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景祥  刘勇 《探矿工程》2010,37(6):50-55
柔性砼超薄防渗墙工法在地下防渗工程中具有诸多优越性,但将该工艺应用到上海浦东黎明垃圾填埋场改建防渗工程,在国内同类工程中尚属首次。实践证明其防渗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意义。结合该工程实例,就柔性砼超薄防渗墙工法在垃圾填埋场应用中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简要讨论,并提出合理选择防渗施工工艺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矿山尾矿坝的渗漏治理,从抗酸稳定性、防渗等级和帷幕完整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尾矿坝防渗帷幕的性能要求,基于矿物晶体结构的理论分析和对纯水与酸性渗透液的对比试验,分析了粘土固化浆液的抗酸稳定性,研究了粘土固化注浆帷幕的防渗特性,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尾矿坝基础防渗中粘土固化注浆帷幕的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对实际工程的质量检查,验证了该防渗技术应用在矿山尾矿坝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我队在莱州市某金矿尾矿库施工了一垛地下防渗粘土连续墙。墙体长度80m,深6.5—8m,共完成钻孔201个,回填粘土480m~3多,防止了尾矿库的渗漏,为我队创收10余万元。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7,(5)
传统人工湖防渗施工中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粘土层、防水膜等材料作防水层,耐久性和抗撕裂强度差,加之施工工艺等原因,会导致湖底渗漏等质量通病发生。近年来新型水工防渗材料"防水毯"被工程界在防渗工程中广泛采用,组成防水毯以及上、下部粘土层构成的复合防渗体,防渗效果明显。通过对常见人工湖泄漏原因进行论述,对防水毯施工准备试验和施工试验、防渗层具体施工工艺流程进行详细说明,结果表明,科学规范化进行防水毯铺设、粘土层填筑施工,是保证防水毯、粘土层复合防水防水体防渗质量的关键,系统完整的施工准备试验和施工试验是完成防水毯、粘土层复合防渗体的前提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5.
填埋场粘土类防渗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防止污染物扩散的防渗系统是填埋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总结国内外众多有关填埋场粘性土防渗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粘土类防渗系统的工作机理;从粘性土阻滞特性、污染物运移、改性与替代材料以及防渗系统设计等4个方面综述了粘土类防渗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据此认为,非饱和渗透特性、吸附效应及基于吸附-扩散效应的设计方法等将成为今后填埋场粘性土防渗系统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压喷射灌浆进行地基防渗回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超过50m的深地基是该顶在构筑地下防渗墙时难以跨越的技术难题,近年来该项技术在设备、工艺和材料上进行了改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岭澳水库坝防渗加固工程是一个典型的实例,成功地建造了深达66.1的地下连续墙。  相似文献   

7.
刘国爱  郝建军 《山东地质》2000,16(3):30-35,52
山东铝业公司拟建第二赤泥堆场于母猪山石灰石采空区。该堆场运行后将对下游地下不体造成污染,pH值将达到11.3。为此,拟采用用赤泥、石灰配比为1:9的抗渗垫层进行防渗。根据水流运移特征及防渗材料特征,评价满足堆场使用20年的最佳垫层厚度为1.0m。  相似文献   

8.
地下淡水是支撑海岛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和生态岛屿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目前海岛淡水资源十分匮乏,鉴于我国灰沙岛的现实复杂性,亟需实施低成本、易操作且对岛礁稳定性及生态系统影响较小的增加地下淡水的措施。本研究提出了采用在海陆边坡处铺设防渗材料人为干预地下淡水体形成、增加淡水储量的措施,并通过砂箱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验室尺度下分析了边坡防渗对灰沙岛淡水透镜体形成的影响,评估了不同因素在边坡防渗条件下增加地下淡水储量的效果,并以永兴岛为例定量评估了边坡防渗对地下淡水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边坡防渗通过改变地下水流场、增加淡水水头的方式增加了淡水储量。淡水体所需的稳定时间随之增加。在长、宽、高分别为50,5,35 cm的砂箱中,在35°的边坡处铺设14 cm长的隔水材料,淡水透镜体达到稳定后最大厚度由原有的13.7 cm增加至24.9 cm,淡水储量由561.8 cm3增加至1 592.3 cm3,所需稳定时间由120 min增加至150 min。增加的淡水储量随降雨强度增加、砂体渗透系数减小、边坡防渗深度增加、防渗材料渗透系数减小而增加。若在永兴岛海陆边坡铺设2 m深的隔水材料,在未来30...  相似文献   

