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地质概况阿比提比绿岩带是苏必利尔省中最大、保存最好的几个上壳岩系。Ludden 等(1986)基于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研究将阿比提比绿岩带划分为火山岩带(NVZ)、南火山岩带(SVZ)和二者之间的花岗岩—片麻岩带,向南以包括庞提亚克省在内的南花岗岩—片麻岩带为界(图1)。南火山岩带由年代在2747~2698Ma 之间的三个旋回的火山沉积层序组成。科马提岩和拉斑玄武岩与来源于亏损地幔的现代洋中脊玄武岩相似(MORB),钙碱性岩和碱  相似文献   

2.
太华绿岩带位于华北地台西南缘,长约700公里,由晚太古代太华群火山—沉积岩系组成,其同位素年龄约26亿年,已变质到铁铝榴石角闪岩相。在舞阳发育有与大洋拉斑玄武岩共生的科马提岩。这套岩系金、银丰度高,形成紧密的线状褶皱,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岩浆岩以基性火山岩和花岗岩为主。金矿分布于该绿岩带的西北段,主要产于近东西向的复背斜轴部断裂中。金矿化类型有含金石英脉型和含金蚀变岩型。金矿化主要赋存于太华群下部变质岩中,具明显的层控特征。矿石成分复杂,组构多种多样,金品位不均匀。金的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性和多阶段性。矿石铅同位素为古老弱异常铅,模式年龄为7~9亿年。金矿床,花岗岩和太华群的硫同位素组成相似,但它们的年龄相差甚远。这显示了硫同位素的继承性和层控性。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变质水特征。成矿流体来自太华群。成矿模式:火山—沉积—区域变质—混合岩化—扩容成矿—改造—叠加作用。作者提出四个成矿远景地段。  相似文献   

3.
额尔古纳地块基底地质构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额尔古纳地块是额尔古纳-马门-加格达奇拼合地块中的典型代表.研究表明,其基底由前中元古代绿岩及与之伴生的花岗质杂岩组成,它们具有地壳早期演化的地质构造特征.绿岩带为典型的变质基性-酸性火山岩及部分变质沉积岩系构成的火山-沉积建造,火山岩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向上过渡为钙碱性火山岩系列,表现为双峰态型特点.花岗岩类为TTG岩系及石英二长岩-花岗岩组合.花岗岩-绿岩地体内各岩石类型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国外太古宙及我国华北陆台花岗岩-绿岩带内同类岩石极为相似.双峰态型火山岩及绿岩建造组合,以及类似于TH2、FII型的变质基性火山岩和长英质火山岩特征,结合高铝型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组合,指示了研究区绿岩带的形成环境类似于大陆边缘弧后裂谷型火山-沉积盆地.  相似文献   

4.
鲁西泰山岩群是我国典型的新太古代绿岩带,发育并保存了良好的科马提岩,对其地质认识已基本趋于一致,但对鲁西地区绿岩带型金矿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以往仅对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有所了解,对绿岩带层控型金矿很少重视,对矿源层的理解也较为模糊,笼统地将泰山岩群作为后期各种金矿成矿的矿源层.本文对鲁西绿岩带韧性剪切带型和层控型金矿做了系统介绍,认为绿岩带层控型金矿具有原生层状特征和矿源层意义,受绿岩带某特定层位控制十分明显,是超基性岩—基性火山岩—碎屑沉积岩建造旋回过程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鲁西地区金矿源层成生发育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绿岩带中金初始沉积矿化层位十分狭窄,厚度一般仅1至十几米,但横向分布较广泛,一般长达5~10 km以上,初始沉积金品位一般在10×10-9~0.5×10-6,其金质来源于海底火山喷流(热液和喷气)作用.阐述了金矿源层与条带状硅铁建造(BIF)往往密切伴生的成因联系,并与硅铁矿层一样,也具有多旋回性沉积特点.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受矿源层内在控制,产于矿源层内或附近.  相似文献   

