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我队曾试制一台自动卸管机,经机场试用,当操作不熟练时能提高工效50~60%;熟练则能提高一倍以上.该机构造简单,操作方便,能减轻体力劳动和减少操作人员;适用于500与300公尺钻机打斜孔或直孔.其内套内径为155公厘,能通过146公厘套管和150公厘钻头,能代替铁制井口台使用.如将钻机升降号制动装置改设前边操作,能直接观看钻捍接头的露出或下落位置,以及井口及塔上情况,而利于操作和安全生产.该机构造如图1所示,主要为变速箱2,扭卸器1,底座4三大部份所组成.系安装在井口处,其动力来源,山钻机构轴排廻齿轮外的三角皮带轮传出,经变速箱主轴右端三角皮带轮2,而带动主轴廻转,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繁重的扭卸鑽桿工作改为自动化,苏联地质矿藏保护部中央设计局最近设計制造了一种專門机械——HO—47型鑽桿扭卸器。经过工业試驗証明,这种扭卸器适用于扭卸直井和斜井(傾角78度)鑽进时,用鎖連接的直徑为42、50和63.5公厘的鑽桿。使用这种机械不但減輕了体力劳动,而且扭卸鑽桿所需时間很短,从而缩短了配屬时间,特别是在使用自动提引器时,可以減少塔上工人的操作。 HO—47型鑽桿扭卸器的構造见图1。它主要是由一套蝸桿与蝸輪的变速装组成的。  相似文献   

3.
КАМ-500型钻机在立轴箱打开起下钻时,横轴斜齿轮突出横轴箱约4厘米,齿轮旋转很不安全:一方面,在工人扭卸钻杆时有伤手的危险;另一方面,斜孔起下钻时,提引器或粗径钻具碰挂齿轮,有害机件安全;  相似文献   

4.
MP-2M型鑽桿扭卸器是蘇聯最近研究成功的一種自動扭卸鑽桿的裝置。實踐證明,利用它不但减輕了體力勞動而且可以縮短昇降鑽具的配屬時間,每擰、卸鑽桿一次,可比人工擰卸節省42秒的時間(用人工需55.8秒,用扭  相似文献   

5.
韩潇  李旭涛  石浩 《探矿工程》2016,43(12):68-71,77
夹持卸扣装置是双管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夹持孔内钻具,配合回转器实现机械拧卸钻杆的功能,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钻进效率以及钻孔质量等。为验证设计结构的功能和质量,缩短研发周期,提出应用ABAQUS软件对夹持卸扣装置进行有限元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满足安全系数的要求,为夹持卸扣装置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借鉴,同时为双管钻机的整体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钻杆接头结构型式首先取决于拧卸方法,其次是采用什么样的提引器。从目前国产水文水井钻机情况看,钻杆的拧卸都是利用转盘进行的,但是由于拧卸机构各不相同,因而出现钻杆接头和提引器达三、四种之多。这和岩心钻探、工程地质钻探、石油钻探相比,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一是不能组织专业化生产、保证加工质量;二是给用户带来许多麻烦;三是给以后钻机配套出口造成困难。能否改变一下目前的拧卸方法,使钻杆接头和提引器尽可能地统一起来?对此,谈谈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钻井工作科学有效进行,研究了一套基于LabVIEW大钩高程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准确测量大钩高程,实时显示孔深、大钩高程、机上余尺、机械钻速和钻具长度等参数。大钩移动过程中可以实现参数超限自动声光报警功能,防止游动滑车上升时与天车撞顶事故发生,并能显示大钩与二层台的相对位置,便于挂卸提引器。在天车的定滑轮上安装磁钢,大钩移动时,与磁钢对应位置的双通道霍尔传感器产生脉冲信号,经过数显表微处理转换,再通过RS485串口通信连接PC机,利用LabVIEW平台实现数据的采集、分析、显示和存储等工作。实践证明,该系统安装简便,测试精度高,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立轴钻机、转盘钻机、全液压钻机等不同类型钻机。  相似文献   

8.
概述各类测速发电机式转速表,包括直流测速发电机、中频(400c/s)供电的交流测速机组、同步电机式交流测速机组,用于钻机转速测量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不能反转。过去使用此类测速仪表必需加装换向开关,在钻机动力头反转之前切换或断开电路。但全液压钻机扭卸管时,反转频繁,很难做到经常切换开关,常致使仪表损坏。  相似文献   

9.
在钻进工作中,连结在钻桿上的水接头,常发生自动卸扣的现象,影响正常钻进.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水接头和钻桿是用右旋丝扣相连接的.工作时,因提升钻具对水接头的拉力,及钻桿回转对水接头的振动和摆动,以及塞线对水接头回转的摩擦阻力,尤其是钻桿的回转力的方向,正是水接头卸扣的方向,故易使水接头卸扣.因此,我们认为使用左旋丝扣即可克服上述缺点.因为这时,回转力的方向,正是钻桿与水接头的扭接方向.具体作法是将机上钻桿的上端改为左丝扣,下端不变.水接头下端亦相应改为左丝扣.工作时,将改制后的钻桿用立轴卡紧,注意卡在正中心,以免钻桿摇摆,上部接水接头,下部扭接井内钻桿,即可开钻钻进.  相似文献   

