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志伟  潘卉  乔玲玲  李逊 《水文》2015,35(1):73-76
介绍了用断面资料推求流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了该方法的适用条件。以马良坪站2010年的实测资料为实例应用本方法推求单一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进一步说明了本方法的适用条件。通过对推求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与当年实测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对比,说明了该方法在其适用的条件下能满足无流量资料条件下的水情报汛和水文应急服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舒大兴  韦立新  曹贯中 《水文》2021,41(3):13-18
防洪抢险水情信息服务对河道水位流量要素的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有必要研究河道在线推流方法.H-ADCP已经投入一些应用,侧扫雷达和视频监测方法也在进行比测试验.从驱动河道水流运动的动力要素出发,建立水位、涨落率和落差水力因素与断面流量的关系模型.通过在线推流这些易得的综合水文要素信息,使用模型可以推算出断面实时流量过程....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6)
以某砂石水运码头工程防洪评价报告编制为例,对既没有水位资料,又没有设计流量的断面,利用内插值法推算出工程断面的设计洪水位;对工程所在河段既没有实测水文资料,也没有实测横断面的资料,采用曼宁公式推算工程断面处设计流量;选用陆浩公式作为码头工程雍水分析计算的公式;采用纵向稳定系数、横向稳定系数、断面宽深比三个指标分析了河势影响稳定性。为类似工程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程星  吴伟  覃飞妮 《中国岩溶》2010,29(3):337-340
在没有河谷水文监测资料的情况下,利用洪丰期水量及引洪流量和河谷断面水文参数,计算出引洪前后鱼简河断面水位、流量的变化,并与河岸农田、村舍等地物分布高程对比,进而评估引洪产生的受灾情况。结果表明在阳朗坝排洪412 m3/s的条件下,鱼简河A-A、C-C地段河谷断面承载流量分别为491.091及476.219 m3/s,相对安全,而B-B、D-D地段,河谷断面承载流量分别为365.002及160.675 m3/s,将有可能被洪水淹没成灾。   相似文献   

5.
目前河流水文站完全在致力于完成水文气象局所規划的、野外及室內的(譯注一)水文測驗工作;因为水文特征的問題仍然是一个弱点。照例,河流水文站站長应該熟悉断面及水尺地段,熟知該断面的水位情况及某些个別季節的徑流特征??他們并非經常都具有关于所研究的断面以上的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概念的。(即水文網、气候、土壤、地形、沼澤率、河流的地下补給、河流的經  相似文献   

6.
在水文計算工作中,有时需要在缺少实測流量資料情况下繪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現今常用的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根据相应水位引借流量关系曲线;一种是根据謝才公式繪制。 利用相应水位法,要在邻近断面有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而且两个断面的水位关系必須十分密切。 由于糙率选择任意性較大,确定河段水面比降也上匕較麻煩,因此采用謝才公式来計算水位流量关系曲  相似文献   

7.
河道断面概化是开展水文、水动力学模拟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对已有概化方法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流域水文模型的概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实测断面的水深~过水面积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概化梯形断面的下底宽和边坡系数两个重要参数,使得概化后的断面与实测断面保持一致的水位~流量关系.以图们江流域为例,应用该方法对流域内15个实测断面进行概化,同时分析断面集水面积与断面形状、大小间关系.实例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较好地对河道断面进行概化,可应用于分布式水文模拟.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水文资料整编成果,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而水利水电建设对资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很有必要对以前的水文资料整编成果进行一次审核。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这项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可以达到提高资料质量和使用价值,改进测量方法。具体作法是:一、登记测站及观测资料的基本情况(一)测站沿革;(二)测验河段及其附近河流情况;(三)水准基面、水准点变动情况;(四)水位资料情况,包括基本水尺变动情况,水位精度受影响时的处理情况;(五)流量资料情况,包括测速方法,起点距、水深测读方法,断面测验方法以及测速测深垂线的分布情况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有一种被称为涨落差法的水位预报方法已应用了约50年,此方法来源于水文预报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被视为一种经验方法.本文对涨落差原理进行了再分析,从河道洪水扩散波方程入手,证明河道上、下游断面水位涨落差法的计算公式的本质为河道洪水扩散波的数值解.本文还对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黑河中游盆地水资源转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近二十多年黑河中游盆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观测资料,通过对盆地水资源转化规律的认识,利用水文系统分析法分析了该区域地表水、地下水相互转化规律,建立了盆地出口断面水资源量转化模型和盆地平均地下水水位变幅变化模型,经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的较好,故可运用模型预测该盆地出口断面的水资源量和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幅度。根据黑河出山径流不同频率的来水量,预测了现状条件下中游绿洲区平均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幅度。得出了应该充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转化提高水资源的总体利用率,单方面考虑提高地表水利用率的做法有可能破坏地下水资源、降低水资源的总体利用率和造成生态与环境恶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用电子计算机整编水文资料的工作中,对于较复杂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一般采取人工定线、输入节点、用插值方法进行推流。但是随着电子计算机进一步在水文资料整编中的应用,随着水文观测仪器的发展,观测数据逐步信息化,因此必须考虑对于复杂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自动定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最近在烏克蘭苏維埃社会主义共和國科学院水文研究所的著作中發表了德湼泊河罗茨曼卡明卡已經系统化的歷史水位资料。这些資料表明,現存于年志档案及文学等史料中的德湼泊河最高水位资料属于自十八世紀起直到現在为止这一时期內的资料。1951~1952年烏克蘭社会主义共和國科学院水文研究所在收集歷史水位资料时,發現了罗茨曼卡明卡1818~1927年间最高水位資料及1828~  相似文献   

