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矿床产于F1与F2两个北北东向大断裂所夹持的次级北东向构造裂隙中,其特点是:伟晶岩的分异作用不好,脉体内不具分带现象,脉体即是矿体,稀有元素矿化与分异作用的好坏无关,含挥发分和稀碱金属矿物少,稀有元素矿化(和锡、钨)均与伟晶岩晚期结晶的钠长石有密切关系,矿田内伟晶岩脉具水平分带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稀有稀土元素矿床找矿工作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上找到了一系列稀有元素矿床.还确定了一些新矿床类型和新工业矿物.在我国已发现的矿床类型中以花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的稀有稀土元素矿床为  相似文献   

3.
夏琤 《地质科学》1959,2(1):16-18
在我国某地大片古老变质岩系分布地区普遍发育着花岗伟晶岩脉,已知在伟晶岩形成的同时产生了多种稀有元素矿物,因之对找寻稀有元素矿物资源是一有利地区。现仅就某地伟晶岩中绿柱石的产出情况讨论其富集规律。一、含绿柱石伟晶岩脉的一般物性伟晶岩脉一般产于古老的花岗片麻岩和变质片岩中,其分布方向与区域构造方向一致,均近于东西方向平行分布,形态多成岩墙状、脉状、板状,亦有成不规则的透镜状者。  相似文献   

4.
对含有稀有元素的矿床进行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作出该矿床的远景评价或工业评价。根据稀有元素在自然界的赋存情况,一般将稀有元素划分成下面两大类: 1.能够形成独立矿床的稀有元素,如Be,Li,Nb,Ta,Zr,TR,U,Th……等,其矿床如花岗伟晶岩型的铍矿床、钽矿床、砂矿型的锆英石(Zr)砂矿及独居石砂矿(TR Th)。  相似文献   

5.
丁建刚  张忠利  杨成栋 《地质论评》2016,62(S1):381-382
花岗伟晶岩以矿物颗粒粗大(多大于1cm)为特征,其主要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类似,但暗色矿物含量较少,并且富含挥发分或稀有元素矿物。花岗伟晶岩以其特有的稀有金属矿物成矿专属性,吸引了国内外矿床研究者的关注,其代表性的成矿元素为Nb、Ta和Li。世界上的铌钽矿主要分布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刚果、尼日利亚等国家,中国的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床分布甚广,分布较多的省份有新疆、福建、湖南、广东、四川和蒙古(王汾连等,2012),代表性的矿床有福建南平和新疆可可托海(朱金初和吴长年,2000;冷成彪等,2007)。阿拉散-沃萨依铍矿床为新疆富蕴县库尔木图—可可托海稀有金属成矿带中达到中型规模的铍矿床,本文综合近年来生产和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对阿拉散-沃萨依铍矿床的地质和成矿特征进行探讨,为深入理解伟晶岩型铍矿床的成矿规律提供新的证据,对下一步区域找矿勘查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川—过铝多阶段花岗岩体演化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尔因岩体自前锋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花岗伟晶岩,分布于同一复式背斜内,并具有时空的、多阶段的、连续系列演化特点。在岩石化学等方面是过铝、高碱质、富挥发组分F和稀有元素Li,Be等,并向晚阶段岩石富集。含矿岩体位于“岩浆树”顶端-二云母花岗岩-花岗伟晶岩带。伟晶岩围绕主岩体成群、带状分布。岩体成生于印支末期(206Ma)。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丹凤资峪沟伟晶岩型铷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秦岭是我国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分布区和稀有金属成矿区,广泛发育各种类型花岗伟晶岩脉,并形成4个花岗伟晶岩脉密集区。丹凤资峪沟花岗伟晶岩脉型铷矿为新发现的铷矿床,产于华力西期的花岗伟晶岩脉中,矿区内含铷伟晶岩矿体规模大,延伸长,铷矿化均匀,Rb_2O含量较高。通过对矿体产出构造位置、矿体特征、矿石成份、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铷赋存状态的分析研究,认为矿体与宽坪岩体关系密切,宽坪岩体为该类型花岗伟晶岩脉母岩,且铷主要赋存于微斜长石和白云母中,成因类型为花岗伟晶岩型矿床。结合区内地质背景、伟晶岩脉发育程度、铷等稀有元素矿化特征、找矿标志等,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具有较大的铷等稀有金属矿产的找矿前景,并为下一步找矿圈定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8.
重点对北秦岭丹凤三角地带花岗伟晶岩的地质矿化特征及铀-稀有元素成矿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花岗伟晶岩是在岩浆演化晚期,富含挥发分的残余岩浆进一步分异演化的结果,花岗伟晶岩主要侵位于加里东中晚期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及秦岭岩群中,多沿背斜轴部和断裂、裂隙分布,多平行于区域构造线延伸方向。花岗伟晶岩的岩石类型有:黑云母伟晶岩、二云母伟晶岩、白云母伟晶岩、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锂云母钠长石伟晶岩,是由交代分异作用引起的。花岗伟晶岩的成岩、成矿作用可划分为后岩浆、伟晶作用、气成作用和热水溶液4个阶段。花岗伟晶岩具明显的多元素矿化特征,富含U、Th、Nb、Ta、L等稀有金属和绿柱石、云母、钾长石等非金属矿产。  相似文献   

