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内涵界定、评价指标体系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以黄河流域河南段为例,构建了涵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保护、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创新驱动、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统、环境承载系统、资源承载系统三大领域的指标体系,对黄河流域河南段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河南段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为明显,郑州最高,濮阳最低;资源承载情况差别不大,最高为洛阳,最低为新乡;环境承载综合指数差别不大,最高为安阳,最低为济源;各地市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显著,以中部郑州和洛阳为龙头、北部发展水平较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基于ESDA的闽西发展不平衡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区域发展不平衡格局动态涉及空间、时间、属性多维信息,根据1999-2007年闽西区域经济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时态数据库。筛选20项指标构建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县域经济粒度闽西区域发展变权法三维评价。在此基础上,从县域经济综合角度,应用基于空间探索分析的全局空间相关分析、热点分析及相应的局域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探测县域经济空间联系模式挖掘闽西发展不平衡格局图式与动态,并利用时空一体化模型逼近。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作为新常态时代下我国推进生态流域文明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推进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选取我国黄河流域唯一被干流贯通的省会城市兰州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10—2019年黄河流域兰州段统计资料,构建了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环境及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构建耦合度模型,全面解析和综合评估了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水平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环境水平并不高,呈“恶化-好转-恶化-好转”的态势,而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降-升-降-升-降-升”的波动态势。总体来看,兰州市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协调性有待加强,应充分考虑黄河流域整体性特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同步推进产业的专业化整合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在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上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布局,最终实现人居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郦天昳  彭建  刘焱序  杨旸  陈昕 《地理科学进展》2017,36(10):1270-1280
生态文化健康是衡量区域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准则。本文以云南省生态城镇建设区——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基于生态—文化耦合系统可持续性视角构建生态文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和信息熵开展县域尺度定量评价,并通过分析各县市自然、文化健康组合状况,开展相应的管控发展战略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大理州生态文化健康水平呈现西部高于东部、北部优于南部的整体特征,云龙县生态文化健康水平为全州最高,祥云县最低。根据各县市的生态文化健康因子组合特征将12个县市分为四类发展战略区,即生态文化协同保护区、生态文化均衡发展区、生态恢复优先区、文化建设优先区。本文提出的生态文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严金明 《地理学报》2021,76(10):2605-2605
长江经济带是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关键战略区域,是当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地之一,也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重要示范区.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国土空间的有力支撑.可见,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体部署,科学认识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格局,有效地保护与利用,是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流域生态补偿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促进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提升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优势,为上游地区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正确评价生态补偿效果和效率是优化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的前提。为了评价流域生态补偿的效果和效率,本研究以中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区域东江源流域的重要源区县安远县为案例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和数据包络法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效果和效率评价模型,选取2015–2020年的生态补偿各指标数据进行效果和效率评价,同时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流域生态补偿效果总体看呈现上升趋势;纯技术效率较低是造成综合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需要提升生态补偿项目的管理效率,规模效率总体表现较好,但仍存在资金冗余问题;生态补偿支出对生态补偿效率有显著负相关影响,生态旅游对生态补偿效果和效率有显著正相关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提升流域生态补偿效果和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空间均衡性及格局演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耕  李素娟  马奇飞 《地理学报》2018,73(11):2198-2209
研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空间分布状态及格局演变特征,有利于厘清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空间差异机理,对于缩小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因素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因此,基于“自然—经济—社会”(Nature-Economy-Society, N-E-S)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目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中国2003-2015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效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Theil指数、重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空间均衡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在研究期内(2003-2015年)空间非均衡性表现为先逐渐缩小后又逐渐扩大的动态演变特征;由三大区域的Theil指数均值可知,西部地区空间非均衡程度最大(0.1174),东部次之(0.0365),中部最小(0.0223)。② 从重心移动轨迹来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重心位于河南境内,历经了先向东南再向东北移动的过程,重心移动的方向表明位于该方向上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有所提升。