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活性白土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白土生产工艺研究姜燕冬刘恒胜史玉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关键词活性白土生产工艺膨润土活性白土又称漂白土,分子式为H2Al2(SiO3)4·nH2O,由天然膨润土经酸化处理制得,是无毒、无味的次白色物质,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及脂类;可作为...  相似文献   

2.
虽然CO2气田在地理上分布很广,但地下高纯CO2气比较少见。在Otway盆地海湾内部,已经钻遇了两个CO2气圈闭,其中Kalangadoo1井产气147吨/天(2.8百万立方英尺/天),卡洛林1井产气142吨/天(2.7百万立方英尺/天)。澳大利亚的唯一一口生产商业CO2的井是联盟公司卡洛林1井,年产液态CO215000吨。处理方法主要限于用单一分馏法处理掉井口气液中含量的1%的烃。Kalanga  相似文献   

3.
黄光寿  余珍友 《河南地质》1995,13(3):199-202
解决我省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有以下对策:(1)建立水资源管理模型,实施最优化开采方案;(2)防治水污染,实行废水资源化,对城市工业废水净化处理再利用;(3)实行地表水地下不相互调剂;(4)拦蓄降水和地表弃水,开发人工补给,建立地下水库;(5)建立节水型社会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4.
硫化物吸附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Ⅰ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PbS、ZnS对金属离子Ag+、Cu(2+)、Cd(2+)、Zn(2+)、Fe(2+)、Mn(2+)、Mg(2+)、Sb(3+)和Bi(3+)的吸附等温线(50℃)研究表明,其可分为A、B、C三类:A类,线性型,即吸附量随吸附离子浓度增加而呈线性上升,并表现出百分之百吸附,属于此类的吸附有PbS对Ag+、Cu(2+)离子吸附和ZnS对Ag+、Cu(2+)、Cd(2+)离子的吸附;B类,朗谬尔型,即随吸附离子的浓度增加,吸附量逐趋向一饱和值,属于此类的有PbS对Fe(2+)、Sb(3+)、Bi(3+)等离子及ZnS对Fe(2+)、Mn(2+)、Mg(2+)等离子的吸附;C类,反朗谬尔型,即吸附量随吸附离子浓度增加而呈非线性增加。属此类吸附的有PbS对Zn(2+)、Cd(2+)等离子的吸附。合成PbS、ZnS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量与天然方铅矿和闪锌矿中微量元素含量可类比,这意味着吸附作用可能在硫化物矿物微量元素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湘南地区沉积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湘南地区出露地层的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初步讨论了湘南地区的沉积构造环境。湘南地区细碎屑岩的w(Al2O3)/w(CaO+Na2O),w(K2O)/w(Na2O)比值比较高,w(Al2O3)/w(SiO2)比值比较低,与被动大陆边缘特征类似,各时代地层中硅质岩和页岩的w(MnO)/w(TiO2)比值为0.02 ̄0.3,反映其沉积环境为浅海陆架环境,但下二叠统硅质岩中w(MnO)/w(TiO2)比值达  相似文献   

