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研究结果表明,康县-琵琶寺-南坪构造带是一个复杂的、含有不同成因岩块的混杂带。该带中分布有蛇绿岩块(古洋壳残片),为典型的洋脊型拉斑玄武岩,具有轻稀土亏损的稀土配分型式、不活动痕量元素及其比值Th/Yb,Ta/Yb,Ti/Y,Ti/Zr等,指示其来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琵琶寺蛇绿岩与勉县-略阳地区庄科蛇绿岩以及德尔尼蛇绿岩完全可以类比。因此,康县-琵琶寺-南坪蛇绿构造混杂带乃是勉略带向西延伸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哀牢山北段老王寨—浪泥塘一带蛇绿岩的形成环境魏启荣,沈上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云南镇沅县老王寨-浪泥塘蛇绿岩位于哀牢山断裂与九甲-墨江断裂之间(图1),属哀牢山蛇绿岩带西亚带的北段(双沟以北)组成部分。前人已在该区做过许多地质工作,但对该区蛇绿岩却...  相似文献   

3.
北祁连蛇绿岩的特征、形成环境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8  
文中总结了北祁连蛇绿岩的特征,指出北祁连蛇绿岩大多具有MORB的性质,有玻安岩产出,形成在弧后和岛弧环境。北祁连蛇绿岩大多侵位在岛弧增生楔或活动陆缘地体之上,蛇绿岩属于科迪勒拉型,早古生代的北祁连造山带属于科迪勒拉型造山带。部分蛇绿岩之上整合产出一套沉积-火山岩系,称为蛇绿岩的上覆岩系。指出蛇绿岩及其上覆岩系的枕状熔岩分别来自不同的源区,具有不同的构造意义。还讨论了北祁连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格局,认为北祁连洋盆属于古亚洲洋的一部分,可能曾经是一个较大规模的洋盆。献中通常把它当成增生或俯冲杂岩带的一部分来看待〔13,16-17〕;大岔大坂蛇绿岩带,其向两侧的延伸情况不清楚;九个泉(或塔墩沟)蛇绿岩带,向东可连到景泰县老虎山蛇绿岩,有人认为,向西可与榆树沟蛇绿岩相连〔20〕。早先认为,北祁连存在新元古代、中寒武和早-中奥陶世三个时代的蛇绿岩〔2,11〕,经过多年研究,目前大多数同意蛇绿岩主要是晚寒武-奥陶纪的〔13,16〕。图1北祁连早古生代蛇绿岩分布图1.前寒武纪基底;2.俯冲杂岩带;3.蛇绿岩。图中数字:1.九个泉;2.大岔大坂;3.边马沟;4.玉石沟;5.小八宝;6.百经寺;7.老虎山;8.榆树沟山2北祁连几  相似文献   

4.
西藏丁青弧前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刘文斌  钱青等 《岩石学报》2002,18(3):392-400
丁青蛇绿岩位于班化湖-丁青-怒江蛇绿岩带的东段,其地幔岩出露规模是该带中最大的。本文报道的丁青蛇绿岩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堆晶岩、辉长岩和斜长花岗岩组成。蛇绿岩剖面上覆硅岩中的放射虫化石是早株罗世和晚三叠世诺利克期的,中侏罗统砂岩和砾岩不整合覆盖在蛇绿岩之上,由此确定丁青蛇绿岩是晚三叠-早侏罗世的,在中株罗世之前侵位,丁青蛇绿岩属于玻安岩系,玻安岩的特点是富Si、Mg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贫高场强元素(Ti、P、Zr、Y、Yb和Nb)。丁青蛇绿岩的堆晶岩、辉长岩和辉绿岩均具“U”型REE分布,暗示丁青玻安岩是由于亏损的地幔源岩和来自消减带的水和流体两组分的混合形成的。丁青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西太平洋第三纪玻安岩,而明显不同于MORB的地球化学性质, 表明丁青玻安岩应当形成于洋内岛弧的弧前环境,属于弧前蛇绿岩。  相似文献   