13.
对于水流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水文测站,如何用计算机完成包括定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在内的一系列整编过程是当前正在探讨的问题。湘潭水文站是一个既受洪水涨落影响,又受洞庭湖和下游浏阳河回水顶托等多因素影响的水文测站,而且能用来计算落差的水位资料仅有下游相距45km的长沙站水位资料,这给  相似文献   

14.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理论求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位流量关系是水文资料整编的关键,其精度与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水文资料整编的可靠性.但现有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多为经验或半经验的关系,精度不高,而且受个人的经验和水平影响,使得结果往往因人而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的推导,给出了合理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理论公式.通过黄河小浪底、花园口站的实测资料验证,结果合理,应用简单.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长江中游受回水影响河段内河床调整引起的水位变幅,提出一种仅依赖水文资料的多值型水位—流量关系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单值型关系无法区分河床调整与回水因素的影响,而已有的多值型方法可操作性受限;长江中游河道断面的河宽与水深之间,以及流量与糙率之间都具有明显制约关系,依据这些制约关系对恒定渐变流方程简化,可得到上下游水位与河段内流量之间的多值型函数关系;确定出多年平均水位—流量关系之后,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之间的残差能够反映河床调整的影响;在长江中游3个不同类型典型河段的应用表明,河床稳定情况下的计算与实测水位之间决定系数R2值超过0.99,河床调整情况下,新方法更易识别水位变幅。  相似文献   

16.
水位漲落对面积誤差是有影响的,为了避免每次都要临时估算(这种估算往往不够准确)相应水位,现介紹一种簡便的方法,供各地水文工作老参考使用。在全年几个水位变輻中分成若干級,將其水位、面积、水面寬分別統計在表內謱⑼蛳卣居嬎愕慕Y果为例: 万县站側流断面水位漲落对面积誤差的影响計算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5,(5)
以渭河下游华县水文站实测水位~流量点据为验证资料,对比分析单一河槽法、滩槽垂直分割法和全断面分割法三种不同形式曼宁公式在复式河段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单一河槽法及滩槽垂直分割法未充分考虑滩槽水流动量交换的特点,计算流量值在平滩水位处出现跳跃现象,不符合天然复式河段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规律,而全断面分割法将断面分割为多股水流然后分别累加各子断面流量,计算成果基本反映天然复式河段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规律,建议复式河段水位~流量关系计算采用全断面分割法。  相似文献   

18.
西江和北江三角洲区的水沙特点及河道演变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随继 《沉积学报》2002,20(3):376-381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区有关水文泥沙资料的分析, 初步揭示了西江和北江在流速与流量、水位、含沙量、断面宽深比之关系方面的差别。结合河道平面及断面形态和河道冲淤特性, 探讨了其河型特点及成因。认为研究区西江为典型的网状河流, 而北江仍处于网状河流的发育初期。该区网状河流多河道的形成遵循冲裂机制, 人工堤围加速了河道沉积、抑制了河漫滩地的淤积, 从而使河道及河漫滩地的加积表现为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平原区多数河流缺乏有效的流量资料的情况,研究适用于平原区河流生态水量阈值的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对比分析7Q10法、保证率法、湿周法、基于Tennant改进的生态水位法等4种代表性生态水量计算方法与结果,以水文节律、生态水位满足度为判别原则,评价了上述方法的适用性。分析结果显示:(1)在水文节律相应性方面,7Q10法、Q90法、湿周法计算的生态水位值为单一的特定值,无法反映水文节律的天然变化过程;(2)在生态满足度方面,7Q10法的多年平均生态水位的满足度最小;(3)基于Tennant法改进的生态水位法的水文节律模拟效果最好、生态水位满足度最高。研究表明:在选择的4种计算方法中,相较于7Q10法、Q90法及湿周法,基于Tennant法改进的生态水位法能较好地满足水文节律相应性和生态水位满足度原则,对平原区河流生态水位(阈值)计算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该研究成果可为苏北平原河网区流量资料缺乏型河流生态需水的确定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同马大堤加固工程中所采用的水泥土防渗墙的渗控措施,对2个监测断面历时3年的测孔水位资料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长江水位与堤基渗流的变化规律。观测资料显示,洪峰期间,堤基水位与江水位明显相关;汛期防渗墙前后水位差较大,充分显示了水泥土防渗墙截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