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禄丰老长阱含新的蜥龙动物群地层剖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介绍禄丰县街乡老长阱村附近侏罗系剖面,并与禄丰盆地侏罗系剖面进行对比,对老长阱上禄井组(中侏罗统)蜥龙动物群的性质人予确认,改写了自1938年研究禄丰群以来,上禄丰组无蜥龙动物群的历史,对研究蜥脚类恐龙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重析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2.
关谷透 《世界地质》2010,29(1):6-15
云南禄丰下侏罗统下禄丰组产出一新的原蜥脚类孙氏细细坡龙(Xixiposaurus suni gen.et sp.nov.),其特征为:侧视头骨背缘向前强烈倾斜,下颌高度大于齿骨最小高度的两倍,颈椎体中第四颈椎体最长,耻骨裙宽度大于肠骨的耻骨突,股骨第四转子侧视具有V形切口。其系统位置比较进步,是禄丰发现的原蜥脚类中最进步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了在云南禄丰石灰坝古猿化石地点发现的西瓦古猿桡骨近端化石一件,通过测量对比可知:它与黑猩猩的测量值十分接近,因而提出该标本属于禄丰西瓦古猿,可能是非洲猿类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据对黑猩猩一具骨架进行身高值测量,获得其身高值约为130cm,借以估计禄丰西瓦古猿的身高值可能在130-140cm之间,就桡骨颈较粗壮这一特征而言,该古猿具有一定原始性质,以适应其较多的地面生活。  相似文献   

4.
天行 《地质论评》1959,19(8):346-346
易门、峨山一带出露的几个花岗岩株,一直被人们看做是燕山期的产物。最近,我们在易门赵普发现这里岩株上复的禄丰层底部,有以花岗岩物质为砾石材料的底砾岩。禄丰层以北70°东-北75°西走向,向南10°-25°倾斜,并且极为稳定而平整地  相似文献   

5.
云南禄丰地区首次发现晚侏罗世早期轮藻化石组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云南禄丰地区在地层学方面有两项重要的进展:①川街盆地不仅具有“禄丰晰龙动物群”, 在其上部还相继发现了中侏罗世“川街龙动物群”和相当晚侏罗世的恐龙化石;②按照国际地层规范,厘定并新建了一套侏罗纪岩石地层单位。新近又在前人称之为“上禄丰组”下部(川街组)及“酒红层”(麻地山组)中分别鉴定出中侏罗世轮藻组合Aclistochara maanshanensis-Aclistochara abshirira-Aclistochara karierica和晚侏罗世早期轮组合Aclistochara jaisalmerensis-Aclistochara karierica-Mesochara voluta。这一晚株罗世早期轮藻化石组合在中国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6.
侏罗纪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重要的产煤期,然而此时云南、四川中-南部没有煤系出现,反而发育了一套独特的“红色岩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并繁盛着蜥脚亚目等形形色色的恐龙,与中国北部、东部地区的恐龙类群有明显的差异.马门溪龙在中国主要发现于四川,最近在云南侏罗纪“红层“中发现云南马门溪龙(新种)尚属首次,再次证实禄丰一带存在上侏罗统.该化石产于禄丰川街盆地老长箐-大尖峰剖面,在其下部地层中还分别产出代表中侏罗世的川街龙和早侏罗世的禄丰龙化石.能在同一完整地层剖面上见到不同时段早、中、晚侏罗世3套恐龙动物群,这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7.
侏罗纪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重要的产煤期,然而此时云南、四川中-南部没有煤系出现,反而发育了一套独特的“红色岩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并繁盛着蜥脚亚目等形形色色的恐龙,与中国北部、东部地区的恐龙类群有明显的差异。马门溪龙在中国主要发现于四川,最近在云南侏罗纪“红层”中发现云南马门溪龙(新种)尚属首次,再次证实禄丰一带存在上侏罗统。该化石产于禄丰川街盆地老长箐-大尖峰剖面,在其下部地层中还分别产出代表中侏罗世的川街龙和早侏罗世的禄丰龙化石。能在同一完整地层剖面上见到不同时段早、中、晚侏罗世3套恐龙动物群,这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8.
钱迈平 《地质学刊》2007,31(2):129-129
1988年10月,禄丰县文化馆的王正举在本县金山镇新洼村小山坡上,发现一具完整的原蜥脚类(Pro-sauropoda)恐龙化石骨架。经1990年该县新建的禄丰恐龙博物馆工作人员努力,架装在该馆陈列大厅,并在开馆时隆重展出。1995年由重庆自然博物馆张奕宏及禄丰恐龙博物馆杨兆龙共同完成研究并命名。分类:蜥臀目(Saurischia),蜥脚型亚目(Sauropodomorpha),大椎龙科(Massospondyli-dae)。特征:体长5m~6m,高2m,在原蜥脚类恐龙中算大块头。骨骼重而粗壮,头骨较小,头长37·5cm。头长为头高的1·7倍,颅骨较高。匙状牙齿,主食植物,有时可能也食软体动物、小…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云南省禄丰县腰站乡下侏罗统禄丰组2个恐龙足迹,命名了棋盘张北足迹(Changpeipus pareschequier ichnosp. nov.)一新种。这是在禄丰组中首次发现恐龙足迹化石,重新观察并修订了张北足迹一属的属征。滦平张北足迹(Changpeipus luanpingeris)应为石炭张北足迹(Changpeipus carbonicus)的亚成年个体,为同物异名。此前被认为是石炭张北足迹(Changpeipus carbonicus)前足迹的IVPP V2472 2a,应为其未成年体的后足迹。张北足迹与卡岩塔足迹(Kayentapus)类似。综合种种特征,棋盘张北足迹(新种)的造迹恐龙很可能为禄丰组的腔骨龙类(Coelophysoidea)  相似文献   

