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于富才 《海洋科学》1987,11(5):63-67
氨基酸顺序是蛋白质结构的基础,核苷酸的顺序是RNA和DNA分子结构的基础。这些化合物是决定整个生物活性物质的性质的。在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之前,必须先确定该蛋白质是否含有一条以上的肽链。多肽链的数目通常从测定每分子蛋白质所含N-末端氨基酸残基的数目推导出来。显然,每分子蛋白质所含N-末端的数目应与其肽链数目相等。如果肽链之间没有共价交联,可以用酸、碱、高浓度的盐或变性剂分离它们。  相似文献   

2.
DNA分子标记在水生动物遗传学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变异是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决定着生物的存在和发展,因而成为人类一直极力要揭开其奥秘并进行能动性改造的方面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以及与水生生物遗传学的相互渗透,近十几年来,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和基因转移技术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一些新基因目前已稳定地转人多种水生生物中。目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基因转移已成为培育新品种的有效手段。与主要的农作物相比,水生生物大多数性状均表现为数量遗传、个体基因组高度杂合、进行传统的遗传育种非常耗资、费时和费力。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介入,特别是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水生动物遗传学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DNA分子标记大多是以DNA片段的电泳谱带形式表现的。依据其遗传特性,可分为显性和共显性标记两种。依据其在基因组中的出现频率,又可分为低拷贝序列标记和重复序列标记。依其多态性检出所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分为以Southern杂交技术为基础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
中心法则     
海洋生物同其他陆地生物一样,基因不仅是遗传单位,而且也是功能单位,它必须把决定生物体的信息展现出来。遗传信息的展现是由DNA通过转录产生mRNA,携带有DNA信息的mRNA,再通过核蛋白体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核蛋白体“阅读”mRNA上的蛋白质的密码,另一种转移RNA(tRNA)携带氨基酸,根据tRNA上的反密码子来识别mRNA上的氨  相似文献   

4.
膜囊泡是一类由细菌释放并携带复杂蛋白质、核酸、信号分子等重要信息物质的生物纳米颗粒,参与了水平基因转移、群体感应、生物膜形成等多种生理生化活动.海洋中的细胞膜囊泡可能是除噬菌体和细菌之外的第三大生物实体,其介导的跨越物种的细胞间通讯对海洋生态系统而言有重要意义.然而,我们对膜囊泡在海洋生物圈中具体的生态角色与生物功能所...  相似文献   

5.
海洋生物DNA条形码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海洋生物种类多样,分布广泛,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趋同性等特点,为了对物种进行更快速、准确地鉴定,急需在传统形态分类学基础上,建立并结合便捷准确的分子鉴定手段。DNA条形码提供了可信息化的分类标准和有效的分类学手段,已成为近年来分类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重要的技术依托。本文概述了DNA条形码当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并介绍了DNA条形码技术在主要海洋浮游植物(红藻、褐藻、绿藻、硅藻、甲藻)、无脊椎动物(海绵动物、刺胞动物、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等)和鱼类中的研究进展,以及不同条形码基因针对于不同生物类群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指出了目前条形码技术在各海洋类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相关工作做了展望,希望为今后我国的海洋生物DNA条形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同陆地生物一样,海洋生物细胞的遗传信息也是由名为染色质的核结构所携带的。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DNA是一个线性多聚脱氧核苷酸结构,而且这种一维的一级结构,是我们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应用于转译遗传密码的很  相似文献   

7.
糖蛋白及其在动物精卵识别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蛋白是指由比较短 ,往往带分支的寡糖与多肽链共价连接而成的一类结合蛋白质。其中 ,糖部分所占比例较小。糖蛋白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其种类繁多 ,并且以各种形式广泛存在于细胞膜、细胞间质、血浆以及粘液中 ,具有开关、调谐、作为激素、胞内转运、保护、促进物质吸收、参与血液凝固、参与细胞识别等多方面的重要生理活性。1糖蛋白的组成糖蛋白分子是由多肽链和糖两部分组成的 ,糖和多肽链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接。其中的蛋白质是生理功能的主要担负者 ,糖链起到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 ,抵抗蛋白酶水解 ,防止抗体识别及参与多肽链…  相似文献   

