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利用青海省东北部11个地面观测站1980-2020年的降雹和高空资料,分析了降雹持续时间的时空分布及海拔、气温、相对湿度、0°和-20°高度层变化对降雹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1a青海省东北部站点平均单次降雹持续时间的最大值出现在化隆县,高达9 min,最小值出现在同仁县,仅为4.89 min;年平均降雹持续时间以0.9 mim/10a趋势下降,持续时间小于9 min频率最高,占总观测次数的73.55 %;降雹持续时间月变化明显,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午后16时,占总降雹累计持续时间的19.12 %;降雹持续时间与海拔高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81(通过α=0.05显著性检验);降雹持续时间的减少与平均气温升高、0 ℃和-20 ℃层高度升高、气温日较差及相对湿度的减小相关。  相似文献   

2.
松滋地处江汉平原的西部起点,鄂西山区的东部边缘。地势从西至东依次呈现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具有典型的由山区向平原过渡的地貌特征:总面积2176km~2,海拔最高815m,最低34m;位于29°53'13"~30°22'19"N,111°14'17"~112°02'33"E之间,农业气候处于111°东西气候分界线和31°N南北气候分界线的文汇处,属中北亚  相似文献   

3.
昭苏县位于新疆西北边陲,为中亚内陆腹地的一个高位山间盆地,地处80°10'~81°31'E、42°38'~43°15'N。全境总面积1.12万km2,县属草场40.6万hm2,耕地3.63万hm2。全县海拔在1323~6769m,县城海拔近2000m,农作区平均海拔1890m。昭苏县属温带山区干旱半湿润冷凉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年均降水量512.2mm。冷季长,寒冷多雪,暖季多雷雨和冰雹。冰雹是昭苏县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其特点是:地方性强、雹日多、灾情重。昭苏盆地处于克士敏山南背风坡,年均雹日22.1d,是全疆冰雹特多地区。为了抵御冰雹灾害,昭苏县一直在坚持不…  相似文献   

4.
冷涡背景下京津冀地区连续降雹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仙  谌芸  王磊  曾波 《气象》2013,39(12):1570-1579
首先对冷涡进行定义,利用2000—2011年4—9月天气图普查冷涡,分析冷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命史特征。应用2000—2011年4—9月京津冀地区176站灾害天气报资料和分辨率为1°×1° NCEP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冷涡背景下京津冀地区4—9月连续降雹天气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冷涡的关系。结果表明: 2000—2011年4—9月的冷涡个数呈增长趋势,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到贝加尔湖以东地区,70%为长生命史冷涡。2000—2011年4—9月京津冀地区的降雹主要为长生命史冷涡背景下连续降雹,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山区多于平原,北部多于南部。京津冀地区连续降雹主要是位于冷涡中心的偏南方位,能够发生在冷涡的各个时期。连续降雹的位置在冷涡中心偏南200~1200 km,主要受冷涡直接影响和冷涡后部横槽影响。不同移速的冷涡产生连续降雹过程的位置距离冷涡中心的位置不同。  相似文献   

5.
采用FNL1°×1°和CPC0.5°×0.5°再分析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夏季哈萨克斯坦不同区域的3次强降水过程的环流特征,揭示了诱发强降水的环流结构。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各区域出现强降水时,西部和东部的强降水中心位于高空急流带入口区右侧,北部位于出口区左侧,辐散抽吸作用利于上升运动发展;强降水的影响系统主要为500 hPa低涡,强降水中心位于低涡槽线前部西南气流带上,中层温度平流对强降水发生有促进作用,西部和北部强降水中心位于低层冷平流大值区,东部则位于东北冷平流南侧的气旋性辐合区;除哈萨克斯坦东部强降水受地形影响地面系统尺度较小外,西部和北部强降水时地面有明显的冷锋,并存在气旋性的辐合切变,冷暖汇合形成的辐合线是强降水的主要中尺度触发系统;哈萨克斯坦强降水的水汽源地主要为地中海、黑海、波斯湾和北冰洋,经长途输送在强降水区形成强的水汽辐合,辐合值>40×10-6 g?cm-1?s-1。  相似文献   

