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许艳  濮励杰  朱明 《地理科学》2015,35(5):658-664
江苏沿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基地之一,气候生产潜力能够反映该地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大小。考虑作物不同生长期光温水协调程度,对现有气候生产潜力模型基于作物生长期进一步改进,估算江苏沿海地区14个县市三大粮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结果表明:基于作物生长期的气候生产潜力模型具有可行性。江苏省沿海地区水稻和小麦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受太阳有效辐射、温度和降水因素共同影响;玉米气候生产潜力主要受太阳有效辐射和温度影响,不受降水因素限制。从地域分布特征看,江苏沿海地区水稻和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南北方向呈现梯度递增规律;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南北方向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
作物生产潜力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亟需针对不同地理单元实施有效应对措施和调控策略。选择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陕北高原、关中盆地和秦巴山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全球生态区模型(GAEZ)分析了陕西省不同地理单元作物生产潜力变化趋势,探讨了不同作物生产潜力变化的区域差异,辨识出影响不同作物生产潜力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1) 1980—2015年间,陕西省玉米生产潜力总量增加了150.55×104 t,小麦生产潜力总量则下降了402.69×104 t。(2) 关中盆地的玉米和小麦生产潜力皆最大,陕北高原次之,秦巴山区的玉米和小麦生产潜力皆最小;陕北高原和秦巴山区的玉米生产潜力皆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关中盆地的玉米生产潜力则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关中盆地和秦巴山区的小麦生产潜力都呈下降趋势,陕北高原的小麦生产潜力则有所提高。(3) 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减产效应,这一效应在关中盆地尤为显著,其次为陕北高原;气候变化导致玉米生产潜力增加,使小麦生产潜力下降;气候变化对不同地理单元的影响也不相同,在陕北高原表现为增产效应,在关中盆地和秦巴山区则为减产效应。(4) 在陕北高原,气候变化的增产效应是玉米和小麦生产潜力提高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大于对小麦的影响,耕地向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转化是降低作物生产潜力最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因素;在关中盆地,作物生产潜力的变化主要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小麦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玉米为大,以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为特征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大于对小麦的影响;在秦巴山区,土地利用变化是玉米生产潜力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小麦生产潜力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粮食生产潜势与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土高原地区粮食发展历史经济和十多年来科技攻关实践及生产潜力的调查和试验证明,该区域在资源潜力的技术潜力上有能力达到粮食自给。据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在长武站试验。1993年在正常降水的情况下,小麦产量4944kg/hm^2,玉米产量9478.5kg/hm^2,两料产量达14422.5kg/hm^2(961.5kg/亩),创区历史最高记录。通过多方面的努力,黄土高原粮食生产连续上了几个台阶,其中选  相似文献   

4.
沿海淤泥质滩涂是中国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之一,滩涂围垦新增的大量耕地资源的生产潜力能反映滩涂土壤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大小。本文以江苏省如东县滩涂围垦区为例,在现有的光温水气候生产潜力模型的基础上,引进基础地力贡献率和盐分限制因子作为土壤有效性系数,构建沿海地区土地生产潜力模型,并通过水稻和小麦产量对模型结果进行初步验证。研究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可行性。滩涂围垦区水稻产量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为55%~59%;小麦基础地力贡献率为50%~80%。未脱盐的1982年滩涂围垦区水稻和小麦产量受到盐分阻碍的系数分别为0.73和1.00。2007年垦区由于盐分太高不能种植水稻,小麦产量受到盐分阻碍系数为0.35。未脱盐的1982年滩涂垦区土壤基础地力修正后的水稻和小麦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为12235.84和6502.23 kg/hm2;土壤盐分修正后的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为15677.42和10329.39 kg/hm2;土壤基础地力和盐分共同修正后的土地水稻和小麦生产潜力分别为8934.97和6502.23 kg/hm2。