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华南某隐伏铀矿床以其矿化垂幅大于1000多米和原生垂直分带保存完整而在华南铀成矿区具有典型意义。我们对该矿床的垂直分带现象、原因作了详细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个热液的混合和沸腾垂直分带模式。这一地球化学模式对于指导寻找隐伏铀矿床大有裨益。 1、矿床垂直分带所研究的隐伏铀矿床属花岗岩型铀矿床。引起该矿床垂直分带的主要因素首推热液活动。因此,作者从热液的成分和性质、热液活动的产物(热液脉体和矿石)、热液活动对环境施加的影响(围岩蚀变)等方面入手,研究了该矿床的原生垂直分带。  相似文献   

2.
棉花坑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床,其铀成矿与硅化蚀变作用关系密切,但硅化蚀变与铀成矿之间的成因联系研究相对薄弱,尤其对早期红色硅化蚀变流体特征研究较少。文章选取棉花坑铀矿床早期红色硅化蚀变岩、微晶石英进行了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坑铀矿床红色硅化蚀变岩亏损Zr、 Nb、 Ta等高场强元素,富集U等元素;w(∑REE)值较低,为(10.3~109.2)×10-6,且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赋矿围岩基本类似,暗示红色硅化蚀变流体贫稀土元素,矿化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围岩;同时其Sm/Nd、Pb/Ce和La/Ba值分别为0.27~0.39、0.97~8.11、1.76~16.81,指示了红色硅化蚀变流体为浅源和深源的混合。棉花坑铀矿床红色微晶石英中w(Al)值介于(45~157)×10-6之间,含量相对较低且变化范围较小,暗示流体的pH值变化较小;结合红色微晶石英型铀矿化品位相对较低的特征,推测红色微晶石英中w(Al)值变化特征可作为红色微晶石英型铀矿化铀品位相对高低的重要判据。  相似文献   

3.
倪师军  金景福 《矿物岩石》1992,12(4):103-108
302铀矿床是一个大型的隐伏花岗岩型铀矿床。矿床不同垂深部位产出的石英、萤石和方解石的矿物热释光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矿物的人工热释光(ATL)性质在矿床垂向上有明显的反映。矿床上部的石英的ATL发光曲线上只有一个单峰,而矿床下部则可出现有2—3个峰。矿床上部的石英、萤石和方解石的ATL发光强度相对较小,陷阱类型较少,陷阱深度较浅,而矿床下部的情况刚好相反。石英、萤石和方解石的人工热释光性质可以作为划分铀矿床垂直分带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4.
8411矿床沥青铀矿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8411矿床是一个以岩浆期后热液作用为主的复合成因铀矿床,它在空间上和成因上与某同熔型石英正长岩、花岗岩侵入体有关。该矿床中的沥青铀矿具有反映其形成条件的某些标型特征。本文研究了该矿床沥青铀矿的产出特点、标型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相似文献   

5.
闵茂中 《岩矿测试》1985,(3):225-231
8411矿床是一个以岩浆期后热液作用为主的复合成因铀矿床,它在空间上和成因上与某同熔型石英正长岩、花岗岩侵入体有关。该矿床中的沥青铀矿具有反映其形成条件的某些标型特征。本文研究了该矿床沥青铀矿的产出特点、标型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相似文献   

6.
蒋向新 《矿床地质》1990,9(1):56-62
一七九岩体接触带产有铀矿床。该矿床矿石组合为沥青铀矿-金属硫化物-方解石。赋矿岩石为晚元古代浅变质岩、晚古生代碳硅泥岩及印支期花岗岩等围岩中的碎裂岩。该矿体既具花岗岩型铀矿的一般特征(如受岩体和断裂构造控制,与该岩体内的微晶石英型铀矿床,有着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也有自身的某些特点(如沥青铀矿主要沉淀于碳酸盐热液期,在成因上具多源性和复成性,属混合热液型);在成矿地质背景方面,具铀源条件较差、碳酸盐岩与水云母化发育等再要特色。矿床属花岗岩型铀矿中的一个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典型热液型铀矿床铀-赤铁矿型、铀-黄铁矿型铀矿石矿物组合特征、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探讨了热液型铀成矿的氧化还原条件。相山矿田碱交代成因的铀-赤铁矿型矿石矿物组合为沥青铀矿-赤铁矿-钠长石-磷灰石-碳酸盐;长江矿田酸交代成因的铀-赤铁矿型矿石矿物组合为沥青铀矿-赤铁矿-微晶石英。铀-黄铁矿型矿石矿物组合为沥青铀矿-黄铁矿-微晶石英-萤石。铀-赤铁矿型较铀-黄铁矿型形成早,两种类型铀矿石在矿田深部及浅部均有大量富集,垂向上呈现相互叠置的分布特征。沥青铀矿形成并能稳定存在的氧化还原条件为黄铁矿至黄铁矿与赤铁矿共存区,黄铁矿存在有利于沥青铀矿富集,完全的赤铁矿区不利于沥青铀矿的形成及保存。  相似文献   