6.
1974—2013年甘肃冰雹日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甘肃省1974—2013年80个观测站的冰雹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对1974—2013年甘肃冰雹日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冰雹总的分布特征是高原和高山多,河谷、盆地、沙漠戈壁少,多年平均降雹日数在0.05~9 d之间,有三个高发中心,主要位于高原和高山地区,说明海拔高度对甘肃冰雹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降雹最早始于3月,最晚结束于11月,主要发生在5—8月。近40年年冰雹日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70—80年代是冰雹的高发期,进入21世纪以后迅速减少,全省而言每10年减少0.5 d。5—8月冰雹日数总体上也呈下降趋势,但各月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又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除河西地区外,甘肃其他四个区的年冰雹日数均发生了显著减少突变。对5月甘肃降雹偏多年和偏少年的对比分析表明,作为一种强烈的对流运动,降雹偏多年首先表现出对流不稳定能量的异常偏高,能够达到常年的两倍以上,其次发现环境温、湿层结在偏多年份朝着冰雹在积雨云中形成、增长及其落地前融化等一系列物理过程的有利条件方向发展,例如500 hPa有一明显的温度槽且较常年偏低2℃左右,低层水汽增多、中层减少,形成了“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配置,有适宜生长和降落的0℃层(3900~4500 m)和-20℃高度(6400~7000 m)。此外,200 hPa涡旋特征的出现保证了一支强上升气流支撑空中冰雹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莫干山座落在我省德清县西北部,中心区位于北纬30°36′,东经119°52′。它是天目山的支脉,山峰海拔并不高,名胜古迹也比不上武夷等名山,然它却以有“清凉世界”的美称而驰名中外,早在本世纪初就与庐山、鸡公山、北戴河齐名,为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凉”是避暑最主要条件。莫干山位于素有“火炉”之称的南京和杭州之间,然夏季凉爽宜  相似文献   

8.
利用雷达强回波45dBz高度和降雹日08时月平均0oC层高度,对1991—2003年宝鸡雷达站观测的165d 231块对流云数值拟合,得出识别冰雹云的指标:处于发展中的对流云,雷达强回波45dBz高度大于或等于多年降雹日08时0oC层月平均值2.9km,将有冰雹酝酿形成。对降雹造成灾害的雷达回波分析表明:雷达强回波45dBz平均底部越高提前识别时间越长,顶部越高距离降雹时间越短,冰雹云可能是45dBz初始回波位于云体中部并向上、向下扩展发展而成。该方法对单体降雹平均提前识别12min,对超级单体平均提前识别18min;对多单体冰雹云平均提前预警18min,对飑线中的超级单体平均提前预警25min。  相似文献   

9.
和政县处于大陆腹地、高原东北侧边坡的临夏州的东南方,平均海拔在2千米左右。7、8两月大一暴雨历年平均约三次。从1970—1981年三十次降水大于25毫米的资料分析,其环流特征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副高边缘的暴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跃到30°N附近,588廓线通过33—38°N、105—110°E这一区域。副高西侧高空槽位于35°N、90—100°E,40°N、95—105°E 时,和政县  相似文献   

10.
韩纪和 《气象》1988,14(11):56-56
1987年4月13日在122°05'E、46°43'N的胡尔勒站上空,出现了一种罕见的天空景观。当时正值测站上风方发生了一次草原森林大火,历时5天,烧毁部分草原和森林。 一、烟幕越山景观 4月17日,大火烧到距本站只有15km的红光(口戈)查,红光位于本站的西方。火源下风方为一个海拔667m的伊力代楚山,山峰由南向北绵延10km。下午15时30分,地面火源产生的大量灰尘烟幕在热动力的作用下,随着高空西北气流的引导爬上山峰。当烟幕越过山峰,受山谷风的上升运动作用,使团簇状深灰色的烟幕继续上升,并漂浮在空中。好似恶劣天气下的碎雨云,深褐色,一片连接一片,由西向东缓慢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各自独立,呈暗灰色条状,又好似积云性层积云。 二、背凤坡云体的发展 山峰的东侧5km处,是西北—东南向的绰尔河河床,拔海210m。当烟幕越过山峰很快进入河床  相似文献   