10.
一、皮带式钻杆自动拧卸器:我队钻工同志在党的领导下,鼓起了冲天干劲,于去年九月间,利用废料创制了一部皮带式的钻杆拧卸器,经试验鉴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我队300型钻机新机具的試制是在500型钻机机具革新的基础上改进的。开始时只使用擰管机、不停钻倒杆器、手輪給进器、活动工作台、弹簧提引器和扶管装置等六項。由于自动平衡問題沒有解决,不但配不上套,而且在操作上也不方便。上述机具实現革新以后,便着重試驗与研究如何实現自动平衡問題,特別是孔深时的自动减压問題。 XB—300型钻机以往所用的各种减压方法,一  相似文献   

12.
钻探机械,主要是指钻机、动力机、水泵和中间轴.它们是钻探生产中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现就其安装计算方法分述于后.一钻探机械在现场的布置(一)钻探机械间的安装距离这是指各机械工作轮中心间的安装距离.一般有两种情况.1.动力机直接带动(通过皮带)的:钻机至动力机的距离为4~4.5米.动力机至水泵的距离为2.5~3米.2.动力机间接带动(通过中间轴皮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钻杆回转时扭应力的采集、处理与分析方法,认为扭矩频率是疲劳折断钻杆的主要因素.这种频率的变化与孔深有关.建议钻机的转速应避开钻机固有的扭距频率.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探矿厂于今年9月试制成功红旗自动卸碴提升机。该机适于地质勘探山地浅井或竖井工程中作提升矿碴、运送人员和材料,以及自动倾卸矿碴之用。全套设备除动力机外,分变速箱、绞车、井架、分道器、吊桶、人车、卸碴架和机房8个部分。提升机总重750公斤,是目前地质勘探山地工作中一种小  相似文献   

15.
魏治利  钟路  谢振权  臧龙  彭莹 《探矿工程》2017,44(10):84-87,83
文章介绍了深海岩心取样钻机的主要部件动力头的结构及特点。根据深海钻进的特殊情况,专门在动力头上设计了钻杆自行抛弃机构和冲击卸扣机构。这两种机构可在发生卡钻事故钻机无法回收已经深入孔内的钻杆串时,可将其自行抛弃,或由于动力头扭矩液压马达出现故障不能拧卸钻杆时,冲击卸扣机构将对钻杆丝扣进行冲击使其松动而卸扣。文章重点介绍了钻杆自行抛弃机构和冲击卸扣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当前推广绳索取心钻进技术的需要,应该加快绳索取心光钻杆机械扭管研究工作的进程,这对当前大量配用的立轴式钻机而言尤为重要。由于绳索取心钻杆的结构不同于普通钻杆,因此对扭管机的结构及性能参数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扭卸绳索取心钻杆的扭管机,在结构、卡瓦形式及扭矩和转速等参数的选取上应有如下特点: 结构 1.便于控制绳索取心钻杆是高强度的合金薄壁管,钻杆和其接手外径基本相同,连接后能组成外表面光滑的圆柱。提升钻具时,尤其是当表面有泥浆和油脂涂盖时,钻杆柱接缝难于被观察,给现场准确操作带来了困难。扭管机卡瓦和夹持器卡瓦之  相似文献   

17.
一、无中间轴钻进:取消中间轴,用电动机直接带动钻机,只需计算一下钻机的转速和皮带的包角便可。其计算方法是:  相似文献   

18.
地表钻参仪在深孔岩心钻探中可以实时检测和监控钻进参数,优越性明显,其中大钩位置是钻参仪检测的难点。研究了一套大钩位置检测装置,在天车上安装双通道霍尔开关,接收定滑轮上磁钢的脉冲信号,经过数显表头的微处理系统转换,再通过RS232串口通信连接PC机,基于LabVIEW平台实现数据的采集、分析、显示和存储等工作。该检测装置可以直接测量机上余尺或者方钻杆余尺,计算大钩位置防止撞顶天车,计算二层台位置便于挂卸提引器。深钻现场试验表明,该装置安装简便,测试精度高,可用于检测立轴式钻机和转盘式钻机大钩位置。   相似文献   

19.
我队六月底曾试制一台自动拧管机,经在XH-69型钻机试用(所钻岩石为花岗岩砾石,孔深300公尺,孔内钻铤31公尺,上管时前三根以人力拧卸),效果良好,其优点是:每卸接一根18公尺钻桿只须5~6秒钟,比人拧50~55秒提高交率8~9倍;操作简单(只须搬动离合把手),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及减少操作人员(升降时,孔口只须1人便行);由于该拧管机系以接头活头搬手时行拧卸工作,对钻桿丝扣的磨耗较  相似文献   

20.
《探矿工程》1975,(5):60-60
我队广大职工,高举“鞍钢宪法”的光辉旗帜,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以批林批孔为动力,自行设计和制造了革原—600型钻机。四年来通过钻进硬基岩,砂卵石等地层共进尺3400米,最大孔深604米,成井口径400毫米,8″铸铁管成井深250米,取得良好结果,深受广大钻工的欢迎。该机外貌见下图。草原—600型钻机的特点1.实现车装扭卸钻具机械化,从而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