5.
辽北—吉南地区太古宙绿岩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北-吉南地区出露南有现任中类型绿岩带,清原型绿岩带原原岩建造为连续分异的火山-沉积岩系组成,主要由下部拉斑玄武岩,少量钙碱性玄武岩和中上部的钙碱系列安山岩-英安岩一流纹岩和沉积岩所构成,其形成的古构造环境为类似于现代岛弧的大陆边缘活动带,其中赋存有丰富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其次为铁矿和金矿,夹皮沟型绿岩带的原岩建造为相对分异的火山-沉积岩组合,主要由下部的拉斑玄武岩,少量钙碱性弱武岩和中上部的长英质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太古宙绿岩带是世界上主要含金岩系,有“金矿带”之称。夹皮沟—金城洞花岗绿岩带同样是驰名中外的金矿带,著名的夹皮沟金矿就产于其中。该带呈向北凸弧形,西起石棚沟,东止金城洞,长约250km,宽3.O—30km。它由下部镁铁质基性火山岩、中部中酸性火山岩及上部火山—沉积的含铁岩和少量沉积岩组成。在漫长的地质史中经历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变质程度为中高—中低角闪岩相。该带中矿床(点)均产于下部或中下部。金矿带被花岗岩和两江断裂截成三段,即西段石棚沟金矿田(Ⅰ),中段夹皮沟金矿田(Ⅱ)和东段金城洞金矿田(Ⅲ)(图1)。大中型矿床均产于Ⅱ矿田中,因此Ⅱ矿田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引言西澳卡姆巴尔达维克托利金矿位于太古宙伊尔岗地块中东部的诺西曼-威卢纳绿岩带。卡姆巴尔达地区主要由层状变质科马提质熔岩、科马提质玄武岩、富-Mg玄武岩、拉斑玄武质玄武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这些层序在构造上并列于长英质火山岩和碎屑沉积层序。卡姆巴尔达地区和大部分诺西曼-威卢纳带的构造以北-北西直立断层带和遍布的北-北西构造系为主,大片区域应变发生在可能延展数百公里的这些断层带内。泥质岩组合表明,卡姆巴尔达地区岩石的最高变质作用为低角闪岩相,维克托利矿区的进变质或退变质组合明显取决于局部碳酸盐的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8.
赣南燕山早期双峰式火山岩的厘定和意义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研究表明分布在赣南寻邬县的白面石—菖蒲火山—沉积盆地和龙南县的东坑—临江火山-沉积盆地火山岩系下部的玄武岩与流纹岩具有紧密的时、空关系,是一套中侏罗世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玄武岩和流纹岩的不相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板内玄武岩一致,表明中国东南大陆存在燕山早期的裂谷作用或碰撞后伸展作用。  相似文献   

9.
与剪切作用有关的脉状金矿床,主要产在太古宙以镁铁质火山岩为主的花岗岩—绿岩带内,少数产在元古宙绿岩带。矿床常常群集在大约100平方公里范围的矿区内。在花岗岩—绿岩带和矿区内,这些矿床在平均大小、分布规模上存在系统的差异。最有经济意义的矿区的容矿岩是原生镁铁质—超镁铁质火山岩,包括科马提质橄榄岩、玄武岩和球颗玄武岩。其它出现的岩石有长英质斑岩岩株和岩墙及含复矿砾岩的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在湘东北文家市涧溪冲村原中元古代冷家溪群新发现一套基本无序的变质沉积-火山岩系。根据岩石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涧溪冲变质沉积-火山岩系为变质火山岩夹变质粘土质沉积岩,属绿片岩—高绿片岩相。变质火山岩的原岩为大洋拉张环境下形成的以低钾拉斑玄武岩为主,低钾玄武安山岩次之的火山-次火山岩系,其物源为亏损地幔。变火山岩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594±48)Ma,其形成时代可能是新太古代。因此,与传统的中元古代冷家溪群的岩石组合、形成环境、形成时代、变质变形都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原冷家溪群应予以解体。  相似文献   

