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精密三角高程跨河水准测量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现行规范中一、二等三角高程跨河水准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并进行技术设计。通过在某桥梁工程中进行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的实例验证和分析,测回观测成果的合格率高达94.4%,环闭合差小于规定限差一半的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80%,三角高程法与GPS法形成的跨河水准环的闭合差为4.72 mm,小于规定限差。试验表明:改进的三角高程跨河方法具有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较小、作业效率高、成果精度良好等优势,特别适合于在跨越距离较大、场地条件复杂、外界气候影响大、不对称垂直折光影响突出的情形下采用。  相似文献   

2.
对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进行了详细讨论,模拟数据表明,高差中误差主要取决于测角精度、视线长度和仪器高量测精度。对测角中误差为1″或更高测角精度的仪器,使用对向观测的方法,可用三角高程测量可代替四等水准测量。  相似文献   

3.
郝旦  王芬 《测绘通报》2019,(3):159-162
随着全自动智能型全站仪的发展及光学水准仪的逐步淘汰,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跨河高程传递方面应用广泛。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全自动照准全站仪的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四边形跨河水准测量方法的原理及步骤,并对该方法中对向观测获取跨河点间高差进行了理论推导和精度分析,证明了控制在一定跨河距离内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其他误差的情况下,该方法可用于二等水准跨河测量;最后通过实例证实了该方法能满足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利用GNSS无约束平差控制网数据和三角高程进行跨河高程测量,结合电子水准仪运用常规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得高差,通过对比三种跨河水准测量,分析GNSS跨河高程测量与三角高程测量数据精度,从而依实际工作环境选择最优的跨河方式。  相似文献   

5.
从实际实施跨河水准测量的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精度的比较,并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式及对跨河水准测量的高差中数中误差进行的估算,验证了利用高精度全站仪实现高精度跨河水准测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张恒  胡波  袁长征 《测绘通报》2019,(11):121-125
本文对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理论与方法、误差来源及精度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其代替二等水准进行跨河水准测量的可行性及关键问题,提出了采用两台高精度自动照准全站仪对向观测进行跨河水准测量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要求,并在重庆轨道交通环线建设中进行了多次应用,证明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三角高程实施跨河水准方法探讨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利用三角高程进行跨河水准的可行性,从三角高程单向观测的公式出发,推导跨河水准对向观测的公式,并分析三角高程跨河水准的主要误差来源。针对三角高程测量中棱镜量高精度低的弱点,提出一种高精度的棱镜量高方法。最后结合实例,指出用精密三角高程实施跨河水准测量的可行性、适用范围,并提出几点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三角高程法超长距离跨海高程传递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角高程法跨海高程传递测量误差的来源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三角高程法的超长距离跨海高程传递方法,设计了具体的测量方案,包括跨海场地选定与布设,观测标灯设计与制作,跨海观测时段数、测回数及组数设计,观测程序与观测方法、观测成果的限差验算与成果取舍等,并提出了跨海高程传递精度评定的两种方法。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工程现场选定两条跨海线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3.9km和18.0km跨距的跨海高差平差值与已知高差的较差均小于二等水准测量限差,每千米跨海高程测量中数的中误差分别为±0.68mm和±0.63mm。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精度全站仪的普及和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提高,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由电磁波往返对测距离和对向观测垂直角求定两点间高差的分析和公式推导,论证使用三角高程测量实施高精度跨河高程测量的理论依据,并根据生产实际提出具体的作业模式和注意事项。该作业模式既提高了跨河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又加快了施测速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在水网和长距离(2Km左右)跨江跨河地区,进行四等三角高程测量的试验研究。通过对观测方法和设备的改进以及进一步实验研究,有望实现更长距离和更高精度的跨江跨河三角高程测量以及取代现有的跨河水准测量。  相似文献   

11.
桥梁施工高程控制网精度及跨河水准观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水中桥墩施工允许误差,推导了桥梁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必要精度,研究并设计了不同跨河长度下的桥梁高程控制测量等级和跨河水准测量的测回数及组数,研究成果可供相关规范修订时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毅  张蓓 《北京测绘》2013,(4):51-53
在水准测量过程中,当水准线路不可避免穿过河床较宽的大河时,可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跨河水准测量。从实际实施跨河水准测量的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精度的比较,并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式及对跨河水准测量的高差中数中误差进行的估算,验证了利用高精度全站仪实现高精度跨河水准测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因矿区地表地形复杂而导致的传统测量施测有困难的问题,探讨了三角高程测量对向观测法和RTK在此种情况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三角高程对向观测方法能满足四等水准测量限差要求,可以替代四等水准测量,适用于复杂矿区地表沉降变形监测的日常观测;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精度符合平面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地理空间信息》2015,(5):72-74
通过对三角高程跨河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测量机器人和特殊的观测手段,实现长距离跨河高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对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导线测量高程都采用对向观测的方法。可有些场合,如:很困难地区水库定桩:仅作高程测量而不必测量坐标。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单程双测比对向观测要方便很多。有关测距导线三角高程代替几何水准测量的办法,在规范和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肯定。但是,将对向观测和单程双测加以比较,哪种方法更适合于高程测量,到现在为止,还很少有人分析和研究。本文想根据自己一点实践经验和理论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吴迪军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4):132-133,136
针对现行规范中2 km以上距离的三角高程法跨河水准测量应采用双觇板的规定,进行了单标三角高程法跨河水准测量的观测设计,并通过实验与双标三角高程法及已知高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单标三角高程法可用于2 km以上距离的跨河水准测量,其半测回中的垂直角观测组数宜增至双标法的2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可以不量取仪器高,但观测值中有两类不同的观测量.利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通过若干次迭代计算,可以更准确地确定两类观测值权的关系,提高了跨河水准测量的平差精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长距离跨河水准测量的高差计算模型,针对三角高程测量中各精度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施测方案,并通过工程实例予以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高精度仪器、特制的觇灯,并遵循科学的观测方法,能够有效减弱垂直角观测及大气折光对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影响,并使其满足长距离跨河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GPS测量方法观测双山岛跨河水准为例,从场地选择与布设、选点埋石、GPS观测前后的一等水准测量、GPS仪器高测量、GPS观测、GPS数据处理与检核、高差计算等方面初步探讨了GPS跨河水准测量。采用江苏省似大地水准面高程异常成果计算检核GPS跨河水准点间的高程异常变化率和高程异常差,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观测的高差与一等水准测量高差、GPS跨河水准高差组成闭合环检核GPS跨河水准高差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为GPS跨河水准测量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吴迪军  熊伟 《测绘科学》2016,41(6):130-134
针对海上恶劣的气候环境和不利的观测条件致使长距离跨海高程传递测量难度加大的问题,该文设计了一套基于全站仪三角高程法的跨海高程传递测量技术方法,并在4.3km跨距的跨海场地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达到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该方法已应用于港珠澳大桥跨海高程传递中,目前已完成30跨次的跨海高程测量,测量成果全部达到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路线总长约45.7km的全桥跨海高程贯通测量高差与陆域一等水准测量高差的互差仅为24.8mm,小于二等检测限差(40.56mm)。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全站仪三角高程法适用于10km以内跨距的跨海高程传递,成果精度可达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