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米玉华 《水文》1995,(5):45-47,9
逐步回归法在地下水站网分析中的应用米玉华(河北省水文总站石家在分站)为更好地开展地下水动态观测,合理布设站网,利用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进行数值分析,评价现设站网,并提出最优站网的模式,我们对河北省石家在地区地下水站网作了分析研究(以下称该地区为研究区)...  相似文献   

2.
《水文》1985,(4)
1984年全国水文测站统计表(一)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实验站站数33961 425167342 1618测经项目1984年全国水文测验项目统计表(二)流,{悬移质输沙率…推移质输沙率泥沙颗粒分析}水温站数4821339615834391223测验项目冰情}天然水化学分析水质污染监测地下水降水量蒸发量站数1103977175212134205661431注:水文侧站、侧验项目数按水文部门上报数统计,未包括台湾省在内。(水文局站网处)1984年全国水文测站和测验项目统计$水文局站网处~~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构想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刘传正 《地质通报》2002,21(12):869-875
为了有效地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危害,保证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安全进行,实现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全面建立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提出了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原则和技术要求及监测指标体系;规划了监测预警站网的构成,即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体系由有资质的各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及其管理的监测站点所组成,包括1个国家(一级)站,约40个省组(二级)站,700年县级(三级)站和约10000个乡镇级(四级)站以及若干新理论、新方法或新技术监测预警试验区(站);列出了站网运行必须开展的科学技术研究支撑项目和监测预警站网组织管理的总体要求、制度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肖益民  梅汇海 《水文》2006,26(1):67-68,62
水文站网规划是水文学中较为复杂的问题之一。它是为收集和提供水文要素资料而设立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站网布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将直接影响水文资料的测验精度。并最终影响到水资源规划和工程设计及工程的运行。我国现行站网规划大都采用俄罗斯的卡拉谢夫法。该法则的推导基于两个假定,由于假定与现实不完全相符,使用中有一定局限。卡瓦连科利用基于径流形成的随机模型,得到Fokker—Plank—Kolmogrov方程,导出基于径流形成的随机模型的站网规划方法。该法更具一般性、应用更广泛。本文将这一原则应用于中国黑龙江松北地区,并与国内现行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小河测流建筑物量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小河站网(包括实验流域)有了很大发展,这对水资源研究、工程水文以及水文学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由于小河的特殊水情(如涨落率大、水流不稳定、水深常较小、洪峰径流模数高而小流量的历时却较长等),用常规流速仪方法测验,组成流量的各种随机不确定度都将大大增加,再加测验中的各种系统不确定度,流量误差往往很大,从而降低了小河站网的价值而达不到予定目的,这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量水方法对高、低水流量有比较统一和合理的精度和准确度,又能连续记录,并符合发展水文遥测的要求,因而受到普遍重视,国外近十几年  相似文献   

6.
长江河口和密西西比河河口水文测验工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亚南  李保 《水文》2012,32(6):56-60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大河流,两条河流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本文首先对两大河口进行了简介,并对国内外河口测验现状进行了介绍,继而从站网分布、测验整编、数据的传输、体制和管理、经费来源和服务关系等方面对长江河口和密西西比河河口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深入分析原因及其形成根源,最后为长江河口水文发展提出建议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国外水文站网建设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一系列国际性的站网专业会议的推动下,国际站网设计工作有一定进展。世界气象组织(WMO)在组织推动这项工作上,取得一定成绩,如公布了1977至1981年期间站网设计实践的65项科研专题等。目前,一些有关站网的概念越来越明确了,WMO的文件建议了最小站网密度准则及影响最优站网密度的重要因素等。分析技术也正在逐步发展,如采用了相关法、回归和贝业斯(Bayesian)分析、社会经济分析、概率论、样本和最优化、方格网技术及柘扑优化等项技术,为站网研究工作打开了思路,开拓了新的途径。站网设计或许是世界水文界所公认的最复杂的课  相似文献   

8.
水质站网规划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海瑞  秦福兴 《水文》1995,(1):7-11
在进行中国水质站网规划布设合理的性研究中,按河流水系将全国国土分为若干水质站网规划单元分区,然后运用主成分聚类方法进行单元分区类型的划分,作为水质站网规划的基础。在同一类型单元分区内,运用模糊集合聚类方法,将分区内的水质进行分类,以确定水质站的布设密度,并对每一水质参数的采亲频次进行分析研究,以指导确定其采样频次。  相似文献   

