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开县雷击事件及一系列重大雷击事故的发生,指出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态度,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努力提高防雷减灾的能力,从源头上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加强对防雷减灾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建立健全全社会防雷减灾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厄尔尼诺事件对黑龙江省低温洪涝灾害的影响及其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黑龙江省低温洪涝灾害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表征厄尔尼诺的指数(ENI)。根据ENI谱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统计预测方法。经1997年对强厄尔尼诺和1998年对拉尼娜事件预报检验证明,该方法可行,可在区域和省级短期气候预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厄尔尼诺事件对商丘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仅厄尔尼诺事件不同的冷暖性质对商丘气候的影响不同,而且不同的起始时间、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同。利用1952-2000年气象资料,对厄尔尼诺的冷暖性质、发生特征进行分型,进而找到尼尔尼诺事件与本地降水和气温的统计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王绍武等对近百年ENSO事件及强度的研究结果,根据1951年至2002年EI Nino事件及其影响年太原夏季(6月至8月)降水资料,对EI Nino事件与夏季降水量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后指出:EI Nino事件强度、持续时间和起始季节的不同,均会对太原夏季降水产生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弱的EI Nino事件与强的EI Nino事件对太原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5.
舟山市气候与厄尔尼诺事件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讨论了舟山市气候与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相关性,所用资料是舟山市定海基准站1954年建站以来的历史观测资料,舟山市主要气候因子 对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第1类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年舟山市降水偏多,是涝年,不易出现高温天气,第2类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年舟山市降水偏少,是旱年,容易出现高温天气,两类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年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个数及登陆路径也存在明显差异,第1类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年影响舟山的台风偏少,第2类厄尔尼诺事件影响舟山的台风与常年持平。  相似文献   

6.
对1980~2014年中国中东部地区324个台站的持续性霾天气的时空变化和相关气象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东部地区年平均持续性霾事件和其在所有霾事件的贡献比例逐年增加,增长率分别为0.79 (10 a)-1和2.7% (10 a)-1。主要表现为3个大值区:华北平原地区(包括山西省、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东部,增加最显著的区域位于黄淮地区,增长率分别为6.3 (10 a)-1、13.95 d (10 a)-1。1月是持续性霾事件的高发月,月均2.56 d。夏季和秋季持续性霾事件增加最为明显,增长率分别为0.38 (10 a)-1和0.46 (10 a)-1。不利的气象条件,如静风日数的增加,风速和大风日数的减少,以及不利的环流形势,如东亚冬季风的减弱,都可能造成持续性霾天气的增加和异常维持。  相似文献   

7.
根据近百年来发生的ENSO事件,确定ENSO事件影响年。统计分析ENSO事件影响年与营口夏季降水关系,并进行相关性检验。  相似文献   

8.
使用太平洋海表温度资料、南方涛动指数和招远国家气象观测站气温常规观测资料,对1981-2010年ENSO事件与气温的影响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NSO事件强度呈现剧烈起伏波动的特点。年平均气温呈现在波动中明显上升的趋势,冬季最为显著。ENSO事件的强度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性。春季气温和ENSO强度两者间呈正相关特征,暖事件年的前一年,气温明显偏低,暖事件年气温升高明显;夏季气温和ENSO事件强度主要呈正相关特征,但90年代末期后,气温和事件强度呈负相关特性;在秋季暖事件年气温偏低,冷事件年气温偏高;冬季气温与ENSO事件强度呈明显正相关特性,中等强度的ENSO事件对冬季气温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1991—1992年ENSO事件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气候分析中心(CAC)和中国气象局气候监测公报所提供的海-气资料,综合分析了1991-1992年ENSO事件的形成、发展过程。这次ENSO事件的主要特点是:①在ENSO事件爆发前一年内热带太平洋海气特性频频呈现异常,暖水堆积在赤道中太平洋(5°N-5°S,160°E-160°W)约12个月,然后自西向东传输,爆发1991-1992年ENSO事件。②对ENSO事件作出响应的西太  相似文献   

10.
应用近百年ENSO事件的研究成果和ENSO事件影响年的资料,统计分析近50年来ENSO事件与鲁西北夏季降水关系,为短期气候预测和汛期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国强 《气象》1994,20(7):43-46
针对事件概率回归模型的特点,用残差分析和统计量诊断的方法归纳了回归线差的非称分布现象,揭示了这种现象是由高杠杆占所引起,探讨了概率回归模型的残差不合理性的统计天气预报意义,从而提出适用于概率预报问题的事件概率回归改进模型。分析指出。事件概率回归模型的不合量性并不是个另例了特珠性所造成是由该模型的数学特点所决定,概率回归改进模型要优于普通的概率的回归模型型。  相似文献   