10.
曹仁关 《地质论评》1959,19(7):301-304
一、前言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由于大面积的普查,在云南中部禄丰、广通、楚雄、双柏、牟定、大姚、姚安、盐丰等地找到了许多含铜砂岩的矿点,因而对于这个地区的地层构造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笔者自去年至现在都参加了禄丰一带的普查工作,今年元月又出席了云南省含铜砂岩现场会议,听了局长、地质处以及各个队的地质报告,故对于这个地区的大地构造单元的性质与特点有一些新的体会和认识,觉得它既不是以  相似文献   

11.
四川南部珙县早侏罗世一新蜥脚类恐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介在珙县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中,发现的原始蜥脚类恐龙化石的一新属种石碑珙县龙。成年个体长约14m。化石材料相当丰富,除头骨不完全外,其他部分乃至全部均保存完好。它是早期的原始的蜥脚类,但又和蜥脚类有不少共同点。它对研究蜥脚类的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产自元谋县姜驿乡半箐村中侏罗统中的恐龙新种。根据骨骼特征鉴定,认为:有别于云南省已发现的早侏罗世原蜥脚类恐龙,而与四川会理及自贡大山铺出土的蜀龙有相似处,但也存在一些较明显的差别,据此,建蜀龙新种。  相似文献   

13.
新元古代十三里台期叠层石组合的地层对比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新元古代十三里台期辽南徐淮地区的叠层石组合以 Conophyton ocularoides与 Baicalia共生为特色 ,Inze-ria、Gymnosolen、Tungussia、Jurusania、L inella等的相继集中出现为代表 ,叠层石的丰度和分异度极高 ,达到叠层石演化史上的鼎盛时期。类似的叠层石组合在世界各地晚里菲期中频有发现。至马家屯期 ,叠层石进入逐步衰退阶段 ,叠层石多组成半球状生物岩礁 ,柱体细小、相互密集丛生、分叉复杂、大多具壁或鞘 ,柱间充填大量叠层石砾屑和陆源石英碎屑 ,同时叠层石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出现特征的半球形放射纤维状组构。十三里台期叠层石组合特征明显、组分相对稳定 ,不仅在区域间 ,甚至在洲际间具有地层对比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The water, pore water, sediment, and fish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Hongfeng Reservoir in November 2003 and February 2004 in accordance with trace metal protocols.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mercury (THg), dissolved mercury (DHg), reactive mercury, dissolved gaseous mercury, total methylmercury, and dissolved methylmercury in the water columns were 8.00, 5.70, 0.63, 0.05, 0.16, and 0.07 ng/L, respectively. THg and DHg in the water columns, THg in pore water and THg in lake sediments of the Hongfeng Reservoir showed the level of mercury in the Hongfeng Reservoir was higher than in other natural waters in the world due to the loading of a lot of waste water with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ercury, whereas methylmercury concentrations in fish (wet weight) varied from 1.73-51.00 ng/g, much lower than in most remote lakes and reservoirs reported in norther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Methylmercury distributions in pore water and sediments showed methylation occurred mainly in the upper several centimeters of sediment cores in the Hongfeng Reservoir. The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 total Hg, and methylmercury were higher at Houwu than those at Daba in November 2003. It is suggested that other pollutants such as N and P from fishing farm and other waste water at Houwu, which resulted in deterioration of water quality, affected the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s of mercury species in the reservoir.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污染是金属矿山开采和冶炼所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对甘肃省典型矿业城市金昌市周围农田土壤、废渣堆表面风化物及降尘、尾矿坝尾矿砂和尾矿坝旁排污沟沉积物中Cr、Cu、Ni、Pb、Zn含量及其化学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环境中重金属呈现不同程度累积,其中以Cu、Ni最为显著,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尾矿坝排污沟>尾矿坝>废渣堆>农田土壤;尾矿砂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以Ni含量显著高于Cu含量为特征;而农田土壤和风化物及降尘中重金属分布以Cu含量高于Ni含量为特征,前者Cu、Ni主要来源于尾矿,后者与冶炼烟尘排放有很大关系;样品中除Cr、Zn以残渣态为主外,Cu、Ni、Pb化学形态分布有较大差异,Cu以可氧化态和残渣态为主,Ni以可还原态为主,其次为弱酸提取态,Pb以可还原态为主,其次为残渣态。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甘肃公婆泉铜矿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公婆泉铜矿区植被属荒漠植被类型,主要产出红沙(Reaumuria soongrica)、木本猪毛莱(Salsola arbuscula)及细枝盐爪爪(Kalidium gracle)3种群落。植物可分为富K、Na贫Ca、Mg和富Ca、Mg贫K、Na两种生物地球化学类型。矿区植物中元素平均含量及变化系数大于背景区;元素含量矿区呈偏对数正态或双峰分布,背景区呈对数正态分布。Na、K、Mg、Cu、Pb、  相似文献   