9.
东秦岭花岗伟晶岩的基本地质矿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伟晶岩是一种特殊的火成岩类,东秦岭是我国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分布区和稀有金属成矿区之一,这里广泛发育各种类型花岗伟晶岩,并形成4个大的花岗伟晶岩脉密集区。岩石化学、稀土配分和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东秦岭的花岗岩与伟晶岩具有一致或相似的特点。其粗大的矿物组成,表明伟晶岩中富含挥发份并且是在封闭条件较好的地壳中深部形成的,是地壳深部过程的记录和区域侵蚀深度较大的标志。各种类型的花岗伟晶岩具特征的结构、成分和矿化分带现象,反映出深部透岩浆流体的成矿作用。东秦岭花岗伟晶岩受秦岭造山带主造山阶段的加里东期板块俯冲碰撞的影响,是同一板块俯冲碰撞构造体制下由花岗岩母岩浆分异、演化的结果。东秦岭花岗伟晶岩分布面积大、类型全、分异演化强烈、矿化普遍,是我国寻找花岗伟晶岩型稀有元素矿产、铀矿和部分宝石资源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0.
花岗伟晶岩的含矿特性,决定了它不失为锂、铍、钽、铯等稀有元素的重要矿床类型之一。笔者结合自己以往的工作实践,仅就花岗伟晶岩的矿化作用和找矿标志等问题讨论如后,不当之处,诚望批评指正。一、花岗伟晶岩的分类关于花岗伟晶岩的分类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志提出的方案多达二、三十种。其中影响较大和比较重要的有A.E.费尔斯曼按物理化学条件的分类;K.A.弗拉索夫的共生构造分类;H.A.索洛多夫的主要造岩矿物共生分类;A.H.李西村按交代作用的分  相似文献   

11.
赵如意  王登红 《矿床地质》2023,42(6):1305-1309
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主要产出于后碰撞到非造山构造背景,同期多阶段复式岩体中,侧向侵位的晚阶段高分异花岗岩是有利的成矿母岩。南岭成矿带发育稀有金属矿化的花岗岩很多,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却较罕见。贵东岩体具备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的成矿条件,“界山”有利于矿体保存。笔者通过野外查证,在贵东岩体赣粤界山附近的龟尾山和牛牯石地段均发现含绿柱石花岗伟晶岩,该花岗伟晶岩脉铍矿化强烈,脉体规模和矿物分带性特征表明其找矿潜力大,综合利用价值高。此发现不仅补充了南岭成矿带的稀有金属成矿类型,还表明二(白)云母花岗岩的小岩体周边也有可能发现花岗伟晶岩型铍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2.
湘东北幕阜山岩体南部是近年来我省新发现的一处重要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地。该区舌状岩体内外接触带分布有众多花岗伟晶岩脉,形成了仁里超大型铌钽矿、传梓源中型锂铌钽矿等多个铌钽锂矿床(点)。本文对该区密集发育的伟晶岩脉水平分带及结构分带进行研究,从花岗岩体内至外接触带随岩浆分异演化程度不断增强,依次划分出微斜长石伟晶岩带→二云母微斜长石钠长石伟晶岩带→白云母微斜长石钠长石伟晶岩带→白云母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带→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带等较为完整演化序列的水平分带;不同分带伟晶岩矿物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一定差异,对应形成了较完整的稀有金属演化序列:Be→Be+Nb→Be+Nb+Ta→Be+N b+Ta+Li+Cs。区内稀有金属伟晶岩可分为早晚两期,稀有金属伟晶岩类型由低至高,成矿时代由老至新,早期稀有金属伟晶岩以Be矿化为主,晚期稀有金属以Li、Be、Nb、Ta等矿化组合为主。不同期次、类型、结构分带伟晶岩应注意不同稀有金属的找矿。  相似文献   

