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世界》2010,(2):8-8
科学家以更精确的模拟来探索宇宙中发生的真实事件。 在大爆炸之后,130亿年间,宇宙逐渐演化,最终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众多星系交织成庞大的宇宙网。2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用冷暗物质理论来解释宇宙的演变。宇宙中的大部分(75%)物质是“喑”物质,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12,(10):8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方法,可以探测到那些存在于宇宙婴儿时期的星系和恒星。在研究中,研究小组首先使用射电望远镜搜寻氢原子发出的射电信号,因为在早期宇宙中,氢原子的含量非常高。早期宇宙中暗物质和气体之间运动模式的差异会对恒星的形成产生影响,这种差异还会造成一种特定的震荡模  相似文献   

3.
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太阳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1.1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这是大年初一上映的影片《流浪地球》的背景。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07,(11):7-8
韩国的《东亚日报》10月上旬发表文章称,日本欲通过立法走向海洋,走向宇宙。日本重视海洋及宇宙战略的行为可以通过于今年7月开始实施的《海洋基本法》和明年将要立案的《宇宙海洋政策室》看出,走向海洋的战略超前于宇宙战略。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10,(7):8-8
玄而又玄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曾经让许多人痴迷,如今有人说这些概念可能也是忽悠。 一些英国科学家声称,用于计算宇宙构成的方法也许是错误的。已有数十年历史的标准模型认为,我们所知的宇宙——由行星、恒星、小行星和气体等可认识的部分构成——只占宇宙的4%。  相似文献   

6.
大地构造、气候变化和地表过程间的耦合作用被视为今后10年内六大地学新课题之一,而从事这一重大课题研究的有效途经便是陆地原位宇宙成因核素的研究和应用。从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实践来看,经常使用的是^3He、^10Be、^14C、^21Ne、^26Al和^36Cl核素,其中石英的^26Al和^10Be的配合使用最为普遍。通过陆地原位宇宙成因核素(TCN)方法基本原理的阐释,并结合当今国际上该领域利用^10Be和^26Al在暴露年龄与侵蚀速率、沉积物埋藏年龄以及河流下切速率等方面的工作实例.介绍陆地原位宇宙成因核素在地表过程以及地表过程与构造活动相互关系研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11,(4):10-10
科学家沿着米勒的思路继续前行,发现了生命在宇宙散播的“种子”。  相似文献   

8.
刘锐 《海洋地质前沿》2008,24(12):11-14
摘要:随着加速器质谱的出现,宇宙成因核素展示了其在地球科学应用中的生命力。介绍了宇宙成因核素10^Be、26^Al的生成、示踪原理及近年来在地学中的应用。宇宙成因核素是宇宙射线粒子(包括原生和次生粒子)与大气及岩石发生核反应所生成的新核素,其生成量可用已知物理过程定量描述。大气生成宇宙成因核素在考古、古环境及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则在地貌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一门新的实验技术。定量地描述地表的暴露历史和侵蚀速率,在解决许多地质问题中成为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宇宙飞行中心RABindschadler为首的国际专家组详细地研究了西南极冰盖乌伊兰斯冰川的行为。它的速度每年减少1%~2%,如保持这种趋势不变,在最近的50~100a间,冰川将停止流动。不久前借助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的测量表明,在这条“河流”的河口,冰体长时间(6~8小时)的静止与短时间(10-30分钟)的快速移动交替出现。它以将近每小时1m的速度通过数10cm。这似乎难以置信的速度仅仅在30秒内就能达到。制动则慢得多,一般要2~5分。  相似文献   

10.
地球磁场强度变化的沉积记录是过去十几年内环境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归纳了适合于进行这种研究的沉积物应满足的若干条标准以及其沉积记录可靠性的检验标准,介绍了过去200ka地磁场强度相对变化的连续沉积记录,还评述了晚第四纪地球磁场强度变化对宇宙成因核素14C和10Be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技看点     
《海洋世界》2012,(12):8-11
太空Space年迈恒星控制宇宙目前,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最广泛的宇宙恒星年代勘测显示,宇宙中95%的恒星都诞生已久,很少存在新生恒星。日前,一个国际性天文学家小组使用天文望远镜勘测了从宇宙最早期的恒星形成动态趋势。研究  相似文献   