8.
遗传标记经历了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蛋白质标记及DNA标记的四个重要发展历程。纵观遗传学的发展历史,遗传学的发展推动了新型遗传标记的发展,每一种新型遗传标记的发现,均推进了遗传理论与技术的发展。19世纪后期,孟德尔以豌豆为材料,利用7对形态学标记对杂种后代的不同个体依据性状表现进行归类分析,发现了著名的遗传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细胞学标记是指能明确显示遗传多态性的细胞学特征,如染色体形态、数目和结构在不同物种中的差异等,可以作为一种遗传标记来进行基因定位。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同工酶是一种可用于物种起源与进化研究、种质鉴定、分类等诸多领域的分子标记技术(Markert et al.,1959)20世纪后期以来,DNA分子标记技术不断涌现,相继建立了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en polymorphisis)、DNA指纹 (DNA fingerprint),RAPD (random anplified polymophism DNA), AFLP(amplified fragnent lengthen polynorphisn)、微卫星 DNA (microsate llite DNA).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n)等专门的技术,在生物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藻类学研究较晚,主要用于藻类的系统发生、地理分布、种群遗传、分类、亲本鉴定、杂种优势的鉴别及种质鉴定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日本鼓虾与鲜明鼓虾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欣  李晓  徐启华 《海洋学报》2012,34(5):147-153
首先通过基因组DNA的提取、通用引物PCR扩增和长PCR扩增,从而获得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的线粒体DNA;应用鸟枪法和引物步移法测序,获得了日本鼓虾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合GenBank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中鲜明鼓虾(A.distinguendus)的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了鼓虾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基因排列、蛋白质编码基因、选择压力和差异位点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日本鼓虾线粒体基因组中共存在9对基因的重叠。日本鼓虾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 487 bp,较鲜明鼓虾线粒体基因组(15 700 bp)长,主要是由于最大非编码区的长度存在差异。日本鼓虾与鲜明鼓虾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37个基因,且37个基因的基因排列完全一致;与泛甲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原始排列相比,仅出现1个转运RNA基因(trnE)的易位和倒位。2个鼓虾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存在差异。除了cob基因外,其余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所编码氨基酸的数目均完全相同。鼓虾线粒体基因组13个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的Ka/Ks比值都远远低于1,显示出较强的负选择。在15个主编码基因中,nad5基因的变异位点数最多,其次是nad4基因和lrRNA基因。因此,nad5,nad4和lrRNA基因可以作为备选的分子标记,用于分析鼓虾不同物种和群体之间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RT-PCR、RACE、Genome Walking等方法从中国鲎克隆得到了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的cDNA全长及基因组DNA序列,命名为ttERR(GenBank登录号为HQ386702),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序列和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等进行预测和推断。结果表明,ttERR基因cDNA全长27...  相似文献   

11.
鱼类浮游生物的准确鉴定是鱼类浮游生物研究的基础。传统的基于形态特征的鉴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缺乏足够信息,鉴定存在困难,导致物种多样性被低估。为了对物种进行准确、快速地鉴定,急需在传统形态分类学基础上,建立并结合便捷准确的分子鉴定手段。DNA条形码技术是利用一段较短的DNA序列实现快速准确物种鉴定的工具,就像在商店里扫描仪读取条形码那样,对每一种生物也能通过快速分析其DNA中的一小段(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亚基,mt COI)加以识别。DNA条形码提供了可信息化的分类标准和有效的分类学手段,已成为近年来生物类群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DNA条形码的概念、原理、工作流程及其优点,分析了其在鱼类浮游生物鉴定中的应用可行性,并展望未来鱼类浮游生物学发展的前景:分子技术鉴定鱼类浮游生物相关规范标准的建立,传统形态鉴定与分子方法相结合的分类学研究,以及鱼类浮游生物的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信息核糖核酸(mRNA)是十分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基因通过转录作用合成mRNA,再由mRNA翻译,编码特定的蛋白质顺序。因此,mRNA是基因和蛋白质之间的桥梁。不仅如此,某些病毒还可以用mRNA反转录编码DNA的程序。一些学者还发现某些高等动物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     
海洋中的各种生物,从原核细胞到各种真核生物细胞,都是蛋白质的具体体现。 蛋白质是活的有机体的主要成份。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可以看作是生命本身的一个属性。其主要功能是可以作为酶、抗体、结构成份、运输工具和代谢的调节者。作为酶的蛋白质,具有控制着有机分子的合  相似文献   