③ 从标准差椭圆来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空间分布呈现出偏东北—偏西南格局,并且这种格局有向正北—正南方向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淮河流域经济是典型的大流域经济之一,推动其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战略选择,对于新时代区域乃至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基于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从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特殊性与实践特征出发,以2003-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改进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法及面板Tobit模型,考察分析其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与提升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总体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1.4824,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阶段性波动明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内的下、中游城市,具有“双核引领”的空间集聚特征,而上游城市始终处于“低水平稳定增长陷阱”阶段;超变密度是引致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人均产出、对外开放、人力资本和政府干预驱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上、中、下游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驱动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性。探究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现状及其演进规律,对于分析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提升路径、促进淮河全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PSR-TOPSIS模型的闽侯县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安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是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闽侯县是福州城市扩展的重点区域,亦是福建省会福州生态安全的关键保障区域.本研究运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多目标决策方法熵权“TOPSIS法”(逼近于理想值的排序方法)评价闽侯县2005-2010年的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5-2010年闽侯县生态安全平均水平处于预警状态,闽侯县亟待改变区域发展模式,增强内涵发展刻不容缓;研究发现生态安全等级水平为生态压力-状态-响应的综合作用,生态系统状态与生态安全水平密切相关,而生态压力和生态响应对生态安全水平起着系统动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尹君锋  石培基 《中国沙漠》2022,42(5):158-166
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国家继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之后农村发展面临的又一重要创新和机遇。通过构建乡村振兴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维度对2019年甘肃省86个县域单元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空间差异。不仅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分维度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河西地区乡村振兴水平凸起明显,南部民族地区凹进严重。县域城市等级作用显著,区域振兴水平优劣不等,区域冷热点分布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较为一致。甘肃省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条件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化精准性政策促进区域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本城  房艳刚 《地理科学》2020,40(10):1720-1730
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例,构建农业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空差异诊断模型、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城市群农业地域多功能演变特征和地域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① 2006—2016年辽中南城市群农业多种功能演变具有不同特征,农产品供给功能增强,增幅较大县域集中在康平、辽中和宽甸的“L型”连接线上;经济发展功能增强,增幅明显县域分布在本溪的市辖区;社会保障功能增强,增强明显县域包括大连、本溪的部分县域;生态服务功能减弱,减幅明显县域主要是金州、双台子、兴隆台、昌图等区县;休闲与文化功能增强,增幅较大县域集中在辽中南城市群南部沿海区县。② 农业多功能演变受到稳定性因素和驱动性因素共同影响,不同因素的作用方向与强度不同。③ 辽中南城市群农业多功能演变可划分为5种地域模式,应有针对性的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生态安全评价及其空间格局研究是科学分析喀斯特生态系统安全状况和对石漠化综合治理效果作出客观评价的基础.通过分析喀斯特生态安全的概念,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初步形成喀斯特生态安全评价概念框架,建立了喀斯特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安全度标准.在格网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进行5m×5m尺度下的网格化表达,运用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叠加方法实现喀斯特生态安全模型评价,得到格网化花江示范区的生态安全度空间数据.研究发现示范区整体生态状况呈现出逐步好转的趋势,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仍处于警戒状态,此外人类活动对喀斯特生态安全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域多功能性评价及其决策机制   总被引:49,自引:5,他引:44  
刘彦随  刘玉  陈玉福 《地理学报》2011,66(10):1379-1389
地域功能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异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域空间的分异性与人地系统的多样性不断增强,地域功能及其发展定位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通过构建地域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数分析模型,开展了中国县域尺度经济发展、粮食生产、社会稳定、生态保育功能及其综合功能的分级评判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大城市周边地区;粮食生产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湖北中部及湖南东部等平原集中分布区;社会保障功能则大致由沿海到内地、由北到南逐渐减弱; 生态保育功能一级区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和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将各单项功能进行县域尺度耦合,评价了各县域的综合功能强度,划分出综合功能强势区和弱势区,探讨了强化县域主导功能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政绩考核等创新机制和政策,为统筹区域发展和提升县域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Q146 2004042926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以安徽省岳西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例=A prelimin田了research onde-耐叩nlent sustainability of ecological denlollstration~:a casestudy on Yuexi county,Anhui Province耀淑兰,柳易林…//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一2004,13(3)一203一207 以安徽省岳西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例,构建一套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叠加、功效系数、模糊综合评价等三种数学模型,研究生态示范区多时空尺度的可持续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在基准水平年、近期目标年和远景目标年生态示范区…  相似文献   

15.
