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年来,邹城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走在山东省的前列,先后多次被山东省、济宁市授予“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是该市坚持下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三步棋”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信息快递     
《山东地质》2008,(3):56-57
山西洪洞“12·5”煤矿爆炸根源疏于管理严重违规;《山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率先通过国土资源部预审;临朐县的省级重点土地整理项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莱西市国土资源局立足工作特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国土资源工作的科技含量为目标,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科技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为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乃至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先后荣获“山东省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市”、“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先进单位”、“山东省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青岛市依法行政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档案管理特级先进单位”等称号。  相似文献   

4.
6月15日上午,全国“农村土地整治万里行”(山东站)座谈会在济南举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热孜别克·哈木扎、土地整理中心梁军处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庆坤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上耕保处许鲁平调研员汇报了山东省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5.
拥有“中国宝石之都”美誉的山东省昌乐县遍地都是宝。正因为土地的金贵,昌乐人对土地尤为珍惜。 近年来,昌乐县坚持严格执法和优化服务两手抓,堵住违法违规用地的“后门”,大开节约集约用地的“前门”,形成了“守法者昌,集约者乐”的和谐用地格局。  相似文献   

6.
《山东地质》2010,(1):F0004-F0004
《山东国土资源》(月刊,原《山东地质》,创刊于1985年,2003年更名为《山东国土资源》)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报道国内外最新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研究成果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开发,测绘管理、基础测绘工作成果为主要任务。主要栏目有:“地质与矿产”、“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计算机与测绘技术”、“土地管理与规划”、“国土资源论坛”、“博览园地”、“信息荟萃”等。  相似文献   

7.
《河南地质》2012,(11):47-47
山东省菏泽市近日出台《关于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从标准控制、监测监管、市场配置、政策鼓励、考核评价五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确保土地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2009年8月14日,山东省平阴县组织省、市农业、财政、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等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认证组,对“山东省平阴县汇东片区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方案”实施科学论证。专家组通过细读方案和实地现场踏勘了解情况后,认为此方案科学可行,一致通过。汇东片区综合整治示范项目规划方案,通过农民新型社区建设和项目区21个村庄的整合,对项目区实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将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与土地复垦有机结合,将多种资金集中投入,从根本上提高土地整理效能,打造汇东片区土地整理的精品项目,走一条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崔传宝  荀杰 《山东地质》2009,(10):56-57
济南市下辖6区3县1市,是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旅游中心,全市土地总面积8 177km2,其中耕地3 613 km2。近年来,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规范管理,通过实施“两个强化”、“三个转变”、“四项原则”、“五项制度”,逐步探索形成了一条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运作机制,实现了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是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的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多是从某方面评价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按照“全域规划、全域整治”的要求,通过识别土地整治规划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诸城市为例,对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浙江地质》2013,(2):27-27
日前,山东省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成果省级核查汇总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拉开了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省级核查的序幕。据了解,山东省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完成了5万个监测图斑和12万其他土地利用变化图斑的调查、上图和入库工作,目前县级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基本完成。针对土地变更调查影像分辨率高、监测图斑针对性强、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成果“一查多用”等特点,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核查将在确保真实性上加大力度。为此,继全省视频部署会议、全省技术培训班之后,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制定了《土地变更调查和遥感监测成果省级核查实施方案》,明确了省级核查重点和工作流程,制定了省级核查7项制度和8项规定;在审查内容上,加强审查监测图斑中建设用地、临时用地、设施农用地、拆除建设用地,以及图斑外增加的建设用地、耕地及未利用土地,采取内业全面核查和外业重点核实的方法进行;在组织形式上,由地籍处牵头,规划、耕保、执法等处室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土地勘测规划院、遥感技术应用中心、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撑,并成立了50人的核查组。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近日下发《关于积极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通知》,对台企用地实行“优待”,为推动鲁台经贸合作提供用地保障。全省将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引导和统筹,充分利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有利时机,对全省33个台湾园区和重大台资项目用地,纳入当地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3.
《山东地质》2010,(7):I0002-I0002
6月23日晚,山东省日照市广电中心演播大厅一派喜庆气氛,欢快和谐的舞蹈——《节日欢歌》拉开了“阳光国土,和谐日照”为主题的庆祝第20个全国“土地日”暨日照市国土资源局建局10周年文艺晚会的序幕。  相似文献   

14.
《浙江地质》2010,(2):34-35
日前从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山东厅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立了山东省三维数字国土监测指挥系统,为实行“一张图工程”管好、用好二调成果奠定了基础。2009年,按照“边调查、边建库”的总体思路,山东各地建立了影像和土地利用现状为一体的土地基础信息数据库。目前,全省140个县(市、区)已完成县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任务,有102个县(市、区)建立了城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94个县(市、区)建立了镇驻地的地籍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5.
鲁旗 《山东地质》2008,(1):59-59
近期,菏泽市国土资源局5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验收。其中菏泽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项目荣获山东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菏泽市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调查项目、菏泽市牡丹区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项目、菏泽市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与实施项目,鄄城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项目均荣获山东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相似文献   

16.
《山东地质》2010,(4):71-71
《山东国土资源》(月刊,原《山东地质》,创刊于1985年,2003年更名为《山东国土资源》)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报道国内外最新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研究成果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开发,测绘管理、基础测绘工作成果为主要任务。主要栏目有:“领导论坛”、“地质与矿产”、  相似文献   

17.
彭庆吉 《山东地质》2014,(10):F0003-F0003
9月25日,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势视频宣讲会在济南召开。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齐涛主持会议;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刘俭朴出席现场会议;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局长赵龙作题为“适应新常态,把握新要求,不断提升全省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的政策宣讲,围绕中央关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部署和政策安排,传达中央领导、国家土地总督察和副总督察的批示精神,分析山东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新常态下做好土地工作,提升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的目标、思路和途径,就进一步强化督察区域各级政府领导同志的依法依规管地用地意识,全面提高耕地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维护群众权益工作水平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8.
济阳县位于济南市近郊北部,面积1076km^2,辖8镇2个办事处。近年来,该县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连续7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2006年,被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授予“土地开发整理先进县”荣誉称号。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全县GDP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3元,连续2年增幅在15.6%以上。  相似文献   

19.
周村,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位于山东省中部,系淄博市辖区之一,总面积263km^2,人口32万人,人均土地面积821.87m^2,现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30个行政村居。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保障周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土地非诉行政案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主要有四种情形:1是罚款;2是责令退还土地;3是拆除非法占用土地上的建筑物(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是没收非法占用土地上的建筑物(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体碰到的绝大多数案件处罚形式不外乎两种:“123”打包执行以及“124”打包执行,“123”打包执行中碰到的难题已经多次探讨,这里就不展开说明。重点探讨一下“124”打包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