12.
1998/2000年ENSO冷事件过程诊断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通过对1998/2000年ENSO冷事件发展过程的诊断分析,揭示了这次事件爆发快、强度较大、结束时东太平洋海温变化突然,大气响应滞后等特点。通过与其它冷事件特征的比较,着重分析了冷事件爆发前期次表层海温及大气风场的演变特征,指出次表层冷水异常的发展和东移是本次冷事件爆发的基本条件,大气风场特征对冷事件的形成和加强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冷事件和爆发季节对事件的长度和强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ENSO事件资料,结合吕梁地区1957年至2000年汛期(6月至8月)降水资料,分析了ENSO事件影响年的汛期降水特征,得出了ENSO事件起始季节、强度、持续时间与吕梁汛期降水的关系是密切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CEOF方法,分析研究了近50年来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当年和翌年新乡市春、夏、秋、冬四季的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异常。结果发现: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当年,夏、秋两季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偏高,雨量比正常年份偏少;冬季平均气温偏低,降水量偏多。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第2年,上半年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偏低,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增多;下半年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偏高,雨量比正常年份偏少。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客观准确地描述新疆冬季偏冷的特征,基于新疆9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20年逐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和欧洲数值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ERA5)逐日最低气温再分析资料,对于冬季气温异常偏低年、冷冬年、强冷冬年以及单站极端低温事件、区域性持续极端低温事件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1981—2020年,新疆区域冬季平均气温异常偏低年与冷冬年有差异。新疆冬季单站极端低温事件总体呈减少趋势;12月和2月的出现频次高于1月,但12月减少速率大于2月,1月总体呈增加趋势。新疆共出现53次冬季区域性持续极端低温事件,其中,全疆型出现频次最高,北疆型次之,南疆型第三,山区型最少;出现频次最多的是持续10~15 d的事件;新疆冬季区域性持续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减少,但单站事件持续时间并没有明显减少,而且影响范围在扩大。当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出现频次高、持续时间长时,50%以上的测站出现冷冬(强冷冬)时,区域内冬季平均气温一致偏低的概率较大;当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出现频次低、持续时间在10d以内时,出现冷冬的测站很少或没有,冬季平均气温一致偏低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极端冷暖天气气候事件及其与气候变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连志鸾 《气象科技》2004,32(2):76-80,85
用石家庄市1955~2002年逐日气温资料,取其第95个和第5个百分位值作为确定极端高(低)温日的阈值来检测极端冷暖事件。对发生在2002年的极端冷暖事件进行检测分析证明,上述方法能比较有效地检测极端冷暖事件的发生。计算气温趋势变率表明,石家庄气候有明显的增暖趋势,随气候变暖夏季持续性强高温和破记录高温事件的出现频次增加;寒冷期趋于缩短;极端冷日趋于减少,极端暖日趋于增加。用季极端冷(暖)日数与气温求取相关的方法,分析各季极端冷暖事件与气候变暖的联系发现,气候变暖对冬季极端冷日减少的影响最甚。城市化效应使城市变暖趋势速率高于郊区,尤以最低气温表现明显;暖事件增多、冷事件减少的趋势速率也是城市高于郊区,且冷事件减少速率高于暖事件增多速率。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应特别重视冬季冷事件减少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7.
厄尔尼诺事件与贵阳气候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庭艳  周润英 《贵州气象》1994,18(5):33-34,36
本文统计分析了厄尔尼诺年及其次年贵阳地区各季度的气温与降水资料,结果发现厄尔尼诺事件与贵阳地区各季度的气候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特别发现多年来厄尔尼诺事件对贵阳地区春季降水以及夏季气温县有很好的相关性,这无疑对本地区长期预报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岩鸠树也  孙志国 《气象科技》1995,(2):F003-F003,F004
极端事件的一个统计分析:强24小时降水量的长期趋势岩鸠树也,山元龙三郎(京都大学理学部)(日本气象协会关西本部)全球变暖过程中最重要和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之一是:极值事件的长期趋势(Houshton等,1992)。本文关心的问题是随着温室气体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9.
热带太平洋西风异常对ENSO事件发生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傅云飞  黄荣辉 《大气科学》1996,20(6):641-654
本文从观测资料对80年代两次ENSO事件产生过程中,热带太平洋西风异常及其对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温增暖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两次ENSO事件的产生过程中,赤道西太平洋上空均有较大的西风异常,并且它由赤道西太平洋向赤道中、东太平洋传播,随着西风异常从西向东传播,赤道中、东太平洋的表层相继增温。分析还表明,1982/1983年ENSO事件发生过程中,热带太平洋西风异常的强度要比1986/1987年热带太平洋西风异常强得多,这使得1982/1983 ENSO事件的强度比1986/1987_ENSO事件强得多。为了说明热带西太平洋西风异常对赤道中、东太平洋ENSO事件发生的作用,本文还利用IAP太平洋环流模式对西风异常在ENSO事件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的结果说明了热带太平洋的西风异常对赤道太平洋暖水的向东传播和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增温起了很重要作用,这与观测事实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工农业生产中极端天气事件气候评估的问题,提出了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皮尔森Ⅲ进行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