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凹凸形特殊工法在灌注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成功地解决了工程中出现的常规工艺施工的钻孔桩在砂层中摩阻力不足的问题,通过静载试验证明凹凸形钻孔灌注桩能够明显地提高桩在砂层中的极限承载力。叙述了凹凸形灌注桩的施工要求和技术措施,总结了现场的施工经验,并通过测桩验证了桩身质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以开封火电厂技改工程为例,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探讨了影响静压预制桩沉桩深度原因,分析了静压桩承载力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证明静压桩的沉桩深度和承载力与地基土的性状密切相关。对于开封火电厂技改工程场地,尽管极端进入砂层较小深度,却可以在桩端平面附近良好土层的作用下提供较大的端阻力。  相似文献   

3.
何宗义  汪潜平 《探矿工程》2007,34(12):36-38
由于持力层紧密砂层应力松弛,实际单桩极限承载力未能达到预估极限承载力,应用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技术,不仅解决了砂层应力松弛问题,且提高了单桩承载力,节约了工程成本,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介绍了上海裕景明珠广场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的设计、注浆参数、施工工艺及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4.
由于PHC桩经在穿越深厚砂层过程中常造成桩头、桩身疲劳破坏,从而无法沉桩至设计标高。为综合分析此类工况下PHC桩的可打性,本文通过GRLWEAP软件对穿越深厚密实砂层工况的PHC桩进行打桩波动方程模拟,同时在工程现场开展高应变打桩监测试验。研究发现PHC桩穿越深厚密实砂层除了需要选择合理的打桩系统和打桩工艺外,还须采用引孔措施以及对桩身和桩靴进行必要的加强处理。为穿越深厚密实砂层工况下选用PHC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秦宗付 《探矿工程》1996,(6):30-31,41
在砂层摩阻力不够的情况下,采用凹凸型钻孔灌注桩施工提高单桩承载力,获得成功。介绍了凹凸型钻孔灌注桩的设计,施工方法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在较厚砂层中的应用实例,总结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在较厚砂层中应用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及难点,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在较厚砂层中及较长桩长的施工中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
上海港外高桥四期码头桩基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港外高桥沿线上下游的桩基地层地质条件存在着差异。以拟建四期工程为起点的下游段,具有“稳定砂层”深埋,持力层范围内土层的泥质成分增多等特点,经勘探及沉桩、试桩检验,下游地段并不由此导致桩长甚至桩型变更等问题,上游的桩基设计经验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8.
简要阐明压桩技术的原理,优点和方法。以工程实例说明对保护桩周边建筑物稳定的预防措施的作用。指出在砂层中运用压桩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碎石桩的塑性分析及极限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土力学及弹塑性理论为基础,在适当的假定基础上,分析了碎石桩的塑料性应力分布,并推导出了单桩极限承载力和单桩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出了单桩静载试验结果无法反映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柱体的承载能力的结论,章最后出了一个工程实例,以验证本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通州地区某工程场地情况为深厚砂层,从该工程的单桩竖向抗压及抗拔静载现场试验,选取两个试验区各3根桩身全长桩侧后注浆灌注抗拔桩和桩身全长桩侧及桩端后注浆灌注抗压桩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试验桩的现场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试验桩的侧阻力曲线;其次对抗拔桩与抗压桩在极限荷载下侧摩阻力的发挥情况进行比较,简要分析了砂土地基中抗压桩与抗拔桩的桩周各土层侧阻力随荷载增加而变化的受力特性;再以抗拔与抗压试验桩各土层的极限侧摩阻力之比,计算抗拔桩各土层的抗拔系数,并对各土层抗拔系数的取值范围与随深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厚砂层试验计算结果表明,两试验区抗拔桩的抗拔系数范围分别是0.34~0.67和0.31~0.63,其中试验桩桩周中上部土层的抗拔系数范围分别是0.51~0.67和0.51~0.63,桩身下部土层侧阻力发挥不充分,抗拔系数均小于0.5。该试验成果可为此地区深厚砂层抗拔桩的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JPP桩不同组合水平承载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连伟  顿志林  李果  詹俊峰 《岩土力学》2014,35(Z2):101-106
高喷插芯组合桩(简称JPP桩)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桩,实现了刚性桩的效果、柔性桩的成本,在基坑支护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但其水平承载性能的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为了研究不同组合形式的JPP桩水平承载特性,利用自主研制的桩基模型试验加载系统进行了4种不同组合形式下JPP桩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段组合II的水平承载能力最高,上组合与分段组合I相近,下组合的水平承载能力最低,表明越多的分段组合呈现出整体承受水平荷载的能力。桩身最大弯矩出现在距离桩顶以下3~4倍芯桩桩径处,该部位相对薄弱,易发生破坏。地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体特性将直接影响着桩的水平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珠海某工程地域属典型海陆相沉积,地基处理深度范围分布包括回填砂、淤泥层、砾砂层、砾性黏性土等,持力层在砾砂层。地下水位较高,采用湿作业环境下的灌注桩施工工艺,持力层为砾砂层,成孔进入砾砂层2m,砾砂层存在沉渣速度快的问题。该地区所有桩100%声波检测,而I类桩合格率整体偏低,存在共性,持力层位于砾砂层的沉渣控制,成为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旋喷群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喷桩加固软土地基在各种地基处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旋喷桩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其施工工艺的改进上,或者针对单桩的承载特性进行研究,而对旋喷群桩的承载特性则研究不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基于MIDAS-GTS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通过改变旋喷群桩的布置方式、桩弹性模量、桩长、桩径、桩距等设计参数及桩-土接触面等参数对旋喷群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旋喷桩加固软土地基主要减小了地表至桩底深度范围内土体的竖向沉降,对桩底下方的土体沉降基本无影响;提高旋喷桩桩径及材料强度会提高复合地基承载能力;不同旋喷桩布置方式、桩-土之间是否设置Goodman接触面单元对地基承载能力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岩溶地区冲孔桩施工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岩溶地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桩基选型应慎重。根据工程经验,冲孔桩较适宜,但冲孔桩的施工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某新机场航站楼地处石灰岩地区。第四系覆盖层中砂层厚度大,下伏基岩岩溶发育强烈、岩面起伏、倾角陡、裂隙发育、土洞及溶洞广泛分布,地下水埋深浅、地质条件相当复杂;冲孔桩施工时不可预见因素多,特别是成孔时事故多,全岩面难以正确判断、水下灌注混凝土困难等。在认真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难点后,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有针对性的采取了各种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边坡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普通抗滑桩嵌固段顶端前侧地层抗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嵌固段顶部拓宽型抗滑桩结构。基于水平受荷的弹性地基梁模型,推导滑床为多层岩土体的嵌固段顶部拓宽型桩的内力、位移、地层反力计算公式。实例分析表明,当桩体局部拓宽宽度为原桩宽度2倍时,嵌固段顶端地层反力可减小约25%,桩体最大弯矩及剪力减少5%~10%。讨论了拓宽宽度与深度、桩体嵌固深度、桩间距等主要因素对拓宽型桩内力与位移的影响,结果显示:普通桩经嵌固段顶部拓宽后,桩身水平位移与嵌固段顶端前侧地层反力显著降低;拓宽宽度与深度、嵌固段深度的增加均能增强拓宽型抗滑桩的水平承载能力,但当拓宽宽度达到原桩2倍、拓宽深度超过嵌固段深度40%后,继续拓宽对桩体水平承载能力的增加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液化场地桩基桥梁震害响应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大型振动台进行液化场地桩基桥梁震害响应模型试验,很好再现了自然地震触发场地液化及结构破坏的各种宏观现象。0.15gEl Centro波输入下,上部砂层局部液化,桩-柱墩加速度主要表现为低频反应,桩动应变幅值自下而上很快增大、到达地表则大幅度减小。0.5gEl Centro波输入下,整个砂层全部液化,桩被折断且加速度也主要表现为低频反应,桩动应变幅值自下而上很快增大、到达地表则大幅度减小。砂层液化与否,对桩-柱墩动力反应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黄殿贵  章兆熊 《探矿工程》1988,(2):20-21,37
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多采用各种桩基、箱基或混合复配形式,其中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又以施工技术先进、适应性强、质量好、成本低而受到重视。去年我队在粘土层、砂土层、砂层等较松软地层的基础施工中运用了振冲成孔灌注桩技术。振冲法在软弱地基的砂桩、碎石桩、石灰桩施工中具有设备简单、搬迁方便,成孔速度快等优点。但这种施工方  相似文献   

