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梃梅 《地质科学》1960,3(1):24-24
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队和地貭研究所合編的黄河中游第四紀地质調查报告一书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一調查报告对交流第四紀地貭調查和編制第四紀地貭图的經驗方面将会有很大的作用。本报告是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考察队工作的一部分,此书內共汇集了6篇第四紀地貭报告,它們是:1.晉西第四紀地貭調查报告;2.甘肃中部第四紀地貭調查报告;3.陝北无定河流域第四紀地貭調查报告;4.陕北隴东第四紀地貭調查报告;5.山西汾河流域第四紀地貭調查报告;6.鄂尔多斯第四紀地貭。  相似文献   

2.
在广泛地进行第四紀地質研究以来,对松散沉积物的标本採集,常常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如冲积層中的交錯層、黄土中的古土壤層及其它地層中岩性急遽变化和特殊结構的現象等等,往往既不能保存原样而又無损地把标本採集回来,因而或多或少地給工作帶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在目前如何採用新的方法多快好省地更圓滿地採集标本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石自明 《地质科学》1960,3(1):39-44
一、武安煤田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武安煤田在构造上位于太行山隆起的东緣,与华北平原沉降带相邻,是一不稳定地带。长期以来,频繁的构造运动,在区內留下了鲜明的遺跡,一直到第四紀时期甚至現代构造运动亦并未停止。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而形成的特殊的地貌現象,在本区是非常发育的。区內不仅有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发生的大小断裂和緩慢的升降运动,并且在某些地区,地层的变形及地震活动,也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西安蓝田间新生界地层剖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北方新生界地层的研究已有較长久的历史。在华北地区的許多不同时期的第三紀化石地点都已成为标准剖面。这些标准地层剖面多仅代表某一个时期的地层,在一个剖面上可以找到两个地貭时代的还不多。这可能是由于在第三紀时期,在华北地区的沉积較少,或者是已有的沉积遭受到剝蝕以致剖面不完整,也可能是由于研究得較少,化石发現得不多以致对若干地层未及詳細划分之故。  相似文献   

5.
組成形式相同的某些矿物,常常在其性质上有着明显的变化。例如:光性、比重、颜色、化学成分等等。同属于一族的许多矿物,其性貭也可以有很大的不同。但某些矿物却只在光性、比重或者个別常数上有所不同,其中以白云石族矿物在各种性貭上的变化最为典型。矿物的成分及其光性、比重和顏色直接决定于其中Ca,Mg和Fe的比例关系,对角閃石和輝石族矿物的詳細研究証明:光性不仅能确定矿物的化学成分,在某些情形下还涉及其成因問題。根据这种观点来研究綠柱石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刘东生  吴子荣 《地质科学》1960,3(5):269-272
苏联著各新构造学家尼古拉耶夫教授于1958年夏应中国第四紀研究委員会和水利电力部的邀請在北京专門对新构造和与之有关的工程地貭問題作了系統的讲学。因为新构造的研究不仅在理論上对我国广大的地貭工作者还是一个比較新的課題,同时也是在进行大規模工程建設实践中所必須注意的問題,所以这次耕学引起了国內各方面的极大的注意。中国第四紀研究委員会征得尼古拉耶夫教授的同意,并由他本人对原耕稿进行了补充和訂正以后送請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大家盼望已久的文集現在出版了。这是我国地貭界的一件喜事。回忆在1958年夏季尼古拉耶夫教授在順利完成了对許多重要工程建設地区的指导工作以后,为了滿足我国地貭工作者的要求,立即开始了这次讲学,这种深厚的友情是我們深为敬佩的。  相似文献   

7.
任磊夫 《地质科学》1959,2(6):171-174
震旦紀地层中很难找到化石,因而划分和对比地层常常遇到很多困难。笔者在荆襄磷矿实习的时候,曾对震旦紀地层中的結核作了研究,感到还可作为地层对比的参考,而且也是一种找寻磷矿的标誌,所以作一个簡单介紹。  相似文献   