与实地调查的水稻产量(9750 kg/hm2)和小麦生产潜力(6000 kg/hm2)相比,目前土地生产力远小于盐分限制下的土地生产潜力,与基础地力和盐分双重限制下的土地生产潜力接近,改善土壤施肥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沿海淤泥质滩涂是中国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之一,滩涂围垦新增的大量耕地资源的生产潜力能反映滩涂土壤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大小。本文以江苏省如东县滩涂围垦区为例,在现有的光温水气候生产潜力模型的基础上,引进基础地力贡献率和盐分限制因子作为土壤有效性系数,构建沿海地区土地生产潜力模型,并通过水稻和小麦产量对模型结果进行初步验证。研究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可行性。滩涂围垦区水稻产量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为55%~59%;小麦基础地力贡献率为50%~80%。未脱盐的1982年滩涂围垦区水稻和小麦产量受到盐分阻碍的系数分别为0.73和1.00。2007年垦区由于盐分太高不能种植水稻,小麦产量受到盐分阻碍系数为0.35。未脱盐的1982年滩涂垦区土壤基础地力修正后的水稻和小麦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为12235.84和6502.23 kg/hm2;土壤盐分修正后的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为15677.42和10329.39 kg/hm2;土壤基础地力和盐分共同修正后的土地水稻和小麦生产潜力分别为8934.97和6502.23 kg/hm2。与实地调查的水稻产量(9750 kg/hm2)和小麦生产潜力(6000 kg/hm2)相比,目前土地生产力远小于盐分限制下的土地生产潜力,与基础地力和盐分双重限制下的土地生产潜力接近,改善土壤施肥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GIS支持下的漳州市水稻气候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文鹏  陈逢珍 《福建地理》2000,15(1):30-33,36
本文在前人类关于农业生产潜力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漳州市水稻气候生产潜力的研究。初步探讨了基于GIS的水稻气候生产潜力研究方法,运用光、温、水生产潜力计算模型,计算了漳州市各县水稻气候生产潜力,并与现实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该市水稻气候生产潜力优势区,据此提出了发挥裟气候生产潜力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暖下东北地区春玉米生产潜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陈长青  类成霞  王春春  张卫建 《地理科学》2011,31(10):1272-1279
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依据中国东北地区101个气象站点多年逐日气象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1971~2007年春玉米生长季气候变化趋势,包括春玉米生长季平均气温、太阳辐射总量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利用GIS技术分析了东北地区春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及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春玉米生长季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其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值,太阳辐射呈减少趋势,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有波动下降趋势。在气温不断升高的情形下,东北地区春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有所增加,但由于各地区间降水的差异,东北地区春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在各地区变化差异较大,21世纪以来相对于20世纪70年代,南部地区气候生产潜力减少,而中部地区增加。为此,就如何利用东北地区春玉米生产潜力的特点,以及提高春玉米的实际产量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鹏  肖池伟  封志明  姜鲁光  刘影 《地理研究》2015,34(12):2257-2267
中国南方粮食生产区水稻熟制受市场和农业政策等影响频繁波动,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构成了一定挑战。以鄱阳湖平原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单元,基于问卷调查法于2014-2015年收集了19个县(区)共682例农户水稻熟制调查问卷资料,分析该区水稻熟制现状及农户熟制决策行为,并利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农户水稻熟制变化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内60.4%的受调查农户只选择种双季稻,26.7%的受调查农户只选择种单季稻,10.2%的农户同时种植双季稻和单季稻。因此双季稻是鄱阳湖平原粮食主产区主要的水稻种植制度。然而,受调查双季稻农户中有5.4%因其低丘岗地田块缺水灌溉或低地田块易长期受渍涝影响而只种早稻或晚稻,而农户弃耕、转出全部土地及耕地他用的占比达3.7%。② 受调查农户双季稻种植比单季稻种植的纯收入高323.9元/亩,但产投比和利润率单季稻比双季稻每亩分别高出15.9%和115.9%;③ 收入、灌溉条件、劳动力、田块质量、田块距离等是影响农户水稻熟制决策的主要因素,其中收入和灌溉条件分别占水稻熟制变化驱动因素的36.6%和28.5%。  相似文献   

9.
