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席会东 《地图》2014,(3):132-133
14世纪以来的“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印刷术改良,极大地推动了欧洲地图学的发展。16世纪的欧洲学者采用新方法和新技术编绘囊括新旧大陆的世界地图,开启了欧洲地图学的近代化大门。  相似文献   

2.
我们往往在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时,才会想起看地图,而美国的几百名地图协会成员对地图的研究与痴迷大大超出你的想象。在波士顿举行的“地图集市”上,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地图艺术品;也可以看到珍贵的中国古代的丝绢地图、16世纪欧洲大陆地图;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的世界地图公司则经营着三万余种地图;还有数码地图的兴起给人们自制地图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3.
欧洲人绘制出版中国地图的开端王自强(北京图书馆善本部舆图组100081)16世纪初欧洲人对中国地理情况的有限了解,主要是通过《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托勒密《地理学指南》的描述以及稍后的葡萄牙航海家的记述等。当时欧洲地图学家所绘制的世界地图中,有关中国...  相似文献   

4.
席会东 《地图》2019,(2):138-139
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的地理大发现和对外扩张以及科技的进步,欧洲人也开始扩展自己的地理知识边界,以奥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 )为代表的地图学者编绘《寰宇大观》等百科全书式的地图集,整理欧洲古典时期和中世纪的地图遗产,并反映欧洲最新的地理发现.欧洲地图上旧大陆的地理空白和盲区被补齐和重新建构,并与新大陆地理知识相衔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世界拼图.  相似文献   

5.
《地图》1996,(4)
国外古地图身价不菲当今,在国外尤其是欧洲,人们开始意识到那些雕刻精致、制作漂亮的古代手绘地图的收藏阶值,认为它们和古画一样值钱。在伦敦的地图交易市场上,按地图的制作年代与珍稀程度.一张18世纪的地图售阶500美元,17世纪的地图开价近1000美元,一...  相似文献   

6.
寰时 《中国测绘》2006,(5):16-16
英国《每日邮报》刊登的德国制图者构想的欧洲地图。一张地图最近成了英国人的心病,在这张地图上,英国的国土分别被划入了法国、德国、荷兰等国。而据说这张地图的创意来自德国,并已提交欧盟审议。这个德国人提议,把欧盟25国的国界抹去,届时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将不复存在,转而跟其他国家组成欧盟的跨国地区,如英国的西部应与爱尔兰,法国沿岸以及西班牙和葡萄牙划分为一个大区:英国东部则和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瑞典和挪威的沿海地区划为一个区。  相似文献   

7.
《地图》2012,(3):10-11
在欧洲早期杰出的装饰性地图中,有一系列把荷兰和比利时用狮子的形象来呈现的地图,被统称为"比利时雄狮"。这一系列地图的理念,一方面是源于其真实的地理轮廓,另一方面又象征着国家力量  相似文献   

8.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从当时明朝广东地方政府取得了澳门居住权,从此澳门成为西方殖民者妄图进入中国的前沿阵地.之后几百年,不仅葡萄牙人大量涌入澳门,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都曾觊觎过这个咽喉要地.同时,出于战略和贸易需要,许多西方制图学家都绘制过澳门的地图. 18世纪中期的法国制图学家尼古拉斯·贝林为法国海军部服务了超过50年,承担着绘制全世界已知海岸线的工作.右页这张《澳门规划地图》由贝林在1750年绘制,是最早较详细描述澳门城市街道布局的地图之一.  相似文献   

9.
席会东 《地图》2014,(2):132-133
古地图不仅是地理状况的反映,也是地理观念和政治权力的表达.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地图常常被用来表达政治权力和国家观念,《低地雄狮地图》(Leo Belgicus)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丁语“Belgica”(低地,复数形式为Belgicus)译自日耳曼语“Netherland”(尼德兰),低地地区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北部的部分地区,自1 6世纪初开始一直处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的统治之下.1 568年,低地地区爆发了反抗西班牙的集权统治、争取独立的“八十年战争”(1568-1648年,又称“尼德兰革命”).在此背景下,欧洲地图学家根据低地国家的地理轮廓,参照低地国家各成员共有的雄狮徽章形象,将整个低地地区绘制成雄狮地图,生动展现了尼德兰革命与荷兰共和国建立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0.
龚缨晏  邬银兰 《地图》2003,(2):66-69
中国与欧洲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虽然相距遥远,但从古代开始,东西方文明之间就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也反映在欧洲绘制的地图上。不同时代欧洲地图上的中国形象,正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一个形象、生动、精彩、独特的缩影。  相似文献   

11.
李兆良 《测绘科学》2016,41(7):59-66
通过对详细的地理地名考析,结论是《坤舆万国全图》并非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根据欧洲世界地图翻译绘制,该地图的地理测绘不是1602年完成,而是1430年左右,即郑和第六次大航海之后。该地图的欧洲部分是1400年以前的地理,中国部分为1430年左右,部分美洲却是1800年以后欧洲人才知道的,与西方公认的地理大发现历史严重冲突。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不可能是他在中国9年内完成,证明经纬度、球形投影等技术是明代中国人发明的地图绘制技术,不是"西学东渐"。此外,其他明代文化文物在美洲遗存等旁证有力支持地图论据,证明明代中国人比哥伦布先抵美洲,《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文献,用现代地图学技术测绘,明代中国人是15世纪世界地理大发现和现代地图学的真正先驱。  相似文献   