5.
布青山蛇绿混杂岩位于阿尼玛卿带西段,它是由早古生代和早石炭世一早二叠世两期蛇绿岩组成的复合蛇绿混杂岩带。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以方辉橄榄为主,高镁,∑PEE是球粒陨石的0.2-0.65倍,HREE是球粒陨石的0.28-0.32倍,属亏损的大洋岩石圈地幔。早古生代蛇绿岩中辉长岩、辉绿岩和玄武岩等镁铁质岩主要具N-MORB性质,少量具T-MORB性质。早石炭世一早二叠世蛇绿岩中玄武岩也主要具N-MORB性质、少量具T-MORB性质。它们均形成于洋中脊环境。本区曾存在成熟的早古生代洋盆和古特提斯洋盆,有更复杂的构造演化史。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中段蛇绿岩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中段的中朝古板块与西伯利亚古板块之间,发育了许多大小不等、呈NEE向断续延伸的蛇绿岩块。本文对蛇绿岩的层序、岩石组合、矿物成分、岩石化学特征、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其中北部的索伦山-贺根山蛇绿岩带,位于西伯利亚古板块南侧,延伸达600km,上部被下二叠统砾岩所不整合覆盖,并在灰岩和硅质岩中分别产有中石炭世化石及中-晚泥盆世放射虫、珊瑚化石,表明它形成于晚古生代。而南部的温都尔庙-柯单山蛇绿岩带,断续延长约340km,位于中朝古板块的北缘,在硅质岩中产放射虫、软舌螺、介形虫等化石,还测得枕状熔岩之Rb-Sr年龄为630Ma,证明其时代为早寒武-中奥陶世。上述大型蛇绿岩带是古板块俯冲作用的结果,是确定洋壳与陆壳碰撞(或对接)位置及时代的重要证据。此外,一些小的蛇绿岩块则是区域性逆冲断层发育的伴生产物。  相似文献   

7.
中国造山带蛇绿岩及其解体的超镁铁岩体大部沿着缝合带和深大断裂出露,形成21条不同时代与规模的岩带。时间上,古生代蛇绿岩占优势,中、新生代次之,元古宙极少。一些较大的蛇绿岩带往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时代和构造类型的蛇绿岩块组成的复合岩带。中国西部造山带蛇绿岩以塔里木-中朝地台南缘为界,其时空分布由北向南有由老变新之趋势,可能暗示中国西部和西南大陆具有由北向南依次增生的演化机制。根据蛇绿岩剖面类型和洋盆发育阶段,可将中国蛇绿岩分为四种构造类型:(1)初始洋盆型;(2)成熟洋盆型;(3)岛弧型;(4)残余海盆(非蛇绿岩)型镁铁一超镁铁岩。中国造山带蛇绿岩以(1)类为主,其余类型较少。  相似文献   

8.
雅鲁藏布江开合带蛇绿岩地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占祥  滕云 《地层学杂志》1996,20(4):299-304
对西藏地层清理发现,沿雅鲁藏布江构造带分布的蛇绿岩,为具有类同正常沉积和沉积火山岩一样的有层、有序、有沉积构造及时代新老关系的蛇绿岩地层,它是特提斯洋开裂形成期的产物,赋予地层学的涵义,命名为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群,从下至上建立变质橄榄岩组、堆积杂岩组、辉绿岩床(墙)组、枕状熔岩组及放射虫硅质岩、浊积岩组。它们构成完整的五套结构地层组合,生成时代为侏罗纪-白垩纪。新近区调成果表明,沿雅鲁藏布江构造带尚有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时期蛇绿岩地层存在的可能性。雅鲁藏布江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区划,其北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层区的界线,应划在日喀则群北界;其南应是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群以南为界,南界同时是板块碰撞闭合边界或构造区划边界。  相似文献   

9.
云南哀牢山金矿带成因类型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云南哀牢山金矿带成因类型探讨1沈上越魏启荣程惠兰莫宣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金矿成因地质条件概述哀牢山是世界著名的构造岩浆带之一,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黄金基地。云南哀牢山金矿带位于哀牢山洋脊/准洋脊火山岩-蛇绿岩带与墨江-绿春弧火山岩带之中(莫宣...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造山带蛇绿岩的时空分布及构造类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造山带蛇绿岩及其解体的超镁铁岩体大都沿着缝合带和深大断裂出露,形成21条不同时代与规模的岩带。时间上,古生代蛇绿岩占优势,中,新生代次之,元古宙极少,一些较大的蛇绿岩以塔里木-中朝地台南缘为界,其时空分布由北向南有由老变新之趋势,可能暗示中国西部和西南大陆具有由北向南依次增生的演化机制,根据蛇绿岩剖面类型和洋盆发育阶段,可将中国蛇绿岩分为四种构造类型:(1)初始洋盆型;(2)成熟洋盆型;(3)  相似文献   

11.
贝加尔一穆雅蛇绿岩从贝加尔湖东北岸延伸到东面的北穆淮地块的边缘,长约1000km,包含有科马提岩和完整的蛇绿岩层序,年龄约1900Ma。该蛇绿岩带以帕拉姆蛇绿岩体和贝加尔地区蛇绿岩组合发育较好。相拉姆蛇绿岩岩体的蛇级岩层序,帕拉姆蛇绿岩岩体是被逆冲上的橄榄岩推覆体。推覆体主要是由纯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组成。橄榄岩推覆体往西是蛇绿岩层序其他各岩段形成的构造岩席。首先是堆积的辉长岩一辉石岩形成0.5-lha宽的岩席。再往外是岩墙和变玄武岩。该蛇绿岩层序的上部岩段是含枕状构造残余的拉斑质变玄武岩,总厚59po。在变玄武岩中…  相似文献   

