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气象知识》2010,(4):30-33
现在“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减排”主要是指减少向大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生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那么.今天.你低碳了吗?  相似文献   

2.
寇鑫 《气象知识》2010,(4):25-29
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个全新的概念——低碳生活,正在被广泛传播着,它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利用各种方法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从倡导环保到减少碳排放量,“低碳”生活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它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可以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  相似文献   

3.
让城更靓、水更绿、空气更清新,城市规划部门不再“单兵作战”。近年来,气象部门的智囊作用正逐渐凸显,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城市气候向有利于工作、生活环境方面发展,正逐渐成为规划设计建设的最优方案。小到居家生活,为市民贴身打造人体舒适度等各种生活气象指数,大到给“城市病”把脉问诊,量身订制大气环境影响评估和城市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科技正日益渗入城市的各个角落,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变得更宜居,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  相似文献   

4.
低碳生活     
<正>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水、节油、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从 90年代初开始 ,“12 1”气象信息答询服务便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 ,成为了社会公众及时获取天气预报、气象科技服务以及其它相关科技服务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成为了气象部门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类气象科技产品 ,宣传气象科技的重要传媒。“12 1”在给公众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 ,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它以其方便、快捷、内容丰富、科普性强和更贴近公众实际生活等特点 ,在各类电信信息答询服务中独具特色 ,且越来越受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关注。甚至在一些发达地区已开始显现出等同或优于电视、…  相似文献   

6.
刘宏 《陕西气象》2012,(2):47-4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建设提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的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杭州市人体健康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气象条件是影响人体生理、心理感觉的一种重要因素。科学家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其实都与气候变化有关,杭州市气象部门开展医疗气象工作是在1988年开始的,统计了50万个病例的发病情况,总结了二十几种痢疾的发病率预报方法,并在杭州人民广播电台开辟了《气象与健康》栏目。1999年,杭州市气象局推出了杭州“都市气象”服务系列,将杭州市多发病、常见病气象预报方法升级、换代、优化成杭州市人体健康生活气象指数共16种。人体健康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系统包括单个指数预报、复合指数预报、数据管理、气象资料曲线、指数资料曲线、系统参数、关于系统等7个模块。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暖是当今时代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同时,作为前沿经济理念和发展模式的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了。按照低碳经济的内涵,江西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总体上对正在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加快崛起”的江西是后发优势。为此,要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不动摇,全社会树立低碳经济理念与方式,持续开展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能源,着力改善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建立低碳与生态工业园区,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科技创新支持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9.
中国建筑领域用能亟需实现低碳能源转型。瑞典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单位一次能耗碳排放强度和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皆为第二低,其低碳转型之路对于中国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文中计算了瑞典建筑单位面积终端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结果表明瑞典建筑用能强度约为中国的2.3倍,而碳排放强度仅为中国的1/10。从建筑类别、建筑用能分项等多角度进一步展开对比研究,分析了瑞典建筑低碳转型采用的技术体系与政策机制,从优先节能理念、实现建筑电气化、减少建筑供热耗热量、构建零碳热源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的政策建议:我国需通过推广居民绿色生活方式、提倡“改善型”的室内环境营造理念避免未来建筑能耗出现显著增长,并通过建筑规范约束新建建筑保温性能、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措施减少建筑采暖需热量,且需要促进各类余热资源和生物质燃料的收集与利用实现低碳供热,本文可为中国建筑部门低碳发展的战略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吴锋 《吉林气象》2004,(3):29-31,4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气象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广泛。同时关键、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服务对大气探测手段和资料密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的“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及各区域“中小尺度灾害天气预警系统”建设等业务系统相继建立或正在实施当中。其中,做为这些系统中最基本的骨干工程自动气象站网建设,正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近百年来的气候变暖已经成为既定的科学事实。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及承担碳减排任务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不断得到加强,在此背景下,低碳社会、低碳生活等理念为人们所广泛关注和推崇。本文综述了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碳排放与城市化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了低碳经济、低碳城市、"脱钩"理论、环境库兹涅茨理论、生态足迹和碳足迹理论的理论内涵;评述了目前低碳城市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重点分析了人均碳排放、碳生产率、碳排放强度和碳能源排放系数等城市低碳发展水平指标,以及DPSIR模型、生态足迹模型、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综合模型等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最后,提出了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中国气象局实施“科技兴气象”、“拓展领域”和“人才强局”战略,特别是业务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对开展气象学术交流工作的要求和呼声越来越强烈,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但是,实际中也存在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水平参差不齐、对科技人员吸引力不大、实际效果亟待  相似文献   

