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底流消能方式水电站泄洪雾化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泄洪雾化现象是伴随着高坝泄洪消能带来的一个负面效应,它对于电厂的安全运行、周围环境等有一定的影响。采用大比尺模型试验方法研究向家坝水电站泄洪雾化问题,利用类似消能工的湾塘水电站泄洪雾化原型观测成果,反馈分析了雾化模型尺度效应,得到了雾化量的相似律,并预测和评价了向家坝水电站泄洪雾化影响。  相似文献   

2.
江浩  李荣建  闫蕊  刘军定  张媛 《岩土力学》2015,36(Z1):270-276
模型试验研究是探讨土体-结构系统的力学响应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西安地铁二号线地铁隧道模型模拟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讨论了隧道结构模型试验相似比尺关系,分析了模型试验中相似材料的选用原则和关键问题,然后基于两种不同的几何相似程度,比较讨论了模型几何相似程度对隧道模型和隧道原型结构之间应力与弯矩结果的影响程度,在同等条件下两种不同的几何相似比尺设计的缩尺模型导致隧道原型结构的应力值的差异超过12%,隧道原型结构的弯矩值的差异超过140%。研究结果表明,几何相似程度决定了模型相似比尺设计的合理性,从而成为模型试验能否合理、高精度地反映和模拟原型结构力学响应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明晰原型观测、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3种水力学研究方法对水平旋流消能技术的适宜性,基于公伯峡水平旋流洞体型,对比了3种方法的研究成果,得到各方法对不同参数的适宜性。结果表明:3种方法对宏观水流流态、旋流洞壁面压强、消能率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环状空腔长度与原型观测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而影响竖井内其他参数的准确性,工程设计中应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正;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是研究旋流空腔形态和旋流洞内流速的可行方法,能有效克服原型量测技术的局限,且数值模拟研究更具优势;1∶40及以上比尺的模型是研究起旋室通风井通风特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丁金华  年玉花 《岩土力学》2006,27(Z2):281-285
清江水布垭大岩淌滑坡位于水布垭水电站坝址区后部,正处于溢洪道泄洪时产生的雾化强暴雨中心地带,这种强雾化雨会显著影响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分布,并给滑坡体的稳定带来不良后果。利用三维饱和非饱和稳定渗流有限元法对大岩淌滑坡在天然降雨以及高强度雾化降雨条件下的地下水流场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后比较了滑体不同防、排渗措施的渗控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水头大流量的泄水建筑物泄流时产生严重泄流雾化对工程和环境造成污染,是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介绍了泄流雾化观测的新技术及其原理,包括:用立体摄影测量方法观测雾化流运动扩散的形态范围;用放射性同位素测量典型区域内泄流雾化浓度,并配合以雨量简测量典型范围内泄流雾化降雨强度等。并以漫湾水电站原体观测为实例,介绍了实施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任强  徐卫亚  褚卫江 《岩土力学》2006,27(Z2):316-320
某水电站溢洪道泄洪雾化降雨边坡问题严重,为研究其稳定性,对溢洪道左侧边坡典型剖面建立考虑雾雨入渗的裂隙岩体饱和非饱渗流数学模型,以有限元为模拟手段研究降雨入渗机理以及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在此基础上用非饱和点安全系数法评价有地表入渗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表明:雾雨会降低岩体抗剪强度,造成地下水位的缓慢升高,非饱和区会形成暂态饱和区,这是边坡失稳的重要控制因素。渗流及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雾化区边坡渗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尺度的水槽实验和数值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真实尺度条件下海底碎屑流对海底管道冲击力的研究,但模型与某一特定原型之间的相似性一直未能得到保证,从而严重影响模型结果的适用性。为此,本文采用幂律本构关系(Power-law)描述海底碎屑流的流变特性,并基于雷诺相似准则,推导出海底碎屑流冲击海底管道时模型与原型之间各物理参数的比尺关系。根据该比尺关系,本文对现有水槽实验中模型与某一特定原型之间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水槽实验与预期的原型工况并不相似,继而推算出与该水槽实验相似的原型工况,并设计出与预期的原型工况相似的模型工况。此外,本文还对基于幂律本构关系和雷诺相似准则推导得到的比尺关系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比尺关系适用于常重力环境下(1g)海底碎屑流冲击海底管道的小尺度水槽实验和数值模型,但不适用于超重力环境下(Ng)的土工离心机实验,也不适用于海底碎屑流的低剪切应变率工况。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保证常重力环境下(1g)海底碎屑流冲击海底管道时模型与某一特定原型之间的相似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降雨条件下成都黏土基坑边坡入渗深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雨增湿导致成都黏土基坑边坡出现大范围的大变形或破坏,研究降雨过程中的入渗规律是分析边坡破坏机理及模式的关键。为了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入渗规律,确定入渗深度的大小,综合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得到成都黏土基坑边坡降雨入渗规律及入渗深度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膨胀土模型试验的渗流相似条件难以完全满足,模型试验结果需要经过现场试验修正。降雨时长是入渗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降雨时长、降雨强度的增大,入渗深度增大的速度逐渐减慢,采用分段线性拟合效果较好。成都黏土基坑边坡单次降雨的入渗深度小于1 m。  相似文献   

