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讯     
长春地质学院数学地质研究室受地矿部资料局委托于1984年7月23~28日在沈阳召开了《金矿资源总量预测技术会议》。1984年8月18日至23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召开了地矿部微机应用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2.
由国际地质对比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和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91项中国工作组发起,长春地质学院主办的“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于1985年10月10日—13日在长春地质宫举行学术报告会,10月14日—20日全体国外代表和部分国内代表赴辽东半岛地质考察。 召开这次国际地质会议的决定,是1984年8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91项工作组特别会议上一致通过的。  相似文献   

3.
《全国变质图件编制与研究》协作会,于1981年1月15日至1月17日在长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长春地质学院以及新疆、福建、河南、山西、云南、辽宁,吉林等省(区)地质局的代表共24人。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地质矿产局于1992年4月20日在长春聘请长春地质学院和吉林省地矿局的有关专家,对长春地质学院和吉林省地矿局第六地质调查所共同完成的《吉林省汪清县闹枝、刺猬沟金矿床》科研报告进行了技术鉴定。该研究课题以金矿床的最新成矿理论为指导,运用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和地球物理等多学科联合攻关,以大量的实际材料和数据,对闹枝和刺猬沟金矿床的矿床特征和成矿条  相似文献   

5.
由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吉林省地质学会、长春地质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性“矿床学术研讨会”于1989年11月13~15日在长春地质学院隆重举行。大会主席张贻侠教授致开幕词,刘连登副教授主持了会议,并致闭幕词。 研讨会的主题是:前寒式纪构造与矿床;超大型矿床有关问题和成矿模式的有关问  相似文献   

6.
10月10~13日,《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宫隆重举行。大会由IGCP中国全国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IGCP第91项中国工作组主办。来自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加拿大、丹麦、芬兰、英国、法国、伊朗、印度、美国、苏联和中国的190名正式代表参加了讨论会。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地质学会空间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27~28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楼召开了第二届空间地质学与空间化学学术讨论会。该专业委员会是目前我国在该学科领域唯一的省级专业委员会。其主要研究方向是:研究太阳系和空间事件在地球上的反映;地球作为天体之一在宇宙演化中的统一性及其经济意义。学术讨论会由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春地质学院能源地质系主任王东坡教授主持。参  相似文献   

8.
刘连登 《地质论评》1986,32(1):100,95
由IGCP中国全国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IGCP第91项中国工作组主办的“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于10月10日—13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宫隆重召开。与会正式代表共190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加拿大、丹麦、芬兰、英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党员、长春地质学院教授、晶体光学教研室主任、长春市劳动模范、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地矿部岩浆岩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光学学会理事、长春地质学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我国著名的岩石学家张树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1991年8月18日上午11时40分在长春逝世,终年61岁。张树业同志1930年2月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1949年8月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52年8月毕业分配到长春地质学院工作,197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教研室副主任,地质系中心实验室主任,地质系晶体光学教研室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0.
徐惠芬 《地质论评》1987,33(2):201-202
全国变质地质及变质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2月1日—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和前寒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和地球化学学会的变质岩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及山西省地质学会共五个单位发起和联合召开的。大会由山西省地质研究所冀树楷总工程师代表五个发起单位和东道主致开幕词。北京大学董申保教授、长春地质学院张贻侠院长、武汉地质学院游振东  相似文献   

11.
由长春地质学院、IGCP第247项国际工作组、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吉林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前寒武纪矿床、构造及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将于今年10月7日—10日在长春地质学院隆重召开。 会议的宗旨是系统总结和交流在前寒武纪矿床、构造和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规律专业委员会、吉林省地质学会、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长春地质学院矿床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前寒武纪矿床专业学组共同发起,吉林省地质学会负责筹备的第一届全国环太平洋成矿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7月15日—20日在长春举行学术报告与讨论会,7月21日—24日赴长白山考察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宝石地质。 来自全国16个省市、40个单位的代表83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98篇论文(摘要),有32名代表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大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裴荣富研究员致开幕词,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张秋生教授作总结报告。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张贻侠教授、吉林省地质矿产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公开出版审查验收会11月20日至25日在长春召开。地质矿产部、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长春地质学院、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等十六个单位的地质工作者出席了会议。《吉林省区域地质志》是在充分研究前人资料,特别是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应用国内外最新地质理论而撰写的一部综合性基础地质专著。这部专著约100万字,共分五篇五十一章,内容包括地层、岩浆岩及岩浆作用、变质岩及变质作用、地质构造及区域地质发展史。验收会认为,《吉林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实际资料扎实,立论依据充分,内容系统丰富,  相似文献   

14.
东北亚国际地学研讨会在长春举行由长春地质学院组织召开的东北亚国际地学会议,于1995年8月11~15日在长春举行.到会代表有来自俄国、日本、蒙古、韩国、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及我国的地质学家共一百余人,提交论文95篇。大会宜读论文35篇,内容涉及大地构造...  相似文献   

15.
地学新星     
地学新星赵国春男,1961年生,辽宁省岫岩县人。1985年在长春地质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长春地质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留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任教。1990年晋升为讲师,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会员。现在长...  相似文献   

16.
卢良兆教授1930年生于浙江省黄岩县,1950~1952年就读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在长春地质学院(合校后为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任教,1985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评聘为岩石学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7.
由西德地质和原料研究院总地质师费泽费尔特博士为团长的西德地质代表团一行四人,于四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到长春地质学院参观访问。 西德地质学家在长春地质学院逗留期间,作了“根据经济观点评价矿产资源的原则”,“巴西北部的白钨矿交代岩(接触岩)的成因”,“巴西地质、物探、化探综合调查”、“西德联邦地学及原料研究院化探工作方法”等学术报告,并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米勒向我介绍了多重母体分解法用  相似文献   

18.
卢良兆教授1930年生于浙江省黄岩县,1950~1952年就读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在长春地质学院(合校后为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任教,1985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评聘为岩石学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9.
长春地质学院是我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它是一九五二年十一月由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东北工学院地质系和长春地质专科学校等校系合并成立的,至今已整整三十年了。 三十年来,长春地质学院为国家培养各种高级地质人才一万六千余人。他们分布在地质、工业、交通、科研、教育等各条战线上,常年战斗在崇山峻岭,碧海蓝天,为祖国寻找着丰富的地下宝藏。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成为我国地质战线上的技术骨干,为国家地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三十年来,长春地质学院结合野外实习,同全国二十七  相似文献   

20.
序号  刊名   1  地球化学   2  地球科学   3  地质学报   4  岩石学报   5  地质论评   6  地质科学   7  沉积学报   8  中国区域地质   9  矿床地质   10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1  地质科技情报   12  矿物学报   13  地学前缘   14  第四纪研究   15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6  古生物学报   17  地层学杂志   18  矿物岩石   19  地震地质   20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1  地球学报   22  地质与勘探   23  岩石矿物学杂志   24  地质地球化学   25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改名为: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6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本表引自《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46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