6.
赣南中生代火火活动时代及岩浆来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赖章忠  王安诚 《江西地质》1996,10(2):111-118
同位素地质研究表明,赣南中生代火山活动分属侏罗纪和白垩纪两大旋回,火山地层的时序为菖蒲组(J2),鸡笼嶂组(J3)、路径金伯利金砾岩(K1),赣州组(K1^2-K2^1),版石组(K2^2);火山岩浆属壳幔混源型,不同活动时期壳幔组分比例呈规律性变化,是板内深断裂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东坪金矿床中几种含氧金矿物的发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蔡长金 《黄金地质》1996,2(3):57-65
含氧金矿物在自然界很少产出。经研究,在东坪金矿床中发现了几种含氧金矿物,从成分和物性看可能为新矿物,其化学式为:Au2(Pb,Fe)TeO5,Au2Pb,(Te,S)O6,Au2Zn(Te,Pb)2O6,Au2(Zn,Pb)2TeO6,Au2CuTeO4和Au2Te2O5。对这些矿物的地质产状和矿物组合,形态及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化学成分作了研究,取得了许多矿物学资料,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东坪金矿几种新金矿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东坪金矿是与偏碱性杂岩有关的新类型金矿床,矿物组成复杂,在其中发现了8种未定名的新矿物,它们是:Au2TeO4(A),Au2TeO4(B),AuTeO4,Au(Pb,Te)O4,(Au,Zn)2,(Bi,Te)O5,AuO.nH2O,Au2Te3S2和Au2Te。对以上矿物的形态及物理特征,光学性质,化学成分,元素价态,X射线衍射数据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化探数据处理的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论述了一种新的空间点数据处理系统(NASSD)在化探数据处理扣的应用效果,以NASSD处理平均采样密度为每15000km^2一个,样品总数为529个泛滥平原沉积物数据,制作 的中国铜和银地球化学图,可以较清晰地指示出中国已知大型,超大型铜和银矿床的分布,以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无论是处理上述的极低密度采样数据处理还是每1km^2~50km^2一个的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在制作(以相同含量间隔表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地质样品中金的方法,该法包括顺序使用HBr-Br2和王水〔HCl-HNO3(3+1)〕消化的改进程序。焙烧样品首先用HBr-Br2混合物处理样品。金从水相进入有机相,干渣再用王水浸取,金在Sn(Ⅱ)Cl2溶液中同亚碲酸钾共沉淀。沉淀萃入甲苯,金制成王水溶液,最后喷雾进入空气-乙炔火焰。该方法地各种基体的不同材料中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将多元校正分析法应用于配位滴定中,以EDTA为滴定剂,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依据电位滴定原理,对混合三组分:Cu ̄(2+)、Cd ̄(2+)、Zn ̄(2+)、及Cu ̄(2+)、CO ̄(2+)、Ni ̄(2+)进行测定,各金属离子之间的△logK在0.04~2.34之间,计算误差一般小于土10%。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快,并且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地质研究中。本文主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类型以及GIS在地质研究中的某些应用,包括(1)利用GIS进行区域地质填图;(2)利用水文地质图;(3)利用GIS定量模拟矿床;(1)利用GIS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5)利用GIS处理海洋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3.
强夯在新近冲填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实例水山造船公司主体工程为船体车间,轮机及管道车间,配套工程有生产综合楼(3层),办公楼(3层),宿舍楼(4层),仓库等。陆域工程49万m,建址于长江北岸江堤边,场地原为标高1,0--2.0m(黄海高程)的河床-边滩(...  相似文献   

14.
沉积岩系互稀释混合元素丰度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云亮  刘峰 《沉积学报》1995,13(3):137-146
二元混合成国岩石元素丰度(x,y)遵守分式线性函数定律:式中a,b,c,d为丰度关系常数,它们只和岩系中两个已知岩石(1和2)中元素丰度(x,y;x,y)有关,并等于其镜像∑变换(混合变换)(a,b,c,d)=∑∑|x,y;x,y|(2)元素丰度关系常数中,如果b与C之比值小于零时,元素丰度y=X呈互稀释混合关系。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膜分离富集铜(Ⅱ)与测定微量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高效乱状液膜技术分离、富集水和土壤样品中微量铜。研究了流动载体(P204)、在面活性剂(Span80)、膜的增强剂(液体石蜡)、膜溶剂(煤油)和内相解吸剂(2.5mol/LH2SO4)等液膜体系,对分离富集微量铜(Ⅱ)的影响。确定了Span80-P204-液体石蜡-煤油-H2SO4高效液膜体系的最佳组成和最适宜的实验条件。富集后的溶液用1-(2-毗啶偶氮)-2一萘酚(PAN)分光光度法测定铜(Ⅱ)。本法富集水和土壤中微量铜(Ⅱ),回收率在99%以上。已成功地应用于测定水和土壤中的微量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4.5,结果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16.
冀东高级变质岩石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刘树文 《岩石学报》1995,11(4):375-385
冀东高级变质的石榴石斜长片麻岩、含或不含石榴石的角闪二辉斜长片麻岩、紫苏花岗岩、斜长角门岩等岩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4类,按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为:(1)H2O和CO2两液相包裹体,CO2的部分均一温度是-12℃,密度1.04g/cm3,H2O含量21%~39%(mole%),CO2含量50%~71%(mole%);(2)CO2液相包裹体,冰点温度-56℃~-61℃,均一温度-7.4℃~-35.1℃,CO2密度约为1.05g/cm3,CO2含量82.1%~98.4%(mole%),还有少量的CH4、N2和H2等组分;(3)H2O和CO2多相包裹体,CO2的部分均一温度7℃~28℃,CO2密度为0.64~0.93g/cm3,气相组分以CO2、CH4和CO为主,液相成分主要是H2O和CO2;(4)多世代盐水溶液包裹体,冰点温度-0.5℃~-20℃,盐度0.87%~22.8%(wt%),盐水密度0.7~1.05g/cm3,均一温度在150℃~200℃和约300℃,存在两个峰值。不同世代的流体包裹体记录了等密度降温的P-T路径。包裹体反映的变质作用早期降温过程流体的H2O/H2O+CO2(mole)比值降低,晚期升高  相似文献   

