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的绿洲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多达165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6。本区气候干旱,在广袤的土地上广泛分布着沙漠和戈壁,其面积达71.3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43%以上。境内还有终年积雪的高大山脉。因此,能进行人工灌溉、有农牧业分布的土地——绿洲的面积是很有限的,其总面积不过7万平方公里,仅占新疆面积的4.2%。  相似文献   

2.
闽南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的对外开放区域,它是福建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仅开放了厦、漳、泉三市和十一个县,按行政区划分,闽南地区实际上包括三市十六个县(即厦门市辖一个县;泉州市辖六个县;漳州市辖九个县)。全区土地总面积有24984,4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0.6%;总人口9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6%,人均耕地仅有0.56亩(1985年)。闽南地区处在我国南亚热带区域,  相似文献   

3.
<正> 四川雅安市国土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山地占94%,森林覆盖率45%。林业用地110万公顷。全市有国有森工企业局1个,国有林场(所)15个,国有林地总面积72万公顷,森林总面积43万公顷,总蓄积6300万立方米。其中公益林面积为39万公顷,占92.4%,绝大部分为天然林或天然次生林;商品林面积3万多公顷,约占8%,全部为人工林。  相似文献   

4.
滇东桂西喀斯特地区河流水文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喀斯特发育的国家。全国碳酸岩系分布总面积在200万平方公里以上,碳酸岩出露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其中尤以广西、云南、贵州等区最大,碳酸岩面积均占3省区总面积的50%以上。随着建设的发展,对喀斯特地区的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  相似文献   

5.
广东山区开发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东山区包括粤北山区、粤东北山区、粤西山区和海南岛中南部山区,山区面积12.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9.8%。广东丘陵和山地面积11.33万平方公里,占山区面积的89.4%;平原面积1.34万平方公里,占10.6%.按47个山区县统计,共有面积11.3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3.7%。1983年山区人口达2007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广东山区在本省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是全省自西向东由黄河、陇海铁路、焦(作)石(臼所)铁路等扭结在一起组成的带状地域,西起三门峡市,东至濮阳市和商丘地区,包括42个县市,土地面积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73万人,分别占全省的23.3%和28.6%。全省7个大中城市中,有5个位于该区,1987年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53.7%,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占全省的72.1%。因此,黄河两岸是全省初步形成的骨干经济带,是省域经济的重心所在,在全省乃至更大区域工业的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首先,该区是我国从“一五”就开始进行重点建设的区域,已建成了一大批大中型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周山区(后文简称盆周山区)即四川盆地周围边缘山地区。区内山地面积有1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山地面积的36.0%,呈棱形分布于四川盆地四周。盆地东缘有巫山、七曜山;东南和南缘为大娄山;西缘有龙门山、邛崃山与大相岭等;北缘是米仓山和大巴山,成为川陕和川鄂的界山,并与秦岭接连构成了四川盆地北部的屏障。整个山区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1.2%。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在深刻变革和迅速发展的历史性新时期,走向2000年将继续面临着重大转折。在这样一个总体格局中,深入研究并正确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把握好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则可在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占据有利地位,使南阳经济迅速振兴。一、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一)区情分析南阳地区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区辖一市十二县,总面积26600平方公里,人口918.7万,分别占全省15.9%和11.6%。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皖南山区指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的广大山地丘陵区,包括15个县,屯溪与黄山(含太平县)两市。土地面积30705平方公里(4606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2.2%。本区林业和茶叶,油茶、油桐、蚕桑、乌桕及生漆等在省内(有的在国内)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漆建忠 《中国沙漠》1988,8(3):53-62
毛乌素沙区地处北纬37°27.5′——39°22.5′, 东经107°20′——111°30′。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南部、陕西的榆林地区的北部,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的东北部。沙区总面积约50249.68平方公里, 约占我国沙漠总面积的3.8%。榆林沙区地处毛乌素沙地的东南缘, 总面积2.48万平方公里, 占毛乌素沙地总面积的49.7%, 占全榆林地区面积的57.7%, 占全省面积的12.04%, 沙漠面积在全国各省区占第五位。  相似文献   

11.
草场草地是河南的一项重要农业资源。省农牧厅畜牧局1980~1984年完成了全省草场资源调查和编图工作。1988年,我们采用TM卫星影像对原1∶50万河南草场资源类型图进行修编,对适宜营建人工草场的区域进行了评价。查明全省草场总面积约4433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7%。 一、草场资源分布的地带性及类型 河南位于我国南北自然地带的过渡区。自然条件复杂,给形成各类自然草场提供了环境基础,自然草场的分布具有水平和垂直地带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河北山区跨省境53个县(市),土地面积94553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0.4%;耕地面积151.3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2.6%;农业人口1200多万人,约占全省农业人口的1/4;山区的木材、粮食、油料、干鲜果以及蚕桑、药材等,都占全省较大比重。开发利用好山区土地资源,对发展山区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及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等有深刻影响。 一、河北山区土地资源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地质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河北山地基本上由燕山和太行山两大山脉组成。全境构造复杂,岩性多样。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岩及石灰岩等组成。海拔多在2000m以下,中、高山占山区总面积的46%,相对高度多在500—800m,坡度20—40°;低山丘陵占36%,低山浑圆,河谷宽阔,丘陵区黄土普遍分布,切割  相似文献   

