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技术特征及其与地理信息契合的分析,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空间数据仓库系统的构建之中,给出了物联网空间数据仓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对物联网空间数据仓库系统的数据源、数据处理层、数据存储层及应用分析层进行详细的设计,并进一步从识别与传感技术、关系数据管理技术与非关系数据管理技术的融合、数据智能挖掘与可视化、异构网络与接口互联四个方面探讨了物联网空间数据仓库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SOLAP是以空间数据仓库为基础,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空间数据访问和分析,实现SOLAP的前提是解决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在空间数据仓库中的集成问题。首先,论文结合混合数据仓库架构模式,采用多层体系结构设计,提出和构建了一种面向环境数据集的空间OLAP系统的体系架构,包括"生产数据库—数据仓库层(基础业务库-主题数据库)-中间件层—BI综合分析层"等4个层次。接着,分析了环境数据集成和空间数据仓库建模过程,采用Oracle 11g来构建环境空间数据仓库,通过使用ODI工具的ETL功能实现环境属性数据集成。分析和构建了环境数据空间维度扩展的方法和模型,通过扩展行政区划维度表,使用Oracle Spatial sdo_geometry抽象几何数据类型存储环境空间数据,实现了空间数据和数据仓库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分析了SOLAP系统中OLAP和GIS的集成问题,采用OBIEE作为OLAP工具,Oracle Mapviewer作为GIS组件、GIS服务和OLAP服务在Web服务器中进行业务逻辑集成,对外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实现OLAP和GIS的完全集成。最后,实现了一个环境数据集SO-LAP原型系统,验证了论文的框架和模型。  相似文献   

3.
空间数据仓库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数据仓库和GIS技术,设计出了空间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在该结构中重点描述了空间数据仓库与测绘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数据仓库应由多数据源的抽取、数据仓库管理、元数据管理、数字产品融合、数字产品网上服务、多维分析和二次开发这7大部分组成,并对这7大组成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数字矿山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数字矿山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由数据获取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集成调度系统和工程应用系统组成,具备数据资源特性、信息基准特性和开放平台特性,矿山空间数据仓库是其内核.综合分析数字矿山建设任务、原则、现状,提出中国数字矿山建设应分三步走,即首先建立矿山空间数据仓库,然后构建数字矿山基础平台,再建立矿山安全Office系统,过程中要高度关注数字矿山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作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空间数据共享和服务应用的动态网络设施,包含人、数据、政策、标准和技术五个部分。本文以构建智慧中国空间信息支撑为目标,以用户分析调查为基础,基于国际空间数据框架研究理论体系开展了智慧中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规划研究。通过开展用户问卷调查分析和多角度综合评估,分析了我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数据和服务等技术层面内容,但相对忽略组织措施和公共政策等非技术内容的现状,提出了下一阶段中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总体建设任务,并从政策、组织、财政、数据、沟通五个方面分解任务,为智慧中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发展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量GML空间数据的出现,使其有效性的查询处理面临严峻挑战。索引技术是决定数据查询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鉴于GML空间数据XML格式编码的特点,为充分利用Dewey前缀编码方案并消除原方案中节点的插入、删除影响其后趋同胞节点及其子孙节点编码的变更等缺点,论文提出了一种扩展的Dewey编码方案--Ex-Dewey,用以实现对GML文档数据的整体编码和非空间数据的索引构建。研究给出了Ex-Dewey前缀编码的GML非空间数据索引构成模式与处理策略;结合Ex-Dewey,提出GML空间数据索引基于R树的构建,给出了索引构成模式与处理策略。GML空间与非空间数据索引构建,既独立又紧密关联,共同实现GML空间数据的索引。该索引机制意在用于原生GML空间数据库索引构建或单纯GML文档集索引构建中。  相似文献   

7.
地理空间数据语义异构是实现数据关联、数据智能推荐和精确发现的主要瓶颈。地理空间数据本体被认为是解决地理空间数据语义异构的有效方法。形态特征是地理空间数据(除时空、要素内容外)的重要特征,是地理空间数据本体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在系统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形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地理空间数据形态特征的概念体系。然后,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形态本体模型,提出形态信息的本体表示方法,并构建地理空间数据形态本体。最后,基于形态本体的本体库,利用Jena本体推理技术,开发地理空间数据语义检索原型系统,并将形态本体应用于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元数据检索中。实验结果表明,地理空间数据形态本体可以有效地解决数据形态特征的语义异构,提高数据发现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解决其他领域数据的语义异构,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数据以空间数据为主,支撑着各级国土资源日常管理和监管工作。为推进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的共建共享与应用,需要全面开展国土资源空间数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工作。本文以省级国土资源空间数据从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为例,对省级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坐标转换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空间数据仓库的认知过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理论上探讨了空间数据仓库的认知过程.主要是十一个层次的世界模型通过十个算子转换的过程,对十一个层次世界及十个算子概念进行了较详细地讨论,并用代数系统对其进行了定义。  相似文献   

