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针对重庆大足千手观音中水文地质勘探问题,采用了探地雷达和钻孔电磁波CT勘探方法对千手观音岩土地质工程进行勘探和分析,并对该地区主要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特征分析和三维动态模拟。结果表明探地雷达和钻孔电磁波CT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很好地对千手观音等文物进行勘探,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海滨 《吉林地质》1996,15(2):82-86
岩矿石吸收系数是钻孔电磁波法解决地质问题的重要的物性参数。岩矿石有无吸收系数的差异,是开展钻孔电磁波法能否奏效的前提。了解岩矿石的吸收系数可对钻孔电磁波法的透距和分辨力作出估计,并可为钻孔电磁波的反演解释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不但给出了岩矿石吸收系数的计算方法,也给出了室内岩矿石标本吸收系数的测定方法和野外实测岩矿石吸收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岩矿石吸收系数是钻孔电磁波法解决地质问题的重要的物性参数。岩矿石有无吸收系数的差异,是开展钻孔电磁波法能否奏效的前提.了解岩矿石的吸收系数可对钻孔电磁波法的透距和分辨力作出估计,并可为钻孔电磁波的反演解释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不但给出了岩矿石吸收系数的计算方法,也给出了室内岩矿石标本吸收系数的测定方法和野外实测岩矿石吸收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孔间电磁波CT技术是工程勘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利用孔间层析成像进行探测,其成果清晰、直观,较好地展现了孔间介质电磁波吸收情况,清楚地显示出地下不同地质体的空间分布。北京普安店地区存在岩溶塌陷,前期进行了大量的钻孔勘探,利用钻孔进行孔间电磁波CT扫描,探测钻孔之间溶洞的分布情况,填补了钻孔之间溶洞展布情况的空白,并对溶洞的充填情况进行解释。该技术提供的数据准确可靠,信息丰富,为后期岩溶地区的稳定性评价及工程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地球物理勘探在探测煤矿采空区覆岩“两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地质雷达法、电磁波CT成像法及瞬变电磁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覆岩“两带”的应用。认为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观测钻孔不足或冲洗液消耗量法不能顺利进行时能有效地探测煤矿采空区覆岩“两带”,特别是瞬变电磁法有分辨率高,抗干扰性强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磁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规律来解决地质问题,是一种先进的物探方法.近年来,我国在应用钻孔电磁波法勘探金属矿体以及查明石灰岩喀斯特溶洞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随着方法的发展,需要从理论上对电磁波在地下有耗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作更深入的研究.举例来说,目前电磁波法的资料解释是以光的直线传播为基础的,这样就不能解释屏蔽体后面的衍射现象.本文在大量模型实验的基础上,对有耗介质中电磁波的衍射和散射作了初步研究.文中所阐明的有耗介质中的物理光学分析方法,在电磁波的传播理论和实际应用中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建国 《地球学报》2002,23(6):567-571
钻孔电磁波法的正常场公式是进行各种钻孔电磁波探测理论研究和资料解释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将其建立在近代天线理论之上。通过对钻孔电磁波法中的基本电磁系统的分析讨论,证明了关于绝缘天线的广义传输线理论在钻孔电磁探测和电磁波测井中的可应用性,并给出了在一般条件下的基于广义传输线理论的钻孔电磁波法正常场公式。通过与经典的正常场公式的定性对比发现,基于广义传输线理论的正常场公式既包含了天线本身绝缘层的作用,又考虑了钻孔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的公式能提供更多的关于围岩和钻孔流体的电磁性质的信息,应能成为跨孔电磁成像和电磁  相似文献   

8.
自1977年下半年开始,地质部物探所和武汉地质学院协作,在新疆地质局及第七地质大队和物探队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钻孔电磁波法找铬铁矿的现场试验。通过几年来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取得了值得重视的地质效果。本文介绍这一方法在铬矿普查与勘探工作中的作用与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需要,分析了用电磁参数分辨油水的特殊优越性,介绍了电磁波法在油田的应用现状,探讨了跨孔电磁波法在碳酸盐岩类和沙泥岩类油气储集层的勘探和开发中的应用前提和可能性。并对应用于油田的地下电磁波法仪器及软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黄土盖层对地震波、电磁波等有很强的衰减作用,限制了地震反射波法、电磁波法等多种物探方法在黄土覆盖区的应用。针对黄土盖层厚度大、分层细的特点,采用主动源与被动源面波法联合勘探,使两种面波方法优势互补,达到准确探测黄土覆盖区地质分层的目的。研究区位于渭河盆地凤翔县郊,为典型的黄土覆盖区,黄土覆盖层厚度为80~120 m。通过对研究区主动源与被动源面波实测资料的处理,得到的二维横波速度剖面上的主要地层分层位置与实际钻孔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得到了研究区的三维地层结构。联合成像结果表明采用被动源与主动源面波联合勘探进行黄土覆盖区地层结构分层是可行且有效的,为黄土覆盖区地质填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1.
会议预告     
经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研究决定,1984年将举行以下五个学术讨论会: 一、地下电磁波法讨论会内容:1、地下电磁波法的应用效果;2、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理论;3、地下岩矿介质电磁特征;4、电磁波法仪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偏心式激振器在稳态瑞利波勘探中的应用,现场工作布置方法以及频散曲线的计算方法,并对稳态瑞利波法勘探与钻孔波速测试进行了对比,两者数据很接近, 偏心式激振器激振频率低,激振能量大,在稳态瑞雷波法勘探中应用效果很好,可以代替钻孔声波测试,进行地层波速测试,降低成本,提高工程勘察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在煤层气勘探开发领域尚未解决的空间定向钻孔轨迹设计问题,提出了分支孔斜平面设计法。该法使空间定向钻孔设计简化为斜平面内定向钻孔设计。而斜平面内定向钻孔设计又可借助于垂直平面内定向钻孔的设计方法。因此,使用该法不仅解决了空间定向钻孔轨迹设计问题,而且方法简单,设计灵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对钻孔电磁波法的资料处理与解释问题作了一点工作,建立了一个利用M—160—Ⅱ机实现电磁波法资料处理、解释的程序系统。  相似文献   