14.
15.
微微型真核生物在海洋中广泛存在,是初级生产力的重要贡献者,也是微食物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微微型真核生物形体微小且不同种类缺乏明显形态学特点,故而难以利用电镜等传统方法精确研究其系统发生关系和种类组成.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对微微型真核生物种类组成进行研究已成为微微型真核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概述了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微微型真核生物分子多样性研究进展以及我国在该领域中的研究状况.综述了微微型真核生物分子多样性研究中常用的靶标基因,包括18S rDNA和ITS序列等真核生物保守基因及psbA和rbcL等功能基因;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克隆文库构建、DGGE/TGGE、PCR-RFLP/T-RFLP、FISH、宏基因组等;以及目前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核酸、蛋白质、糖类是生命系统中的主要大分子物质。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对核酸和蛋白质的研究逐渐深入,对其在决定生命规律方面的作用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相比之下对生物多糖的研究较滞后,尽管糖类的生理意义同样至关重要。在生物体中生物多糖(polysaccharide)多是以糖缀合物(glycoconjugates,即多糖与非糖物质如脂类或蛋白质共价结合而成的糖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如糖蛋白(glycoproteins),糖脂(glycolipids)和蛋白聚糖(proteoglycan,即由蛋白质和糖胺聚糖通过共价键相连的化合物)。许多糖缀合物中由比较少数分子的单糖(2~14个)缩合形成的寡糖(oligosaccharide)部分具有惊人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微不均一性,而使它与许多重要生理过程紧密相关并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目前已知的一些重要功能有:糖蛋白的寡糖组分影响多肽链的正确折叠,防止蛋白水解,提高蛋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决定它们在血液中的清除速率,在细胞中作为信息分子调节它们的分泌。糖缀合物中的糖链作为信息分子涉及多细胞生物生命的许多识别过程,如细胞-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细胞的生长分化荷尔蒙-受体和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等(Schachter1992;Paulson,1989)。糖缀合物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科学前沿。糖的生物学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糖链结构的阐明对深入理解糖缀合物的功能和结构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 (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s 1, PRMT1)是PRMT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属于Ⅰ型PRMTs,细胞内超过85%的蛋白质精氨酸的甲基化由其催化。PRMT1通过调节底物的甲基化水平,从而调控蛋白的功能及蛋白参与的细胞活动和生理过程,包括细胞信号转导,DNA损伤修复,转录调控,RNA代谢,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本文着重讨论PRMT1的结构、底物及其在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刘静 《海洋科学》1997,21(3):45-47
1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是指研究抗原与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基于“血缘关系越近者,其蛋白质的抗体反应越强”这一原理来研究鱼类系统分类是其基本研究方法。由于这一方法具体实施比较困难,因此应用不够广泛。2 同工酶电泳技术含有酶的生物组织的匀浆以凝胶为载体,在低温恒流或恒压的直流电场中,由于蛋白质分子在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中带静电荷,在电场作用下,酶的蛋白分子发生定向泳动。由于同工酶的分子结构不同,分子大小和形状存在差异,在一定的pH缓冲液中带的静电荷的数量或性质不同,因而,电泳时在凝胶载体中的迁移率或迁移方向不…  相似文献   

19.
藻类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研究的现状和展望(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松  曾呈奎 《海洋科学》1993,17(2):24-29
3 真核藻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3.1 质体基因组的研究 80年代以来对真核藻类质体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起源和进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藻类质体DNA呈环形,长度变化幅度大(73~400kb),据此推测藻类质体可能是多起源的,藻类分枝程度也较陆地植物广。藻类质体DNA以多拷贝形式存在,占DNA总量的15%以上。藻类质体基因同细菌以及高等植物叶绿体基因之间同源性较高,但基因的组织和排列不同。在高等植物和绿藻中,Rubisco酶的大、小亚基基因(rbcL与rbcS)  相似文献   

20.
沉积物成分复杂,腐殖酸等物质含量较高,这些杂质在DNA提取过程中不易除去,可能会对后续的PCR扩增等产生抑制作用。因此,高质量DNA的获得是海洋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采用6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提取同一来源海洋沉积物样品中的微生物基因组DNA。对DNA纯度、得率、16SrRNA基因拷贝数和微生物群落特征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方法1(QIAamp DNA Stool Mini Kit)、方法2(PowerSoil~DNA Isolation Kit)和方法3(RNA PowerSoil~DNA Elution Accessory Kit)得到的DNA产量较低,纯度却较高,可以直接用于后续分子生物学分析;与方法2相比,方法3得到的细菌16SrRNA基因拷贝数和单位质量DNA中可扩增细菌16SrRNA基因模板量较低;方法4(SDS高盐法)得到的DNA虽然产量高,但杂质含量也高,抑制了后续PCR反应的进行;方法5(方法4得到的DNA经QIAamp DNA Stool Mini Kit纯化)和方法6(方法4得到的DNA经PowerSoil~DNA Isolation Kit纯化),虽然纯度有所提高,但DNA大量损失,且耗时长,花费高。另外,方法2在提取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裂解菌体细胞壁,能更好反映微生物群落特征。综合以上结果,方法2(PowerSoil~DNA Isolation Kit)提取海洋沉积物微生物基因组DNA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为海洋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