11.
提敏斯地区太古代火山岩划分为两个群:较老的德洛罗群和上覆的提斯达尔群,每个群又划分为三个火山岩组。德洛罗群主要为钙碱系列,提斯达尔群的火山岩成分可分三部分,其下部为科马提岩,中部为厚层拉斑玄武岩,上部为钙碱质岩石。波丘潘群的沉积岩与德洛罗群上部及提斯达尔群火山岩层同一时代,通过对提敏斯—马塔彻温—科克兰湖区上下关系的观察,在提敏斯地区所确定的群实际上是超群,群下层的组应该提升为群。从区域上观察金矿床时,可发现下列重要关系: ①大多数矿床在空间上与德斯特—波丘潘断层和拉德湖断层相密切伴生。②沿断层发生强烈的碳酸盐化。③断层与上超群的下群科马提岩相一致。④在金矿开采区,沉积岩较多。⑤在科马提岩中或其附近常见石英—长石斑岩岩株,认为超镁铁质科马提岩是金矿的主要矿源层,碳酸盐化使金释放,并富集到扩容带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太古宙地体基本上分布在华北地台范围内,主要为花岗岩绿岩带.少部分为高级变质带.它们的主要特征是:(1)中国的太古宙绿岩带变质程度普遍较高,多为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2)普遍经受后来构造岩浆活动的叠加和改造,它们的活动性显著高于国外的太古宙地体;(3)绿岩带下部的超镁铁质火山岩组合,多以镁铁质火山岩为主,超镁铁质火山岩比较薄;(4)科马提岩主要为玄武岩质科马提岩,可见变余火山组构.中国太古宙地体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是金、铁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全球各地的太古宙克拉通由花岗岩类及散布在其间的绿岩带组成。绿岩带中含有各类火山岩。尽管它们的成分有周期性变化,但通常在旋回底部是超镁铁质科马提岩,向上则有规律地经过拉斑玄武岩、钙碱性安山岩,到顶部变为流纹英安岩。这些喷出岩被或分类似广泛的岩石侵入,它们与前者同源,但相对较深,属次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不成熟沉积地层,包括浊流杂砂岩和复矿砾岩,与这些火山岩相间出露或在其边部出现。所有上述岩石都是长期火山作用的产物,它主导了太古宙的上地壳演化和成矿作用。稀有元素伟晶岩与太古宙花岗岩侵入体共生。在绿岩带里有四种主要金属矿产:即铁—锰、镍—铬、金—银和铜—锌,它们往往相互共生在一个矿区内。阿尔戈马型铁建造的氧化物、碳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相自下而上贯穿整个火山—沉积层序,这说明这些矿产有着共同的生成过程。阿尔戈马型铁建造是化学沉积。铬铁矿床局限于层序底部的超镁铁质科马提岩内许多金属矿床的原生母岩为拉斑玄武岩,特别是当后者与富铁白云石—黄铁矿化学沉积地层呈互层时,但小型金矿床在下部超镁铁质或上部长英质火山岩内也有产出。最大的块状贱金属硫化物矿床产出在较高地层层位的长英质流纹英安类岩石内。太古宙岩石中这些金属矿产,特别是某些镍、金和贱金属矿产在空间与铁建造紧密共生,并且它们有许多相似的地质特征,说明这些矿产具有共同的生成过程。阿尔戈马型铁建造是在漫长的太古宙水下火山活动期间从含铁的热水溶液中周期性地在海底释放出来的化学沉积物。块状贱金属矿床具有相似的成因,它本质上是富铜、锌的硫化物相铁建造变种。含金燧石、铁白云石或黄铁矿的化学沉积地层也是由于类似的洋底喷气热液活动形成的。虽然它们本身很少含有可开采的金含量,但它们组成了晚期变质成因含金脉的重要而又初步富集的源岩。虽然许多镍硫化物和铬铁矿体具有岩浆成因,但其它一些紧密与铁建造共生,它们与燧石或滑石碳酸盐条带呈薄的互层,可能由于伴随超镁铁质岩喷出活动类似的海底热液沉淀作用而生成,考虑到这些矿床间的紧密空间和成因联系,上述四种矿床中无论哪一种的出现都意味着可能有其它矿床在有利的太古宙容矿岩石出露地区存在。可是各太古宙克拉通区这四种矿床的比例不同,产出这些矿的母岩比例也不同。全世界各克拉通区的绿岩带中都含有铁建造和金矿。但是南非和西澳的绿岩带有比较丰富的超镁铁质岩和较为重要的镍—铬矿床。其中某些可能比加拿大的绿岩带要老,加拿大具有较多的流纹英安岩和较重要的铜—锌矿。巴西和西非的某些绿岩带可能较为年轻,含有较多的火山碎屑岩,不含镍—铬和铜—锌矿,但在它们的铁建造中含有较大量的锰矿。这些关系说明太古宙绿岩带的生成时间是不同的,晚太古代有花岗造山运动,接着是元古宙的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南非巴伯顿绿岩带无花果树群标志着构造作用和具有重要意义的陆源和火山碎屑沉积作用的开始,而在此之前则主要是一期火山喷溢作用阶段。绿岩带南部,下无花果树群整合于昂韦瓦克特群之上,并可归纳为两大类:(1)由火山碎屑和被改造过的火山岩屑组成的火山碎屑沉积;(1)非火山成因的陆源砂岩和砾岩沉积.这两类岩石可改进一步分成六个岩相。无花果树群下部岩组的岩相分为两个相组合:(1)水下三角洲前缘组合,由细粒气降火山碎屑和有微弱造的火山碎屑与再沉积的陆源砂岩和砾岩组成;(2)陆上组合,它被解释为冲积扇表面湍急的季节性河流作用形成的砂岩及砾岩。地层层序具向上变粗的特点,底部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到顶部则为中砾岩和粗砾岩,这是扇形三角洲向相对较浅的静水水体推进过程中形成的层序特点。砾岩碎屑成分表明,这些粗粒沉积物的物源就是下伏的绿岩带岩石或同期火山岩。绿岩带抬升部位的侵蚀作用显然仅限于浅层。在扇形三角洲几个进积旋回形成过程中,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质概况斯特金湖矿床产在苏必利尔省太古宙瓦比贡绿岩带的火山碎屑岩中。这是一条已被花岗质岩石侵入的变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少量变沉积岩的线状带。Mackasey等人把瓦比贡带描述为由变沉积岩、变沉积片麻岩、岩浆和深源成因的岩浆岩和花岗质岩石组合而成的一个独特的岩石地层体,其北和南分别以英吉利河和魁特科片麻岩带为界。斯特金湖区火山岩(图1),根据一条北东东走向轴可容易地分成北和南两个组合。紧靠斯特金湖北部的火山岩构成北部层序,是由向南倾斜的铁质拉斑玄武岩和拉斑  相似文献   

