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环境地质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简要阐述了作者对有关环境地质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见解,包括;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的科学涵义;环境地质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地质环境保护在整个环境保护中的应有地位;地质灾害的形成步骤及其防治途径;环境地质学的亟待完善领域等。同时也涉及整个环境科学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煤地质学作为地质科学的一个分支,由于它与能源需要的密切关联而已经成为一门应用颇广的实用学科。煤地质学的研究与发展水平,一般地说,受到来自三方面的推动:1.煤勘探、开发、利用对于煤地质当前和长远的要求;2.地质普查、勘探的高效率和有关技术方法与测试手段的日益现代化;3.作为煤地质学基础的沉积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以及煤化学等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成就。美国地质调查所在莱斯顿举办的名为“煤地质学及其前景”的大型座谈会上,曾就理论与实用两个方面,着重地对成煤环境、煤化作用、煤岩学、煤中伴生元素以及对煤的勘探、开发与利用中的地质问题进行系统的讨论,提出了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1],吸引了国际上的注意。苏联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煤地质研究,也把同提高煤田普查、勘探效果与质量有关的地质问题列为主要方向[2]。其它重要产煤国家有关报道表明,他们的煤地质学研究也无不在各种程度上体现着以上三方面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地质学——21世纪新兴的地球学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环境地质学研究人为地质活动所引起的灾害,地质环境学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学科。生态环境地质学应用生物学、环境学和地质学的原理和知识,解决由于人类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而引起的问题。生态环境地质学牵涉到分类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沉积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涉及到由于人为的地质作用而引起的元素重新迁移、重新富集和重新沉积的过程,对于生命和人类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还涉及到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包括下列内容:(1)生态环境地质可容负荷研究;(2)监测研究;(3)预警研究;(4)修复研究;(5)实验研究;(6)虚拟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立生 《地质学报》2022,96(1):25-49
谢家荣是中国地质学家群体中极其重要和突出的一位,他在地质科学领域里涉猎面之广,在我国地质界独一无二,是一位“全方位的地质学家”,是现代中国地质学领域当之无愧的拓荒者。本文略述其简历和他在中国煤岩学和煤地质学、土壤学、石油地质学、铀钍矿产地质与勘查、北京西山地质研究、中国大地构造学、矿床学、经济地质学和地质教育领域的贡献与成就。谢家荣对中国地质事业和中国地质学会的建立与成长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忘记、都值得纪念的一位伟大的地质学家。  相似文献   

5.
侯德封先生是杰出的地质学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地质生涯中,时时急国家之所急,组织领导了多次地质矿产调查,倡导和开辟了沉积矿床学、沉积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等多种学科,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和核子地质学。他领导组建了多个地质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青年的地质人才、他善于自我完善,善于与自己挑战,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地质导师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6.
试论地球内部流体与地质作用——现代地质科学研究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把以地球固体部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建立起来的地质科学称为传统地质科学,它只在该学科研究的起点——沉积地质学和学科研究的最终目的——成矿地质学两个领域不自觉地将地球内部流体放到了重要地位,而在其间的绝大多数研究则忽略了对地球内部流体的讨论,在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范围内已找不到关于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转移、转换等方面所存在的大量问题的解决途径和完整答案。现代地质科学的发展已经开始将地球内部流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贯穿到了所有地质学研究的领域当中。其基本出发点应是:地球内部流体广泛存在,并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它与固体地球部分同样重要,是现代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它不仅在各种地质作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 它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切地质作用的最初根源, 也就是说, 流体作用贯穿于一切地质作用( 包括构造活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矿作用、地质自然灾害等) 过程的始终。地球内部一切地质作用又通过地球内部流体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可将地球内部流体按其与特定地质作用的关系划分为具包含循环性质的初始流体、过程流体和终结流体三类。针对目前的研究大量地集中在过程流体和终结流体方面的现状, 在体现现代地质科学和传统地质科学本质区别的地质作用初始流体方面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论述, 并提出了可能成为现代地质科学基础性学科的(地球内部) 流体统一地质学。  相似文献   

7.
环境地质学是环境科学和地球科学之间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环境地质学基本任务是:研究地球表面地质环境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预测地质环境变化的趋势,以期达到认识,保护、控制、利用和改造地质环境的目的。环境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地质学科,当前世界上与环境地质有关的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8.
段晓微 《地质论评》2010,56(4):604-608
现代地质学科的出现,在欧洲是近200年的事,我国地质学科开端于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当时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矿政司设置了地质科,后来实业部分为农林、工商两部,地质科隶属工商部.这是我国第一个官方地质机构,由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地质学系毕业的章鸿钊负责.虽然现代地质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更是初创,但我们已落后100年,在我国早期的地质科学工作者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地质科学研究机构,地质科学调查机构和地质科学教育机构相继建立,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和工作的人员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地质学报》1998,72(1)
(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996年数据统计,仅列与地质学有关的部分期刊)名次 l期刊名称卜次期刊名称卜次期时名称卜次期fl]名称科学通报】4‘千J{叫科学B辑1 17地球物理学报}37地质学报44地质论评】】46地理学报】54地质科学】58古生物学报61地球科学1 103岩石学报一{…1 03南京大学学报{1 07地球化学1 10地震学报}1 32第四纪地质1 139沉积学报1 143中山大学学报146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J{1 45石油学报11 1 60冰川冻土{1 75地震地质1 95地层学杂志{2 13岩土「程学报一!2 13岩矿测试!2 13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30兰州大学学报一{234石油与天然气地…  相似文献   

