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我国东部汛期降水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式对我国东部6垮的1991年和1994年的汛期降水进行预测,模式预测的旱渤总体趋势与实况相符。并预测了1995年的夏季降水。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用基于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提出了建立环境污染物浓度预测的方法,并通过一个大气污染的SO2浓度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实例,证实了工人神经网络用于环境污染预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主分量分析法计算出四川旱,涝,震频率之间的相互权重,提出了灾害之间相继诱发率概念,根据四川旱涝,震频率之间的相关权重和诱发率矩阵,对3种灾害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况符合。  相似文献   

4.
人工神经网络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B-P网络评价模型,该模型应用于宜宾市1985-1989年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2003年下半年的天灾预测和结果检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约我国天灾(旱、涝、震)活动的地热涡列共有4条,本文首先介绍了2003年上半年4条地热涡列的活动特征,然后根据其演变趋势预测了下半年我国将可能发生的天灾。从预测结果看,降水和洪灾预测较好,地震预测仍然不行。文中对地震预测应走的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的旱涝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黄晓清  胡初阳 《高原气象》2002,21(1):108-112
利用1960-1998年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4个代表站的5-8月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初夏、盛夏的旱涝变化规律和周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初夏旱明显多于涝,但重涝多于重旱,盛夏涝多于旱。60年代、90年代旱涝分布不均,70年代初夏涝、盛夏早;80年代初夏、盛夏以旱为主。初夏旱涝存在19.5和2-3a的周期,盛夏旱涝有3-4a的周期。  相似文献   

7.
利用1951 ̄1991年500hPa高度场和海温场以及1980 ̄1991年TBB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东亚季风区季节转换在旱、涝年的不同特征。发现旱、涝年海温场分布型的不同及其形成的海气相互作用的差异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涝年季节北进较平缓,其脊线位置稳定在25°N左右,强度较强,从而导致夏季风雨带在江淮流域停滞,形成江淮洪涝。中还讨论了中南半岛对流和赤道干旱带的变化对江淮流域旱、涝的先  相似文献   

8.
华南4~6月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华南4-6月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华南4-6月旱、涝年的500hPa高度距平场的主要差异,结果表明,4-6降水存在2.5-3年的准周期变化和持续10年左右的阶段性变化特征,旱、涝年1-3月500hPa高度距平场的分布基本反位相,4-6月的距平场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综合结果表明,从冬季开始到次年6月,旱、涝年500hPa高度距平沿50°N纬圈的演变具有基本相反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夏季旱涝分型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曹乃和  吴志伟  陈新育 《气象》2003,29(9):37-41
对1961-2000年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8个站夏季(6-8月)累积降水距平进行EOF分析,根据有三个特和下向量将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旱涝趋势异常分成4种主要空间型:旱型、涝型、东旱西涝型、东涝西旱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它们与500hPa高度场异常的同时,时滞关系,得到一些对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汛期旱涝异常预测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1981和1992年夏半年高原地区低频振荡与南亚高压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跃清 《高原气象》1996,15(3):278-281
利用1981和1982年5-9月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的100hPa高度场客观分析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典型的“西涝东旱”年、“西旱东涝”年5-9月青藏高原地区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及其与南亚高压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热带对流活动与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OLP资料,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华北地区旱、涝年热带对流活动特征,着重讨论了ITCZ位置、季节内低频振荡与两地区旱、涝气候异常的联系,结果发现:1月赤道太平洋上对流活动的异常与夏季两地区旱涝有密切的关系,冬季赤道太平洋对流活动东强西弱(东弱西强),则对应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偏涝(旱),华北地区锡偏旱(涝);ITCZ的位置异常偏南(北)时,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偏涝  相似文献   

12.
利用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四川省盛夏极端旱涝个例进行合成分析,揭示出一些产生极端旱、涝事件的基本事实,为以后进一步研究、预测极端事件发生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末大气环流及中国旱涝分布的突变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使用小波分析方法检测了副高脊线位置在1979年发生的突变,检验结果与M-K方法检验结果一致,进一步分析指出,东亚乃至全球大气环流在1979年也发生了突变,相应地中国降水分布也从中间旱,南北涝转变成中间涝,南北旱的分布,旱涝分布型同时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4.
神经网络BP模型用于月降水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神经网络BP型三层映射模式,以南京1946-1985年40年月雨量为基础序列,确定三层模式的形式。通过不断调整权重系数,作出1986年1-12月的月雨量长期预报,又用同样方法但改用前一个月的实测值报后一个月的月雨量作出1986年各月的月雨址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6.07mm和5.73mm。对1994年6、7、8、9月月雨量以4个不同的起始值进行神经网络预测,都得到1994年夏季南京特旱的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B-P网络的参数调整特性,进行了参数α、β的选取对B-P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模型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通过B-P网络用于气象预测建模的参数调整个例分析表明:参数α、β的取值对B-P模型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但参数值的调整尤其是β值的调整对建整对建模的收敛速度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1957~1999年广东省19个代表站4~6月降水资料和500hPa高度场资料,着重分析和讨论了广东省前汛期异常旱、涝年的同期和前期500hPa合成平均场的主要差异,以及前期关键月、关键区的特点,为广东省前汛期异常旱、涝的预测提供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NECP/NCAR再分析资料和四川省38个站点降水资料,结合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分析了四川省夏季旱涝急转的时间演变特征及其与典型年份大气环流的联系.结果 表明:1)四川省夏季旱涝急转指数年际变化差异较大,旱转涝事件多于涝转旱事件,但发生旱转涝事件的可能性和强度降低,而涝转旱年强度更强;2)旱转涝年的旱期与涝转旱的涝...  相似文献   

18.
近40a江苏省夏季旱涝的演变、分型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1961~2000年江苏省13个站点夏季降水量场时间序列的EOF分析,探讨江苏省夏季旱涝异常的演变特征,根据第一、二特征向量分型,可将江苏省旱涝分成旱型、涝型、南旱北涝和南涝北旱四种主要空间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合成分析,对其前期及同期500hPa、100hPa高度距平场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各型前期和同期有不同的大气环流特征,得到了一些对本地夏季降水量有预测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近50年浙江省旱、涝气候变化及特征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用1951-1999年资料详细研究了浙江省的年、季的旱、涝气候变化特征。主要结果:浙江省夏季降水量表现出稳定的增加,其他季节(特别是秋季)的降水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每年在浙江省出现大范围旱(或涝)的可能性很大(约80%)。1985年以后浙江每年都要发生大范围的季节性的旱涝。浙江省年、季降水量旱涝有年代际变化。旱、涝发生的气候频率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夏季。奇异谱分析与最大熵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夏季、秋季与年的降水量有明显的长期趋势变化,它们还有10年左右的周期,而冬季降水的2年周期振荡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湖北省有代表性的25个台1960-1991年期间的各月气候资料,选用降水量及距平百分率、最大可能蒸发量E0、干燥指数D、水分盈亏量等气候指标,综合分析了较典型涝年,典型旱年的灾害特征,得到一些较了的结果,为涝旱诊断和农业丰平、欠年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