11.
以宾西法尼亚大学(PSU)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联合研制的第四代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MM4为例,介绍了地(市)级气象台开展数值天气预报的方法和途径,以推动地(市)一级定时、定点、定量精细预报的开展。并为地市级预报人员学习数值天气预报相关知识提供了一条快速入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次秋风天气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怡  赵杰 《贵州气象》2003,27(1):21-23
主要运用实况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 ,分析和总结了 2 0 0 2年 8月 8~ 16日影响我省的秋风天气。着重于对与此次秋风天气预报直接相关的数值预报 850hPa温度场预报和两种数值预报物理量 (水汽通量对水汽输送的预报及散度场对垂直运动的预报 )作出分析解释 ,从而检验了数值预报对秋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对流天气预报中的环境场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小玲  谌芸  张涛 《气象学报》2012,70(4):642-654
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分析包括以天气型识别和中尺度过程分析为主的主观分析,以及以动力热力物理参数诊断为主的客观分析。利用"配料法"预报的思路,通过诊断有组织的深厚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4个条件(水汽、不稳定、抬升和垂直风切变),开发了中尺度对流天气的环境场条件分析技术(对流天气图分析和客观物理量诊断技术),并应用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的强对流天气预报。以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天气图分析方法为例,介绍如何利用高低空观测资料,分析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场条件;并以数值模式释用为主的强对流特征物理量诊断分析为例,介绍如何动态诊断对流天气的动力热力条件演变。  相似文献   

14.
邓世有 《贵州气象》2007,31(6):19-20
该文利用2005-07-08 T20—09 T20 5个时次(20时、02时、08时、14时、20时)的NECP1°×1°全球再分析场资料,并运用GRADS绘图和云图对此中尺度气旋过程进行分析,说明了低空急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莉 《黑龙江气象》2004,(3):22-22,31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与发展,2003年黑龙江省大部分台站都安装了DYYZⅡ型地面气象综合有线遥测仪(Ⅱ型自动气象站),经过半年多的正式使用,在气表审核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关清 《贵州气象》2005,29(2):37-38
气象部门是使用信息化技术较早的部门之一,但是也并未真正做到办公网络且动化。在此,对气象部门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开发技术、开发设计、系统功能等方面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针对2008—01—12—02-02江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自动气象站数据处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自动气象站数据中降水、地面温度、雪深、天气现象、风记录的正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绥化市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引言黑龙江省绥化市所辖10个县(市、区),根据省气象局要求,除肇东、庆安因特殊情况外,其它8个气象站都第一批安装了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Ⅱ型),并陆续于2003年9月21 ̄30日安装调试成功,2004年1月1日正式进行同步对比观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Ⅱ型)自动观测项目有: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风向风速、地温等。观测中发现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存在差异,对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各基本气象要素差值形成,从它们的感应元件和观测原理方面分析原因。差值小的气象要素只进行单站分析,差值大的气象要…  相似文献   

19.
吴华洪 《贵州气象》2005,29(2):34-36
介绍了在充分分析初始场的基础上,配合数值产品的850hPa温度场及地面气压场预报未来5~7d天气晴、雨、冷、暖的预报模式。并在成功地对2003年冬末春初长时间的高危森林火险天气进行防灾减灾决策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2004年的雪凝、暴雨等重大灾害性天气及大型活动进行了“精细化”的防灾决策及气象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20.
朱晓葵 《四川气象》2004,24(3):63-64
本文就天气预报工作性质、天气预报工作目标以及天气预报的管理工作.阐述一些认识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