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目前,在国际地层委员会之下的定量地层委员会已基本筹备就绪。召集人是加拿大的F.M.Gradstein博士。委员会的18个投票委员人选也基本确定,其中加拿大二人、中国二人、英国二人、荷兰一人、印度二人、瑞典一人、瑞士二人、美国四人、苏联二人。不久将选举主席和秘书。 定量地层学是用数学(统计的和非统计的)手段,研究探讨地层问题,包括了对生物地  相似文献   

2.
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处理地层信息,构成了定量地层学这一分枝学科。1975年英国W·斯瓦尔扎克写出第一本专著《沉积模型和定量地层学》。1976年,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148项开始后,定量地层学的研究进展很快,到1985年底,已形成一套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岩石地层学正面临决择,它可以继续沿着现在的道路,追随混杂了很多国家地层规则的国际地层指南的建议而发展;或者选择层序地层学和这里所谓的“成因地层学”两个方向的一个而前进。本文概述了成因地层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并由此指出了岩石地层学的定量前景,举例说明了它的应用。正如现实所知,岩石地层学的本质就是描述,它根本不涉及沉积作用,而事实上正是  相似文献   

4.
定量地层学原理及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泽辉 Grad.  FM 《地质论评》1994,40(2):140-149
定量地层学是一个在最近15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地层学新分支。它是地层学原理、数学方法及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本文回顾了定量地层学的发展,讨论了它的研究对象(地层时间序列)的特殊性及复杂性,解释了它的主要研究目的,概要介绍了在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及岩石地层学方面最常用的定量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点和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IUGS)主办的全球地球科学杂志Episodes,从1997年(第20卷)开始由中国出版发行。第20卷第1期已经出版,刊载了现任国际地科联主席R.Brett、前任主席W.S.Fyfe的文章,介绍了Episodes发展的历史和地球科学系统21世纪发展方向。本期主要涉及地层学研究,有国际二叠纪地层分会主席金玉干等人关于二叠纪年代地层学划分、国际林罗纪地层分会主席Giulio Paria等人关于葡萄牙侏罗纪Aalrnian/Baocian界线的确定、前国际新第三纪地层分会主席F.F.Steininger关于意大利Lemme—Carrosio第三纪标准剖面、W.D.Huff等人关于阿根廷Precordillera中奥陶统生物地层学与K-膨润土的锆石铀铅法年代学对应等论文。本期还报导了许多国际地学会议、国际合作项目(IGCP)执行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GBDB团队利用定量地层学并行计算软件,在全球排名第二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上成功完成了晚古生代海洋无脊椎生物10148物种的多样性计算。该项进展表明,我国在定量地层学的软件开发与应用方面,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GBDB平台已经积累了海量的全球地层古生物数据,在2012和2015年还分别被确立为国际地层委员会和国际古生物协会的官方数据库。但随着数据的快速增长,计算能力的不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全国第一届定量地层学学术讨论会会议于1991年10月11日至14日在无锡市召开。定量地层学是一门新兴的地质边缘学科,我国刚刚开始研究,国外也只有十来年的历史。其特点是将地层中所包含的各种指标数据,用计算机处理,创立有关地层的数学理论、数学模式及分析方法,并通过计算机实现地层自动对比。该学科一传入中国,立即引起地层界的浓厚兴趣,各单位竞相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会议由全国地层委员会负责人张振寰、全国定量地层专业组组长余金生等主持。会议上交流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国外定量地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沉积模型和定量地层学这一课题是近来国际数学地质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定量地层相关技术被列为国际对比第148项研究计划。关于这个研究课题曾开过两次国际性学术讨论会(1979,1980在加拿大召开);同时也是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数学地质组的重要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定量动力地层学是应用数学定量方法研究沉积盆地的地质动力学、地层学、沉积学和水力学属性,最终获得盆地沉积相展布和地层分布模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文对定量动力地层学的提出、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等作了简要介绍,并用实例阐述了定量动力地层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地层学是研究层状岩石的学科,如果综合了许多传统上由地球科学的单个子学科研究的内容,那么我们就可以称其为定量动力地层学。定量动力地层学是应用数学的定量的方法研究沉积盆地的地质动力学、地层学、沉积学和水力学属性,最终获得盆地内的沉积相展布和地层分布模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顺应地层学由定性至定量、由局部至全球、由静态至动态的发展趋势而发展起来的。本文对定量动力地层学的提出、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其对现代地质教育的影响作了简要评述,并用实例阐述了定量动力地层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主席,美国地质调查局水资源部冰川室负责人马克·迈尔(M·F·Meier)博士和夫人应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邀请,于10月10日至18日在兰州进行讲学、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其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的发展,GBDB数据库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地层学数据库和国际地层委员会的唯一官方数据库。截止2013年3月,GBDB数据库中已经集成了全球超过6000个剖面、4万采集层和20万化石产出记录的综合地层学数据,支持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岩石地层等学科数据的数字化,提供地理可视化、地层可视化、野外露头360度全景可视化、定量地层对比、地层或地质体空间展布分析等多种分析工具,可以用以辅助开展年代地层学、定量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古地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3.
色度学(Colorimetry)作为测量和判别颜色的一门较成熟的科学,已广泛地应用于印染、绘画、摄影、油漆、电影电视等多种现代化工艺技术。特别近年来用于彩色印刷、彩色照相、彩色电视、彩色塑料、卫星遥感遥测等方面发展迅速。色度学引进宝石工业对于利用色度学方法准确定量地测量矿物的颜色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一、二十年来,许多学者倡议按照国际照度委员会(C.I.E.)的(XYZ)系统的计算数据定量地表征金属矿物的反射色特点(H.Piller,1966、N.F.M.Henry和R.Phillips,1977、陈正,1979、张  相似文献   

