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洋务运动结束已经110多年了,对那场运动的评价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洋务运动中,中国人开始从振兴造船业、建立海军--北洋水师探索着走向"大海国"的初步实践.我们以魏源提出的"大海国"理想为起点,循着中国人探索梦想的足迹,再来寻找一下洋务运动中出现的中国人的海洋思想.  相似文献   

2.
马尾起航     
<正>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福建马尾,作为中国近代洋务运动发祥地之一、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因其承载了左宗棠、沈葆桢所创设的船政,保留了这一历史文化遗址和精神,被史学家誉为"中国近代史的活化石"。"洋务运动"时期,闽浙总督左宗棠在马尾创办了福建船政局,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的  相似文献   

3.
<正>他围绕"攻"与"防"、"巡"与"守"两方面的论述,较之左宗棠的海防战略思想更具体、更实际,对后来的海防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经过半个世纪反侵略战争特别是洋务运动的实践,中国的国防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海防建设也  相似文献   

4.
金希 《海洋世界》2014,(9):20-25
<正>在甲午战争120周年纪念之际,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创新3班进行了一场关于甲午海战的辩论赛。参加辩论的同学和观众都是即将升入初中的孩子们。让我们来看看10岁左右的孩子,对甲午战争都有着怎样的观点吧!主持人:在1894年,中国和日本爆发了一场战争,按照中国的天干地支来计算,这一年正好是甲午年,所以这场战争也称为中日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  相似文献   

5.
刘中民 《海洋世界》2010,(10):60-61
<正>两次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所面临海防危机日趋严重。伴随两次海防大讨论的展开和洋务运动的深入,不仅朝廷重臣和各省督抚围绕海防建设献计献策,有着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们也加入到了筹议海防的行列之中。  相似文献   

6.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和亚洲及远东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这是一场陆海战场交替的近代化战争,尤其以拥有独立的海上战场而为其显著特征。这场战争的海上作战即甲午海战,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与军事意义。海上战场在甲午战争中的战略地位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经过长期战略准备并精心策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日本明治政权建立之初,就奉侵略扩张为最高国策,制定了以武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构建渔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对中国渔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总结和梳理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采用障碍度模型,研究和探讨发展进程中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十二五”以来,中国渔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由渔业现代化起步阶段发展至跨越阶段,但距离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还存在一定差距。渔业在协调、开放和共享三个方面的发展总体趋好,创新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首要障碍,绿色发展的障碍度虽呈波动下降趋势,但其障碍度仍较高。中国渔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关键障碍因素表现为:渔业科技劳动力数量及受教育程度较低,技术推广队伍和推广力度存在不足;渔业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向第二、三产业转型和延伸;养殖绿色化程度和渔政管理队伍亟需加强;水产品贸易抵御外部冲击的抗风险能力较弱;绿色水产品的供给保障水平有待提升。本文进一步从新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加快中国渔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早日实现渔业大国向现代化渔业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29(10):24-28
(2012年9月)前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本在1895年利用甲午战争窃取钓鱼岛是非法无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钓鱼岛回归中国。无论日本  相似文献   

9.
二、中国21世纪海洋战略构想 海洋战略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和实施我国21世纪海洋战略,既是顺应全球开发海洋大潮、建设海洋强国、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维护海洋权益、保卫国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权"具有特定含义.面对现实挑战,中国应当采取立体式的"海权"维护策略.文章简略分析了中国"海权"产生的理论和历史背景,提出维护中国"海权"必须采取立体式战略思维,实行立体式的"海权"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连市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出"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根据大连的历史和现实,在该目标实践过程中,应当建设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城市文化.在海洋科技方面,大连已凸显实力,在依据海洋事业的传统和优势的基础之上,把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当作重要任务来抓,从而推动城市的和谐及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海洋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蓝色宝库,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当代发展将因海而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奠定了现代海洋法制度的基础,建立了全新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制度和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扩大了沿海国对海洋的管辖权,为各国维护正当的海洋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战略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中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不是海洋大国,更不是海洋强国.海洋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洋梦     
<正>在两个故事发生在同一小岛上,它们或被熟记,或被浅忘。古人说:"世若棋局,岛如棋子",一座岛的得失,能关乎一个千年古国的近代命运。刘公岛,一个面积只有3.16平方千米的小岛,在中国素有"东隅屏藩"、"海上桃源"和"不沉的战舰"之称。在中国晚清历史印迹里,它承载了一段嗟叹百余年的悲壮颂歌。它是忠诚守卫渤海的一个哨兵,是北洋海军的司令部。1894年,在太平洋东岸爆发了一场闻名世界的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同仇敌忾,英勇还击来犯的敌军。面对清政府的妥协、软弱,主管海军的李鸿章消极避战,丁汝昌在别无选择的最后关头,发出这样的誓  相似文献   

14.
周海鸥 《海洋科学》2002,26(1):36-39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在世界地缘政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我们这个向来不愿惹事生非的民族,在世界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下便一天也不得安生。不远的一个例子便可见一斑:为阻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掣肘我构建大中华经济圈,某国又向台湾出售军武,以阻挡我向太平洋和全世界进军的步伐。从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出,我们以海为依托的地缘优势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同叫"魏源"的人物.一个是15世纪明英宗时期的刑部尚书;一个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人士林则徐的好友.我们要谈的是后者,他也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首批社会精英的优秀代表. 这个被誉为"大海国"蓝图的设计师的魏源出生于清代国力鼎盛的乾隆盛世.魏源有多聪明?他9岁那年的一件小事可以作为一个参考.9岁时,魏源来到...  相似文献   

16.
<正>岁月更迭,两个甲子已经悄然而过。甲午战争却仍然能在人们脑海中形成过电影一般的画面感。120年,甲午战争中的点点滴滴,基本也都有了确切的故事。从战争刚结束时国民愤怒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开始,到如今即使是屡屡代表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李鸿章,也有了越来越客观的历史评价。屈辱的历史已经  相似文献   

17.
万懿 《海洋世界》2011,(5):48-51
大连,这座现代化的海滨都市,因其迅猛的发展速度、秀丽的海滨风景而闻名遐迩.她是中国的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她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省内第二大城市,是中国东北最重要的对外门户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金希 《海洋世界》2014,(9):14-19
<正>2014年7月25日,威海正准备举行甲午战争120周年的纪念活动。2014年7月25日,台风"麦德姆"光临了少有台风的威海市,威海普降暴雨,7月25日23时,"麦德姆"在黄海北部变为温带气旋,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两件事情,注定了这一天的威海并不平凡。而120年前的这天,在威海的丁汝昌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手下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竟会在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内魂飞魄散。  相似文献   

19.
石昕 《海洋测绘》2017,(5):60-63
在我国内河水运现代化快速构建时期和我国内河电子航道图发展初期,采用文献计量学、网络资源搜索、行业调查分析等方法,从研究国际内河电子航道图发展现状的基础出发,从成果现状和技术现状阐述中国内河电子航道图的发展现状。从标准发展、生产发展、应用发展、技术发展等方面分析中国内河电子航道图的发展趋势,得出中国内河电子航道图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机遇,提出发展建议,以推动我国内河水运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珍珠产业技术创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莉  李世敏 《海洋科学》2008,32(4):19-23
运用熊彼特创新理论,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分析了中国珍珠产业目前存在的"高产低值"困境.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要使中国珍珠产业走出困境,必须进行技术创新的发展战略.即采用国家扶持并创建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制定技术创新的配套政策,健全珍珠产业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强化中介服务功能,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珍珠养殖和深加工技术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