16.
来自几个地盾区的证据表明,许多绿岩带是以一定的序列形式演化的:(1)浅水基底地台型沉积序列;(2)浅水平台铁镁质火山岩序列夹有硅铁建造为主的堆积物;(3)“裂谷型”火山序列(科马提岩和长英质火山岩);以及(4) 相对未变形的各种浅水盖层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17.
阿尔丹地盾西部是由两个省、即阿尔丹麻粒岩—片麻岩地体和奥廖克马花岗岩—绿岩地体组成。花岗岩—绿岩地体的下壳岩带,根据火山成因或火山—沉积岩石为主和变质程度,可分两种类型。奥隆多(Olondo)绿岩带是第一类型的典型实例,它以含有大量镁铁质—超镁铁质火山岩(已变质达中等的红柱石—矽线石级,T~560℃,P~4×10~8Pa)为特征。通古恰绿岩带是代表第二种类型,它含有丰富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已经受了高级的蓝晶石—矽线石级变质作用(T~600℃,P~5-6×10~9Pa)。阿尔丹地盾西部的通古恰绿岩带的上壳岩呈阳起石片岩和斜长角闪岩包体产在3.2Ga 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内。地质和化学资料表明这些上壳岩是科马提岩和拉斑玄武岩。根据 A1/Ti 和 Gd/Yb 比  相似文献   

18.
康滇裂谷带火山活动及其碱性(钠质)火山岩系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学诚 《云南地质》1995,14(2):81-98
元古代,夹持于现今安宁河-元谋深断裂与小江深断裂之间的地区,是扬子古大陆的边缘裂谷,本文以“康滇裂谷带”命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广泛发育的元石代碱性火山岩系列及细碧-角斑岩类火山岩组合,是裂谷火山活动的产物,火山活动时限1950-900Ma,可划分为大红山群及昆阳群两个火山旋回。火山岩系多属碱性玄武岩系列,火山活动的中晚期,分异出少量亚碱性拉斑紊武岩系列和高铝玄武岩系列。裂谷带火山喷发区地壳厚度1  相似文献   

19.
一加拿大是世界上重要的产金国之一,以绿岩带金矿著称于世.八十年代以来,又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绿岩带上部的金矿有了重大突破.在加拿大地盾西北部的斯拉夫构造省,晚太古代花岗-绿岩带耶奈洛夫超群上部与浊流沉积有关的铁建造中的鲁频(Lupin)金矿,八十年代初期正式建矿开采,并成为当今加拿大重要的金矿山之一,它不仅使绿岩带金矿增添了新的类型,而且也提高了黄金的产量.在苏必利尔构造省的瓦瓦(Wawa)花岗-绿岩带上部戈利斯(Goliath)火山-碎屑沉积建造中,发现了黄铁矿化层控浸染型赫姆洛(Hemlo)金矿,它以巨大的规模,轰动了加  相似文献   

20.
1 绿岩带金矿的概念太古宙绿岩带金矿是产在太古宙花岗岩一绿岩带地质构造背景上,在花岗岩—绿岩带形成、发展和改造过程的不同阶段形成的一系列金矿床的总称。花岗岩一绿岩带演化主要可分三个阶段,都相应发生了金的成矿作用。生长阶段,即火山—沉积作用阶段形成原始含金建造,局部富集,奠定同生层控浸染型金矿的基础;成熟阶段,即区域变形阶段,特别是峰期之后,多形成后生石英脉型金矿。经区域变形变质作用之后,花岗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