9.
冻土离心模型试验相似准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晨  蔡正银  徐光明  黄英豪 《岩土力学》2018,39(4):1236-1244
在研究土壤冻融问题时,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在时间效应和应力全等型模拟方面更具优势。然而,目前关于冻土离心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较少,其中的相似准则也不够完善。针对这一现状,在充分考虑土体的水-热-力耦合作用过程的基础上,采用Butterfield量纲分析法确定了控制饱和土冻融变形性状的无量纲项,建立了冻土离心模型试验中孔隙压力、热扩散、未冻水迁移、融土固结以及冻融变形的相似准则。分析结果表明,冻土离心模型试验中未冻水迁移、融土固结及热扩散效应的非稳态时间具有统一的比尺,即离心模型是原型的1/N2倍,而未冻水迁移流速的比尺为离心模型是原型的N倍。此外,利用冻土离心模拟装置完成了一则对渠道基土冻融作用的离心模拟。  相似文献   

10.
高坝泄洪雾化雨入渗是影响其水垫塘边坡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为分析乌东德水电站水垫塘边坡受泄洪雾化雨影响程度,选取水垫塘边坡典型断面,建立二维非饱和、非稳定渗流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泄洪雾化雨入渗过程,分析雾化雨入渗条件下坡体饱和区范围及压力水头的变化规律,同时对比研究坡面防护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坡体内部渗透性上强、下弱的部位,随着入渗补给量的持续增加,在阻水部位压力水头会逐渐升高;当坡面采取弱透水材料防护后,可显著减少坡面雾雨入渗量,从而显著降低雾化雨入渗对坡体渗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解决挑流消能工在泄洪期间为提高消能率而加重下游雾化问题为目标,探究不同体型挑坎的下游雾化特性。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对典型的非对称舌型坎、标准舌型坎、扭面贴坎和连续坎的下游水舌风分布、下游溅水雨强和不同液滴体积分布以及挑流水舌水力特性与冲刷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各种工况下,非对称舌型坎、标准舌型坎、扭面贴坎的下游水舌风风速均大于连续坎。②对于非对称舌型坎,其溢洪道轴线左侧溅水强度大于右侧,其雨强左右两侧峰值差值最大为5.625 g/(m 2·min);对于扭面贴坎,其溢洪道轴线右侧溅水强度更大,其雨强左右两侧峰值差值最大为45.125 g/(m 2·min)。③随着距离水舌入水点长度增大,大粒径水滴数量和体积占比均剧烈下降;连续坎和舌型坎的挑宽均随着角度的增加而增加;冲坑深度随着角度的减小而增大。④在挑坎合适边墙侧设置扭面贴角能改善下游雾化危害,同时适当增加挑角可以减弱下游冲刷破坏。  相似文献   

12.
挑坎体型对下游雾化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解决挑流消能工在泄洪期间为提高消能率而加重下游雾化问题为目标,探究不同体型挑坎的下游雾化特性。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对典型的非对称舌型坎、标准舌型坎、扭面贴坎和连续坎的下游水舌风分布、下游溅水雨强和不同液滴体积分布以及挑流水舌水力特性与冲刷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 各种工况下,非对称舌型坎、标准舌型坎、扭面贴坎的下游水舌风风速均大于连续坎。② 对于非对称舌型坎,其溢洪道轴线左侧溅水强度大于右侧,其雨强左右两侧峰值差值最大为5.625 g/(m2·min);对于扭面贴坎,其溢洪道轴线右侧溅水强度更大,其雨强左右两侧峰值差值最大为45.125 g/(m2·min)。③ 随着距离水舌入水点长度增大,大粒径水滴数量和体积占比均剧烈下降;连续坎和舌型坎的挑宽均随着角度的增加而增加;冲坑深度随着角度的减小而增大。④ 在挑坎合适边墙侧设置扭面贴角能改善下游雾化危害,同时适当增加挑角可以减弱下游冲刷破坏。  相似文献   