9.
李春红  王建平  陈建  谢小燕 《水文》2013,33(6):58-62
针对传统站网论证方法难以与降雨分布的影响因素相关的局限性,将数字流域引入站网论证方法中,阐述了数字流域建设和信息提取的相关技术,并将数字流域与站网密度、相关分析、雨量等值线、历史洪水预报分析4种站网论证技术进行集成和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流域与雨量站网论证技术的集成考虑了地形等因素影响,论证结果更合理,其基本思想可为类似的站网论证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洪水预报中的不确定性是由作为输入的降水观测和预报的误差所决定的。误差大小受雨量计站网密度(大多与天气雷达联合运用),降水强度和所采用的降水预报方法的影响。在不更颠南部,采用一种经验方法来量化降水观测及预报的不确定性性,数据由两个密集的雨量计站网和天气雷达共同提供。降水不确定性对洪水预报的影响,通过在伦敦附近的泰晤士流域一个综合实验研究进行了检验。此项研究就模型和流域对洪水预报不确定性的相地影响也很  相似文献   

11.
西江、北江下游及三角洲网河河道同步水文测验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道贤  沈鸿金 《水文》2004,24(3):33-36,29
1999年汛期,西江、北江下游及三角洲开展了历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齐全的同步水文测验工作。对该次测验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通过对测验成果的合理性分析,论述了该成果的测验精度、上下边界条件和洪潮代表性,进而指出了珠江三角洲河网主要节点和八大口门水量分配比发生了变化及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封光寅  陈兴农  马继建 《水文》2007,27(3):53-56
汉江干支流上多座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使汉江众多水文站由天然水文进入受水利工程影响的环境水文,其水文情势完全受人工调节,水文要素之间关系复杂多变,这给水文测验和成果计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此,我们研究出了适合受汉江水利工程影响的环境水文测验方法,提出了水库下游测站输沙模数采用当年入库输沙量加区间来沙计算公式。其测验方法可供同类测站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截流水文泥沙监测中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德旭  胡焰鹏 《水文》1999,(1):11-15
基于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水文泥沙监测除常规水文要素外,要求监测围堰龙口和导流明渠附近水体多维水文要素的时间和空间动态变化,因此应尽可能应用相关科技的最新成果和一切先进经验,成熟的技术方法和设备。本文介绍了其中无人立尺接测水位ADCP测流,龙口测验,GPS和数据传输等几个关键部位,关键技术室内外研究实验及现场率定校正的情况,实践证明,这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截流水文泥沙监测打下了基础,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流量站网规划与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最荣 《水科学进展》1999,10(2):177-182
在简要回顾甘肃水文站网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运用直线原则与区域原则的理论与方法对洮河和陇南嘉陵江干流区进行了站网规划,取得了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成果,并就流量站网的规划与调整、流量站网如何更好地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服务等站网发展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在浙江省水文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声学多普勒测验技术解决了钱塘江河口感潮地区流量测验的难题,在平原河网应用的稳定性也得到验证,时于无稳定水位~流量关系的测站也提供了解决方案,但也存在一些应用上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朱昌福 《水文》2005,25(4):33-36,22
在概述全省站网现状基础上,分析了站网优化调整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如何优化调整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构想,进一步明确强调在水文站网优化调整中需要坚持和把握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ArcGIS的DEM流域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峥  李永胜  高微微 《地下水》2011,(6):128-130
从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 Elevation Models)直接提取河网及流域信息,是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发与应用的基础.本文利用ArcGIS中的水文分析工具从DEM中提取了流域水文特征.主要包括:DEM的预处理、水流方向的确定、水流累积量提取、河网的提取、集水区的提取和流域的划分.本文探讨了两种不同划分流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松辽流域水文设计成果修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宝  马雪梅 《水文》2019,39(3):87-91
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松辽流域水文成果发生较大变化。原有松辽流域径流系列至2000年,洪水系列仅至1998年,流域现有水文设计成果已经不能反映流域目前的水文情势。松辽水利委员会根据《松辽流域水文设计成果修订任务书》的要求,开展松辽流域水文设计成果修订工作,对松花江和辽河流域总面积78.23×10^4km^2范围内选定的63个水文站和工程点进行水文设计成果复核,将系列延长至2010年(其中黑龙江、松花江、浑河流域延长至2013年),分别进行设计径流及设计洪水成果复核,分析得出10多年来松辽流域水文成果的变化结论,提出推荐采用的水文成果,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减灾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全国水文站网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静怡  蔡建元 《水文》1999,(6):16-19
全国水文站网管理信息系统是应用GIS技术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它为优化水文站网,提高站网管理水平,提供了迅速、全面的信息支持系统建成后,可实现水上网图、文、声、像信息的查询、漫游和图形报表的输出。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水文测验技术标准的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文测验技术标准是开展水文测验工作的基础、依据和行动指南,是水文测验成果质量的保证,其适应性直接关系到水文测验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成本.对我国现行水文测验技术标准的适应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