12.
西藏泽当蛇绿混杂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泽当蛇绿混杂岩是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重要组成部分,受控于板块结合带,它与国内、外某些典型的层序性蛇绿岩能够对比,形成于板内拉张裂谷,属边缘海或小洋盆的产物,是跨越三叠纪-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3.
泽当蛇绿混杂宕是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重要组成部分,受控于板块结合带。它与国内、外某些典型的层序性蛇绿岩能够对比,形成于板内拉张裂谷,属边缘海或小洋盆的产物,时代跨越三叠纪-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4.
欧托孔普一约穆蛇绿岩带(1.97Ga),位于芬诺斯堪的纳维亚地盾东北部的斯维科卡累利褶皱带的边缘,形成一条长约200km的不连续带。其最主要部分是欧托孔普和约穆蛇绿岩杂岩,其变质从绿片岩相级到角闪岩相级。欧托孔普蛇绿岩杂岩,是以它所含的Cu-Zn-(Co一An)矿而著称。它是作为一种已被肢解的由上地幔橄榄岩组成的层序和一种不完整的由纯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和镁铁质火山岩组成的地壳层序产出的。上地幔橄榄岩就它们的残余矿物来说是包括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已认识出的不完整蛇绿岩层序,说明其缺乏较发育的席状…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1996年5月发现澜沧江南段(景洪)洋壳蛇绿岩套的重要组分--红色放射虫蛙质岩和枕状玄武岩。并与蛇绿岩套的另一端元组分-发育于南联山、三达山之超基性、基性岩体-M型花岗岩类,共同组成蛇绿岩套。澜沧江南段(景洪)洋壳蛇绿岩套的发现,是近年来对澜江“缝合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系统总结了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的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该蛇绿岩由变质橄榄岩、堆积岩、席状岩墙、枕状玄武岩与块状玄武岩和放射虫硅质岩组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蛇绿岩形成于洋脊扩张环境。该蛇绿混杂岩带是义敦碰撞造山带大地构造相中的弧前混杂带相。  相似文献   

17.
苏北东海超镁铁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北东海超镁铁岩分为南、北两带。北带以变质橄榄岩为主,南带以洋壳堆积超镁铁岩为主,是“肢解的蛇绿岩”。推测蛇绿岩形成于中-新元古代扬子古大陆板块北缘苏北-胶南地体与胶北地体间的洋盆环境。变质橄榄岩为高温超高压下原始地幔岩经中等程度熔融后的残余地幔橄榄岩。  相似文献   

18.
鲁西孟家屯岩组中发现红柱石和锌尖晶石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侯增谦、高永丰、黄卫于2001年发表的《西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北岸蛇绿岩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把所发现的蛇绿岩带描述为“谢通门蛇绿岩带东起大竹卡区,西至谢通门以西,长数百千米,宽3~5km,由一系列自北而南逆冲推覆的构造岩片构成,其中,基性玄武熔岩岩片、巨厚辉长岩岩片、超镁铁质辉石岩-纯橄岩岩片,依次由雅江近岸至冈底斯弧内部呈叠瓦状排布。变质橄榄岩出露零星,少许孤立的岩体出露于雅江近岸,发育强烈碳酸盐化和蛇纹石化;大量散布的岩群出露于堆积岩岩片的北侧,多在冈底斯弧花岗岩基和弧火山-沉积岩系中呈…  相似文献   

19.
中朝陆台北侧褶皱带(中段)中,出露有两条蛇绿岩带:一条是温都尔庙加里东期蛇绿岩带(简称南带);一条是索伦山-贺根山华力西期蛇绿岩带(简称北带)。两条岩带具有不同的时空格局和明显的地球化学差异。通过对两条蛇绿岩带地球化学研究,讨论了蛇绿岩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南带蛇绿岩可能是在岛弧边缘附近海盆地扩张脊中形成的;北带蛇绿岩可能是在大洋中脊形成的,它标志着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碰撞带位置。  相似文献   

20.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东段,出露罗布莎蛇绿岩块和豆荚状铬铁矿床。从豆荚状铬铁矿石中查明60-70种伴生矿物,其中包含FeO、Fe、FeSi、Si和SiO2组合。根据超高压-高温实验,该组合应形成于地球外核与下地幔之间的D“层,是地球外核的液态铁与镁硅酸盐钙钛矿(MgSiO3)相互化学反应的产物。西藏该超高压矿物组合揭示了蛇绿岩地幔活动可能深达地球外核。罗布莎蛇绿岩的该矿物组合可能是地幔-外地核之间的产物,或者是被对流作用,亦是被起源于D“层的地幔柱活动带到上地幔的。铬铁矿在地幔中结晶,并捕获了该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