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伯强 《地球》2015,(3):34-38
<正>短期的产能困难和雾霾治理预期放大了煤炭行业发展问题。雾霾治理背景下,煤炭产量大规模扩张的日子的确是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产能总是要去掉,供需总有一天会归于平衡。因此,认为煤炭价格将持续疲弱,是把问题简单化了。首先,能源品种是可替代的,因此它们的价格是联动的。其次,我国的煤炭产能既相对分散(按企业),又比较集中(按地域,山西和内蒙古占全国煤炭产量接近53%),而且地方政府对煤炭企业影响力很大。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6,(1)
正2015年,一场又一场的雾霾袭击着北京城,天穹之下灰蒙一片,蓝天不再、空气不净,经常被迫生活在"仙境"的市民对雾霾有着怎样的感受?《地球》记者采访了一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王先生,看看普通市民的抗霾路。"我一直很奇怪,看新闻老是报道北京的空气优良天数在增加,但我感受到的雾霾天数也是越来越多,我们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和官方总是不大一样。"家住西城区广安门外的王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是北京本地人,经营着一间小型烟酒食杂店,步入中年的他对雾霾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7,(5)
<正>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在能源消费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一直占到70%左右,尽管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出现多元化趋势,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缓慢下降到了64%,但主体能源的地位仍不可撼动。然而,自2012年以来,全国反复出现的大面积重度雾霾,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入推进,控煤、限煤、清洁用煤也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那么,在此背景下,煤炭产业将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开春之后,从市场各方面传来的诸多悲观讯息让中国煤炭行业从业人士感到忧伤,甚至是冰冷,对他们而言,依然深陷于寒冬之中,期盼的"第二春"还远未来临。国家对治理雾霾和改善环境的渴望,更是给煤炭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曾经无比辉煌的煤炭行业,已经彻底告别了"黄金十年",进入漫长的下滑周期。这点已经成为各方共识。然而,未来的脱困和转型之路却显得步  相似文献   

5.
正不久前江苏一名电视台记者在苏北一处秸秆焚烧现场做直播,结果说着说着,人就"消失"了,完全被浓烟"埋没"。这样的画面让大家在调侃之余,心里也很沉重。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天气越来越冷,北方各地进入供暖期,北方的雾霾天气更加严重,据环保部门表示北方的雾霾天主要是由于气象、烧秸秆和供暖三大原因汇聚而成。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入冬以来,北方很多城市出现严重空气污染,京津冀等地区持续雾霾天气,笼罩在一片浓浓的雾霾之中,最严重的能见度不足十米,甚至连红绿灯都无法看清。为应对空气污染情况,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区对淘汰拆除燃煤锅炉将采取更严格的措施,禁止销售使用高硫煤炭和焦炭。  相似文献   

7.
观点     
《地球》2013,(8):6
正上海人大代表:雾霾天气应发"雾霾补贴"上海市人大代表李飞康建议,上海在冬季雾霾天气期间,向全市民众派送防范性药物或发放一次性补贴。财政局和卫计委明确表示,将配合相关部门对代表建议予以研究。市环保局也将在今后工作中参考代表建议。  相似文献   

8.
何潭振 《地球》2016,(4):89-91
正作为雾霾重灾区,河北如何治理雾霾成为该省和全国"两会"的关注点,很多"两会"代表也纷纷给河北支招,提出了很多值得参考的意见和建议。河北人大代表为治霾献策据了解,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的建议中,来自河北代表团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聚焦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雾霾天气,并纷纷为治霾"支招"。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胡翎在建议指出,农村冬季燃煤是冬季雾霾天气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北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6,(2)
正入冬以来,雾霾天、水污染频现,尤其华北地区接连出现雾霾天气,致多地空气质量再达严重污染级别,局部地区有重度霾……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下,保护环境成为热门话题。然而,你知道吗?环保问题自古以来就备受重视,中国古人最早提出了"环保治国"理念,还设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环保部",甚至进行了最早的"环保立法"。  相似文献   

10.
段雯娟 《地球》2015,(3):48-51
<正>自今年1月7日河北省打响地方两会第一枪,到2月13日吉林、广东、海南三省人代会闭幕,近40天的2015省级地方两会正式落下帷幕。作为全国两会的预热,地方两会每每透露着各地发展的新热点,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各地政府纷纷晒出去年工作成绩单,定出今年工作目标。雾霾与蓝天,不仅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也是广大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年来,以迅猛态势席卷全国的雾霾让广大民众"谈霾色变","消除雾霾,重塑蓝天"已成为民生改善的当务之急。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大气污染防  相似文献   

