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2018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于7月26日至27日在海口召开。会上发布的2018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稳步发展,并向高质量方向转变,产业总产值预计超过6200亿元,同比增长20%。大会发布2018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榜单,表彰2018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并举办中国地理信息产业高端论坛、企业创新秀以及地理信息技术与服务创新、自然资源管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已进入飞跃期。浙江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早、发展快、运行质量高、市场秩序也比较好的发达地区,以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为代表的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已初具规模,在浙江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比较符合浙江产业战略定位。基于此,对新常态下浙江如何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随着国家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特别是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地理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催生了新的业态、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深刻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普通民众日常生活。自然资源部新组建的地理信息管理司,在国家地理信息成果管理和应用服务方面承担了怎样的责任和义务?将如何引导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地理信息安全保密管理、自动驾驶地图管理等工作有哪些指导意见?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特邀记者采访了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司长李永春。  相似文献   

4.
陈阳 《中国测绘》2023,(1):19-23
<正>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一年。当前,时空信息作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数据基础,地理信息产业也逐步融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不断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地理智慧。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我国经济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5.
正5月17日,"首届智慧中原地理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举行。论坛期间,举行了"智慧中原地理信息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和"智慧中原地理信息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典礼。这标志着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迈入军民融合、政产学研用协同并进的快速发展模式,标志着"智慧中原"建设有了强有力的信息技术、人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10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最具活力中小企业颁奖仪式隆重举行。广州蓝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图信息")凭借着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获得了该奖项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总经理刘禹麒的带领下,蓝图信息从一个做项目的"小作坊"走上了快车道,凭借着地理信息技求快速发展的"东风"跑出了加速度,多次在此类评比中位列前茅,在疫情笼罩的2020年,蓝图信息如何实现的逆势增长?让刘禹麒为我们讲述蓝图信息深挖空间数据价值的生意经。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背景下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有了新的驱动力,通过思考这种驱动力对产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指出了大数据在地理信息产业中的中心地位和重要价值,综述了大数据给地理信息产业的涵盖范围、关键技术和服务模式所带来的重大变革,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对于GIS传统技术优化升级的几个着力点,并剖析了大数据技术在地理信息产业的相关应用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2018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报告》指出,近年来,地理信息产业持续保持稳定增长,为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浙江中测新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落户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在发展和改革的机遇中,公司以开放的思维吸收最新的技术,以积极的态度融入各行各业,面向智慧旅游、智慧城市、智慧安防及智慧交通等推出一系列新产品,为政府和老百姓提供便利,推动了地理信息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3S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特别是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融合和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成长性最好、产业链最长、拉动效应最强的朝阳产业,成为国家城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改善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面对这一历史机遇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迅速形成产业集聚,实现要素整合和资源共享,已成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在这一背景下,地理信息产业园应运而生,并迅速在全国呈现燎原之势,成为提高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我国由"测绘大国"向"测绘地理信息强国"转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本书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编著,从产业发展环境、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发展规模、产业园区、热点事件等方面解读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状况,并甄选出几个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领先的国家及地区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邀请了多位地理信息行业的专家撰写专题文章,从地理信息教育与应用人才培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理念与目标;研究并设计了以"互联网+测绘地理信息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为纽带的平台总体技术架构;探索建立了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资源共享的技术机制;构建了开放的地理信息产业生态服务平台;提出了电商化服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地理信息产业政策研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市2014年地理信息产业调查估算产值为50-60亿元,产业发展潜力具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有效的产业政策可以促进产业发展。为加快深圳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本文在对深圳市现有地理信息产业政策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和政策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促进深圳市地理信息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提出深圳市地理信息产业优先发展方向、领域,并基于地理信息产业政策研究理论框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滚滚车轮刚刚驶进2014年,我们就迎来了一个重大喜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形势下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决策部署,是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决心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意见》精神,与业界同仁一道,  相似文献   

14.
陈妍  严宇 《中国测绘》2015,(2):30-33
<正>坐落在黑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内的黑龙江中海经测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中名副其实的"新兵",它成立仅有不到四年的时间,却以"测神州天地经纬绘华夏江海蓝图"的大气魄书写着快速发展的金色轨迹。不平凡的发展轨迹带来了公司业绩的"全线飘红",公司产值从成立之初的1200万元跃升到  相似文献   

15.
王磊 《北京测绘》2016,(4):97-99
随着智慧城市和物联网技术发展不断深入,基础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也受到深刻影响。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本次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分析了传统基础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为我国基础地理信息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地理信息管理、空间基础设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情况等方面介绍了加拿大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加拿大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提出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到"十一五"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相关单位已近2万家,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2011年末总产值近1500亿元人民币,"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超过25%,"十二五"末产值预计可超过2000亿元. 当前产业呈现五大特征 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开展的产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现阶段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特征一:需求旺盛、市场繁荣. 当前,我国各领域各方面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城市规划建设、资源环境管理、工程勘测设计等领域对地理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旺盛,各个行业和地方的信息化建设对地理信息提出迫切需求;政府决策、公共应急、节能减排等领域对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提出了新的需要,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方面,地理信息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地理信息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理信息服务的一项公益性事业。测绘部门是地理信息产业形成的基础与主导。论述了地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现状,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智能技术对测绘技术的不断渗透,测绘行业发生了第四次技术革命,逐步从信息化测绘升级为智能测绘,进入"测绘4.0"时代。在回顾测绘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详细诠释了"测绘4.0"时代的主要技术;并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阐明了测绘地理信息及相关单位在推进"测绘4.0"进程中所做的探索;最后针对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一些策略与建议,以期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地理国情是空间化、可视化的国情信息,反映了各类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科学发展、生态保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武汉市率先行动,主动谋划,积极推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开展。领导重视,主动作为,起步较早、积极谋划普查工作2012年12月,武汉市政府召开"武汉市地理市情监测启动暨2012年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发布会",转发了《武汉市地理市情监测工作方案》(武政办[2012]153号),举行了武汉市测绘研究院与武汉大学"地理国情监测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