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7年11月3日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一颗新彗星,定名为紫金山彗星(1977q)。本文收集了国内外共42次观测资料,精确计算了这颗彗星的轨道,轨道为近于抛物线的双曲线,逆向运行。1977年7月24日过近日点。文中给出了近年观测历表。最后,考虑全部大行星的准确摄动,计算研究了当此彗星处于日心距约为60天文单位时原始的和将来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彗星紫金山1和紫金山2是于1965年初相继被发现的,它们的轨道彼此间有不少相似之处.为了考查这一对似是“孪生的彗星”在动力演化过程中是否有什么关联,本文考虑了自金星至冥王星八大行星的摄动,计算研究了这两颗彗星大约500年期间(1694—2195)的轨道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目前两者轨道的某些相似之处,只是在一定时期里的现象,它们是从原来大小颇不相同的轨道经木星摄动而演变的结果,以后也将有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首先将这两颗彗星和它们轨道的一些特点,综合叙述如下: 1.它们是在1965年一月份前后只隔十天相继发现的; 2.它们都是短周期彗星,周期在6.6到6.8年之间; 3.它们轨道平面和黄道面的倾角都不大(小于11°)。两条交点线彼此接近(其间成11°的角),而且都与木星轨道平面和黄道面的交线接近(相差不到8°); 4.两彗星轨道的近日点几乎在同一方向(只差8°); 5.这两轨道的远日点,都只略为超出木星轨道一些。在1960年12月,彗星紫金山1与木星接近到0.17天文单位。在1961年12月,彗星紫金山2与木星接近到0.48天文单位。  相似文献   

4.
为测定土星质量,对收集到的1905年至2006年期间的686次观测[其中包括182次照相观测和504次CCD(电荷耦合器件)观测]通过数值积分进行拟合来改进土星的暗弱的外卫星Phoebe的轨道,并得到土星系总质量msa的新的测定值:3 497.0-1msun(太阳质量),为更精确地测定土星质量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百余颗小行星的初始轨道根数,收集近二十年来未编号小行星的7000余次观测资料,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比较系统的证认工作.初步证认出以后,考虑精确摄动,结合全部资料改进轨道.经确定证认,最后计算出准确轨道的有8颗新小行星.文中最后对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另四颗已正式编号的小行星提出了命名.  相似文献   

6.
这四颗小行星的历元很早,都是在二、三十年以前.由于多年未算摄动,轨道逐渐偏离,观测与计算间差值。O—C 已增大到一度以上.鉴于改进轨道、计算准确冲日星历表的迫切需要,1962年冬季在已利用电子计算机算得木星、土星精确摄动的基础上,我们搜集了近几年的观测资料,对此四颗星作了轨道改进.轨道改进的计算系根据爱克尔和勃劳威尔(Eckert and Brouwer)的直角座标的方法.为避免小偏心率和大倾角情况对精确度的影响,使能比较确定地求得方程式的解,我们采用下列方程系统:  相似文献   

7.
吴会英  吴连大 《天文学报》2005,46(2):173-180
通过对20颗卫星的模拟计算,研究了人造卫星光学观测的轨道改进方法,给出了资料预处理(观测精度σ0=5″)的剔除门限,使野值的比例在大多数情况下小于10%;在轨道改进中,先用Huber估计迭代2次,再用Hampel估计迭代到收敛,保证了轨道改进的精度;重点研究了Hampel估计的权函数参数(C0,C1,C2)的取值,得出结论:对于大于或等于6σ0的野值,C0可取为2.2,C1可取为3.6,C2的取值和野值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中央研究院的天文研究所从南京紫金山避难内迁昆明,即在凤凰山建立天文观测站。1941年九月天文研究所派出了日食观测队远征甘肃临洮从事观测。因仪器设备简陋,观测项目只包括有:1.从初亏至复园每五分钟曝光一次的照像。2.拍太阳边缘的闪光谱。3.全食时的天光与月光下天空亮度的比较。4.树荫下许多月牙  相似文献   

