城乡土地,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效益作用最大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国土资源管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当前城乡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着眼于从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积极开发低丘缓坡地、强化土地利用管控、杜绝土地流失等五个途径提出新常态下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基准地价与城镇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研究手段也越来越多。《吉林省城镇土地分等和基准地价平衡信息系统》则通过地理信息手段研究城镇土地分等与他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混合三维地籍的确权及概念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茜  邹峥嵘  孙涛 《测绘科学》2010,35(1):33-35
随着土地利用的立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土地的理解从二维变为三维,土地三维权利也逐步确立。以地表权利为核心的传统地籍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有必要建立三维地籍。本文在简介了土地三维产权和三维地籍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法律和技术方面的具体情况,分析了三维宗地的相关权利,并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的混合三维地籍概念模型,并以建筑物为例,设计了三维地籍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业务的发展,在野外实时、动态地查阅土地整理地块信息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强烈。针对这种应用需求,本文在天津市土地整理中心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移动监管平台,解决了外业土地调查过程中查阅资料困难及土地整理过程监督管理无依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时代新潮流,在浙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浩浩荡荡的创业者大军之中. 尽管土地资源紧缺,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压力大,但是,浙江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精心谋划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新思路,千方百计满足小微企业的用地需求.近年来,全省各地尝试创建小微企业创业园,将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小微企业迁入园中,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针对上海市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耕地保护难度加大等实际状况,为了有效破解土地资源的瓶颈约束,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全市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守住耕地红线和保障发展为目标,以"控制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为原则,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以促进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转变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3月27日下午,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主持召开今年第一次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草案)》。会议强调,要把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作为保障科学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节约集约用好土地,确保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不断加快,土地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支撑的“数字城市”,包含了与土地有关的海量信息的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它融合GIS和关系型数据库为一体,成为存储和处理空间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土地管理信息化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郭宇 《河南测绘》2006,(2):8-11
自1996年开始每年一次的国家土地变更调查,基本上采取传统的测量工具和手段,效率低下,误差较大,加之近10年来土地利用现状的剧烈变化,已越来越难以保证国土资源管理对现势性好、精度高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需要。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全球定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虽然已不同程度地应用于土地变更调查,但国内目前缺乏基于3S技术集成的面向土地变更调查的专用软件,未能改变各单位因使用软件标准不同,造成的土地统计数据成果不统一、作业效率低等弊端。基于3S技术集成的现代化土地变更调查技术,长期以来成为业内攻关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空间数据在国土资源信息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TB乃至PB级海量数据中,进行快速、准确地空间分析及应用,成为摆在很多国土资源WebGIS信息系统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结合云南省土地监管信息服务平台课题研究,总结了一套适用于网络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的切片机制,并提出了瓦片矢量的试用,其应用在云南省土地监管平台空间数据"一张图"快速浏览查询和分析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国土资源工作保障科学发展的核心任务.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节约集约用地的一系列新要求,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明显。就保定市而言,作为河北省第一人口大市,辖区总面积22190平方公里,人口1076万,人均耕地只有1.12亩。针对这种资源相对短缺的基本市情,国土资源部门如何利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立足本地实际,用不可再生的资源保障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用约束土地的使用行为来突破土地资源供应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20.
3S技术在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伟 《测绘科学》2012,37(2):191-19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土地资源需求强劲,环境和资源压力过大,土地急剧减少并危及到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如何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土地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对土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与进程进行了追溯与归纳,探讨了应用3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趋势,希望能对我国土地利用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