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测绘》2017,(6)
为探索推进"多规合一",本文在蒲江县"多规合一"工作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规划信息平台在"多规合一"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一套规划体系""一张空间布局蓝图""一套基础数据""一套技术标准""一个规划信息平台""一套规划管理机制"的"六个一""多规合一"工作思路。为保障市县规划有效实施,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目标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童话     
<正>雨,稀稀沥沥地下着。小女孩趴在妈妈背上,从动物园出来往医院走。"妈妈,爸爸说话不算数!""怎么不算数啦?""爸爸说好带我来玩的,可是……""我不是告诉你爸爸出差了吗。""爸爸去哪儿了?""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了。""那东东也出差了吗?"女人身子一抖,"不,东东出院了。""妈妈骗人,亭亭说,东东死了。""亭亭瞎编。""噢!"雨大了,沙沙地下着。女人招手打车,可车没停。小女孩把头抵在妈妈肩上。"丫丫今天高不高兴呀?""高兴。""累不累呀?""不累。""那丫丫想爸爸啦?"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雄安新区的诞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雄安新区所辖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仿佛一夜之间,吸引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走在容城的"央企大街"上,"中国中铁""中国水电""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电建"……的牌子目不暇接。半年不到,已有  相似文献   

4.
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四大重要基础信息资源库之一,综合信息产品库是其中的重要建设内容。本文在分析了综合信息产品库现存问题以及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综合信息产品在线定制模式的设计。针对用户综合信息产品浏览、综合信息产品个性化定制和自主制作信息产品3个层次的需求,本文相应地提出了"我要看图""我要改图"和"我要作图"3个板块,并围绕这3个板块设计了一种层次递进的在线定制模式。最后以浙江省综合信息产品库为例,基于该模式进行了综合信息产品在线定制系统的构建,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张新泉 《地图》2001,(3):55
退休前 ,我长期从事船舶运输工作 ,这给我收集地图提供了不少方便 ,当然也吃了不少“苦头”。记得 1 983年 ,我所工作的“海丰号”轮船从连云港载上带鱼开往青岛外贸公司 ,然后再转运去日本。一天下午 ,“海丰号”停靠青岛港货运码头。经与港区码头调度联系 ,“海丰号”定于第三天开始卸货。我便利用空闲时间上岸去市内新华书店购买一张《青岛市交通旅游图》。可万万没料到 ,当我返回港区码头时 ,“海丰号”却不知了去向。凡是在船上工作的人都知道 ,船就是海员的“家” ,船一旦离开码头 ,船员就等于是一个流浪的“孤儿”。急得像热锅上蚂蚁…  相似文献   

6.
正1"半吨儿,学习怎么样了,帮你妈干家务了没?""半吨儿,感冒好点没,要照顾好弟弟……""半吨儿,工作顺心不?不才30么?嫁不出去爸养你。"家在电话这头,爸在电话那头。大学刚毕业时,常有人问我:"姑娘,你到底想找个啥样的?"说实话,当时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我很清楚,我绝不相信这"耳听到的爱"了。要我说,嫁谁也不嫁我爸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面向土地利用调查的时空数据库构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一调""二调"等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管理与分析的需要,文章在分析时态数据库构建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入变更事件、重建事件和多基态,建立了基于事件组的多基态修正模型,实现了"一调""二调"土地利用数据一体化存储;针对"一调""二调"空间数据不一致的几何重建和语义转换问题,提出通过重建事件表实现重建前后要素归档及查询;同时,针对土地利用数据管理的现状以及数据形态,提出了土地利用变更增量提取、时态拓扑关系构建的方法,实现了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库的构建。最后,以武汉市汉南区数据为例开发了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正>3月中旬的武汉,温度刚刚开始回升,武汉大学的樱花还未开放,校园里一片静谧与温馨。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坐落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一进学院大门,记者便在墙上看见"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等各类荣誉牌匾。在办公室,我见到了杜清运院长,他刚刚结束一场会议。面对这位有一串串闪亮荣誉光环、学术成就丰硕的知名教授,我们特别想听听他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完善的制度与成熟的业务体系是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开展的两个必备条件,为此,推进地理国情监测"进法律""进规划""进预算""进职责",建立常态化监测的保障机制十分必要。本文总结了地理国情监测"四进"建设发展现状,探讨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直线匹配结果难以检核的瓶颈问题,提出一种共线约束与匹配冗余的组直线匹配结果检核算法。该算法在已有组直线匹配结果基础上,首先将结果中的每对同名直线组分裂为两对同名单直线,分别建立直线组、单直线同名对应关系矩阵,矩阵的行、列号分别对应参考影像、搜索影像上直线组索引或单直线索引,矩阵元素值可用于记录其行、列号所表示对应关系出现的数目、特征相似性系数等多源信息;在此基础上,以同名直线关系矩阵为基础,提取局部关系矩阵,建立"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匹配结果间的关联;然后基于局部关系矩阵,结合共线约束、匹配冗余、特征相似性系数对结果进行检核,剔除错误匹配,保留正确匹配;最后对结果中的"多"直线进行拟合得到"一对一"的同名直线。选取具有典型纹理特征的航空影像和近景影像进行组直线匹配结果检核试验,获得了可靠的同名直线,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已在建与建成运行的数字城市约600个,为确保数据的现势性,建立数字城市的数据更新机制至关重要。本文根据数字城市数据体系,从"建立更新模式""数据源获取机制""更新内容及周期""更新技术研究"四个方面,探讨了数字城市数据更新机制,并提出了参考建议,可以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后续维护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沉降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监测超高层建筑沉降指导建筑施工的问题,从荷载、沉降和时间3者之间关系曲线出发,分析了某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4年的沉降监测数据,得到了该超高层建筑的沉降特征,并对转化层沉降在施工过程中沉降贡献率和滞后的剩余沉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高层建筑沉降的增加与时间、荷载呈非线性关系;沉降曲线可分为"凸""凹""直线"3个阶段;转换层沉降是沉降曲线由"凸"型转变为"凹"型的部分,要减慢转换层施工速度,让前期滞后荷载量的沉降得到释放;主体封顶后的滞后剩余沉降值和沉降稳定时间历程是评价建筑沉降稳定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沉降曲线的3个阶段,获得了各阶段沉降特征,构造了沉降曲线函数,为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样木定位和郁闭度测算效率,通过实验样地调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现代测绘手段的实用测算法:全站仪精准定位样地与样木,同时量测坡向和4个正交方向冠幅;相关数据经EXCEL预处理,用""连成"心-轴-轴"式椭圆绘制指令,粘贴至绘图软件命令行实现批量绘制;最后用布尔运算命令电算郁闭度,实践表明此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算精度。  相似文献   

