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威夷的音乐沙  在夏威夷群岛的哈那累伊沙滩上,有一片绵延800多米,高达18米的沙丘,由珊瑚、贝类及沙粒堆积而成,每当人们漫步在沙丘上时,就会听到脚下发出动听的音乐。如果用两手抓起一把沙子用力磨擦,手中的沙子也会发出奇妙的声音来。据科学家分析,这是由于这里的沙子被海水和雨水打湿以后,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产生振动,而沙子表面的空气薄层就在振动的情况下产生音响,于是就发出了节奏不同、音色各异的音乐。  相似文献   

2.
筱实 《中国地名》2010,(5):105-110
阳光、沙滩、海水,是我长久以来的期盼。夏天到海边,将自己的心情连同自己的身体完全放松,浸没在无穷的海水之中,埋没在细软的沙子之下,无疑是一件让人惬意与心动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孔海君 《地理教学》2011,(9):2+67-F0002
巴厘岛以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典型的海滨自然风光闻名于世。它是“花之岛”、“诗之岛”、“天堂岛”,这里沙滩细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百鸟争鸣,有如人间仙境。岛上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让人留连忘返。巴厘岛的沙滩美不胜收!尤其是位于伯诺阿半岛的努沙杜瓦沙滩,其沙细洁,光着脚丫踩上去软软的,那么的舒服。  相似文献   

4.
金沙踏浪     
阳光、沙滩、海水,是我长久以来的期盼。夏天到海边,将自己的心情连同自己的身体完全放松,浸没在无穷的海水之中,埋没在细软的沙子之下,无疑是一件让人惬意与心动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南昌厚田沙地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厚田沙地是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典型风沙化土地,分析不同地貌部位沉积物的粒度特征,有助于探讨其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厚田沙地沉积物主要由中沙和粗沙组成,平均粒径为1.28 Ф,分选性较差,呈正偏和窄峰态分布,整体表现为距赣江越远,细颗粒含量增多,粗颗粒含量减少,平均粒径逐渐变细。不同地貌部位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迎风坡风力作用强劲,侵蚀强烈,导致细颗粒较少、平均粒径较粗,表层相对20 cm深度更粗;背风坡由于风力涡旋而沉积较多细颗粒,平均粒径较细,表层相对20 cm深度更细;前丘顶与平沙地不仅受到风力侵蚀,也是人工活动强烈区,导致平均粒径变化较大,但大部分表层比20 cm深度更粗。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下游河床沉积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怡文  陈中原 《地理学报》2003,58(2):223-230
对长江中下游武汉至河口段304处河床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测量与分析,通过各参数间的模拟、统计及对比,探讨了沉积物粒度、水动力因素及河床地貌三者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河床沉积物以中、细砂为主,床底搬运十分微弱,河道相对稳定;从上至下沿程有明显的“粗-细-粗-细”粒径变化,主要反映河流动力地貌、动力沉积特征;粒径在河床的沿程分布总体为北粗南细,说明北岸侵蚀,南岸淤积的特点。研究同时也表明,颗粒因河型不同而迥异;颗粒偏态度-峭度在不同河型中表现各异,对区分顺直微弯分汊和鹅头形分汊河道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宋洪位 《地理教学》2014,(7):37-38,10
正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结合实例,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如何区分外力作用所形成的不同地表形态;教学难点是内力外力作用的关系及共同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同时存在粗细颗粒的流动阻力,进行了一组专门设计的试验。分析试验资料结果表明:由细的粘土颗粒引起的粘性力与由粗颗粒引起的离散力是可以线性叠加的。离散力是由于粗颗粒相互之间的碰撞,以及粗颗粒与边壁之间的碰撞所造成的。而粘土颗粒的絮凝作用形成絮团和絮网结构,它们对粗颗粒之间的碰撞起到缓冲作用。因而当有细的粘土颗粒存在时,离散力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河中下游湿地及其周边土壤粒度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河中下游湿地及其周边土壤粒度组成、粒度参数及分维值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其土壤粒度多为以粗粉沙-极细沙-细沙为主的颗粒组成,是沙质或粉沙质壤土;少数以粘粒-极细粉沙-细粉沙为主要成分,属壤质沙土或粉沙土。发育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及周边土壤剖面质地垂向变化及粒度参数φ1、Mz和σ值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土地类型和植被类型及盖度对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研究样地土壤粒度分维值总体上的相近和类型间分维值变异系数的差异,进一步皿示出这些土壤的成土来源和沉积过程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在"百度"和"谷歌"两大搜索引擎上敲击"大连国际沙滩文化节",分别会出现27000条和39300条相关查询结果,用时仅为0.02秒和0.05秒。我们无法得出精确的判断,有多少惊叹的目光支撑着这些数字。但至少我们可以联想,有多少人迷醉在大连的阳光、沙滩、大海之中。他们肤色不同,地域不同,但却记住了这个共同的节日——大连国际沙滩文化节,一个欢乐动感、充满激情的夏日城市盛宴。  相似文献   