13.
<正>四川省金川县李家沟锂辉石矿床位于川西甘孜-松潘造山带,属于著名的可尔因稀有金属矿田的一部分。该矿床经过近年来的勘查工作,成为新的超大型锂辉石稀有金属矿床。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上统侏倭组,局部出现第四系。矿区内含矿花岗伟晶岩脉出露于三叠系中,且沿节理裂隙贯入,明显受其控制并形成脉群。按矿物组成及空间分布规律,伟晶岩脉可分为5种类型,具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特征。具锂辉石矿化的伟晶岩脉一般分布于距可尔因岩体500 m~4000 m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湘东北幕阜山岩体南部是近年来我省新发现的一处重要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地。该区舌状岩体内外接触带分布有众多花岗伟晶岩脉,形成了仁里超大型铌钽矿、传梓源中型锂铌钽矿等多个铌钽锂矿床(点)。本文对该区密集发育的伟晶岩脉水平分带及结构分带进行研究,从花岗岩体内至外接触带随岩浆分异演化程度不断增强,依次划分出微斜长石伟晶岩带→二云母微斜长石钠长石伟晶岩带→白云母微斜长石钠长石伟晶岩带→白云母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带→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带等较为完整演化序列的水平分带;不同分带伟晶岩矿物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一定差异,对应形成了较完整的稀有金属演化序列:Be→Be+Nb→Be+Nb+Ta→Be+N b+Ta+Li+Cs。区内稀有金属伟晶岩可分为早晚两期,稀有金属伟晶岩类型由低至高,成矿时代由老至新,早期稀有金属伟晶岩以Be矿化为主,晚期稀有金属以Li、Be、Nb、Ta等矿化组合为主。不同期次、类型、结构分带伟晶岩应注意不同稀有金属的找矿。  相似文献   