13.
锦屏I级水电站坝址区雾化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介绍了锦屏水电站坝址区岸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变形破坏模式,以雾化雨诱发边坡失稳的机理为基础,结合泄洪雾化区的雾化量级、范围,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重点分析了位于雾化区范围内边坡的稳定性状况,按岸坡稳定程度将雾化区分为6个区,提出了雾化区边坡可能的失稳模式.结果表明,两大规模变形破裂体所在的D、E区边坡在水库泄洪雾化的条件下稳定性较差且对工程施工的危害大.针对各区雨雾边坡的失稳模式和稳定性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如美水电站中坝址的消能防冲区为研究对象,将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与强度折减法相结合,建立了防冲区两个典型剖面的计算模型。通过对泄洪雾化雨下两个典型剖面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泄洪雾化导致边坡局部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剖面I-I坡脚处出现不稳定区域,在剖面II-II坡体中部出现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5.
王环玲  徐卫亚  童富果 《岩土力学》2006,27(Z2):331-336
泄洪雾雨作用下的边坡岩体饱和非饱和渗流问题是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在建和已建高坝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雾雨作用下饱和非饱和介质中水分运动特征;根据饱和渗流和非饱和渗流的数学模型,建立起统一的岩体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数学模型;编制了有地表入渗作用的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三维有限元计算程序;对有限元求解中的容水度问题、非饱和水力参数问题以及初始水头场问题作了相应的优化处理;以实际工程为例进行了饱和非饱和渗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比天然降雨雨强大很多的雾雨入渗会形成对边坡稳定不利的暂态饱和区,并引起地下水位的抬高;暂态饱和区的大小和地下水位的增幅取决于边坡表面的护坡效应和排水、防渗帷幕等措施,因此应该加强边坡表面的保护以及合理的设置排水、帷幕等措施,以减少入渗和地下水位的抬高。  相似文献   

16.
The Hsueh-Shan tunnel is the fifth longest road tunnel in the world. During the excavation, the tunnel encountered several events of groundwater inrush, causing serious delay of the construction. Data on groundwater discharge to the tunnel were gathered from the monitoring system and their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the integrated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discharge and local precipit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discharge increased rapidly when the cumulative rainfall exceeded 85?mm. The groundwater level recession rate after a rainfall event was found to be independent of rainfall intensity. A hydrogeological conceptual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long-term groundwater discharge to the tunnel.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first conducted to identify sensitive parameters, and then the calibration process was accomplished by the automated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The calibrated model was then use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tunnel excavation on the Feitsui reservoir; the average percentage loss of inflow to the Feitsui reservoir from 2006 to 2010 is estimated to be 1.74?%. The developed model can provide a tool for evaluating the regional hydrogeologic sett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unnel construction on wat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7.
泄洪雨雾入渗导致边坡变形进而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问题已成水电建设的重要工程问题之一。针对西南某水电站溢洪道陡槽段边坡挤压错动带发育、节理裂隙和控制性结构面发育等结构特点,分析该边坡开挖支护后泄洪雾化条件下潜在失稳的边界条件及变形破坏模式。根据边坡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从泄洪雾化对边坡岩体的作用机制入手,得到了雨雾对该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为雨雾沿着顺倾坡外拉裂面入渗,影响结构面力学特性,从而影响边坡稳定性。并按结构面类型取不同软化系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泄洪雨雾入渗后边坡的变形破坏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不同的软化系数时,溢0+555.00下游侧边坡岩体稳定性有较大的差别,若以中间值0.75考虑,溢洪道陡槽段边坡的稳定性稍差,可能产生一定规模的剪切蠕动变形或块体失稳,必须加强一定的支护措施保证该处边坡在施工期安全和运营期间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陈界仁  曹淼 《水科学进展》2003,14(6):696-699
在坡面土壤侵蚀输沙计算中,可选用的输沙能力模式较多,但这些模式多运用于恒定输沙,在非恒定输沙中运用不多。建立了坡面土壤侵蚀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模型中的输沙能力运用水流切应力、水流功率、单位水流功率3种模式,对模型过程采用有限差分格式离散求解。根据实测水沙资料进行模型参数率定,运用3种输沙能力模式于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坡度的非恒定坡面输沙过程中。结果表明:在坡面非恒定输沙计算中,不同输沙能力模式对计算结果有明显影响,在降雨强度较小时,单位水流功率模式结果较其他两个模式为好,而在雨强较大时,切应力模式计算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