18.
类刚性-大直径水泥土(旋搅)桩是水泥土桩系列中的一种新桩型,其特有的有关造桩的科技成果已获得了众多工程专家的赞誉和社会的公认,并已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推广应用。其中,最具持续发展意义的成果,则是可促进建筑工程实现低碳目标:即低耗、低噪、无污染施工。通过该桩型的一些实例,结合珠三角地区的地层特点,重点介绍了在含水量为70%-80%的(欠固结)淤泥地层中,Φ1000-1200 mm水泥土桩现场抽芯桩身强度95%达到qu(28d)≥1.5-2.0 MPa的成果,以及"Φ1000 mm水泥土桩穿透N≥38击粗(砾)砂层"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柴源  牛勇  吕海波 《岩土力学》2022,43(8):2203-2212
钙质砂属于岩土工程中一种特殊的岩土材料,除具有颗粒形状不规则、易破碎等特征,还具有胶结性。针对钙质砂具有胶结性的地质现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胶结钙质砂地层中钢管桩的承载能力、沉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同时与未胶结钙质砂中的桩基承载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未胶结钙质砂中的钢管桩相比,胶结钙质砂的相对密实度对桩基承载力影响程度明显减弱,桩的承载形式依然表现为端承桩,随着钙质砂胶结程度的提升,桩端阻力承载占比越来越高;胶结程度较高的钙质砂地层中桩身侧摩阻力发挥存在异步过程,这是因为桩基沉降时桩身下部破坏砂层形成了更为紧密的新接触面,该接触面对桩身的径向膨胀更为敏感;胶结钙质砂中桩基 qs-Su 线没有出现明显的硬化阶段,与未胶结钙质砂地层中桩基的 qs-Su多段折线变化规律不同,胶结钙质砂地层中桩基的 qs-Su曲线更为接近双曲线线型。  相似文献   

20.
永和电厂工程基础采用 80 0~ 1 80 0mm钻孔灌注桩 ,最长桩达 54m。其施工难点是桩径大 ,桩深 ,桩位精度要求高 ,穿过巨厚砂层 ,且设计用插筋笼与上部荷载柱连接。介绍了质量控制措施及桩头质量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