戴尔阜  王昊  吴绍洪  靳京 《地理研究》2007,26(3):461-469
将作物生产潜力模型(PS123模型)与常规方法相结合,对1999~2001年海伦市玉米、大豆、小麦作物生产潜力进行计算;选取产量损失量、资源满足率和资源组合利用率,定量评价资源利用效率,寻找影响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限制性因子及其定量制约程度。结果显示,自然资源中温度对于产量的限制最大,其次为水分和土壤,如果把光温生产潜力作为目标产量,玉米、大豆、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分别为11998、7068、8813 kg/hm2,资源利用率分别为51.0%、29.0%、20.2%,海伦市粮食生产仍有较大潜力。在特定自然资源状况下,海伦市的社会经济状况是限制潜力实现的重要因素,在实地调查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该市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马岩  陈利顶 《地理科学进展》2009,28(6):998-1003
采用机制法对作物生产潜力模型进行了光、温、水、土逐级订正,对海伦地区的主要粮食生产潜力进行估算;并选取产量衰减量、资源满足率和资源增产潜力三个指标评价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光合生产潜力为16801.4kg/hm2,光温生产潜力为12483.9kg/hm2,气候生产潜力为9799.1kg/hm2,农业自然生产潜力为8248.4 kg/hm2。如果以光温生产潜力作为目标产量,海伦地区尚有74.01%的上升潜力,且玉米的资源增产潜力高于大豆。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生产潜力实现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中温度对产量的限制作用最大,其次是水分和土壤。在此基础上结合实地考查,对当地的粮食生产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寻找影响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综合生产潜力指标体系及其模型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系统分析自然生产潜力经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考量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根据土、肥、水、种、密、保、管、工8个影响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构建社会经济生产潜力系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综合生产潜力指标体系;并引入社会经济修正函数对现有的农业自然生产潜力模型进行完善,构建农业综合生产潜力模型。农业综合生产潜力指标体系及其模型,为定量评估农业资源利用程度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多模式气候预估对华北冬小麦产量模拟的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MIP5的多模式气候预估资料,应用集合方法,评估了未来中国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不确定性,并给出未来中国华北冬小麦增产或减产可能的概率。利用CMIP5的15个全球气候模式2006-2030年4种排放情景的54组逐日气候预估结果,运用CERES-Wheat模型模拟了未来华北地区冬小麦的产量。结果表明,气温的预估结果较好,降水量和太阳辐射的气候预估值的不确定性较大。河北、山东和河南的3个代表点小麦产量的模拟集合表明,未来冬小麦产量年际波动较大,以弱增产的概率为主,但是随气候变化的冬小麦产量的低产概率明显上升。最后本文还给出了2011-2030年间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不同等级的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13.
《地理研究》2012,31(1)
为探明气候变化对商丘地区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根据1991~2010商丘市气候资料和小麦产量资料,利用数学统计与Thornthwaite Memoriae模型,结合未来气候预测结果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产量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主成分分析表明,气温、降水量、蒸发量与极端温度为影响冬小麦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蒸发量过大及极端低温对冬小麦生产不利。商丘地区“暖湿型”气候有利于冬小麦生产力的提高,“冷干型”气候对冬小麦生产最为不利;未来几十年内气候可能将向“暖湿型”变化,对商丘地区粮食作物产量的提升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气候变化对商丘地区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根据1991~2010商丘市气候资料和小麦产量资料,利用数学统计与Thornthwaite Memoriae模型,结合未来气候预测结果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产量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主成分分析表明,气温、降水量、蒸发量与极端温度为影响冬小麦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蒸发量过大及极端低温对冬小麦生产不利。商丘地区"暖湿型"气候有利于冬小麦生产力的提高,"冷干型"气候对冬小麦生产最为不利;未来几十年内气候可能将向"暖湿型"变化,对商丘地区粮食作物产量的提升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5.