12.
1593年刻印的《乾坤万国全图天下人物事迹》地图载有亚伯尔耕、加拿大的名字,没有亚墨利加,显示明代知道新大陆的地名比利玛窦制作的《坤舆万国全图》早9年。1570年的奥特里斯的世界地图说明欧洲还没有到过美洲西部。普兰修斯1590年和1594年的地图完善了欧洲人还没有到过美洲的西部和亚洲地理,比对中文的《坤舆万国全图》的准确性,唯一可能是西方采纳了来自中国的信息。其中最大可能是荷兰航海者林斯豪滕和他相熟的中国通在印度果阿的交流,果阿是郑和当年必经之地。1590年后,西方地图有了飞跃的发展,其后西方海洋霸权中心从葡萄牙转移到荷兰和英国。奥特里斯1570年的世界地图,普兰修斯1590年与1594年的世界地图,3种地图逐步改善了西方对新大陆和中国的认识,但是没有欧洲人测量的文献根据,应该是中国的世界地理知识传入西方。《乾坤万国全图天下人物事迹》《郑和航海图》与《坤舆万国全图》代表3种不同用途的地图,均为中国创绘。《坤舆万国全图》的原图是明代内府藏的世界地图,约1430年成图,远早于利玛窦和李之藻时代。明代中国人是世界地理大发现者,是现代地图学的先驱,地图学起码是中国独立创建的,不是来自西方。  相似文献   

13.
《地图》1994,(2)
欧洲政局变化带来地图业繁荣多变的欧洲政局和苏联的解体促进了世界地图制造业的兴旺。欧洲政局变化不断:先是德国的统一,随后是苏联的解体,目前又一面临南斯拉夫的分裂。,I日式的欧洲地图和苏联地图都已过时,人们迫切需要新的欧洲)也图和独联体各国地图、,以往每...  相似文献   

14.
第十七届国际地图学术讨论会(ICC)将于1995年9月17日——22日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与会议同时进行的有技术展览(9月19日一ZI日)和第10次地图学协会代表大会(9月16日,23日)。我们根据会议组委会的全英文宣传资料,进行了编译,在此提供给地图学界的同仁,以便掌握信息,进行交流及投稿等。-.会议的主题及讨论内容第十七届国际地图学术讨论会(ICC95)的主题是:“跨越界限的地图学”九十年代的今天,是一个二十世纪即将成为过去,二十一世纪就要到来的特殊时代。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地图工作者及地图学应该努力找准自己…  相似文献   

15.
席会东 《地图》2014,(4):132-133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欧洲城市的繁荣和地图学的发展,而印刷术的改良又促进了地图的刻印和传播.随着“文艺复兴”以来世俗化的进程与欧洲城市的勃兴,城市地图开始成为1 6世纪欧洲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鸟瞰画法绘制的欧洲城市图开始大量出现.作为古罗马帝国的都城、中世纪天主教的圣城和“文艺复兴”的中心之一,“永恒之城”(Citta Enterna)罗马是欧洲城市图的重点表现对象.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城市图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其中15世纪的罗马城图主要以古典时期的古罗马城墙和中世纪的圣殿教堂为描绘对象,表现了罗马作为天主教圣城的城市意象.16世纪以来的罗马城图,除了描绘古典时期的古罗马城墙、广场和中世纪的教堂之外,也开始表现罗马城中的街道、广场、住宅一类的世俗建筑,彰显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作为教皇国都城的繁荣和辉煌.  相似文献   

16.
席会东 《地图》2019,(3):138-139
亚伯拉罕·奥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1527—1598年)是16世纪尼德兰地图学派的开创者和尼德兰地图黄金时代的奠基人,他所编绘的《寰宇大观》(Theatrum Orbis Terrarum)是西方第一部近代地图集和尼德兰地图学的奠基之作,在西方地图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就如同《广舆图》在中国地图史上的地位一样。  相似文献   

17.
龚缨晏 《地图》2007,(2):116-119
印刷术是古代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公元6世纪就已经出现。13世纪,随着蒙古的兴起与扩张,印刷术被带到了西亚地区。14世纪,印刷术传入到北非。现在所知欧洲最早的木版印刷,出现于14世纪后期。进入15世纪,木版印刷在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地流行。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祥地.15~16世纪的佛罗伦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才荟萃,是欧洲的第一大城市和文化艺术中心.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学者纷纷用著作、演说、绘画和地图来表现该城的繁荣,表达佛罗伦萨人的自豪感和荣耀感.例如,15世纪的佛罗伦萨学者布鲁诺(Leonardo Bruni)先后两次发表著名的演说《佛罗伦萨的城市礼赞》(Laudatio Florentinae Urbis),以夸张的口吻颂扬了佛罗伦萨城的伟大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T-O地图"或称"O-T地图"(拉丁语Orbis Terrarum),源自西班牙塞维利亚主教伊西铎(Isidorus) 623年撰成的《词源学》(Etymologiae)一书.该书直观描绘了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的世界观,在中世纪的欧亚大陆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T-O地图将大地描绘为一个被海洋环绕的圆球,形如字母O,旧大陆(即当时欧洲人已知的世界)被地中海和顿河、尼罗河分为亚、欧、非三大洲,状如字母T,三大洲的交界处(也即地球的中心点)位于基督教的圣城耶路撒冷.亚洲位于地图的上部,欧洲和非洲分居下部左右两侧.地图东方朝上,西方朝下,北方朝左,南方朝右.T-O地图在8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后,被翻译成阿拉伯文传入伊斯兰世界,并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了中亚和中国新疆一带.  相似文献   

20.
从16世纪起.战争和军队就一直是地图史和地图绘制史的核心。在上个世纪.随着陆上、海上和空中战争越来越复杂.地图与战争间的关系变得更紧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