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地层倾角矢量图产状计算点的分布形式可分为红色、兰色、绿色三种基本模式。其中砂岩层段的红、兰模式指示岩石的粒序等其些沉积特征,其矢量方位可用于分析古水流向。而泥岩、砂岩泥岩互层层段的各种模式指示岩层产状的各种各样变化,它和节理产状可用于分析地质构造,其中绿色模式反映岩层产状稳定,而红、兰模式反映有褶曲或断层存在。同时,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可以代替岩心倾角,可以弥补钻探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穆格莱德盆地断层倾角模式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穆格莱德盆地有代表性的19口井的高分辨率六臂倾角测井处理结果,及地层产状“蝌蚪图”在断层附近的变化特征,对比过井地震剖面上的断层显示特征,探讨走滑伸展盆地背景下断层的倾角显示模式及其成因。应用彩色模式分析倾角,用一种类似常规测井曲线形态分类方法对倾角模式进行分类,将该盆地中的断层倾角模式划分为圆滑形、尖峰形、伞形、箱形、膝形、雁列形及各种形态的组合形。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以圆滑形和尖峰形出现最多,膝形最少见,组合形以尖峰化的圆滑形和雁列一尖形组合为主,对各类形态所对应的断层倾角模式及沉积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沉积学研究中的地层倾角测井资料解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洪奇 《沉积学报》1995,13(1):82-87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中包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它不仅可以反映地层的岩性界面,而且对于地层的时间当量层理面也有所响应,即当地层的沉积构造发生变化时,与之相应的地层倾角和侧向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在地展倾角矢量图上,根据倾角矢量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五种颜色模式:蓝模式、红模式、绿模式、黄模式和白模式,这五种颜色模式分别反映不同的沉积构造。砂岩体在倾角矢量图上主要表现为三种矢量图模式:a.古水流模式-水流层理、顺流加积和进积;b.底线模式-侧向加积和冲蚀接触;c.地层形状模式-压实模式、古水流模式和底线模式可以指示以水流为其搬运介质的沉积砂体,如河道沉积和三角洲沉积,压实模式可以指示岩礁或砂坝。综合分析地层倾角矢量图、地层倾斜方位频率图和画有横向对比线的地层倾角极板曲线图可以研究如下所述的地层沉积学问题:1)地层的形状特征,如地层的厚度、地层的延伸方向和延伸范围、地层面形状。2)地层界面特征,即相邻地层的接触关系,是渐变接触还是突变接触。3)层理特征,如块状层理、纹层状层理和非均质层理。4)沉积旋回和韵律。5)古水流方向和砂体加厚方向。6)砂体微相,即当大的沉积环境(如三角洲沉积环境)已知的条件下,可以识别(如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等)砂体微相。  相似文献   

4.
我队于1987年12月引进了以美国生产技术组装的,适合煤田测井使用的蒙特系列Ⅲ数字测井仪,该仪器配备有地层倾角测井装置。1988年及1989两年,在本队勘探项目登封县白坪井田、禹县新峰—矿及蔡寺—白沙找煤区,对18个钻孔进行了地层倾角测井。为比较分析某一地质现象倾角测井和钻探岩心的产状资料,测量了7孔岩心的各种产状  相似文献   

5.
邹长春 《物探与化探》2002,26(6):463-466
从成像测井图像中直接提取的地层产状,只反映测井仪器坐标系中的结果。对于井眼倾斜的情况,只有进行了井斜校正后,才能获得真实的地层产状。作者推导了成像测井地层产状计算结果的井斜校正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苏北大陆科学钻探PPⅡ孔超声成像测井资料处理中,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斜井成像测井资料处理中地层产状的校正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长春  史謌 《物探与化探》2002,26(6):463-466
从成像测井图像中直接提取的地层产状,只反映测井仪器坐标系中的结果。对于井眼倾斜的情况,只有进行了井斜校正后,才能获得真实的地层产状。作者推导了成像测井地层产状计算结果的井斜校正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苏北大陆科学钻探PPⅡ孔超声成像测井资料处理中,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一种分析砂岩沉积相的新方法——测井相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军  王贵文 《地质论评》1996,42(5):443-447
本文分析了以地层倾角测井资料为核心的各种测井相标志,提出了应用测井资料进行沉积相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并在塔里木盆地三个油田进行了测井地质相分析。  相似文献   

