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汶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都汶公路沿线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波动效应等问题,该文以都汶公路沿线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省情普查及监测数据,探讨了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内部各动力要素间的协同耦合机制。通过对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并构建了宏观—中观—微观联动的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本底库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揭示都汶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变化的影响因素、机制和规律,界定都汶公路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阈值。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考虑了西南地区的"震后效应",适合于开展山区地质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研究。  相似文献   

2.
张俊峰  何政伟  汪宙峰 《测绘科学》2008,33(2):170-171,179
在公路选线设计中,地质稳定性是决定公路路线走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选线时应充分考虑地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地段,减少路线穿越不良地质地段的里程。本文利用GIS强大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针对天山公路实际,引入信息量模型,开发了地质稳定性评价系统,从定量的角度为天山公路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以灾害地质出现的空间为主线,将海洋灾害地质因素分为海岸带灾害地质因素、海底表层灾害地质因素、浅层灾害地质因素以及构造灾害地质因素4大类型。利用数字化编图技术对新旧资料进行处理,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确保编图质量;各灾害因素在MapGIS基础平台上以点、线、面3种图元表示,根据其类型进行分层设计并统一成图;并简要分析了区域海洋灾害地质因素的分布特征及范围,以期为我国海底勘测、科学研究及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南地区山高坡陡、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地质灾害频发,给公路运输安全带来重大影响。针对山区公路特点,基于3S等现代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山区公路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及安全保障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能够提供公路沿线可视化数据,快速查询公路资源和设施的分布情况,提供灾害预警和合理的治理方案,有利于公路行车安全及保畅工作。  相似文献   

5.
川藏公路中段地质灾害现象的航空遥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藏公路巴塘至林芝段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该地区是现今地壳运动十分强烈的地区之一,地形起伏强烈,气候变化多样,因此地质灾害十分发育,川藏公路就穿过这样一个复杂的地区。为查明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分布情况,90年代初,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沿川藏公路进行了彩色红外航空摄影,比例尺为1∶6万。通过彩色红外航片的解译及野外实地观测,圈定出滑坡、泥石流及崩塌等灾害现象,并对这些灾害的强度、活动性及其对公路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对灾害成因及治理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空区地表沉陷对公路的破坏特征及预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会使地表公路发生沉陷,甚至出现突然坍塌或沿层面滑移等灾害事故.本文根据岩层与地表移动原理,基于曲面分布矿层、任意形状工作面条件下地表点在任意方向的移动与变形值预计方法,并顾及复杂地质、采矿、地下工程、地形、公路等级及其附属设施结构等基本因素,分析公路遭受地表沉陷破坏影响的特征,推导出地表沉陷区公路移动与变形预计公式,讨论了公路安全性评估方法,提供公路坍塌事故的防治措施.最后,列举了一个公路沉陷预计实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对宝天铁路滑坡和崩塌灾害的调查与动态分析。通过对5个时相不同比例尺的航空像片的分析判读,在宝天段线路两侧各1公里的地带内共发现滑坡398处、崩塌206处,其中涉及线路的滑坡61处、崩塌94处。其次,在综合分析地形、地质、水文和人文等病害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工程病害的发生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以发生在黄土者最多,其次为破碎的变质岩和风化的花岗岩,而砂砾岩中最少;崩塌以发生在花岗岩者居多,其次是变质岩系,再次为黄土,砂砾岩中最少。该成果不仅发现了比既有资料多得多的滑坡数量,而且初步摸到了滑坡的发生规律,从而为该段线路病害的防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岩溶区公路滑坡要素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岩溶山区因其脆弱的工程地质条件使得区域内的公路沿线容易发生沉降、变形和滑坡等问题,该文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TLS)技术对云南九乡一个具有典型岩溶区地质环境的公路边坡进行扫描,对地面激光点云的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处理中的多站数据配准、点云滤波去噪、地面点云空洞修复以及基于点云数据的精细化建模等技术环节进行探讨;以位于该公路边坡上的一个滑坡为实验对象,着重对滑坡范围线、剖面线、滑坡坡度角和不稳定土方量等滑坡监测要素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这是将地面TLS技术应用于岩溶区公路滑坡监测单期数据处理路线的一次探索,为后期基于激光点云的滑坡监测中多期数据的整合、管理和分析等集成式处理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公路病害巡检是公路安全监测的重要途径,利用GIS技术对多期可量测公路影像进行病害的快速对比,可为研究公路病害发育、评估公路病害等级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利用现代移动测量技术,可方便快捷的得到带有坐标的公路影像数据,将多期扫描数据作为对比项,利用GIS影像及工程管理机制,研究了高效率的公路病害发育对比技术,满足了实际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为尽可能早地发现并排查出高速公路灾害的隐患点,本文以昆磨高速公路的昆明至玉溪路段为例,首先基于PS-InSAR技术,利用45景Sentinel-1影像获得了研究区域2018-2019年的沉降速率图。然后对沉降严重区域进行横纵断面分析,识别出昆磨高速公路沿线的隐患路段。最后对这些路段的进一步监测提出建议。研究表明,昆磨高速公路沿线总体呈现出较为平缓的沉降趋势,但存在着3个严重沉降区。分别是谢井村和朱井村路段、昆磨高速公路与东绕城高速公路交界处路段,以及昆磨高速公路与晋新公路交界处路段。因此证明了PS-InSAR技术能有效排查高速公路沿线的灾害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