17.
成矿流体及成矿机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张文淮  张志坚 《地学前缘》1996,3(4):245-252
根据成矿流体样品——流体包裹体研究资料,目前已知的成矿流体主要有下列四种类型:(1)硅酸盐熔融体+M(金属);(2)H2O+NaCl+M;(3)H2O+CO2+M;(4)H2O+有机质+M。这里所说的H2O,实际上是含有一定溶质的盐水;CO2则还包含有CH4、CO、N2、H2、H2S等等其它组分。不同的矿种、不同成因的矿床与一定种类的成矿流体有关,也就是说,成矿流体具有一定成矿专属性。通过成矿流体研究,我们认为成矿作用主要有下述几种形成机制:(1)不同种类流体混合成矿机制;(2)单一流体不混溶分离成矿机制;(3)流体+有机质成矿机制;(4)水—岩交换成矿机制;(5)流体物-化条件改变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热液条件下水溶液中晶质铀矿溶解度的定量估算是采用已报道的热力学数据进行的,并用来研究阿萨巴斯卡铀矿田不整合面型铀矿化的控制因素。溶解度计算结果表明,UO2CO3^0,UO2(CO3)^2-2和UO2(CO3)^4-3等碳酸铀酰络合物在相对氧化和弱酸-弱碱条件下占主导地位;在酸性条件下氯铀酰络合物(UO2CL^+)占优势。在温度200℃以上和一定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盐度的范围以内,上述特征  相似文献   

19.
冀西北麻粒岩是我国北方麻粒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年龄对探讨我国地壳早期演化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报道了采自赤城伙房村和崇礼上新营变质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和Sm-Nd同位素年龄。赤城伙房村变质岩年龄为2513±55(2σ)Ma,INd=0.50944±5(2σ),εNd(t)=+1.2±0.5;崇礼上新营变质岩年龄为2667±90(2σ)Ma,INd=0.50930±8(2σ),εNd(t)=+2.4±0.7。冀西北变质岩可能存在两个系列,其原岩分别形成于2900~2800Ma和2700~2600Ma。该区最早地壳可能形成于2932±84(σ)Ma  相似文献   

20.
陈敬枢 《广东地质》1998,13(3):54-58
珠江三角洲某轧钢厂主厂房拟建于下卧淤泥质土的软弱地层之上,为此提出综合加固方案,按1.2m×1.2m的密度布置深层搅拌桩(桩径0.55m,桩长6m)处理上部6m厚的素填土层,按2.4m×2.4m的密度布置水泥碎石桩(桩径0.50m,桩长17.5m)穿越过埋深8~14m的淤泥质土进入粉质粘土1m,此方案不但满足构筑物对地基承载力(150kpa)和沉降变形(20mm)的要求,且施工工艺简单,处理成本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