14.
金草滩印记     
<正>离开塔什库尔干已经有些天了,但"金草滩"给我留下的印记却怎么也抹不去。新疆,尽管去过多次,但至今仍有太多太多不知道的东西。仅仅地理环境就存在着千差万别。一提到新疆,尤其是南疆,首先想到的就是沙漠、戈壁、秃山、高原,自然环境恶劣,语言不通,等等,而单位连续多年新疆测区的任务也的确没有离开过戈壁与荒原,始终与艰苦相伴。今年的测区则有所不同,虽然也在南疆,还进入了帕米尔高原,但却让我们领略了不一样的风情。不够完美的"突击战""七·一"前后,莎车测区山里连  相似文献   

15.
正光阴匆匆而逝,回忆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业队工作的难忘日子,虽说不出有什么豪行壮举,但想起当年被称为"娘子军""铁姑娘""铁脚板"的战友们,她们的音容笑貌仍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她们那种不畏艰难,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走过以后的路程。在大西北工作时,接触了好多测区的老百姓,如今他们可能早已忘了我们,但是河西走廊戈壁滩上闪闪发亮的小砾石、疏勒河的流水、塔里木盆地那些干枯了的胡杨林、腾  相似文献   

16.
正"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等关键词不断推动着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变革发展。作为上海院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也在工作中体会着科技创新的不易与成果转化的喜悦。世纪之交,我从大学毕业走上了测绘科研岗位,也正在此时,上海院完成了三种大比例尺(1∶500、1∶1000和1∶2000)地形图的数字化转化及其生产体系建设,小笔尖、鸭嘴笔等手工工具不见踪影,计算机屏幕和鼠标代替  相似文献   

17.
牛汝辰 《测绘科学》2019,44(6):256-262
通过最早出现文献记载的"中国""中华""华夏"名称及其文献释读和各种含义的考证,探索蕴含几千年文明化石底蕴的国名、族名——"中国""中华""华夏"名称的由来和含义,进而更全面地解读中国文化的脉络和内涵。认为夏部族原是古老的黄帝族的后裔,到了鲧和禹的时期,在今嵩山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部族。夏有大而美好之意。认为"中国"有地理的中国之意,指"中央""京师""国中""中原";"中国"有民族的"中国""华夏"之意;"中国"有文化的"中国"和"华夏"之意:即核心、权威、正统之意,具有睿智、高贵之意,具有中庸、适宜之意,具有光华、礼仪、文化、文明之意;"中国"有国号的"中国"之意,即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简称"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便成为人民当家做主新国家的名称。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校验过程困难、精度低的问题,基于三维GIS平台设计了三维电气校验模块,利用悬链线理论、空间坐标转换、状态方程等计算方法实现了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对"导线对地距离""导地线间距离""导线对地物距离""极限档距"及"安全间隙"的校验,校验算法的准确性通过了设计院的校核。通过多个工程的试用表明,该方法不仅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电气校验的精度,研究结果对输电线路数字化设计过程中电气校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常用高程点、等高线生成DEM后,会损失DEM细节特征,产生"大平三角""平山顶""DEM拉花"等问题.本文研究一种新的中骨线算法,利用软件编程自动生成带高程的特征中骨线,重新与原始高程点、等高线生成DEM,可起到增强DEM细节特征、去除"大平三角""平山顶""DEM拉花"等问题,达到DEM精细化的效果,减少人工手工添加"特征线"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5年前,我从测绘学院毕业来到测绘大队,先是一名野外作业的测绘员,后来根据组织需要,又开始从事政治工作。一个是工科,一个是文科;一个是业务,一个是政工;一个是旁人眼中的"高精尖",一个是同行口中的"万金油"。可要我说,技术干部"转行"政工干部,不是"舍鱼而取熊掌"的选择,而是从"技术"到"技术+政治"的转变,"两者可以得兼"。事实上,用干技术的经验干政工,也可触类旁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两者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