8.
1957年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工作时,曾在第三紀的下部漸新統Pg3和中新紀N1的底部發现一种很特殊的灰岩。經野外观察,这种岩層具有显著的特征,層位上有对比的意义,可选作第三紀下部地層对比的标准層,在室內也初步进行了薄片观查。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北饶河中生代褶皱带内的海相中生代地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秀璋 《地质科学》1959,2(2):50-51
海相中生代地层分布范圍較窄,西從黑龍江省宝清县大和鎮起,东越烏苏里江而至苏联國境,南抵虎林之北,北达烏苏里江注入黑龙江处。其分布区东西寬达100公里(連續出露部分宽只85公里),南北長約250公里左右(北部100公里范圍內被第四紀地层掩盖)。  相似文献   

10.
周中毅 《地质科学》1959,2(4):125-126
磷矿矿石沒有标誌性的物理性質,因此在一般情形下很难凭它的外貌来确定它是否磷矿石。我国的磷矿石既有呈致密块状的也有呈礫石狀的,顏色也是各种各样的。所以寻找磷矿必須借助于化学試剂。目前所用的最广泛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是用鉬酸銨的飽和水溶液与濃硝酸混合溶液作試剂,滴在岩石上,如果岩石含磷达万分之几就岀現黄色沉淀。  相似文献   

11.
第四紀地質学是研究地質史中最后(最近的)一段時期的沉積物,也就是第四紀沉積物。由於第四紀時期內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等不同於其以前所有的地质時代,又由於其年代比較短促,所以第四紀沉積物不論在分佈上、岩石——地層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因第四紀沉積物在地表水产方向上的分  相似文献   

12.
何宇彬 《地质科学》1959,2(2):48-50
广西中部極广泛地分布着中、上石炭紀黄龙灰岩和馬平灰岩以及下二迭紀的栖霞灰岩和茅口灰岩。它們在構造上多形成寬闊平緩的“箱狀”及“槽狀”短軸向斜盆地,盆地內也有上二迭紀及三迭紀地层出露,構造体系完整,有时为逆掩断层带所割切。  相似文献   

13.
对杭州湾北岸芦潮港潮滩2007-2010年固定点沉积物进行了逐月的磁性测量和粒度分析,探讨了磁性特征的月际、年际变化及其与粒度的关系。结果显示,2007-2009年,芦潮港潮滩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呈现出相似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磁性参数χ、χARM、SIRM以及比值χARM/SIRM总体上在12月次年7至月表现为高值,8-11月为低值,S-300变化趋势与之相反。粒度分析显示,每年12月至次年7月沉积物粒度总体较细,8-11月较粗,这说明潮滩较细沉积物中含有较多的亚铁磁性矿物,与已报道的2004-2005年研究结果相似。相比前三年,2010年1-7月及12月沉积物磁性矿物含量相对下降,8-11月份磁性矿物含量相对上升,导致2010年磁性参数月际变化幅度减小。同时,2010年沉积物粒度月际变化特征也发生了改变,即1-7月及12月沉积物粒度变粗,8-11月沉积物变细。相关分析表明,磁性参数与粒度之间的关系在2007-2010年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说明2010年沉积物粒度月际变化模式的改变是磁性特征月际变化改变的主导因素。尽管如此,长江流域来沙下降对河口潮滩沉积物物源的可能影响,仍需予以长期关注。  相似文献   

14.
徐永昌 《地质科学》1958,1(2):23-24
盆地第三紀沉积中,鲕狀岩分佈广泛,除一般的鲕狀灰岩外,有核特殊的鲕狀砂岩、桿狀砂岩这在我国其他地区很少見到,現作一簡略报导。  相似文献   

15.
沙庆安  丁啓秀 《地质科学》1960,3(5):256-259
1957年笔者整理华北(包括河北、山西、山东及河南、江苏、安徽的北部)煤系地层資料(各煤田普查和勘探报告及钻孔柱状图約一百篇)时,曾注意到本区石炭紀煤系地层中石灰岩和煤的沉积变化,并且对它們进行了初步綜合分析,得出了某些規律。这些規律对认識华北石炭紀沉积的发育情况、大地构造、古地理概况以及煤田預測等将有所帮助。这篇文章是根据当时的总結,略加刪修之后写成的。本文将按中及晚石炭世分别敘述。  相似文献   