朱琳  王铁霖  夏丹 《热带地理》2021,41(4):870-88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探索不同地域类型的乡村振兴具体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省为例,构建县域乡村地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粮食生产、社会保障和生态保育功能的空间差异,识别各县域主导功能和短板功能,探索各类型区差异化的乡村振兴路径。结果表明:1)四川省乡村地域功能空间格局分异特征明显。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的地带性规律基本一致,均呈现由川东南向川西北逐渐减弱的分异格局,粮食生产功能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和攀西安宁河流域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生态保育功能则呈现由川东南向川西北逐渐增强态势。2)以主导功能和短板功能为划分原则,将四川省划分为主导发展型、极化发展型和综合发展型三大类,并根据不同地域类型提出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主导发展型应优先发挥主导功能,同时整合协调其他功能,带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极化发展型在发挥其优势功能的同时需补齐短板,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综合发展型依托现有基础,实现产业再升级,促进产城融合,成为四川省乡村振兴发展引领示范区。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关注点,旅游是资源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探究二者协调发展关系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从双向视角探究了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与旅游发展协调互动关系。选择典型资源型城市——六盘水市为研究案例,实证研究发现:1)2000—2017年六盘水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都呈现出阶段性增长态势,但旅游发展相对滞后,二者差异呈现出趋于同步——迅速扩大——缩小的发展态势;2)2000—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耦合度除2000年(0.614)外,其他年份均在0.85以上,表明六盘水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相互作用强度较高。3)从协调度上看,2000—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协调程度从重度失调(0.1707)发展到优质协调(0.9891)。以2005、2011和2015年为临界点划分为失调、逐步改善、优化提升和协调发展四个阶段;4)六盘水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演化呈正相关关系且显著性极高,但旅游因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作用(95.60%)高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支撑力(90.37%),二者存在互馈耦合的一般特征且表现出明显的旅游产业发展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支撑效应。建议从统筹生态文明与旅游发展步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部门协同合作等两方面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人口-经济-空间-环境"城镇化内涵,通过构建县域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熵值法、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安徽省61个县域单元2000-2013年4个时间断面县域城镇化人口、经济、空间、环境4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时空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安徽省县域城镇化耦合度处于低水平阶段,耦合协调度处于由中度失调向轻度失调过渡阶段;空间格局上,省域东部县域耦合协调度高于中部县域,中部县域耦合协调度高于南部和北部县域;在安徽规划五大片区中,皖北片区县域表现为人口城镇化滞后,其他片区县域表现为空间和环境城镇化滞后。该研究成果可为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岳隽  范朋灿 《热带地理》2021,41(4):676-684
基于对国土空间及空间规划内涵的梳理分析,深入剖析新时期国土空间治理的内在价值传导关系,探讨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逻辑。研究认为:1)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与国土空间治理指标之间有着严密的价值传导关系,不同层级政府的战略目标和空间治理理念在传递中分化衍变,导致规划指标体系在关注对象、控制性、统筹性等方面的差异;2)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的建构,需要基于价值传导和指标控制的协同,以及基于战略目标导向和国土空间治理的统筹,成为规划导向落实的重要抓手;3)多规并行时代的规划指标体系构建共识正在打破重组,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指标体系需要认清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对国家战略的逐级落实和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提升做出响应。  相似文献   

19.
在系统梳理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新发展理念为准则层构建河南省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刻画2005—2020年河南省各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讨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5—2020年河南省高质量发展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0.08增至2020年的0.94。18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呈以郑州为中心的辐射状分布。郑州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第一梯度,洛阳、三门峡、济源为第二梯度,其他城市处于第三梯度,在时间序列上波动不明显。城市协调维度的发展指数(0.07~0.15)最大,创新维度的发展指数(0~0.04)最小。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准则层上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异质性,大部分城市为结构性欠协调状态。经济产出与结构、投资与政策对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和有效方式,开展旅游业绿色发展研究将有助于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地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系统综述方法,通过回顾旅游业绿色发展历程,将我国旅游业的绿色发展划分为2个阶段: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萌芽探索阶段、绿色发展理念下的起步发展阶段。此外,文章从旅游业绿色发展的部分重要研究方法、绿色发展概念内涵辨析、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绿色发展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绿色发展法规标准、绿色发展模式、企业绿色发展对策等方面对旅游业绿色发展进行较为系统地综述,指出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的积极探索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并发现大多数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相关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因此,今后的研究应不断深化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从而构建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