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金山复式岩体两种成因类型的矿化蚀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炳铨 《福建地质》1992,11(1):1-16
福建上杭紫金山铜(金)矿床是我省80年代新发现的中低温火山-次火山热液成因大型铜(金)矿床。本文根据地质八队紫金山外围1∶1万地质填图和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研究资料,从蚀变及矿化角度论述了紫金山复式岩体的蚀变组合类型及其分布形式以及蚀变与矿化关系等。指出紫金山复式岩体是 Cu、Mo、Au、Ag、Pb、Zn 多种金属成矿有利岩体,主要有两种成因类型蚀变和矿化,即斑岩热液型铜钼矿化和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铜金银多金属矿化以及二者叠加类型,表明这些矿化在矿源、成因、空间分布和成矿演化方面有着密切关系,与邻区玉水式矿化、砂岩型铜矿化等构成一个成矿系列,组成一个矿田。文中还对该区各种类型矿化的远景及进一步找矿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Landsat-8多光谱数据,在西藏自治区狮泉河地区开展了尕尔穷式铜(金)矿遥感找矿潜力分析。根据尕尔穷铜(金)矿床的成矿规律分析研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在研究区内进行遥感矿产地质特征解译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并综合遥感地质解译结果和蚀变信息提取结果,以该区成矿要素为指导,圈定了11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
加布呀地区地处班公错-怒江金、铬、铂、钯、镍成矿亚带,成矿地质条件较为优越,找矿潜力较大。本文在分析区域铜多金属成矿规律基础上,利用WorldView-2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加布呀地区成矿有利信息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利用Aster数据提取的蚀变异常信息,综合分析加布呀地区成矿有利信息特征,构建了铜多金属矿找矿模型、圈定了找矿靶区,经野外查证发现了铜多金属矿化。  相似文献   

4.
乌珠日特多金属矿化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的突泉—林西、孟恩套勒盖—布敦花银铜铅锌成矿亚带上,本文通过分析其化探异常特征及矿化蚀变特征,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化蚀变主要分布在下二叠统寿山沟组中,元素异常分布与地表矿化蚀变吻合性高,强硅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等蚀变是主要的找矿标志;综合分析显示,乌珠日特多金属矿化区异常...  相似文献   

5.
<正>福建平和大小矾山火山岩覆盖区位于福建省闽南地区,与紫金山同属于上杭-云霄NW向铜多金属、明矾石成矿带。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化蚀变强烈,并与紫金山铜金矿田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因此,对比研究它们的成矿地质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华夏板块东南沿海火山断坳带上,闽西南-粤东北坳陷带东侧,并处于NW向  相似文献   

6.
桃溪环形区是武夷山成矿带南段一个重要的矿集区,目前已探明的主要矿床有紫金山铜金矿、岩背锡矿和红山铜矿等大型矿床,它们是武夷山成矿带、乃至中国东部的典型矿床。本文从几个主要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岩浆与成矿的关系、蚀变、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等方面,总结了桃溪环形区中生代与火山相关的铜多金属矿的区域成矿规律,并在综合分析前人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基础上,提出火山坳陷区边部斑岩发育区或火山机构发育区为桃溪环形区铜多金属矿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前人矿产调查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次找矿工作,笔者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在优选的重点异常区内发现了4个矿点。矿产种类为铜、银、铅、锌,矿产类型为火山-热液型、构造蚀变岩型。已圈定的矿化蚀变带分布于北西向中-大型断裂派生的次级北西向断层内,多金属矿体沿蚀变带平行分布,赋矿岩石多为蚀变英安岩、构造蚀变岩。研究认为,冰沟—鸭子沟地区分布的火山岩成矿元素含量高,是区内的矿源层。各种类型的构造发育,导矿和容矿空间具备。化探异常强度高、分带明显、套合好,异常区内已发现受北西向断层控制的矿化蚀变带,圈出多条矿体,找矿标志明显,成矿条件有利,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
王瑞军  孙永彬  王诜  石海岗 《地质论评》2019,65(Z1):235-236
正酒钢山地区位处北山成矿带,区域分布较多铁、铜、镍、金等矿床、矿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前人在该区已开展较多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科研和多金属矿勘查等工作(聂凤军等,2001;左国朝等,1990),但该区找矿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次依据酒钢山地区地形、地貌和围岩蚀变,采用高光谱遥感新技术方法,开展高光谱蚀变矿物优选研究,综合剖析蚀变异常,优选和圈定蚀变带和找矿预测区,以期指导矿产勘查,实现找矿快速突破。  相似文献   

9.