9.
1974年冬,我们在使用400/3000双筒镜进行的观测工作当中,发现了一些小行星.其中有两颗小行星,轨道近日距较小,轨道倾角较大.发现的时候,正当它们大冲之后,比较靠近地球,显现出颇为快速的视运动.对这两颗星,我们分别追踪得到14次与7次观测,均各有五十多天的弧长.现将观测数据和据此计算出的轨道根数列表于后.  相似文献   

10.
一般常用的人造卫星轨道改进方法要求观测弧段不太短而观测资料分布时间又不太长,这两个要求是互相矛盾的。长时期来,我们依靠自己一个国家的观测,而且主要依靠光学观测,进行人造卫星的预报工作,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长弧段(跨越升段和降段)的密集观测。这就迫使我们利用分布在较长时间内的稀疏观测进行轨道改进。为此  相似文献   

11.
1955年11月11日,在我们拍照小行星(1274)Delportia的底片上,发现另外一颗小行星,移动方向与(1274)相似,光度稍亮一些。经连续追踪,到12月17日为止,共得到十三次观测。挑选其中三次观测,算了一个椭圆轨道,以其轨道根数与星历表比较的结果,已经可以初步肯定是一个新的小行星。以下表1中载出了所有观测的位置和O—C之差,其中注有(*)的是用来计算轨道的凤测。  相似文献   

12.
按照1. A. U. Circ. No. 1444所载的星历表,紫金山天文台以口径15厘米,焦距150厘米的照相远镜观测这个彗星,得到以下的位置:世界时用(1)(2)(3)三次观测计算它的抛物线轨道,所得到的观测与计算之差是:  相似文献   

13.
双星轨道拟合是基本天文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其给出的动力学质量、轨道参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前者是恒星系统动力学研究和恒星物理演化研究必不可少的参量,后者则对提高亮星星表参考架的参考星数密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该项研究此前普遍采用了一些近似,如切平面的变化与空间的透视效应均被忽略.对上百个含亮子星的双星系统而言,这些近似引起观测量计算的偏差已经超过了当前的观测误差(1 mas).我们以牛顿二体模型为基础,用严格的立体几何关系改进了观测量的计算方法,通过仿真和观测数据验证了方法改进的有效性.拟合的结果表明,模型参数的拟合值和子星的观测量预报均有显著的改进.因此,对于双星,尤其是太阳系邻近的远距双星,改进观测量计算方法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4.
1981年2月我们对食变星RCMα进行了光电观测,得到了一个光变主极小时刻JD(日心)2444639.2392。收集其他作者观测的极小时刻,综合分析后认为RCMα的周期变化是由第三天体引起的光时轨道效应。计算得到第三天体的质量函数为f(m)=(m_3~3sin~3i')/(m_(12)+m_3)~2=0.024M⊙。  相似文献   

15.
1956年紫金山天文古的太阳黑子联合观测仍继续进行,并按太阳自转每周期发布一次,1956年参加联合观测的有宁台、佘古,昆站、青台等四台站(青台是青岛观象台的简称,在1956年5月才参加联合观测的).现综合1956年观测资料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食变星 RZ Cas 于1906午5月24日为缪勒(Müller)和凯泊脱(Kempt)所发现.顿根(Dugan)用目视视测计算了这颗星的第一个轨道,同时还谈到这颗星的周期变化的问题.关于周期变化的问题后来的工作者也注意到.赫弗尔(Huffer)和柯帕(Kopal)于1951年发表了他们对这颗星的光电观测结果,并给出了带有一个周期项的极小时刻的公式.利用这个公式计算极小时刻和我们观测结果比较,是很符合的.(详见下文)我们对食变星 RZ Cas 于1957年11月12月间在主极小附近进行了五次观测,共得观测值137个.由于我们使用的15厘米蔡斯天体照相仪系紫外物镜,同时它的星等系统  相似文献   

