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2020,(4)
通过对景观设计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引出不同区域和文化特色景观治理模式。然后以辽河流域盘锦市河段景观治理为例,遵循以人为本、人文与生态相结合的原则,依托其深厚的地域特色文化底蕴详细阐述了景观治理模式的实施内容。研究表明:将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相融合的河道景观治理,实现了自然风情和生态性、城市型的协调平衡,将河流打造成充满文化和活力的自然景观;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河段的综合治理和景观模式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公路景观设计中应遵循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从人的体验出发,充分考虑到速度因素对景观形式、景观尺度、景观组合方式等方面的影响,运用各种手段,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各种景观要素,从而体现公路空间的美学特点和司乘人员的视觉特性,使公路成为一条方便、快捷、靓丽的运输通道和人造风景线。从公路景观设计现状入手,对公路动态景观设计及其元素、基于动态特性的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讨高效、经济、人性化的公路景观设计理论,以提高公路景观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和钟  杨平 《地下水》2011,(4):167-168,176
中国的山水画强调山与水的交融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融入中国山水画的美学精神,营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观环境,是当前滨水景观设计面临的难题。以山水画的美学机理及其表现研究为基础,结合景观设计学普遍性理论,运用于现代滨水景观设计之中,体现了山水画美学在滨水景观表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最后以安沟度假区滨水景观设计为案例,进一步阐述山水画美学机理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营造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景观模式。  相似文献   

4.
“景观设计”一词已为许多人所熟悉,这充分说明人们对生态环境状况越来越关心,越来越重视。学校景观设计教育应当在课程体系、教育理念、教学实践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加强对学生生态理念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树立起牢固的生态可持续设计观念。让生态可持续观念成为景观设计内在的和本质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景观设计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设计与营造,是综合了科学和艺术以营造人类美好的生活环境的一个行业和学科;景观设计人才的教育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景观设计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需要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创作过程;环境是人与自然交往的桥梁,是人与自然沟通的纽带,其目的是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让人理解自然,享受自然,景观设计师的使命是要力求实现环境与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应该在实践中科学的、艺术的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人文风俗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记者郝莹通讯员梅代玲报道近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和景观设计分会六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在三亚召开,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原副秘书长栗元珍,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铁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园林和景观设计分会会长朱祥明作总结报告。会议由园林和景观设计分会秘书长张新宇主持。王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勘  相似文献   

7.
2008年10月25-26日,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主办,景观中国网和《景观设计学》杂志联合承办的北京大学第六届景观设计学教育大会暨2008中国景观设计师大会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5,(5)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未来校园也必定会朝着"低碳、节能、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文章通过分析雨水收集利用的景观设计理论,探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过程中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的方式与途径,以西北大学作为雨水收集利用与高校景观结合的实践场地,提出合理的校园教学区景观改造建议,探索雨水资源收集利用在高校校园规划中的景观化途径,总结适用于校园景观设计的雨水利用系统,为今后的校园景观设计提供良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隧道洞口进行分类,提取其景观设计的要素,初步探讨了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设计手法并强调在隧道洞口设计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低碳经济的核心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适合国内一般城市的低碳景观设计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依托低碳化城市景观规划研究、低碳景观施工方式研究、碳汇系统研究和碳排放量化体系研究几个方面的专项研究分析,归纳出了城市景观设计在低碳形势下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