11.
汪言在  伍永秋  苟诗薇 《中国沙漠》2009,29(6):1056-1062
选取塔克拉玛干沙漠石油公路K286处尼龙网方格和塔中作业区气井附近水泥方格两种不同材料的半隐蔽格状沙障沙样进行粒度组成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峰度、平均粒径与标准偏差散点图和代表性样品累积概率曲线图。结果表明,尼龙网方格中心沉积颗粒未必最细,水泥方格中心部位沉积颗粒最细,其原因与方格内的流场有关。散点图显示,水泥方格中心处沉积粒度区间与方格其他位置差别最大。累积概率曲线表明,跃移组分与蠕移组分之间的截点差别最大,即动力作用复杂,同时说明风力对粗沙粒沉积过程作用不明显;悬移组分与跃移组分之间截点在不同位置差别最小,表明在一定粒径范围内的粒径大小对动力作用的响应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12.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丰富独特的旅游地质景观是多种地质作用与不同成景岩组交互叠加作用的结果。其发育的地层基础主要为碳酸盐成景岩组、变质岩成景岩组、碎屑岩成景岩组以及岩浆岩成景岩组等,典型内力成景地质作用为板块缝合作用、断裂成景作用、变质成景作用,外力作用则主要有河流、冰川、丹霞、地热、喀斯特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杉木人工林细根寿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木细根(≤2 mm)是树木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是陆地生态系统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细根生长过程及其寿命是建立全球碳及养分循环模型的关键.本试验采用微根管技术对11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细根生长、衰老、死亡的动态过程进行了为期1年半的监测,运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细根存活率及中值寿命(Median root longevity,MRL),生成存活曲线(Survival curve).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比较不同直径、不同土层、不同季节出生的细根寿命差异程度.结果表明,细根主要出现在雨季(3-8月),以直径0~1 mm的细根为主,并随观测期的延长,细根存活率下降,中值寿命为236 d.直径0~1 mm的细根累积存活率小于1~2 mm的细根.土壤下层(20~40 cm)的生存曲线在细根累积存活率达到50%以后始终高于上层(0~20 cm),上下层中值寿命分别为236 d和243 d,这可能与土壤环境因素的垂直分布相关,下层土壤有利于延长细根寿命.不同出生时间的细根寿命不同,雨季与干季出生的细根中值寿命分别为86 d和270 d.  相似文献   

14.
哈斯  王贵勇 《中国沙漠》1996,16(3):216-221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横向沙丘因断面形态不同可分为凸形和凹形两种类型。横向沙丘丘顶至落沙坡为风沙堆积区, 沙粒沿滑落面作重力下滑时, 较粗颗粒先到坡脚, 背风坡的沉积物下粗上细。沙丘迎风坡则因断面形态不同而影响沙丘表面过程。其中, 凸形沙丘迎风坡为高饱和风沙流环境, 下部有大量蚀余粗颗粒, 上部发生加积, 故下粗上细; 而凹形沙丘的迎风坡则为低饱和风沙流环境, 表面普遍风蚀, 前积纹层出露表面, 沉积物下粗上细, 实际上是背风坡沉积物重力分异结果的重现。沙丘高度与平均粒径和分选参数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风成床面作为一种地形, 对风沙地貌表面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是风沙地貌尚须努力开拓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杉木人工林细根寿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细根(≤2mm)是树木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是陆地生态系统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细根生长过程及其寿命是建立全球碳及养分循环模型的关键.本试验采用微根管技术对11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细根生长、衰老、死亡的动态过程进行了为期1年半的监测,运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细根存活率及中值寿命(Median root longevity,MRL),生成存活曲线(Survival curve).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比较不同直径、不同土层、不同季节出生的细根寿命差异程度.结果表明,细根主要出.现在雨季(3q月),以直径0~1mm的细根为主,并随观测期的延长,细根存活率下降,中值寿命为236d.直径0~1mm的细根累积存活率小于1~2mm的细根.土壤下层(20~40cm)的生存曲线在细根累积存活率达到50%以后始终高于上层(0~20cm),上下层中值寿命分别为236d和243d,这可能与土壤环境因素的垂直分布相关,下层土壤有利于延长细根寿命.不同出生时间的细根寿命不同,雨季与干季出生的细根中值寿命分别为86d和270d.  相似文献   