李小永  赵英福 《吉林地质》2013,(4):59-63,68
黄河吐西铜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笔者参与了该矿区的矿产普查工作,初步掌握了该矿区的地质及物化探特征,并发现有数条规模较大的矿化蚀变带及铜矿体,认为该区成矿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结合矿区的地质条件和土壤测量异常特征,并根据已查明的铁多金属矿体的控矿因素、矿化特征和围岩蚀变分析,认为该矿区深部隐伏有一个较大的花岗岩岩体,溪口组地层为矿源层,矿床成因具有多样性,找矿前景良好。深部岩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中赋存的矽卡岩型断裂蚀变带中的热液型铁多金属矿,通过加强勘查与综合研究力度,可获得找矿上的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再论紫金山矿田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紫金山矿田是由我国大陆发现的首例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紫金山铜金矿床为主要组成部分,该矿床深部和边部相继发现了斑岩型铜(钼)矿、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和低硫浅成热液型银(金、铜)矿、火山岩型铀矿及高温热液型钨锡矿异常等。自晚侏罗世开始,矿田内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及其热液蚀变,致使紫金山矿田形成多期次的成矿作用,它们相互叠加、富集以及空间上侧向排列的特点,构成“构造的构造”、“体中体”、“蚀变的蚀变”、“矿化的矿化”等特征的复杂多样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并具有显著的自上而下“U、Ag→Au→Au、Cu→Cu→Cu、Mo→W、Sn”矿化垂直分带特征和“多层楼”成矿模式。在空间上不同成因类型矿床又显现出侧列分布的格局,构成了独特的“紫金山式”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通过对比研究表明:在紫金山铜金矿床深部仍存在着斑岩型铜(钼)矿床以及边部可能具有的高温热液型钨锡矿床等,展现出矿田内具有广阔的找矿新领域,为配合进一步地质勘查找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浏阳市井冲钴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浏阳井冲钴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钦杭断裂带西段湘东北铜金成矿带之长平断裂带中部。矿区勘查工作时间跨度达50年,2008年工作程度达到详查,探求钴铜资源量达中型矿床规模。钴铜多金属矿成矿与长平断裂带和燕山期连云山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矿体产于长平断裂带次级构造热液蚀变岩带中,中泥盆统碎屑岩和灰岩透镜体对成矿有利。矿体沿构造热液蚀变岩带向SW向有明显侧伏趋势,矿化垂向分带明显,表现为深部钴铜矿,浅部铅锌矿。构造找矿标志、岩浆岩找矿标志、金属量铅异常找矿标志、磁异常找矿标志、原生晕异常找矿标志、围岩蚀变找矿标志和直接矿化找矿标志明显。综合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条件等研究资料,初步确定本矿床属于与花岗岩有关的中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钴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3.
隶属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的宁镇中段地区,以矽卡岩型(接触交代型)铜多金属矿化为主要矿化类型。发生矿化蚀变的矿物中生成的特征离子或基团的诊断性波谱特征是利用遥感数据提取蚀变信息的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典型蚀变矿物的波谱特征,利用比值计算、主成分分析(PCA)以及光谱角填图(SAM)的方法进行了蚀变遥感信息增强和提取,最后结合地质信息进行综合解译,建立了遥感成矿预测单元,为研究区找矿靶区的确定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成矿系列具有明确找矿方向的作用,在具体找矿靶区预测时,结合区域物、化探和矿化、蚀变等找矿标志可以起到更为有效的预测效果。本文详细分析并建立了区域成矿系列,结合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和矿化、蚀变分带,对延边金苍地区进行了金矿成矿预测,提出了新的预测区,为普查找矿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5.
