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云台太阳耀斑资料的测量误差并以1978年的五十个耀斑数据与对应的SGD耀斑数据作比较,用回归分析方法计算耀斑面积值的相关系数大于0.7。论证了本台耀斑资料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云台LF天波的SPA观测记录与SGD公布的X射线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可以看出!LF的SPA与太阳X射线爆发有较好的相关性,并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云台黑子磁场测量与美国、苏联同类资料的部份时段的比较情况。1978年云台与美国威尔逊山相关系数γ=0.91,总均方误差σ=5.7×10~2高斯。1979年云台与苏联相关系数γ=0.97,总均方误差σ=4.9×10~2高斯。极性判别错误云台占0.39%,苏联占0.36%,结果可看出:由于观测时段相近,云台与苏联的相关性较好且均方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相位异常(SPA)与太阳耀斑微波射电爆发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3-8cm的射电爆发与SPA事件的对应关系最好。就爆发类型而言,复杂型爆发伴随SPA事件的几率最大。此外,对于射电爆发的定量关系以及阈值等方面也作了分析和讨论,本工作的结果表明了射电微波爆发与X射线爆发之间的一定的内在的联系,并且还表明,由射电爆发对电离层作骚扰预报、特别是警报是比较可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统计了云台三波段(7.5厘米、10.6厘米和21厘米)从1987年2月到1988年4月3日收到的快速尖峰事件,并把这些事件与光学资料进行了比较。初步分析了1988年3月29日和1988年4月2日两个快速事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1982年10月——1983年5月期间YLF的SPA事件的数据和太阳x—射线爆发资料.并且和文献[1]中LF的SPA事件的分析作了比较。可以看出,VLF的SPA事件和太阳x—射线爆发有较好的相关性;在1—8埃频段的太阳x—射线爆发能产生VLF的SPA事件的门限值为1×10~(-6)Wm~(-2).这个值比LF的SPA事件的门限值(2×10~(-6)Wm~(-2))要低一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981.7.1—1982.12.31的强硬X射线事件(peak rate of the count≥1000),太阳黑子群的McIntosh分类及黑子形态的快速变化作了统计。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文中将最大黑子型别为K的13种McIntosh分类作为强X射线爆发的判据,可捕捉到63%的强X射线事件,其报准率为24%,虚报率为76%。若把既有形态快速变化又存在K结构的黑子群作为预报判据,则报准率可升至60%,虚报率可降至40%,与前者比较虚报率下降80%左右。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概述国内外太阳微波爆分类历史及分类的物理意义,并详细列出国际上太阳地球物理资料(SGD)目前使用的49分类的注释。还系统地比较了80年紫台、北台对微波爆分类工作,找到了分歧原因,提出今后分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统计了1990年1月至8月S.G,D〔15〕发表的8800MHz太阳射电辐射事件、Hα耀斑和软X射线事件。8800MHz射电事件与耀斑相关率达83.1%,文章还给出了云南天文台米波射电事件与Hα耀斑的统计相关结果,并于Boulder的结果作了比较,详细分折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将一年中可以进行光谱观测的时间相对最多,同时太阳成像质量相对较好的月份作为光谱观测最佳时间。为此我们统计了光谱仪1976年到1987年的观测资料,初步分析得出云台凤凰山太阳光谱最佳观测时间的年分布情况,相对好一些的是9月份,其次是3~4月份。  相似文献   

11.
将一年中可以进行光谱观测的时间相对最多,同时太阳成像质量相对较好的月份作为光谱观测最佳时间。为此我们统计了光谱仪1976年到1987年的观测资料,初步分析得出云台凤凰山太阳光谱最佳观测时间的年分布情况,相对好一些的是9月份,其次是3~4月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1967—1972年期间46个较大的0级以上的质子事件与所对应的8800MHz的太阳微波爆发之间的统计关系。 研究表明,将射电爆发按总持续时间T进行分类后,可以在不同的持续时间范围内分别找到同太阳质子流强度紧密相关的射电爆发参数(相关系数为0.83—0.91)。应用这些爆发参数得出的警报方案,预报质子流强度的误差范围为半级或一级(S—S分级法)时,报准率可达70%-94%,虚报率为52%。 此外,统计的结果还表明,Croom提出的平均持续时间T_M并不和质子流强度N_p相关,至少在此波长上不能用来预报质子流强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云台Ⅱ号CCD系统在云南天文台一米望远镜上进行照相测光试观测的初步结果。通过对观测结果的分析,对云台Ⅱ号CCD的实用性能进行了讨论并与云台Ⅰ号CCD的实用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中科院昆明分院受科学院数理学部、化学学部委托,于一九八五年元月十、十一两日,主持在云台举行的“数字式太阳米波射电声光频谱仪”鉴定会。会议听取了云台王京生、夏志国、陈敬英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炳活、任国鑫等作的五篇学术报告。会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云台太阳光谱望远镜光栅鬼线强度测量方法。给出了2级光谱罗兰鬼线强度的初步测量结果,为母线强度的0.049%,结果表明光栅的质量优良,鬼线对光谱测量的影响非常小,一般情况下在光谱资料处理中可以不必考虑鬼线强度的改正。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云台太阳光谱望远镜光栅鬼线强度测量方法。给出了2 级光谱罗兰鬼线强度的初步测量结果, 为母线强度的0 .049 % 。结果表明光栅的质量优良, 鬼线对光谱测量的影响非常小, 一般情况下在光谱资料处理中可以不必考虑鬼线强度的改正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云台9375MHz、3653MHz和2902MHz1981年11月—1982年12月期间观测到的太阳天线温度同USAF的Sagamore Hill系统进行了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9375MHz、3653MHz和2902MHz总流量密度的均方差分别为±4.9%、±4.6%和±4.8%。爆发资料同紫台作了相关分析:9375MHz和2902MHz的均方差分别为±15.9%和19.9%。峰值时间精度校准在±0~m.1。  相似文献   

18.
沈凯先  乔荣川 《天文学报》1998,39(4):353-361
通过归算土卫八轨道根数200年的变化将一个最新的高精度土卫运动理论TASS与经典理论作比较,并用20年现代照相观测资料作理论预报精度的归算.归算表明,在一定时期内TASS与经典理论有较好的一致,但其根数长期变化的差很快变大.由此指出,TASS的合理性和进入实用还有待对更长时期大量高精度观测作实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云台编号569黑子群(Boulder2776)80、11、1—80、11、13的黑子、磁中性线、耀斑、x射线、射电爆发等活动现象进行了描述和统计,结果表明该活动区老黑子群纵场中性线西侧新浮磁通量的发展,它的S极性区域向西老场N极区不断扩展,对该活动区一系列相似耀斑的爆发有着直接影响,并且当这些掩盖新浮磁通量的S极性黑子时对应x事件的比率增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AR谱分析方法分析了1976—1980年地球自转速率的资料和大气环流的资料,以及用调和分析计算了各周期项的振幅及相位,并计算了大气环流的激发函数。其结果说明:两者存在相应的周期项;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对自转速率周年项的激励约为60%,对半年项及其他短周期项的贡献约为15%以上。本文对自转速率的不规则变化和太阳耀斑大爆发的关系作了定性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