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应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需求,探讨现象教学法(Phenomenon-based learning)在GIS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围绕某一主题或现象,将GIS专业教学中多门课程有机融合,发挥线下课堂的互动优势,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现实问题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潜在地指引学生的教育与职业路径,为进一步推进GIS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面向应用的高校GIS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高校GIS教学是近年来国内探讨的热点教学问题之一,涉及到GIS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设置、实践环节设置、教学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但这些探讨主要是针对GIS专业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教学而引发的,较少关注非GIS专业学位的GIS教学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清华大学GIS教学发展与现状,结合作者在GIS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从教学平台、教学内容、授课形式、考试方式、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讨论如何开展针对非GIS专业、面向应用的高校GIS教学模式,与全国高校GIS教育工作者共勉.  相似文献   

3.
21世纪高校GIS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新办专业,就目前而言,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的系统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问题。主要从GIS本科的培养目标计划、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及教与学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思想,以与大家探讨如何建设一个规范、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如何从实践教学环节着手,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已成为探索GIS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概述国内外GIS专业发展,针对当代社会对GIS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校对GIS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总结,从GIS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科研创新驱动的GIS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教学目标是提高GIS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材建设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GIS专业教材的基本情况做了调研,并从GIS教材的应用范围与领域、教材所适合的学生专业情况,针对学生层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GIS教材的地理分布及作者所在单位的分布状况。另外对教材所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学GIS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一些重点大学GIS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就存在的若干问题给予了探讨,并对GIS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课程规划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38  
1997年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在地理学科下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文针对中国高等学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从GIS专业课程体系及其分类入手,讨论了GIS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课程设置的初步方案,并提出核心课程建设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GIS教育:问题、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随着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得到广泛的普及,GIS高等教育面临着创新和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等GIS教育在课程整合、理论教育、技术教育、人才定位、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我国高等GIS教育应从GIS学科、理论技术、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GIS教育创新,最后对我国GIS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集成是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已从研究过渡到了工业实践,特别是在建筑行业问题解决方面。由于BIM与GIS数据在应用场景、空间尺度、建模语言等方面的差异,BIM+GIS集成可视化存在语义信息错误与丢失、几何信息耦合度低、表达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完整、高效地描述建筑物本身的物理与功能特性、建筑物外部环境的几何、语义信息,实现从微观到宏观的三维空间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分析是具有挑战的。拟从BIM生成、地图切片、数据集成与存储、场景调度与裁剪、高性能渲染等方面,阐述了BIM与GIS集成时可视化效率提升技术,以满足BIM+GIS高性能需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实践为导向的地理信息系统"逆向"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城市规划有着天然的联系,前者是后者进行空间分析、决策支持的重要工具,也是后者日常业务信息化的技术平台.本文作者在城市规划专业的GIS教学中,采用了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三方面的措施:①设计了一系列和实践有密切联系的练习;②这些练习主要靠学生课余独立完成;③原理讲课安排在练习之后,内容精炼,适当回顾练习.上述三项措施经多年摸索、改进而形成,在不增加课内总学时的条件下,自主应用的能力逐年增强,知识面也得到扩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城市化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即所谓的“城市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在分析城市化现象带来的问题之后,讨论了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实施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INER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CHINAXuQiang(徐强)(HebeiCollegeofGeology,Shi...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工程勘察施工图审查工作中,以及部、省级建设主管部门的各项质量大检查所发现的一些问题,结合新规范、标准,对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报告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探讨,认为有些问题属于勘察工作量布置不足,有些则属于成果报告没有遵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编制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多维动态GIS一直是国际GIS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总结ISPRS2008(北京)国际会议上与此相关的研究论文基础上,重点就GIS多维动态空间建模方法、球面可视化表达与拓扑描述、技术分析与应用等方向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评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湛江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的形成原因有:过度的近海捕捞,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近海的捕捞渔民的经济效益下降和作业渔场面积减少。存在的问题有:需转产转业的渔民数量大,支持转产转业的资金数量有限,渔民综合素质较低,退出捕捞行业的成本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沿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问题的措施有:政府出台相关的财政政策,积极发展海水养殖业,积极发展滨海旅游业与休闲渔业相结合,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当前基层国土资源所档案管理存在资料收集不完整、交接不及时、设施简陋等问题,影响了国土资源档案作用的发挥.必须从建立有效工作机制人手,从档案的收集、转交、管理、利用各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充分发挥档案对推进国土资源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区域气象站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兰州市气象局区域气象站的建设情况。根据建设区域气象站的经验,针对建站过程中出现的设备选型和要素选择、站址选择、通信方式选择等问题及提出了解决办法;针对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库管理、数据传输监控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最后根据实际运行开发数据传输监控系统的一些应用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烟台市海岸带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其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但受自然地质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产生了许多地质环境问题。该文分析了烟台市海岸带内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岸带保护建议,对于实现海岸带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共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多数企业的管理者都具有较强的技术背景,但缺乏技术战略管理的经验,因此在企业技术战略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对企业来讲,获得技术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从外部引入,二是自主开发,针对这两种途径,对企业技术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Policy and Practice Progress of Watershed Eco-compensation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the watersheds in China is being confronted with a lot of problems such as soil and water erosion, water pollution at present. Therefore watershed eco-compensation is becoming a question of common interest.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major problems and their origins in the watershed protection in China,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rned policies including relative rules and laws, financial policies and water right transaction policies. Simultaneously the paper reviews the practices carried out in China, including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the western China, the trans-provincial eco-compensation practice and the small watershed eco-compensation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compensation practices and the future policy requirement, this paper finally puts forward four ke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watershed eco-compensation of China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