10.
地质学是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和生(物)五个学科的基础上,采用了各种测试手段和先进技术而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科学。在地质学各分支中,对地质现象中的天文因素作用的研究最为薄弱,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系统研究国内外城市地质学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基础上,系统分析并拓展了城市地质学的内涵与外延;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保证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地质安全是城市地质学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明确提出了城市地质学研究的三个科学问题,即城市选址安全底限问题、城市发展规模上限问题、城市发展可持续性问题;由此构建了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城市地质作用研究,三方面的城市地质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翁文灏(1889—1971)是近代我国著名科学家。他是我国第一位地质科学博士;长期担任解放前最大的地质机构——全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组织领导并具体从事了我国早期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的基础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他在地质学、地理学各领域都有很大贡献,尤其在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震地质学、沉积学、矿床地质学、山志学、地图学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燕山运动”等概念和理论的创立者。他是最早从事地震地质考察和研究的中国学  相似文献   

13.
环境地质学是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是研究地质环境及其变化与人类活动与生存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环境地质学的广泛应用,现已产生了许多应用型的环境地质学分枝,煤田环境地质就是其中之一。 1 煤田环境地质工作的必要性 煤炭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煤炭工业是我国的重要基础工业,煤炭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产生了各种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矿井排水、疏干可引起地面变形,井干涸泉断流,海水入侵,地面水倒灌,诱发地震,矿井水  相似文献   

14.
数学地质在1997~1999年期间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承祚 《地质论评》2000,46(Z1):1-5
数学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的新分支.本文主要介绍数学地质在1997~1999年期间的主要进展,其内容主要涉及"数字地球"概念建立并向数学地质引进以后得到的新启示.地质统计学在近年来取得的新进展以及计算机地质图形学、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工神经网络、灰色系统理论、突变论、小波变换、遗传算法、遗传规划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和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申维 《地质科技情报》2002,21(4):105-110
“国际数学地质协会2002年会”于2002年9月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共设18个专题:地质统计建模与不确定传播;地质统计模拟;多变量地质统计学和数据同化;GIS与地质统计学的桥接和结合;地质学中的统计方法;数学地质研究;共用的与可移动的GIS的发展和应用;地质建模和因特网展示;地球科学数据标准、词典与技术的发展和现状;空间数据;地球科学中的球状问题;成分数据分析:理论与实践;石油化学与物理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与多得分形;外生动力学和岩石圈沉积物覆盖;地壳地球化学建模和物理化学过程;环境保护定量模型:地质环境相关预测;水文地质学:地下水监控与质量评价。围绕这18个专题,介绍了国际数学地质研究的主要进展,即反映了国际数学地质研究的水平,也代表了21世纪数学地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医学地质学角度看,在日本地质污染的地方如何使用地下水资源,我们面临许多问题.本文讨论了地质污染学(geo-pollution science)作为医学地质学中一门学科的概念以及在受二苯亚砷酸污染的地方成功使用农业地下水的案例.  相似文献   

17.
1 地质学科任务及资助方向地质学科是在 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之初设置的 ,主要任务是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我国的地质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十五年来 ,地质学科共资助各类项目 180 0余项 ,累计经费约 2 5亿元。其中面上项目共 172 9项 ,总经费约 1 8亿元 ;重点和重大项目共 34项 ,总经费约 5 0 0 0万元 ,各类专项基金 (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 ) 16 0 0万元。总体上 ,地质学科在资助我国地质学基础研究工作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质科学是研究地球的起源、组成、结构、运动和演化的科学。地质学研究的任务是…  相似文献   

18.
第二十六届国际地质会议定于今年7月7—17日在巴黎举行。 会议将分以下二十一个组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层学;构造学;海洋地质学;沉积学和沉积岩石学;前寒武纪;第四纪和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遥感技术;数学地质学和地质信息科学;金属成矿学和矿产;地下能源;水文地质学;材料和工程地质学;地质公害;行星科学;地史  相似文献   

19.
第二十六届国际地质会议将于1980年7月7日至17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程序如下: 一、大会将包括20个项目岩相学; 矿物学; 地层学; 古生物学;构造, 海洋地质、沉积学和沉积岩相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遥感技术; 数学地质和地质情报科学, 矿床成因论和矿石, 化石能源, 水文地质学; 材料和工程地质学, 地质的冒险性, 行星科学, 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者在数学地质学科发展中的成就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鹏大  夏庆霖 《地球科学》2009,34(2):225-231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 中国学者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非线性地质学等领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如提出和发展了地质异常定量预测理论、“三联式”数字找矿理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方法、混沌边缘成矿理论、多重分形矿产预测理论与非线性信息提取和综合技术(如C-A模型和S-A模型、模糊证据权模型)等, 并在矿产勘查、环境和地质灾害预报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国学者对数学地质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并在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担任重要职务.中国数学地质学科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优势领域和特色方向, 并成为当今国际数学地质研究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