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郎坪群蛇绿岩中多金属矿床属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加里东期火山作用早期形成铁(铜)矿层、中晚期随着酸性火山岩的增多和火山爆发作用的加强,形成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黄铁矿化层。矿床具有距火山喷发中心远近不同的分带性和厚层基性熔岩成铁(铜)矿、酸性火山岩赋存铜-锌型或铅-铜型矿的成矿专属性。后者伴有金银矿化。  相似文献   

2.
阿尔泰山南缘典型铜、镍、铅锌矿床成矿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阿尔泰山南缘的阿舍勒铜(锌)矿、可可塔勒铅锌矿、喀拉通克铜镍矿均为大型-特大型矿床.通过典型矿床成矿特征比较,认为本区主要的铜、镍、铅锌等有色金属矿床均形成于海西期,产于西伯利亚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这两大板块之接合部位的陆缘裂谷带附近,块状硫化物矿床是其最基本的成矿形式,额尔齐斯深大断裂两侧是最有利的矿化富集空间.成矿物质来源都涉及到前泥盆系的古老岩石基底或更深的上地幔原始熔浆.其成矿模式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早-中泥盆世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成矿作用模式,二是海西中晚期与上地幔拉斑玄武熔浆有关的熔融洋壳岩浆熔离分异成矿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3.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的火山成因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广泛发育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火山演化从早期到中晚期分别形成铁矿层,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黄铁矿化层,矿床具有层控性及距火山喷发中心带距离不同而控制的分带性规律,还有厚层基性熔岩形成铁矿,酸性火山岩赋存铜-锌型或铅-锌-铜型矿的岩性成矿专属性,矿床中伴有不同规模的金银矿化。  相似文献   

4.
西天山查岗诺尔地区矿床成矿系列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西天山查岗诺尔地区是新疆重要的铁铜成矿带,形成于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矿床类型有火山喷气沉积型铅锌硫化物矿、火山喷气沉积改造型铁铜、铜锌、铜硫化物矿、火山热液型铜硫化物矿、热液脉型金矿、火山热液型铜银矿。成矿系列划为与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铁、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系列,成矿亚系列为与下石炭统海相火山-沉积岩有关的铁、铜、锌、铅、金等层控硫化物矿床成矿亚系列和与下二叠统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铜银矿成矿亚系列。矿床式有查岗诺尔式、欠哈布代克萨拉式、胜利式、巴勒陶萨拉式、哈尔嘎嘎林恩式、艾肯达坂式等。  相似文献   

5.
万博  张连昌 《岩石学报》2006,22(1):145-152
新疆阿尔泰南缘晚古生代火山岩区分布着多个金属成矿带,其中以阿舍勒成矿带和可可塔勒成矿带最为著名,矿床地质研究表明,产于早-中泥盆统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大多具有VMS型矿床的特征。通过测定部分典型矿床的Sr-Nd-Pb同位素组成,发现从乔夏哈拉至可可塔勒矿区初始锶逐渐升高,由0.704407到0.714485;而εNd(t)由正值变为负值。反映成矿物质来源以幔源为主,过渡到壳源物质的混入逐渐增加。从Pb同位素特征来看,成矿带内的大多数矿床具有火山岛弧区成矿的特征,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显示正常铅,但可可塔勒铅锌矿床矿石铅具有放射性成因铅的加入。结合成矿带内各主要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阿舍勒铜锌矿可能产于与俯冲有关的弧内(弧间)盆地环境,可可塔勒铅锌矿、蒙库铁(铜)矿和铁木尔特铜铅锌矿产于弧后盆地环境。而乔夏哈拉铜铁矿Sr—Nd—Pb同位素组成显示其具有MORB特征,这与其“塞浦路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特征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扼要地阐述了阿尔泰、准噶尔北缘铜、金、多金属资源现状,地质环境和矿带划分,并认为阿尔泰南缘、恰其海—喀拉通克、萨吾尔—索尔库都克、阿尔泰山区巴拉额尔齐斯复背斜倾伏端及两翼、阿克塔斯—萨尔布拉克分别是寻找块状硫化物矿床、岩浆型铜镍矿、斑岩型铜矿、“焦家式、河台式”金矿和低品位大矿量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7.
阿尔泰是中亚成矿域重要的内生金属矿产集中区,该矿集区晚古生代发育有 5类内生摘金属要矿床:1)块状硫化物Cu-Pb-Zn矿床,2)斑岩型Cu-Au矿床,3)岩浆 Cu-Ni硫化物矿床,4)矽卡岩型Cu-Mo-Fe矿床,5)造山型金矿床和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在构造上,这些矿床的形成与阿尔泰造山带俯冲—增生作用密切相关。阿尔泰晚古生代矿床的形成可以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Ⅰ)早-中泥盆世,沿阿尔泰南缘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弧后伸展,导致在阿尔泰西部琼库尔—塔拉特地质体中形成的多金属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以及阿尔泰东段铁—铜矽卡岩矿床;Ⅱ)石炭纪—二叠纪的地体增生和弧岩浆作用,在布尔津—二台和额尔齐斯地体中形成了广泛分布的斑岩型矿床、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在额尔齐斯地体中形成的铜铁矽卡岩矿床;Ⅲ)早二叠世的持续增生导致阿尔泰南部的杜拉特岛弧形成,并伴随有矽卡岩铜钼矿床和造山型金矿的形成;晚二叠世阿尔泰地区进入造山带演化阶段,并发生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和片麻岩穹隆,伴随有花岗岩化和重熔岩浆活动和大量伟晶岩矿床的形成。晚古生代阿尔泰南缘的俯冲—增生构造演化过程,导致了不同类型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内生金属矿集区和矿山后备基地。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白乃庙地区铜(金)和金矿床钕、锶和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自古白乃庙地区产出有白乃庙铜(金)矿床(南、北矿带)、白乃庙金矿床和徐尼乌苏金矿化带,是华北陆台北缘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测定和解释了上述三个矿床的钕、锶和铅同位素比值和变化特征。研究认为:白乃庙铜(金)矿床南、北矿带在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和形皮过程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南矿带条带状、块状硫化物矿石的形成作用始于1130×10 ̄6a前的基性火山喷发活动。相比之下,北矿带细脉浸染状和脉状铜-钼-金矿石与加里东期(440×10 ̄6a)花岗闪长斑岩的侵位和结晶分异密切相关。白乃庙金矿床和徐尼乌苏金矿化带是岩浆热液、大气降水混合,并且对基底岩层或绿片岩围岩进行淋滤、萃取的结果。白乃庙地区铜(金)矿床和金矿床(点)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的厘定,对于了解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中南段金属成矿带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广泛发育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火山演化从早期到中晚期分别形成铁矿层、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黄铁矿化层。矿床具有层控性及距火山喷发中心带距离不同而控制的分带性规律,还有厚层基性熔岩形成铁矿、酸性火山岩赋存铜—锌型或铅—锌—铜型矿的岩性成矿专属性。矿床中伴有不同规模的金银矿化。  相似文献   