8.
地层自然倾斜、钻具组合、钻井参数是影响钻井井斜方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根据地层层面空间网格数据,建立了地层倾角、倾向的计算方法,并针对典型防斜打直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力学分析。应用结果表明,井眼实钻轨迹与设计轨迹基本相同,形成了利用地层自然倾斜规律,在钻井自然中靶的同时,释放钻压提高钻速的防斜打直优快钻井技术,对于高陡构造油气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地层倾角测井矢量图模式识别与地质构造解释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基本方法。文中利用Fisher方法划分构造段,利用极差分层和归并,通过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模式识别,通过井钻的模式识别结果给出井位所在地的地质构造解释。本系统已在IBMPC/XT及其兼容机上实现,对胜利油田和中原油田的23个实际测井数据进行了实验,判别和解释正确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0.
在野外地质工作及收集前人工作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井田成煤的地质背景,研究了井田的构造形态、产状及规模,探讨了缓倾角断裂展布规律、形成机制及控煤规律,并对下一步主要勘探区段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估计同震滑移向量对于认识和理解破裂方式和破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上各形成了一条长250 km和72 km的地表破裂带。地震发生后至今,已经发表了大量有关同震位错沿破裂带分布的论文和报告,但绝大部分都仅仅是破裂的走向位错和垂直位错,极少有同震滑移向量的报道。这不仅是因为野外难以直接测量到水平缩短量(或拉张量),而且还因为这些走滑位错实际上是视走滑位错,部分或全部来自水平缩短或拉张。因此,仅仅根据视走滑同震位错和垂直同震位错估计的同震总滑移量肯定包含了相当大的误差。尝试利用据不同走向参考线测量到的一组(两个以上)视走滑位错来计算水平滑移向量的这一新方法,获得了中央破裂带上的7个水平同震滑移向量,并结合垂直位错量进一步计算了走滑、倾滑和水平缩短三个同震滑移分量以及断层倾角和破裂面上的同震滑移向量,综合出露破裂面的擦痕所指示的滑移向量,并对比根据矩张量解获得的震源深度的滑移向量,得出以下认识:(1)破裂南段的地表滑移向量的方位角明显小于震源深度滑移向量的方位角,表明在破裂从震源向地表传播过程中破裂面上的滑移向量发生了逆时针旋转;(2)滑移方位角向北东方向逐渐增大,表明地平面上水平滑移向量表现出顺时针旋转的趋势,而且在破裂向北东方向传播过程中近地表的走滑分量逐渐减小而倾滑分量逐渐增大;(3)几乎在每一个观测点倾滑分量都大于走滑分量,表明汶川地震的破裂方式在任何地点都是以逆冲运动为主;(4)破裂面倾角在10.4°~64.7°,平均值为41°,与天然破裂露头和探槽揭示的结果基本一致;(5)滑移向量沿破裂带的分布显示,走滑分量中段大而两端小,倾滑分量则相反,中段小两端大。  相似文献   

12.
地震照明分析能够定量分析影响逆时偏移成像质量的因素。文章基于Poynting矢量方法进行地震定向照明分析及成像补偿方法研究,利用Poynting矢量进行波场传播角度分解,通过计算不同入射及散射波方向的部分照明建立局部照明矩阵。该矩阵包含了照明分析中波与地质结构相互作用所涉及的所有角度信息,可以方便地分析目标附近所有可能的入射波和散射波对局部照明的贡献。根据局部照明矩阵可以获得对地下结构的照明描述、采集倾角响应,并依此进行成像补偿计算。以SEG/EAGE模型作为数值计算实例,进行基于Poynting矢量的照明分析及成像补偿,有效地提高了成像质量。该方法为角度域逆时偏移成像校正及分辨率分析等提供了高效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在断层等不连续位置处估计局部地震同相轴的方向较为困难。在断层、地质边界等处,同相轴不连续,结构不稳定,导致倾角等地震属性变化大。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加权广义逆矢量方向滤波方法,通过光滑经过逆转的梯度矢量场来估计局部地震倾角剖面。计算过程是:首先由改进的梯度算子计算梯度矢量场;然后设置垂直向下为参考方向,对梯度矢量场进行逆转;最后通过自适应加权广义逆矢量方向滤波方法估计倾角剖面。自适应加权广义逆矢量方向滤波方法在不连续位置处具有传统倾角估计方法不具有的高分辨率,能够稳健高效地估计地震数据的倾角剖面。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得到的局部地震倾角剖面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高分辨率地保持构造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疆某工区强非均质性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多属性优化与电成像测井信息融合的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带识别评价与钻井轨迹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相干体、蚂蚁体等多种地震属性与张量约束的稀疏脉冲反演结果综合实现缝洞发育带空间分布预测与雕刻,确定可能油气圈闭的分布范围;然后,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方法,由电成像测井资料自动拾取井壁的裂缝和溶蚀孔洞分布,统计井壁裂缝倾向和倾角;再次,用工区内钻孔多臂井径资料计算的井筒崩落信息与电成像资料拾取的诱导缝信息预测工区的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方向;最后,融合地震属性与电成像测井信息评价的缝洞分布结果,预测工区内走滑断裂带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以NE—SW为主,局部为NW—SE,且以中高角度为主的裂缝走向与主应力近乎平行。采用预测主应力分布方法实现了沿NW—SE方向的大斜度井与水平井优化设计,钻遇了大规模优质储集体,获得了稳定油流,并以此为基础在周围打井若干口,极大地降低了深层勘探的钻井风险。  相似文献   