8.
302铀矿床热液的混合和沸腾垂直分带模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302隐伏铀矿床以其矿化垂幅大和原生垂直分带保存完整而在华南铀成矿区具有典型意义。本文提出了一个热液的混合和沸腾垂直分带模式。热液的混合是指大气降水、幔源流体以及花岗岩中残留热液的三元混合。矿前阶段发生了规模较大的热液混合作用,这导致了矿床垂直分带雏形的形成。成矿阶段发生的热液沸腾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矿前阶段形成的矿床垂直分带程度。矿后一定程度的改造作用形成了矿床垂直分带的现代格局。  相似文献   

9.
热液铀矿床与硫同位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根庆 《地球化学》1982,(3):322-327
花岗岩内热液交代充填型铀矿床,根据现有的认识大致可以分成两个系列。一是酸性蚀变交代充填系列,形成铀-微晶石英型、铀-萤石型、铀-粘土型铀矿床。另一是碱性蚀变交代系列,形成碱交代(岩)铀矿床。前者从成矿前岩石蚀变到成矿后脉体充填,均不同程度地发育有黄铁矿。此外,尚有少量方铅矿、白铁矿、闪锌矿、辉铝矿、黄铜矿等。这是  相似文献   

10.
460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振强 《辽宁地质》2001,18(1):28-33
460铀矿床是我国华北地台北缘一个有代表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该矿床研究对我国北方火山岩型铀矿找矿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从岩石化学、微量元素、铀钍演化、共生与伴生元素、稳定同位素、成矿温度及成矿年龄等方面研究了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矿床的成矿机理,建立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320矿床微晶石英硅质岩具独特的岩石学特征和特定的微量元素组合;产于栖霞组灰岩与当冲组硅质页岩界面的层间破碎带的上盘。按硅化强弱可分为石英质岩、微晶石英岩和硅化硅质岩3类,与铀矿化关系最密切的是黑色石英质岩和黑色微晶石英岩。根据P·尼格里的岩石化学计算法类比,笔者认为该岩石的原岩为粘土-石灰岩混合物类型。微晶石英硅质岩的形成是受区域构造应力影响的,是在一定温度、压力和裂隙溶液的共同作用下溶液中SiO_2围绕石英、方解石和生物碎屑颗粒重新结晶沉淀形成的。岩石重结晶时没有外界成分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对产出在花岗岩基底中的6722铀矿床长英质隐爆碎屑岩地质构造行征进行了研究,并与我国在相似地质条件下进行的地下核爆炸试验产生的地质效应作了对比,类比计算出形成该隐爆碎屑岩体的爆炸能量(TNT当量)。采用偏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TEM)研究隐爆碎屑岩中花岗岩角砾内石英的显微裂隙构造,光性特征及自由位错的类型和密度并与基底花岗岩(大富足花岗岩体)中的石英进行对比。综合研究阐明的类型和密度,并与基底花岗岩(大富足花岗岩体)中的石英进行对比。综合研究阐明6722铀矿床隐爆碎屑岩的形成机制届于一种在高温(>400℃ )条件下由瞬问爆炸而产生的脆性变形作用,同时引起石英中位错退火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桂北沙子江铀矿床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沙子江矿床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各成矿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显示成矿早阶段部分高温流体对铀的迁移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而整个成矿过程中主要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及中等密度热液.含子矿物包裹体可能捕获于流体沸腾作用过程中.沸腾作用降低了成矿流体中碳酸铀酰络离子的浓度,有利于铀的沉淀.成矿晚阶段,源自赋矿的富烃花...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431铀矿床地质特征与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额尔古纳地区铀矿特征及成因类型,选择431铀矿床,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对与铀矿化成因关系密切的硅化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431矿床产于印支期花岗岩与新元古代额尔古纳群变质岩接触带部位,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围岩普遍发育硅化、绿泥石化、水云母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等蚀变现象,地表矿石中铀矿物主要为钙铀云母.硅化石英脉中含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两种类型包裹体,对应的均一温度分别为132.2~301.5℃和322.5~408.9℃,平均值为247℃;盐度分别为12.65%~2.73%和4.04%~16.94%,平均值为8.18%;流体密度分别为0.76~0.94 g/cm3和0.60~0.78 g/cm3;成矿流体属中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CO2流体体系.利用相关公式估算该区铀矿的成矿深度介于0.4~1.7 km.431铀矿床属浅成中温热液矿床,成因上与花岗质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浙江大桥坞斑岩体“双层结构”与铀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王祖伟 《地质与资源》1996,5(3):178-186