钾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淮海平原砂质潮土为试验基地,研究了钾肥对该区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认为本试验在每公顷施N150kg,施P2O5100kg基础上,钾肥k2O的施用量33.75kg左右时,无论产量还是蛋白质及淀粉含量皆处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16.
遥感数据驱动的耕地生产潜力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传统的潜力递减法模型,在 GIS空间建模技术支持下,分别计算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和耕地生产潜力。本研究以遥感数据驱动模型构建:首先,通过日本的静止气象卫星GMS-5数据反演每日的实际蒸散、相对蒸散,用以计算气候生产潜力;其次,通过SPOT5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提取耕地空间位置和耕地类型信息,用以计算耕地生产潜力。研究表明模型估算的耕地生产力与现实粮食产量整体相差在10%左右,模型估算耕地生产潜力比现有粮食产量提高30%左右;同时研究表明,耕地生产潜力受高程、坡度和水源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张锐  刘普幸  张克新 《中国沙漠》2012,32(1):181-187
基于新疆地区52个气象站点1959-2008年逐月气温、降水资料,利用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线性趋势线、ArcGIS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对新疆草地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新疆草地温度、降水、蒸散生产潜力均表现为显著增加,且四季和生长季各生产潜力也呈线性增加,夏季和生长季增幅最大,其次,草地生产潜力以及增幅均表现为北疆高于南疆,基本为由南向北递增,并和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一致。其中,水分条件是影响新疆草地生产潜力的主导因素。根据二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得出,年平均气温每升高/降低1 ℃,草地的年气候生产力增加/减少17.309 kg·hm-2·a-1,年降水量每增加/减少1 mm,草地的年气候生产力增加/减少24.392 kg·hm-2·a-1。  相似文献   

18.
张广才岭47年生三大硬阔林9种营养元素的总积累量(kg/ha)是2236.723,其中乔木层1944,930,灌木层195.630,草本层96.163.9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归还量和存留量分别为363.770,226.372,137.398[kg/(ha·a)]。9种营养元素的循环速率0.622,利用系数0.163,周转期9.9a。较高的循环速率和较短的周转期反映了:三大硬阔林物质循环较快,植物群落处于生长盛期,林分正值速生期。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玉米生产潜力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玉米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探究其生产潜力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中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结合全球农业生态区模型、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和集对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玉米生产潜力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及长期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了其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960—2010年间,中国玉米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由1960年代的9.10亿t增至2000年代的9.45亿t左右。在年际尺度上,中国玉米生产潜力主要以准3 a和准5 a的周期进行波动;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准10 a和准20 a的波动周期。其中,准3 a的周期波动是中国玉米生产潜力长时间变化的最主要特征,这主要是受年降水量变化的影响。从空间格局来看,中国玉米生长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加格达奇—锡林浩特—临河—西宁—天水—中甸沿线以东;1960—2000年间,玉米生产潜力界线在中国东北部和临河—西宁沿线发生了较为明显的移动。华北平原、辽河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的玉米单产潜力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关中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的玉米单产潜力变化过程与上述地区恰好相反。在这2类地区,玉米单产潜力的变化均较显著,但变化方向在年代际尺度上具有交替性。  相似文献   

20.
云南西庄河流域具有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的良好条件。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水稻、杂粮(苦荞、黍),主要经济作物是茶及桑树。由于作物生长具有复杂的生物物理机制和生物化学变化过程,不同作物对气候条件如光、热、水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为了监测西庄河流域气候特征,特地在流域中部设立了一个观测站,获得了该流域的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使主要栽培作物的农业气候资源分析成为可能。本文对西庄河流域的农业气候特点及其对主要栽培作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西庄河流域属于水稻、桑、烟叶分布区;玉米、苦荞、黍分布适宜区;小麦、茶生态分布最适宜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