16.
杨立辉  叶玮  郑祥民  周立旻  苏优 《地理科学》2015,35(11):1475-1481
对浙江新昌玄武岩、花岗岩风化壳红土和江西南昌第四纪沉积型红土剖面的磁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气候区内风化壳红土的磁学特征受母质特征影响较大。随着风化强度的增加,强磁性的玄武岩风化壳磁化率先减小后增加,磁性矿物颗粒先变粗后变细,弱磁性的花岗岩风化壳磁化率逐渐增加,磁性矿物颗粒逐渐变细。第四纪沉积型红土剖面中,均质红土磁化率远大于网纹红土,磁性矿物颗粒亦较网纹红土层细。这些差别说明了第四纪沉积型红土剖面中均质红土与网纹红土不完全相同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7.
杨立辉  叶玮  郑祥民  周立旻  苏优 《地理科学》2015,(11):1475-1481
对浙江新昌玄武岩、花岗岩风化壳红土和江西南昌第四纪沉积型红土剖面的磁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气候区内风化壳红土的磁学特征受母质特征影响较大。随着风化强度的增加,强磁性的玄武岩风化壳磁化率先减小后增加,磁性矿物颗粒先变粗后变细,弱磁性的花岗岩风化壳磁化率逐渐增加,磁性矿物颗粒逐渐变细。第四纪沉积型红土剖面中,均质红土磁化率远大于网纹红土,磁性矿物颗粒亦较网纹红土层细。这些差别说明了第四纪沉积型红土剖面中均质红土与网纹红土不完全相同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8.
哈斯  王贵勇 《中国沙漠》1996,16(3):215-220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横向沙丘因断面形态不同可分为凸形和凹形两种类型。横向沙丘丘顶至落沙坡为风沙堆积区,沙粒滑落面作策略下滑时,较粗颗粒先到坡脚,背风坡的沉积物下粗上细。沙丘迎风坡则因断面形态不同而影响沙丘表面过程。  相似文献   

19.
水文地质条件是回灌能力分区的主要条件,包括含水层岩性、厚度、渗透性和地下水位埋深等。其中含水层岩性是影响回灌能力的最主要的因素,其次为地下水位埋深。通过对呼和浩特市沉积岩性、富水性情况及地下水位埋深等综合分析,呼和浩特市第四系含水组回灌能力较强区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区,地层岩性颗粒粗,水位埋深大,灌采比大部分在50%以上,大黑河平原区地层岩性颗粒细,水位埋深小于10m,回灌能力较弱,灌采比大部分在30%以下。总体上呼和浩特市地层回灌能力有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变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细沟侵蚀是黄土高原坡面极其重要的侵蚀过程之一,汇沙对细沟侵蚀强弱具有重要影响,阐明汇沙对细沟侵蚀的影响与贡献,可以揭示坡面细沟侵蚀过程机理,并为治理坡面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定流量人工放水的组合小区模拟降雨的方法,对不同降雨强度与不同坡度下黄土坡面汇沙对细沟侵蚀的影响及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沟上方汇沙、细沟间汇沙、细沟径流剪切力对细沟侵蚀的影响,在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坡度、不同降雨强度及坡度下皆可用三元对数方程描述;细沟上方汇沙、细沟间汇沙、细沟径流剪切力,以及细沟上方汇沙与细沟间汇沙及细沟径流剪切力三者的交互作用对细沟侵蚀的贡献率,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分别为13.18%、4.98%、61.2%及8.26%,在不同坡度下分别为4.73%、1.19%、73.65%及5.4%,在不同降雨强度及坡度下分别为10.84%、0.44%、65.22%及6.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