10.
新疆北部中——大型金、铜矿床的基本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新疆北部10多个中-大型金、铜矿床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其含矿建造及其岩石化学成分,将这些中-大型金、铜矿床概括为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金矿系列、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系列、铜镍硫化物型矿床系列、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系列、与夕卡岩有关的铜(钼)矿床系列等5个成矿系列类型、并指出本区金、铜矿床存在“一代,双峰”和“集中成矿,分片富集”的时空分布特点;在探讨有关典型矿床的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本区中-大型金、铜矿床具有明显的多成矿物质来源和多成矿阶段等基本特性;最后建立了本区中-大型金、铜矿床的区域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新疆阿尔泰麦兹盆地沉积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麦兹晚古生代火山盆地位于西伯利亚板块阿尔泰陆缘活动带东段,盆地中赋存有丰富的铅锌、铜铁等多金属矿产,其中可可塔勒大型铅锌矿、蒙库大型铁矿床、阿克哈仁铅锌矿、大桥铅锌矿等具有代表性,各类矿床表现出海底火山喷气沉积成矿的特征.麦兹盆地多金属矿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铁矿主要分布于盆地北侧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下亚组,铅锌矿主要分布于盆地南侧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今后应注意在蒙库铁矿区及外围寻找铜矿,在盆地中部的阿尔泰镇组沉积岩区寻找红墩式(沉积)铅锌矿,同时加强可可塔勒铅锌矿带西段和深部的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2.
萨吾斯铅锌矿床位于阿尔泰南缘麦兹火山-沉积盆地东部,本研究首次阐述了该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该矿床赋存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以层状黑云石榴铁闪石矽卡岩、变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流纹斑岩、少量不纯大理岩为主要赋矿岩石;矿化与两类矽卡岩密切相关;表现出矽卡岩矿床与火山喷流沉积矿床的双重特征。野外地质考察、岩石薄片观察以及大量的矿物化学成分分析等表明,矽卡岩主要由锰铝榴石、铁铝榴石、铁闪石、黑云母和少量铁锰钙质碳酸盐矿物组成,其原岩为凝灰岩及其所夹的铁锰钙质碳酸盐条带;二者相互渗透交代的尺度局限于几厘米,与接触交代成因矽卡岩形成鲜明对比。综合上述,萨吾斯铅锌矿床不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而与火山喷流-沉积作用密切相关。与金属硫化物共生的石英脉氧同位素及其包裹体碳、氢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由岩浆水与表层流体混合而成。因此,萨吾斯铅锌硫化物矿床为火山喷流成因,这为阿尔泰南缘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因研究和找矿勘探部署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The Devonian volcano-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in southern Altay is a significant volcanogenic massive sulphide metallogenic belt. Acidic volcanism has been dominant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volcano-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i.e., near the old land, resulting in a Pb-Zn metallogenic sub-belt, in which the ore deposits are hosted by sedimentary rocks in volcanic series, as represented by the large Koktal Pb-Zn deposit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margin far away from the old land, bimodal volcanic formations are well developed, forming volcanics-hosted Cu-Zn metallogenic sub-belts, e.g., the large-scale Ashele Cu-Zn deposit. The Qiaoxiahala sub-belt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margin near the ocean ridge is located at the spreading central trough, where ophiolite suites are developed. This type of deposits is rich in gold and copper, similar to the Cyprus-type Fe-Cu-Au metallogenic sub-belt in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 (represented by the Qiaoxiahala medium-scale Fe-Cu-Au deposit). From the old land to th  相似文献   