江西朱溪钨铜矿找矿进展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朱溪铜矿是一个正在开采的小型矿山,近年来,通过对朱溪外围铜钨多金属矿的勘查与研究,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综合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此基础上,综合矿区最新工作成果,从不整合面控矿构造、隐伏成矿岩体、矿化蚀变特征等几方面,分析了朱溪地区铜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提出塔前—朱溪—赋春、东乡枫林—弋阳曹溪—德兴福泉山、永平—陈坊3个中生代断陷盆地是区域展开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阿根廷西北部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是南美安第斯成矿带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成矿带主要发育斑岩型铜金矿,是阿根廷最主要的铜金多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区,但该区交通差、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样,极大地影响了地质找矿的进展。以阿根廷西北部胡胡伊省的米纳皮基塔斯地区为研究区,以ETM+卫星影像为数据源,进行环形构造、菱形构造、深大断裂和破碎带的遥感解译;基于Aster遥感影像数据开展了成像光谱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矿化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分析。结果显示,铝羟基类蚀变矿物组合和铁染蚀变矿物异常区与主要控矿构造较一致,通过分析认为该区域成矿条件优越。在此基础上,结合斑岩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等资料,建立该地区遥感地质找矿模型,划分出了重要找矿远景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对阿根廷西北部地区的找矿调查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相山矿田铀多金属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山矿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我们在铀矿勘探过程中,于相山矿田西部河元背、牛头山等矿区深部陆续发现多金属(Pb、Zn、Ag等)矿化现象,呈现出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通过与银山、紫金山等多金属矿区对比分析,认为相山矿田具有良好的铀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文章对矿田的区域构造背景、深部地质环境、小岩体活动及控矿构造等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相山矿田的中心部位或深部,可能存在大规模的铜铅锌银等多金属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俊烈 《地质与勘探》2010,46(5):779-787
德乌鲁岩体及外围金多金属成矿区位于中秦岭海西褶皱带西段。区内矿产主要有金、锑、铜、铅、锌;矿化类型主要有蚀变岩型金(锑)矿化类型和矽卡岩型的铜砷、铜铅锌多金属矿化类型。各矿点在空间分布上,显示等间距分布的基本特征,受近南北向分布的断层蚀变破碎带控制。矿化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电气石化、硅化、绢云母化、毒砂化、辉锑矿化、次生蚀变以褐铁矿化、高岭土化。本文结合德乌鲁岩体及外围区域成矿特点、矿床分布规律、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从本区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构造活动特点等两个方面对区内成矿构造破碎蚀变带的形成进行了力学成因研究,并提出了本区今后找矿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蚀变花岗岩型锡-铜矿化是个旧矿区的一种新资源类型,其分布广,找矿潜力巨大。对这类矿化地质特征、花岗岩岩石学、蚀变分带、地球化学等进行总结与研究,认为其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岩浆期后热液密切相关,成矿物质来源以燕山期花岗岩为主,具多源性,钾化、硅化与萤石化组合是蚀变花岗岩型矿化的重要蚀变和找矿标志,矿化的产出受花岗岩岩体形态的控制,老卡岩体顶部及边部为该类型矿化重点找矿靶区。应用地球化学方法区分蚀变、矿化和成矿元素异常范围,可以缩小工作靶区,从而扩大个旧东区蚀变花岗岩型锡-铜多金属矿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开展江西田村圩地区遥感地质解译,提取区域地质构造、侵入岩体、地层及蚀变信息,初步剖析测区典型矿床矿化遥感蚀变信息特征;提取研究区遥感成矿、控矿条件,开展区域成矿远景研究。依据离子吸附性稀土矿的成矿规律,综合遥感地貌解译和风化特征矿物异常信息提取结果,圈定5处稀土矿遥感找矿预测区。尝试建立石英脉型钨矿的遥感找矿预测模型,圈定钨矿找矿远景区4处,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