15.
极射赤平投影中的数学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提供了严格依据赤平投影原理并利用空间解析几何知识推导出的公式计算方法,可以写出已知产状的线或面的赤平投影方程,也能计算两线所共的面,两面的交线,线或面之间的夹角以及它们的平分线或平分面,可以进行真倾斜和视倾斜的换算,倾斜和侧伏的换算;模拟线面绕轴的旋转以及恢复节理的原始产状;最后阐述用计算机进行节理统计和绘制极点等密图的原理。所用的向量表示方法直观表达了相关构造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可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也能用于生产实践,精度可达0.01°。  相似文献   

16.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a front stable rockmass barrier, the failure pattern of an oblique inclined bedding slope is conventionally recognized as a lateral rockfall/topple, and then a transformation into a rockfall accumulation secondary landslide. However, the Jiweishan rockslide, Wulong, Chongqing, which occurred on June 5, 2009, illustrates a new failure pattern of massive rock slope that rockmass rapidly slides along apparent dip, and then transforms into a long runout rock avalanche (fragment flo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the new failure pattern which is most likely triggered by gravity, karstification, and the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mining activities. A simulation of the failure processes is shown, using the modeling software, FLAC3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five principal conditions for an apparent dip slide associated with an oblique inclined bedding slope are necessary: (1) a block-fracture bedding structure. The rockmass is split into obvious smaller, distinct blocks with several groups of joints, (2) an inclined rockmass barrier. The sliding rockmass (i.e., the rockslide structure before movement) exists along a dip angle and is barricaded by an inclined stable bedrock area, and the subsequent sliding direction is deflected from a true dip angle to an apparent dip angle; (3) apparent dip exiting. The valley and cliff provide a free space for the apparent dip exiting. (4) Driving block sliding, which means the block has a push type of effect on the motion of the rockslide. The “toy bricks” rockmass is characterized by a long-term creeping that induces the shear strength reduction from peak to residual value along the bottom soft layer, and the sliding force is therefore increased. (5) The key block resistance and brittle failure. The pressure on the key block is increased by the driving rockmass and its strength decreases due to karstification, rainfall, and mining. The brittle failure of the karst zone between the key block and the lateral stable bedrock occurs instantaneously and is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generating the catastrophic rockslide–rock avalanche. If there was not a pre-existing key block, the failure pattern of such the inclined bedding rockmass could be piecemeal disintegration or small-scale successive rockfall or topple. The recognition of catastrophic failure potential in such inclined bedding slopes requires careful search for not only structures dipping in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but also key block toe-constrained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7.
邱俊  任光明  王云南 《岩土力学》2016,37(Z2):513-524
以往研究中倾倒变形研究在反倾边坡较多而在顺倾边坡中很少,对两种不同结构的边坡形成倾倒体的异同点更是存在较多空白。在总结大量倾倒体实例基础上,对层状反倾和顺倾边坡倾倒变形形成条件及发育规模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顺倾边坡若发生倾倒,通常表现为坡高 100 m,边坡坡角 35°,岩层倾角 60°,岩性为薄层或薄层与中层互层的软岩、软硬相间的岩石;反倾边坡当坡角 30°及岩层倾角 30°就可能发生倾倒,其岩性为薄层~中厚层状的软岩、硬岩及具有似层状结构的坚硬岩石均可;提出层状岩质边坡“倾倒临界倾角 ”的概念,对于顺倾边坡, 60°,当 时边坡将可能产生倾倒破坏,当 时边坡通常产生顺层面的“滑移-弯曲”或“滑移-拉裂”型破坏;反倾边坡 30°,当 时边坡才可能演化成明显倾倒变形,当 时边坡不会倾倒或倾倒不明显;对于地质条件基本相同而坡体结构不同的两种边坡,反倾边坡形成的倾倒体无论是发育分布面积还是倾倒深度通常是大于顺倾边坡的,而且一旦形成倾倒体,二者的规模通常是深层的、大型或特大型的;倾倒体的分布面积和倾倒深度均呈现一种随坡高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坡高 250 m时其分布面积和倾倒深度表现为陡然增加,并且反倾边坡增加幅度大于顺倾边坡。  相似文献   

18.
井下超声波成像提取岩层节理产状信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井下超声波电视能够提取工程勘察中岩层产状信息并完成井眼岩层3维(3D)信息图。在某地下石油储备库的工程勘察中,完成7口井的超声波电视成像测井,以其中的钻孔ZK10为例,研究并分析了井下超声波电视成像所获取的结构面倾角和倾向、岩体完整性、结构面线密度、3D岩心图和井壁图以及节理极坐标图、节理方位频率图。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井下超声波电视技术可以对钻孔所揭露的岩体质量进行初级定量化分析,为区域稳定分析、工程岩体质量分级及工程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对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