13.
南极洲科研人员日前宣称,全球气温上升在下个世纪内可能使海平面上升20英尺,地球因此可能进入小冰河时期。南极洲“麦梅多考察站”的科研人员说,由于越来越多二氧化碳之类的温室气体被排放进大气层,使地球气温上升,南极洲西部广大的冰层不久就开始融化,如果这种情...  相似文献   

14.
乐清市作为全国最大的电气产业基地,近年来,更是聚焦“两新两联”(即让传统产业与“物联网”“新世代”相结合,推进产业数字化,同时以“物联网”“联全球”推动电气产业嫁接新能源,往新兴产业延伸),探索从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低碳发展型城市。为充分挖掘发挥乐清工农业优势,根据“双碳减排,生态发展”大形势发展要求,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结合绿色金融发展要求,以气象服务乐清生态良好建设为目标,搭建气象先导金融联动服务,提升绿色金融气象保障能力,防范化解重大气象灾害,着力推进气候友好型企业的认定标准,联合保险业、金融业将认证评估结果纳人放贷条件,开展面向气候友好型企业的“气候贷”试点工作,形成浙江省首个“气象+信贷”绿色融合产品实施方案,为乐清市建设全省首批产业低碳转型类低碳试点县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主要围绕乐清市生态文明中对气象服务的需求,阐述探索“气候+金融”融合新途径,为助企提质、防灾减灾提供新方向的重要做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生活科学和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严防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蚀是生活科学的重要内容。下面介绍几种值得注意的“无形杀手”的预防方法。供人们在日常预防时参考。烟雾 厨房中的油烟是家庭生活中的第一“杀手”。烟雾中有多种含毒物质 ,浓度高、毒性大 ,万万不可忽视对它的预防。从我国目前的生活科学水平看 ,预防烟雾的方法只能采取安装抽油烟机、厨房与居室隔离、厨房经常开窗通风 ,尽量减少在厨房的劳动时间等 ,少做油煎炸类食物也是预防烟雾毒气的有效办法。煤气 这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2000年英国气候变化项目(Climate ChangeProgramme)第一和第二阶段先后出台,这是英国低碳政策的起点。2008年英国气候变化法案(ClimateChange Act)的出台标志着英国低碳政策法制化进程的开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10年英国政府出台了一揽子的应对气候变化新政(UK ClimateChange Package),这是对以往低碳政策的一次梳理和系统升级,将以往各种低碳政策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并针对当前国际形式和英国国内的现状对政策进行了合理的创新。英国的低碳新政主要包括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影响生活小区温室气体排放的因素分析,提出了气象物业管理如何引导低碳生活的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为现代物业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越来越高,气象服务的领域日益拓宽。一些经济运行部门和精明的厂家、商家开始利用气象信息指导生产经营,并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气象科技作为知识经济的一个方面,正走进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1靠“天”发财不是梦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气象信息与市场机制有一种必然的联系,雨晴冷暖无不蕴含着嫌钱生财的机会。据报道,1997年夏季的全国空调大战中,山东青岛某品牌的空调就利用气象信息稳稳当当大赚了一回。当年夏天,全国出现了反常的“北热南凉”现象,大部分空调厂家按…  相似文献   

19.
“121”服务万户千家周鸣(河南省气象台,郑州·45003)气象信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气象信息越来越关注。电话的普及,使电话服务成为气象部门新的经济增长点。郑州市“121”于1996...  相似文献   

20.
开展交通领域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研究对于实现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我国交通部门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为切入点,开展道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等各子部门未来需求预测,并运用长期能源可替代规划系统模型(LEAP),通过构建基准情景、污染减排情景、绿色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模拟分析我国交通领域能源需求、污染物及碳排放趋势。结果表明,强化低碳情景下,我国交通部门能源消费将在2037年达峰,CO2排放将在2035年达峰;绿色低碳情景下,CO2排放将在2040年达峰;淘汰老旧汽车、“公转铁”“公转水”等政策性措施将有效减少NOx、PM2.5等污染物排放,发展氢燃料、生物航油等技术性措施将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要实现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需分别对客运、货运交通从节能降碳与协同减排两方面实施相关措施,综合施策是完成能源消费与碳排放达峰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