13.
豫西山地系指河南省西部中段,大致北以黄河为界,南至伏牛山岭,西达省界,东到嵩山,总面积2.68万平方公里。 本区地貌复杂,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秦岭山脉向东的延伸,有北东走向的崤山、熊耳山、外方山及北西走向的伏牛山。华山山脉东延的小秦岭等,海拔一般约1000—2000米,部分山蜂超过2000米,东部为丘陵、河谷及盆地。境内有洛河、伊河、北汝河与宏农河等较大河流,伊河和洛河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全区,于偃师杨村汇流后,注入黄河。山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1.6%,丘陵占35.2%,其余为平原和盆地。 本区是河南沉积地层发育较好的地区之一。在太古界与下中元古界变质岩系基底之上沉积了上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新中界,总厚度达万米以上。在中元古界与第三系中还伴有火山喷发岩。在巨厚的沉积地层中发育有种类繁多的沉积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4.
鲁南山区泛指沂蒙山区和抱犊崮山区,总面积35776平方公里。区内山丘面积24240平方公里,年降水量835毫米(比全省平均高116毫米);侵蚀模数4113吨/平方公里×年(比全省平均高2600吨/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面积21940平方公里,此间中等至剧烈流失强度的面积875.5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鲁南山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水土流失严重的临沂地区,每年受灾面积约2335平方公里,减产粮食25万—30万吨,减产花生2.5万—3.0万吨;1984年尚有缺水村庄1360个(人口44.6万),人均收入仅306元(比全省人均收入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沙漠化监测结果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甘肃省于1994年进行了首次沙漠化土地普查,1999年进行了第二次荒漠化(沙漠化)土地监测。根据普查和监测结果,全省沙漠化土地(包括沙漠、戈壁)总面积约14万hm2,占全省总面积的31.1%,分布在全省7个市(州)的23个县(市、区),绝大部分分布在河西5市(占98.2%)。沙漠化土地平均年递增率0.38%。  相似文献   

16.
一 豫南丘陵山区地处我国东部亚热带北缘,是河南唯一湿润亚热带山区。它包括淮河以南、南阳盆地以东的桐柏、大别山地丘陵区的14个县(市)。总土地面积26077平方公里,占河南土地总面积的15.6%。区内丘陵山地面积1968.8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0.4%,岗地面积828.65万亩,占21.2%,平原面积951.09万亩,占24.3%,水面163.13万亩,占4.1%。本区是一个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丘陵山区,因而对土地环境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东南山地位于104°06′—110°12′E,27°42′—32°36′N,包括达县、万县、涪陵、重庆、泸州和宜宾等6地市,总面积约11万多平方公里。地形上,北部为盆周山地,山地面积占90%以上;中部为平行岭谷区,南部为低山丘陵区,两者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6—62%,丘陵占37—42%,平原占2%。北部大巴山的海拔一般为1500—2000米,最高峰为神农架,海拔2767米。境内稻田面积约为2300万亩,一般分布在海拔  相似文献   

18.
论豫西黄土丘陵区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西黄土丘陵台地位于河南省西部,西邻陕西,北濒黄河,南与伏牛山区交错,东同黄淮平原接壤。包括三门峡、洛阳、郑州三市的大部和平顶山、许昌两市的部分地区,共计21个县、市。总土地面积约24733平方公里,总人口1128万人,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和总人口的14.8%和12.3%。区内耕地面积1392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0%,人均耕地1.23亩,同全省人均耕地数量相当。由于本区地处西部黄土高原与东部黄、淮、海平原的交接和过渡地带,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当前已经成为河南  相似文献   

19.
干旱区(arid land或dryland)指陆地上降水量少且变化率大,干燥度在2.5以上的区域或地带。其主要分布在副热带和温带内陆地区,全球各大陆几乎均有分布,面积约4,615万km~2,约占陆地总面积的30.9%。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  相似文献   

20.
砂姜黑土是一种颜色偏黑,土层中含砂姜的古老耕作土壤。它是黄淮海平原主要低产土壤类型之一。据有关资料介绍,全国共有砂姜黑土4700万亩,黄淮海平原约占三分之二。我省砂姜黑土面积约为1460万亩(南阳盆地500万亩)。周口地区有砂姜黑土345.5万亩,占全省砂姜黑土总面积的23%和黄淮海平原的35%。 砂姜黑土虽然颜色偏黑,但有机质含量并不算高。据研究资料,面广量大的低肥砂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