14.
可可塔勒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产于泥盆纪火山-沉积盆地内铅锌矿(可可塔勒)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石构造以条纹条带状、块状、斑杂状为主,矿物成分相对简单,矿体直接容矿围岩为火山-沉积岩.矿床属火山-沉积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为介于典型的火山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VHMS)和典型沉积岩容矿的硫化物矿床(SEDEX型)之间的过渡类型(一种新类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其矿化特征与伊比利亚型矿床相类似.  相似文献   

15.
河南汝阳地区竹园沟钼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凡  罗照华  卢欣祥  陈必河  杨宗峰 《地质通报》2010,29(11):1704-1711
位于东秦岭钼成矿带内的河南汝阳钼铅锌多金属矿田是国内近几年发现的大型矿床集中区,区内发育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竹园沟大型钼矿床和老代仗沟、西灶沟、王坪西沟等大型铅锌矿床。介绍了竹园沟大型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竹园沟钼矿体中的辉钼矿进行了成矿年代的测定,获得辉钼矿同位素的模式年龄为(122.2±2.3~119.6±2.2)Ma,平均为120.9Ma±2.3Ma。该成矿年龄显示竹园沟钼矿的成矿时代与汝阳南部其他钼铅锌等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相近,表明汝阳南部钼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成岩成矿年龄(120~110Ma)的一致性,均形成于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即中生代晚期中国东部岩石圈大规模伸展时期的板内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16.
黄凡  罗照华  卢欣祥  陈必河  杨宗峰 《地质通报》2010,29(10):1704-1711
位于东秦岭钼成矿带内的河南汝阳钼铅锌多金属矿田是国内近几年发现的大型矿床集中区,区内发育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竹园沟大型钼矿床和老代仗沟、西灶沟、王坪西沟等大型铅锌矿床。介绍了竹园沟大型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竹园沟钼矿体中的辉钼矿进行了成矿年代的测定,获得辉钼矿同位素的模式年龄为(122.2±2.3~119.6±2.2)Ma,平均为120.9 Ma±2.3Ma。该成矿年龄显示竹园沟钼矿的成矿时代与汝阳南部其他钼铅锌等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相近,表明汝阳南部钼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成岩成矿年龄(120~110Ma)的一致性,均形成于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即中生代晚期中国东部岩石圈大规模伸展时期的板内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17.
论华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现代海底喷流-沉积硫化物矿床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海底热液成矿理论的发展,也大大地提高了对古代海底喷流块充化物矿术的研究水平。本文指出喷流-沉积是重要的成矿作用,提出喷流-沉积矿床是华南Cu、Pb、Zn、Sn、Ag、Au等矿产资源的重要来源,形成了一批超大型矿床,并将华南许多曾被认为属夕卡岩矿床重新确认为喷流-沉积岩床。文章还论述了华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特征、分类、时空分布及其成矿特点等问题,提出断裂拗陷带型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是华南具有特色的类型,而陆相断陷盆地中喷流-沉积矿床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阿尔泰南缘和准噶尔北缘晚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均受古亚洲洋形成与演化的控制。晚古生代该地区经历了3个不同性质的构造演化阶段,同时伴有不同的多金属成矿作用。早泥盆世,由于古亚洲洋板块的俯冲,在阿尔泰南缘形成了一系列陆缘断陷盆地,并伴随以铅、锌、铜、铁多金属为主的矿化;同时,俯冲的古亚洲洋板块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埃达克岩及与其有关的铜矿床。随着板块俯冲的继续,中泥盆世出现了前弧盆地,并形成了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至石炭纪,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发生碰撞,在额尔齐斯缝合带附近出现了由于挤压作用而形成的金矿床,同时,在缝合带北侧(阿尔泰地区),由于壳型花岗岩的广泛发育,形成了稀有金属矿床。早二叠世,在额尔齐斯缝合带附近又发生了碰撞后的板内拉张作用,从而诱发了一系列与地幔作用有关的岩浆活动,形成了以喀拉通克为代表的铜-镍矿化。因此,阿尔泰南缘和准噶尔北缘晚古生代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包括:阿勒泰南缘早泥盆世火山-沉积盆地内铅、锌、铜及铁多金属矿床和准噶尔北缘早泥盆世与埃达克岩有关的铜矿床;中泥盆世前弧盆地内的铜多金属矿床;石炭纪额尔齐斯缝合带内与碰撞有关的金矿床及稀有金属矿床;早二叠世与板内拉张有关的铜-镍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