本文分析了小秦岭成矿带金矿化不同矿化类型、石英脉型金矿化不同矿化阶段及不同金矿床类型在垂向上的变化特征,确立了金矿化在垂向上的分带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深部"第二矿化段"存在的可能性,推断了金矿化的剥蚀深度及矿脉在深部的矿化特点,为金矿床的深部预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热液矿床石英铅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明友  金景福 《地质论评》1997,43(3):317-321
作者以若尔盖铀矿床为例,研究了含矿热液形成的石英脉石英的铅同位素组成,并将其作为联系母源铅同位素组成的桥梁,判别铀的来源。结果表明,矿床中石英铅同位素组成与含矿黄铁矿和中酸性构造-岩浆成因的花岗岩铅同位素组成具线性演化关系。由此提出含矿热液中的铀来自中酸性构造-岩浆岩而不是地层岩石的新见解,同时提出利用热液石英铅同位素组成判别非放射性矿床成矿元素来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混合岩型铀矿是康滇地轴上最有希望取得找矿突破的铀矿类型,海塔地区的铀矿化即是该类型铀矿的典型代表。本文针对区内的长英质脉矿石、富晶质铀矿石英脉矿石和含矿热液石英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塔地区混合岩型铀矿的成矿作用可分为2个阶段:早期混合岩化热液成矿阶段为高温、中低盐度流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380~540℃,盐度变化范围为16.15%~23.18%NaCl eqv,是区内铀成矿的主要阶段;晚期热液叠加改造成矿阶段为中低温、低盐度流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40~220℃,盐度变化范围为5.56%~23.18%NaCleqv,是区内富铀矿的形成阶段。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测试表明,长英质脉矿石石英包裹体中以CH4、CO2为主,其次为H2O和N2;而富晶质铀矿石英脉及含矿热液石英脉石英包裹体中以H2为主,部分含有CO2、CH4、H2O。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早期混合岩化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可能为岩浆水与变质水的混合,而晚期热液叠加改造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中可能有大气降水的加入。  相似文献   

19.
原生晕垂向分带模型找矿法及其在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晕指示元素垂向分带模型找矿法是通过发现、研究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垂向分带规律、建立指示元素垂向分带模型进行找矿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找矿实践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攻深找盲、推断矿体剥蚀程度、追踪矿体延伸方向,其找矿效果明显。有关该方法分带序列计算方法、分带模型以及在铀矿床(体)预测应用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分带序列计算方法方面,我国化探工作者提出的广义衬值法、浓集重心法,计算过程简单,值得推广。近年来该方法的重要研发成果——构造地球化学原生叠加晕评价技术在铀矿地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可大大减小工作程度较高地区的化探工作量、降低勘查费用、缩短勘查周期,从而有效提升铀矿资源勘查的水平和能力。因此,该方法应用于铀矿勘查,其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20.
670矿床是中国东南部中生代火山岩带内典型的火山岩型铀钼矿床;矿床具有叠加成矿特点.本文利用诱发裂变径迹的方法研究了矿床火山围岩中铀的赋存状态及配分.结果表明火山围岩中的铀主要有三种赋存状态:(一)分布在火山基质及晶屑内均匀分散的质点铀,其裂变径迹是弥散状或弧立星射状分布;(二)吸附在蚀变矿物表面、矿物隙间及微裂隙内的聚合态铀,其裂变径迹为密集带状及团块状;(三)分布在副矿物中或呈铀矿物存在的铀,其裂变径迹为聚合星射状及团块状.矿物的蚀变过程,如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可改变火山围岩铀的赋存状态,造成铀在岩石中的活化和预富集,从而有利于矿化.因此火山围岩中铀的含量虽然较低,但对火山岩型铀矿的形成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