15.
锂现为全球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花岗伟晶岩型锂矿是锂资源的重要类型之一,也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的研究热点。花岗伟晶岩划分为LCT(Li–Cs–Ta)、NYF(Nb–Y–F)及二者混合的LCT+NYF型,其中LCT型伟晶岩富集稀有元素Li、Rb、Cs、Be、Ga、Sn、Ta、Nb及B、P、F等助熔剂,通常与伸展背景下的晚造山和造山后阶段过铝质S型花岗岩具有成因联系。笔者分析了全球伟晶岩型锂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锂矿成矿事件主要发生在超大陆会聚造山作用的中晚期。研究表明中国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9个锂成矿带,成矿期以三叠纪为主。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和下地壳物质低程度的部分熔融是伟晶岩两种主要的形成方式。稀有金属伟晶岩的成矿机制主要有分离结晶作用、岩浆不混溶、超临界流体和组成带状纯化。总结分析了中国西部西昆仑、川西松潘–甘孜、阿尔泰等3个典型伟晶岩型锂矿带的的成矿特点、分布特征、研究进展及找矿前景,并提出了构造–岩浆–变质–成矿的耦合关系是制约锂成矿过程和富集规律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平江瑚珮伟晶岩型铌钽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床位于幕阜山花岗岩体南西缘与板溪群片岩接触带伟晶岩密集区。矿化伟晶岩墙大多受NEE向纵向节理控制,并位于幕阜山岩体的边缘。矿区内已发现7个矿体,它们通常呈脉状,延深约100m。矿石为花岗伟晶结构和条带状构造。含铌、钽的矿物主要包括铌铁矿、钽铁矿和绿柱石,它们主要分布于分异晚期的块体带中。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研究表明,该矿床为—岩浆—交代伟晶岩型矿床,成因上与幕阜山花岗岩体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振峰 《福建地质》2013,(4):289-295
叶坑铌钽矿区位于福建南平花岗伟晶岩田中部,区内已发现大量含铌钽矿伟晶岩脉(群).通过分析花岗伟晶岩脉(群)产出的地质背景,对伟晶岩脉的一般地质特征、分类特征、分带特征与含矿性的关系开展研究,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对区内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找矿前景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8.
张忠利  丁建刚  李强 《地质论评》2016,62(S1):419-420
伟晶岩是粗粒至巨粒的各种类型的脉状体及团块状体,以矿物颗粒粗大为特征,常呈板状、透镜状、串珠状及不规则状分布(路凤香等,2002),主要可以分为花岗质伟晶岩和非花岗质伟晶岩。其中花岗伟晶岩多发育带状构造,表现为不同岩相带中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的规律性变化,同时花岗伟晶岩也是稀有金属、宝石、非金属等矿产的重要赋矿岩石。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发育十万余条伟晶岩脉,可以分为哈龙—青河成矿亚带和加曼哈巴—大喀拉苏成矿亚带,蕴含以可可托海3号脉为代表的大量稀有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宝石、工业白云母成矿区(邹天人等,2006;周起凤等,2013)。沙依肯布拉克矿床位于阿尔泰南缘,为近年来新发现的铍矿床,其成因研究对阿尔泰造山带伟晶岩中稀有金属找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铜绿山Fe-Cu(Au)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最重要的矽卡岩型矿床之一,矿床的形成与铜绿山石英闪长岩岩株有关.矿区东南部发育有花岗伟晶岩,其形成时间介于石英闪长岩和矽卡岩之间.花岗伟晶岩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和石英组成;由石英和钾长石组成的文象结构非常发育.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定年表明,花岗伟晶岩的侵位时间为136.5±0.7 Ma(2σ),与石英闪长岩的侵位时代和铜绿山矿床的成矿时代完全一致. 铜绿山石英闪长岩与花岗伟晶岩的钾长石具有非常相似的主量元素,平均组成分别为Or81Ab18和Or78Ab21.根据岩相学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花岗伟晶岩中的文象结构是在快速冷却体系条件下、钾长石晶体生长边界层的SiO2和Al2O3浓度因生长不平衡发生周期性变化而导致石英和钾长石交替生长形成的.铜绿山石英闪长岩和花岗伟晶岩中钾长石的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含量均较高,但与前者相比,花岗伟晶岩中钾长石的Rb、Pb含量明显增加,Ba、Sr含量显著降低,Li、Cs含量略微降低.大离子亲石元素图解(Rb-Ba、La-Ba、K/Ba-Ba、Rb/Sr-Ba)指示花岗伟晶岩是铜绿山石英闪长岩岩浆晚期高度结晶分异演化的结果.但花岗伟晶岩钾长石中Pb、Li、Ga等元素的变化却与岩浆结晶分异演化趋势相悖,表明流体作用在花岗伟晶岩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花岗伟晶岩中的石英发育大量熔融包裹体和高盐度流体包裹体,后者的均一温度为260~435 ℃,进一步证实花岗伟晶岩是从流体-熔体共存体系中结晶的.   相似文献   

20.
矿物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稀土、稀有元素的矿化富集规律,一九五七年以来曾经就花岗伟晶岩和花岗岩类型的划分及其时间、空间、岩性等演化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通过这些讨论,可以看出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的演化是整个地壳演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地壳演化过程中,物理化学和地质条件的不断变化,必然导致花岗岩、花岗伟晶岩中矿物种类和矿物组合的变化。根据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