17.
捅要从2009年到2014年,对食双星DS Psc进行了多色测光和光谱观测,得到了完整覆盖的B、V、R 3色光变曲线以及一批新的光变极小时刻,并首次确定了该双星系统的光谱型.综合已有极小时刻数据,采用O-C方法进行周期分析,得到了新的轨道周期及历元公式.利用Wilson-Devinney方法,对观测所得光变曲线作了拟合分析,首次得到了该双星系统的测光轨道初解.结果表明DS Psc为一个光谱型约为G7V的过相接双星系统.其轨道倾角为66.6°,质量比为2.506.由于其小质量的次子星具有比大质量主子星更高的表面温度,因此DS Psc应属于W次型的W UMa型双星.  相似文献   

18.
半相接双星室女座UW轨道周期变化的物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陵五型半相接双星室女座UW的轨道周期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星的轨道周期在长期快速增加(dP/dt=+1.37×10-6天/年)的同时也含有周期为62.3年的周期性变化.利用Brancewicz和Dworak在1980年给出的基本物理参量,对引起轨道周期变化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表明一个质量为Ms>0.94M⊙的第三天体的光时轨道效应能对轨道周期的周期性变化成份作出解释.由于在观测上没有发现这个第三天体存在的信息,它有可能是一个致密天体(如白矮星等).轨道周期的长期增加成份可解释为由次星到主星的物质交流引起(dM2/dt=1.43×10-7M⊙/年),这与该系统次星充满的半接几何结构是相一致的.但是,根据双星演化理沦,大陵五型半相接双星应该处于以次星的核反应时标进行物质交换的慢速物质交流演化阶段,而分析发现该星的轨道周期变化时标远小于次星的核反应时标,但接近于次星的热力学时标,揭示了(1)这颗双星处于以次星热力学时标进行物质交换的快速物质交流演化阶段;或(2)系统的星周物质要通过角动量交换对轨道周期的快速增加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使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对WASP-43 b和TrES-3 b分别做了2次和4次凌星主食的测光后续观测.经过较差测光和光变曲线拟合,分别得到了两个系统的相关物理参数,结果与之前的文献结果吻合.结合多篇文献中的数据,对两个系统凌星中心时刻的观测残差O-C分别作了线性和二次函数拟合,根据线性拟合得到了行星的轨道周期及凌星中心时刻变化即TTV,分析后认为在两个系统中尚未发现明显的周期性TTV信号,并给出了WASP-43和TrES-3系统中1:2轨道共振位置上可能存在行星的质量上限分别为1.826和1.504个地球质量.通过二次函数拟合,尚未发现TrES-3b存在长期TTV即轨道衰变;证认了WASP-43 b可能存在轨道衰变,得到其轨道衰变率P=(-0.005248±0.001714)s·yr~(-1),并与文献中的相关结果做了比较,还据此计算出了该系统的恒星潮汐质量参数下限为Q_*~'≥1.5×10~5,并分别对两个系统中不同的Q_*~'值给出了相应的行星剩余寿命.  相似文献   

20.
2022年1月, 失效的北斗G2卫星被实践21号卫星从地球静止轨道拖入了坟墓轨道. 为了这项捕获任务的安全实施, 需要预先确定北斗G2的旋转状态. 基于过去10 yr的测光观测数据展示了北斗G2卫星自转的演化过程. 根据北斗G2的自转速度和轨道的演化, 确认了在过去的10 yr里发生的6次异常事件. 据推测, 2012年的小碎片碰撞事件, 是随后几年燃油泄漏的导火索. 2017年之后剩余燃油完全释放, 再也没有出现转速异常. 将2014年太阳能帆板损坏和2016年的解体事件后建立的旋转动力学模型外推1 yr, 转轴的标准偏差小于3°, 转速标准偏差为0.11°· s-1, 能够有效地满足捕获任务时刻旋转状态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