11.
蓝颖春 《地球》2015,(2):33-35
<正>环境保护部最近一次通报的空气污染情况显示,从全国范围内而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最重。事实上,河北省多个城市曾多次出现在环保部严重污染城市的"榜单"上。作为污染最重省份之一的河北省,其空气质量和雾霾治理情况一直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近日,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陈国鹰在谈起对治理环境污染的举措和未来计划时说:"有压力才有动力,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2013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人们在深受PM2.5其害的同时,认识了这个字"霾"。接着,一个叫"雾霾"的热词迅速在全国疯传。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会场内外,无处不见雾霾治理的讨论。"你认为雾霾天怎么治?"几乎已经成为每位代表委员都会被问及的问题,空气污染治理已成为中国全民热议的最大内政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简单的数字,有时候带来的,却是几乎不可承受之重。这一点,河北人想必深有感触。环保部不久前发布了2014年全国74个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黑榜",河北省的保定市成为第一名,获得了不光彩的冠军。而前10个空气最差城市中,河北一省就占了7个,并包揽了前六名。如此"辉煌"的成绩,让河北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各省区,沦为全国雾霾头号重灾区。对这个尴尬的局面,河北有关部门能找到很多理由,比如重工业太多必然产生污染、先天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不利于驱散雾霾、为首都分担了很多高污染产业,等等,无论是摆事实、列数据还是谈逻辑、讲道理,这些理由都完全说得通。作为重工业大省,河北确实有很多大型钢厂、煤矿、化工等,这些企业自诞生之日始,就携有与生俱来的污染"原罪"。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想当年,烟囱林立、浓烟滚滚的场面可不像今天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底,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据中央气象台统计,截至2013年12月4日18时,我国已有25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雾霾天气。然而在2013年初,饱受雾霾困扰的北京却在此次全国雾霾中"一枝独秀"。11月在接二连三的北风作用下,北京迎来了11个空气质量一级优的蓝天,为全年最多。11月25日至28日更是连续出现了4个一级优蓝天,打破了"好天不过三"的魔咒。专家表示,整个11月北京连续受到多股冷空气影响,上空被高气压系统  相似文献   

15.
金星宇 《地球》2015,(2):30-32
<正>据环保部最近发布的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数据来看,河北省共有7座城市上榜,并且包揽了这并不光彩榜单上的前6名。在过去的2014年里,河北人深受雾霾之苦,"真的是活在梦里"、"现在终于知道如坠云里雾中的感觉了"……在网友不断自嘲调侃的背后,是对河北空气质量的担忧与无奈。然而,在悲叹和埋怨之后,更重要的是找到原因和方法,然后坚决有力  相似文献   

16.
读者沙龙     
《地球》2015,(11)
<正>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留言节选国庆过了,霾又来了。啥时候开始雾霾天已经变成老生常谈了呢?突然想起今天听到的一句话"早上起来,我一拉窗帘以为我瞎了呢"……我给贵刊献上一首改写雾霾的诗《沁园春·霾》:常州风光,千里雾封,万里尘飘。望运河内外,浓雾莽莽,高架上下,雾霾滔滔。车舞长龙,黑烟直冒,欲上沪宁把车飙。需晴日,盼大风吹过,北风狂扫。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学生不出操,比南京北京,这里更糟;都市风景,全戴口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7,(12)
<正>11月15日,北方地区正式进入供暖季。今年的供暖季,华北地区首次大面积实施"煤改气",目标是使今年冬季的雾霾浓度大幅下降。目前,北京等地区已经正式开始全面实施天然气供暖,一场治理雾霾的大战已经全面打响。作为雾霾的重灾区之一的京津冀地区,如何才能实现环境治理和经济增长的科学同步发展?11月16日,由中国科协企业工作办公室和北京市科协共同主办,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承办的"产业前沿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几场寒流过后,我国北方地区气温骤然下降,东北和西北局部地区已经开始飘起雪花。受冷空气影响,北方一些地区降温幅度较大;为应对寒冷天气,多个城市已提前进入采暖期。有暖气的冬天开始不再难熬,然而由于目前整个北方地区的采暖主要依靠燃煤,随之而来地进入了雾霾多发期,北京、天津、石家庄、辽宁沈阳、吉林长春、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频现"雾霾围城"的天气。  相似文献   

19.
蓝颖春 《地球》2015,(4):94-96
煤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石墨"、"石炭"等。早在汉代就开始大量使用。汉帝国崩溃之后,在长达千年的时间中,由于人口和工业低迷,植物燃料的再生速度足以满足社会需求,煤炭就没有得到重视。直到宋代爆发严重的燃料危机,这种古老的燃料才得以再次被重视。煤炭不仅终结了这场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木柴和木炭等传统燃料,从而拯救了森林和大宋帝国。  相似文献   

20.
应对雾霾天气:气象科学与技术大有可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雾和霾是发生在大气中的不同天气现象.雾是悬浮在地表附近大气中的微小水滴,能见度小于1 km,当雾由冰晶组成时称为冰雾.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由于对光的散射而降低能见度,一般是气溶胶和光化学烟雾的混合物.一般公众感受到的雾霾天气大都是雾和霾同时存在的,其发生和演变离不开适合的气象条件.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气候变化,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及其强度的增强,对人民生活、人体健康以及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如何减缓、防治和应对雾霾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