12.
HAC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获得了来自由俄罗斯科学院宇宙研究所专家研制、并安装在“火星奥德赛”轨道仪器上的高能中子探测器的资料,资料证实,在大部分火星地表下,隐藏着大量氢化合物,很可能是水。在沿着火星东经180°暂时无名的区域也发现了同样的水层。在两种情况下,它们也许被薄层含很少量水汽、完全干燥的土壤覆盖。除此之外,仪器测到了以冰和硬质颗粒混合物形态存在的大量地面以下的水汽,后者可能在最近的数十亿年间,以冻结的形态位于该处。看来,部分融化的冰以液态流出火星地表,形成对某种形态生命有利的区域。业已确定,在火星…  相似文献   

13.
本书是一部涉及地球科学领域——宇宙天体(Universe)、陆地(Land)、海洋(Ocean)、极地(Polar region)研究的科技大全。书中分别对太阳系内外神秘星球的形成与演化;陆地和海洋表层与深部的物质组成、地层古生物、地质构造、各类矿产资源的生成、气候与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进化与灭绝、人类的出现;冰雪极地对全球变化的作用与影响等许多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以及一些神奇现象、不解之谜和新的发现等,综合了国内外众多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海洋学家的理论观点、认识见解和推论预测。  相似文献   

14.
地球磁场强度变化的沉积记录是过去十几年内环境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归纳了适合于进行这种研究的沉积物应满足的若干条标准以及其沉积记录可靠性的检验标准,介绍了过去200ka地磁场强度相对变化的连续沉积记录,还评述了晚第四纪地球磁场强度变化对宇宙成因核素^14C和^10Be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科技看点     
《海洋世界》2012,(2):8-11
太空Space白似春雪的银河系从地球上观察,银河系呈白色,这是光线影响下的结果。如果站在银河系外观察,这个星系又会呈现出何种颜色呢为了确定银河系的颜色,天文学家将银河系放在其他星系的地图上,以这样一种方式从"外部"观察银河系。他们利用斯隆数字巡天计划获取的数据,涵盖了大约100万个星系。将这些数据与已知的银河系总质量数据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世界》2012,(10):8
近日,科学家发现了宇宙中最孤独的恒星。这颗名为SN1006的恒星最终将以超新星爆炸的形式孤独地死去。很多超新星是因两颗大恒星碰撞,或者两颗恒星相距非常近,互相扰乱、破坏而形成的,但最新研究发现,这颗恒星的死亡似乎是自我引发的。位于智利的帕拉那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扫描了SN1006附近16.5光年以内的天空,并没有发现任何恒星或者其他恒星的残留物。恰恰相反,这颗恒星似乎是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在到达一个无法承受自身质量的极  相似文献   

17.
张睿 《海洋世界》2005,(11):23-23,26
由天体物理学家开发的电脑软件是用来在夜空中寻找天体和星系的.但现在它可以用来拯救鲸鲨。  相似文献   

18.
宇宙成因同位素分析改变了我们对南极冰消的滨岸记录的认识。最近的研究表明南极冰盖的不同部分其冰消历史存在鲜明的对照。目前,似乎存在两种独特的模式。第一种模式,紧随冰后期升温初期,冰盖迅速发生撤退的地方,就已经达到了全新世早期冰盖边缘。第二种模式,冰后期升温后初始发生冰川消融的地方,经历几个百万年的逐渐减薄,并且从那时起一直持续到现在。而理解哪种模式应用于哪个地区最好,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能为我们提供很多关于冰盖撤退驱动机制的信息,同时有助于对冰盖变化进行预测的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世界》2009,(12):7-7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宽视野红外空间望远镜(WISE)最近上了发射台。它将承担利用红外线绘制整片天空的任务。WISE几乎能发现任何天体,从附近的棕色矮星到已经存在100亿年的星爆星系。它还能够区分不同的天体,如小行星和彗星。科学家对WISE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发现10万颗左右的小行星,并捕捉到从地球身边经过的几百颗小行星的身影。  相似文献   

20.
宇宙间是个大的引力场,在地球上来源于地心的引力,就是重力。“它使地壳类似穹形,因之这个地球体本身就是大地构造研究的起点”。在研究构造运动的驱动力以及重力与构造的关系方面,马杏垣教授近期发表了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