14.
岩石地层学是地层学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定量岩石地层学乃是通过对组成地层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的物理、化学等特性进行定量分析和处理,达到地层学研究的目的。定量岩石地层学采用多种适合于地层学研究的数学方法,对地层进行划分和对比,研究地层的岩性、岩相与古地理、古气候的关系,阐明沉积岩层(包括沉积矿产)的沉积规律、沉积环境,以及地层形成与构造环境的关系,最终为地质基础理论(特别是地层学)的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地层学的分类体系和分支学科—对修订中国地层指南的设想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鸿祯 《地质论评》1989,35(3):271-276
地层学的分类体系与名词系统是对地层理论,概念、方法的概括和规范化,是地层工作实践的总结。地层学的分支学科是地层工作中引入新技术,开阔新领域和形成新概念的产物。现已形成的有较稳定研究范围和系统研究方法的分支学科有磁性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化学地层学、定量地层学、事件地层学、生态地层学、构造地层学以及月球地层学等。地层分类和名词系统应以简明合用为主,要避免分类过繁和名词烦琐。分支学科以研究方法为主,无须都建立分类体系。中国地层指南的修订应博采国际之长,保持传统特色,要阐明各类地层系统之间的主次关系,提出较详的程序方法和较全的参照标准,应广泛征求第一线地层工作者的意见并为其服务,并应充分发挥全国地层委员会和地质矿产区域地质调查部门的组织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作为全球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国际参考标准,它的确立对地层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从"金钉子"确立的程序和条件的角度综述了古生物学、化学地层学、磁性地层学3类层型界线识别标志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以及目前"金钉子"的分布规律,分析了传统方法在"金钉子"确立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在完善传统方法的同时尝试引入定量地层学方法,将生物带的建立由实物化向数字化、虚拟化转变。此外还尝试性提出了海洋"金钉子"的设想,为新生代地层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有关地层学学术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年代表、生物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同位素地层学、综合地层学、沉积相与沉积古地理、生物古地理、构造古地理10个方面。这些研究可以明显反映出目前国际地层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地层学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一些经典地区和关键层段的研究仍然在不断深入,这些经典地区和关键层段在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带动了整个地层学研究的发展;地层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也不断扩大,地层学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为地层学这门古老的学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地层学各分支学科相互结合,向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综合地层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贵州新生界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贵州省的新生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早第三纪地层中,发现了以Lophiomeyx sp.和Brontotheriidae为代表的动物群,填补了早第三纪古生物研究的空白;晚新生代地层研究,在传统的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磁性地层学、同位素地层学,孢粉地层学与气候地层学等方面的工作,使地层研究逐渐走向定量和综合,并首次编制了贵州新生代地层年表。  相似文献   

19.
<正>9月6日,由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心共同组织的"吉林省科技期刊OSID媒体融合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举行。来自省内21家科技期刊的40余位编辑参加了此次会议。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主任孙跃武教授致开幕词,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  相似文献   

20.
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和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旋回地层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地层分支学科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以米兰科维奇天文轨道旋回为理论基础,以露头剖面、岩心等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球化学、光谱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天文轨道参数周期性变化在地层记录中的沉积响应.旋回地层学的基本地层单位米级旋回,相当于层序地层概念体系中的准层序,二者相互联系又存在差异."天文地质年代表"的提出和"国际地质年表"把天文轨道因素作为确定地质年代的一种重要方法,突出显示旋回地层学在定量确定地质年代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在地层记录中识别出时间分辨率更高的亚米兰科维奇旋回信号不仅是该学科最新进展,也是沉积学和地层学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