15.
钻孔电磁波法在地基岩溶探测中的应用效果郭生浦,林维芳,刘永翔,杜聿麟(广东省华南工程物探技术开发总公司,广州510080)94年6月,受甲方委托,我公司应用钻孔电磁波法对某些建筑场地进行了岩溶探测。所用仪器为地矿部廊坊物化探研究所研制的厂vQ一3A型...  相似文献   

16.
广西靖西大龙潭水库枢纽,为浆砌石重力坝,坝轴线长249 工程于1963年竣工蓄水,同年坝基大量漏水,库内出现多处漏水漩涡,水从坝下穿流而过在下游涌出,当水库泄空后,发现库内有岩溶塌陷(落水洞)多处.以往采用常规的勘探方法仅能了解单个钻孔竖直方向的地质情况,不利于查清坝基横向连续发育的破碎带和溶洞空间分布.孔间电磁波CT探测技术与钻探相结合,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孔间电磁波CT探测在大龙潭水库坝基的岩溶探测结果说明,这种方法可行有效,溶洞和破碎带探测结果还经过灌浆钻孔的验证.  相似文献   

17.
河床深厚覆盖层勘探取样与试验研究是我国西部水电工程勘察中最常见技术难题之一。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区河床覆盖层厚度较大、成因多样、组成混杂、结构不均,高围堰与深基坑稳定问题突出。为此,作者所在单位开展了专题研究工作,在勘探取样技术与原位测试方法上进行了探索与创新为获得原状样而专门研制了单管与双管内筒式锤击取样器,为弥补钻探取样之不足而将可视化技术(如钻孔数字彩电、孔间电磁波CT)与常规物探方法(如地震法勘探、钻孔声波测试)相结合创新性开展原位测试,全面查明了河床覆盖层的组成及结构,开辟了河床深厚覆盖层地质勘察研究的新途径,不仅为河床深厚覆盖层工程特性室内试验研究提供了前提,而且为高围堰与深基坑稳定问题地质分析、工程评价及设计处理提供了充分可靠的地质依据,可为类似工程地质勘察研究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钻孔电磁波法是目前地下物探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矿床勘探和勘查水文、工程地质问题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效果,例如,在大面积覆盖区、研究复杂形态含铜磁铁矿体的走向、产状(安徽月山,圈定钻孔间铬铁矿体的形态(新疆隆尔托海);水利部长江规划办公室物探队在探测大型水电站坝址下深部岩溶洞获得成果,其它工程,如大型火电站基础(山西霍县)、煤矿(山东淄博、唐山等地)和金属矿区(湖南水口山)的老窿和岩溶洞分布、煤炭部的几个煤研所也作出了很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杨开渠同志在《地质与勘探》上所提到的绘制剖面图和中段平面图的方法,对于钻孔落在勘探线上的情况是适用的.但是在钻孔布置在勘探线一侧时,为了把钻孔结点准确地表示在中段平面图和剖面图上,在作图时,还必须考虑钻孔与剖而的间距m(见附图).  相似文献   

20.
跨孔电磁波透视法在荷叶塘高架桥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荷叶塘高架桥桥位区岩溶强烈发育。为查明各桥墩位置深部岩溶发育的类型、规模,勘察中采用了跨孔电磁波透视法。结合钻探和跨孔电磁波测试结果对该桥桥墩位置深部岩溶发育的规律进行了分析,对跨孔电磁波测试的验证和效果进行了讨论。钻孔验证表明跨孔电磁波透视法探测精度较高。综合分析表明,可应用跨孔电磁波透视法成果作为确定桩基础持力层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