17.
以辽宁省丹东市富硒(Se)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据表层土壤、土壤剖面及成土母岩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土壤中Se元素质量分数、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Se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0.028~0.910)×10-6,高于全国土壤Se质量分数平均值;Se元素空间分布受辽河群影响,显示出表层富集特征。研究区土壤中Se元素富集主要有以下原因:Se元素来源于盖县岩组和高家峪岩组变质岩,其富集受成土过程影响较大,棕壤土层中黏粒或铁氧化物等聚集,易与Se结合发生聚集;区内表生环境地球化学作用对表层土壤中Se元素起到一定的富集作用,土壤中S、N与Se相互吸附固定,有利于土壤Se的富集,此外Al、Fe氧化物对Se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研究区土壤中Se质量分数与pH值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中pH值越小,Se质量分数越高。总体上,研究区土壤硒质量分数与有机碳、铝铁氧化物、S、N质量分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这与广州、江西丰城、湖北恩施等地开展的富硒研究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金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比研究小秦岭某金矿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区和对比区内的小麦、玉米籽粒中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污染区内小麦籽粒中汞、铅、镉累积程度显著高于土壤对比区对照样,铬、砷、铜、锌与对照区几乎没有差异,汞、铅、镉、锌、铜的超标率分别为86.67%、60%、33.33%、6.67%、20%。在污染区,玉米中铅、镉、铬较对照区明显累积,但仅有汞超标,超标率为15.15%。同一采样地点,金矿区小麦籽粒比玉米更易吸收累积重金属。小麦中重金属含量与立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与1990年比较,小麦中汞、镉累积效应非常显著。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造成了小麦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9.
以西藏38个气象站点1985-2014年实测降水量为基础数据,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和长序列趋势拟合方法预测2015-2019年的年降水量和季节降水量,经2015-2017年的实测降水数据验证,其结果良好,最后以调整后的降水距平百分率为洪涝指标,分析2018年、2019年的洪涝预测情况。结果表明,西藏2018年降水集中在东南部地区的林芝、米林、波密和察隅一带, 2019年降水主要集中在芒康地区,季节上春季降水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夏季主要在索曲河、怒江上游地区,秋季主要在嘉黎、林芝、波密一带,冬季降水集中在聂拉木地区。2018年和2019年洪涝易发生在春季和冬季,洪涝情况都相对正常,大部分县区为无涝或正常状态,少数县区为轻微洪涝,极少数县区为中涝或特涝, 2019年洪涝情况相较于2018年整体偏多,其中在2018年的拉孜县和2019年的拉萨城关区,极有可能出现特涝灾害。  相似文献   

20.
对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田和新立油田扶余油层砂岩岩石学特征和各成岩作用类型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表明,扶余油田和新立油田的扶余油层主要类型分别为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并经历了中等压实作用、自生石英胶结作用、自生粘土矿物胶结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交代和溶解作用等,达到晚成岩阶段A2亚期。该油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成岩早期的产物,当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大于8%时,直接影响岩石的机械压实作用和油层的孔隙度。扶余油田扶余油层砂岩中长石含量相比新立油田高,可能导致该地区扶余油层砂岩的交代和溶解作用相对发育,从而抑制其内石英颗粒的次生加大,并形成高含量的自生高岭石,及因长石溶解所至的两个自生高岭石峰值特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