9.
两重管旋喷工艺在王家巷码头区防渗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全兵 《探矿工程》2003,30(4):20-21
结合两重管旋喷工艺在武汉沿江堤A段王家巷码头区防渗工程中的应用,论述了水、浆两重管旋喷法施工工艺及施工效果。实践证明,在地质情况复杂、施工空间受限制的条件下,该工法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高喷灌浆修补垂直防渗土工膜缺陷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墙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优良的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在特殊条件下射水法和高压喷射两种工艺相结合进行堤基防渗处理的施工工艺及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9,(6)
引河闸工程中防渗施工难度大是该项关键技术的显著特点之一。依托新建新盖房枢纽引河闸工程,开展了防渗排水设计,并对混凝土防渗墙关键技术在该引河闸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重点介绍了该工程导墙施工、地下连续墙成槽、墙体混凝土浇筑等关键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该引河闸工程采用所述防渗墙关键技术防渗效果良好,使得所述关键技术具有了较坚实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英杰  寇程  袁宝玮 《探矿工程》2005,32(12):10-12
通过金哨电站临时围堰高喷灌浆的防渗处理实例,介绍了高喷灌浆围堰防渗板墙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和防渗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于在砂卵石含量高、粒径较大的地层进行桥墩施工,多利用围堰法,围堰能否正常施工,则其外围的截防渗措施及施工工艺对防渗效果至关重要。桂林漓江南洲大桥通过设计方案比选,采用双液注浆帷幕灌浆技术进行截防水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乔兰  庞林祥  隋智力  石岩 《岩土力学》2013,34(Z1):97-102
对糯扎渡水电站心墙与垫层混凝土结合部位的高塑性黏土进行现场碾压与防渗试验,采用沉降量、灌水法、环刀法等多种方法对黏土质量进行检测对比,探讨高塑性黏土的压实机制以及颗粒级配、铺土厚度、碾压遍数等不同施工工艺参数及不同参数的组合对压实与防渗效果的影响,提出结合施工工艺参数,黏土现场压实质量控制应以沉降差或沉降率为主、渗透性可以采用压实度来进行控制,该方法可有效地保证填筑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并可对有压实机防渗要求的类似工程的质量控制、检测和评价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冷传仁 《地下水》1990,12(1):51-53
一、优点塑料软管外护三、七灰土浆地下防渗输水管道,灌溉农田,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防渗性能好,易于在农村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我们建成后一年多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其效果良好,确有不少优点和独到之处。其优点是: 1、防渗效果显著。地上渠由于渠底渗漏和水面蒸发,渠系水利用系数低,而地下低压管道采用改性聚乙烯软管作内衬,在外护上半管之前充水作内膜时,就已经受考验故不存在渗水问题,渠系水利用系数几乎达到100%。 2、工程经久耐用。据科学预测,地埋塑料软管由于不受气温变化影响(外护0.5m  相似文献   

17.
灌浆工程为地下隐蔽工程,其地质条件约束着实际的现场施工工艺,且不同地质条件对应不同的岩石属性,并将直接影响着防渗帷幕的优化设计,同时地质条件分析不足也将给整个灌浆工程带来很多不确定的风险。目前,地质条件预测在隧洞开挖过程中的研究较充分,但在灌浆工程中地质因素的研究较少。本文以乌东德水电站大坝防渗帷幕工程为例,分析了对防渗帷幕成幕有影响的岩溶、角砾岩、断层、岩层走向与帷幕走向大角度相交及长大结构面等地质因素,并针对不同地质因素的特点,提出了采取浓浆回填、灌浆孔加密加深、灌浆压力及浆材动态调整等处理措施,为帷幕灌浆工程优化提供了必要支持。  相似文献   

18.
张淑媛 《地下水》2012,(5):193-195
渠道防渗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节水工程技术。从石头河水库灌区渠道改造的实际入手,从工程技术措施、设计参数的确定、渠道的断面形式、防渗材料及断面形式等方面作了探讨,总结渠道防渗技术在灌区的应用,分析渠道防渗改造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马新  陈宝义  刘三虎 《探矿工程》2005,32(1):13-15,17
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地下厂房防渗帷幕工程身处岩溶发育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以层间错动断层为主,并有部分陡倾角断层发育,岩层受构造挤压强烈,断层、节理、破碎带发育;水平岩溶、垂直岩溶发育。以此工程为例介绍了高压灌浆施工工艺,阐述了岩溶地区高压灌浆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钢板桩用于长江堤防的防渗处理,在我国尚属首次,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钢板桩施工的主要设备、施工工艺及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