16.
漠峰  山丁  金弟 《地质科学》1960,3(2):79-81
1958-1959年大跃进中,我們曾在某地硷性岩体的正长岩中发現晶形十分完美的黑色矿物,經室內研究后,証明其为板钛矿(見63頁图1),并且含Nb2O5达0.57%。这在我国恐是一个新的产出矿物。一、产状和物理性貭板钛矿产地系一硷性杂岩体,侵入于寒武紀石灰岩和侏罗紀砂岩和砾岩中,侵入时代为下侏罗紀。硷性杂岩体主要由硷性正长岩和霞石正长岩組成,正长岩侵入較早,主要位于岩体的边部。板钛矿产于与侏罗紀砂岩接触的正长岩中,呈脉状及浸染状。正长岩含有相当量的石英,可能为围岩混染所致。  相似文献   

17.
在热带砂质海岸,生物碎屑是海滩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和变化影响海滩沉积物的粒度特征。采用添加过量盐酸和双氧水的方法对海南高隆湾海滩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去生物碎屑前后粒径分布的对比,并结合海滩高程测量分析,结果表明:(1)海滩剖面上沉积物中生物碎屑的含量主要受到海水动力的影响,且生物碎屑颗粒较粗、重量较大,在高潮时由波浪流推上海滩并滞留。(2)海滩沉积物中生物碎屑的分布主要受三方面影响:一是地形及常涌浪向;二是区域中养殖业产生的生物碎屑;三是岸外发育的珊瑚礁坪。(3)海滩沉积物中生物碎屑的含量随季节变化,冬季至春季由海水供给的生物碎屑减少、进一步分解,使得北部海滩生物碎屑含量减少;而珊瑚碎屑的稳定供给和春季较强的波浪动力条件又使研究区南部断面的生物碎屑含量增加。(4)海滩沉积物中粗颗粒所含生物碎屑多于细颗粒中的生物碎屑,生物碎屑粒径主要为-1~2,即粗砂至细砾。沉积物中生物碎屑含量愈大,对粒径参数的影响也愈大。  相似文献   

18.
地質知識于1955年第六期刊登了“我國北方G层鋁土礦及其时代問題”一文。其中根据鋁土矿上复岩层厚度变化与南方泥盆、石炭紀沉積鉄矿,紅色岩层的出現,將北方G层鋁土矿对比为下石炭紀,山西式铁矿对比为泥盆紀。作者認为在这篇文章中的論点尚值得商榷,时代的比較可能还不是完全正确。今將自己的意見寫成如下,供大家討論。  相似文献   

19.
周口店的第四紀地层由于发现著名的“中国猿人”化石,受到中外学者們的重視。先后有楊钟健、裴文中、賈兰坡、黄万波、楊子賡及法国德日进(P. Teilhard de Chardin)、加拿大步达生(D. Black)等人,对周口店的人类化石、古脊稚动物化石、文化遺迹、第四紀地质等进行了非常詳細的研究。从各方面的論据确定了周口店的第四紀沉积的地质年代、尤其是中更新世的地层,被視为华北第四紀的标准剖面。  相似文献   

20.
包头矿——一种含稀有元素的新矿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的钛、鈪和鋇的矽酸盐矿物--包头矿,是中国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在內蒙某地铁矿产地工作的中苏合作地貭队发現的。包头矿多呈四方状,有时呈长方状,其大小为0.1-1.0厘米,最大为8-10厘米,产于石英脉中(見封三图1)。矿物沿(110)面具有明显的两組解理(見封三图2)。矿物顏色为浅褐至黑色,具玻璃光泽;比重4.42,硬度6。用ПМТ-3型显微鏡測定,显微硬度为769公斤/平方毫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