10.
总结基于形变资料的与地震预测相关的物理模型发展过程,并对当前形变观测资料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形变资料的强震综合预测思路及需要关注的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建议从形变监测角度解决典型构造区密集观测与通用大地测量模型的构建问题;从科研角度开展高分辨率应力/应变场获取方法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研究,深入研究并获得我国地壳粘滞性结构分布,强化研究活动地块/典型构造区的变形机理,开展断层滑动速率、闭锁程度/滑动亏损分布的可靠获取方法及模型研究,强化典型部位连续观测异常模式识别及机理研究。监测和科研的核心问题是为断层变形机理提供有效的观测约束并构建定量力学模型,相关工作是深入理解地震过程和推进强震物理预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可实例化的智能线程池技术,通过两个线程池分别实现了前兆数据的并行数据采集与数据的多目标入库,可自动实现对最近巧天内的数据进行检测与采集,采集仪器的数量由原来的几台、十几台提高到上千台,大大提高了地震前兆数据的采集效率;通过数据的多目标入库,数据由台站到区域中心以及国家台网中心的同步速度也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地震带图像识别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滑动窗口”的方法将离散的地震点分布转化为反映其密度分布的灰度图像,再以数学形态学中骨架提取方法来提取地震带位置。首先对地震分布密度的灰度图像进行连通分析,认为主要的连通成分即对应了地震密集分布的地震带所处位置,之后对主要连通成分通过Fourier滤波来平滑图像内部及边缘的噪声,对经过Fourier滤波的图像运用数学形态学骨架提取方法来提取出骨架,以识别地震带的位置。本方法在使用模拟数据检验方法的有效性之后,应用于大华北地区的地震记录,对提取出的骨架采用GIS中的缓冲分析方法进行统计检验,同时结合地震专家划分的地震带进行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利用GRACE卫星数据反演华北平原2003~2015年地下水储量变化,并用监测井数据进行验证。基于EOF方法分解GRACE年际地下水储量变化,结合冬小麦年均WFblue和TRMM降雨数据分析影响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年际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前2个特征向量方差贡献率为93.09%。其中,第1模态方差贡献率为80.04%,与华北平原2003~2009年冬小麦年均WFblue空间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69,且空间分布一致;第2模态方差贡献率为13.05%,与同时段降水数据的空间分布的相关系数为0.93。说明农业灌溉,尤其是冬小麦的灌溉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的消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华北地震台阵探测计划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计划利用华北地区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台网和密集布设的数百个流动地震台组成的地震台阵。在渤海湾内利用气枪作为主动探测震源。依托正在发展的编码地震探测新技术。辅以陆地“人工爆炸震源”和天然地震,进行高精度海陆联合地震探测,深入了解华北地区的深部精细结构,监测深部介质物性随时间的变化。研究板块内部构造活动和岩石圈的演化,探索地震预测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讨论了地震发生时间研究中常见的指数分布、Gamma分布和 Weibull分布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反映的地震序列的特征。同时 ,对工程地震和地震预报中常见的危险函数所反映的地震特征作了分析。指出了指数分布、Gamma分布所反映的地震序列的内涵及统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利用华北地区历史地震资料 (M>4 .7)进行了分时段齐次统计的示范实例化分析 ,结果表明 :对地震序列分时段齐次化统计能表述地震发生的不均匀现象 ,且处理简便。  相似文献   

16.
华北强震区地震测深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介绍了华北地区的海原、张北、唐山-滦县、邢台、临汾、菏泽、大同-阳高、三河-平谷、延庆-怀来等强震区的地震测深研究成果,分析了强震区的主要深部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地壳深部断裂、中下地壳低速层、速度结构的差异、泊松比和岩性的不同、复杂的壳幔过渡带、滑脱构造等构造特征与华北地区强震形成和发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华北地区断层形变测量资料的系统处理结果和已知构造带的分布 ,给出了该区现今主要块体的活动边界 ,分别统计了不同区带断层垂直运动的平均速率 ,对其差异性进行了对比 ,并结合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区带的断层活动差异性显著 ,断层测点分布条带与主要构造带或地震活动带一致时 ,其断层垂直运动的平均速率较高 ;在区块与条带相交或相邻的情况下 ,条带上比区块的断层平均活动速率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18.
大华北地壳动力学参数及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华北地区的断层数据、高程数据、波速结构数据、弹性常数以及多种流变机制参数,建立大华北地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并通过给每个单元赋属性的方法,实现物性参数的连续变化.以模型边界附近实测GPS数据插值作为边界位移条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大华北区域位移场与实测位移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