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理研究者的地图空间认知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研究者的地图空间认知过程,经历了地图的感知觉阶段、心象形成阶段、心象记忆对比分析阶段和认知思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阶段。其对地图的认知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已有的心象地图(地理空间概念)对地图空间认知有重要的影响。知觉过程经历了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的两个阶段,是两个阶段的有机结合;心象地图的形成过程是概括地物图形特点、抽取地物组成元素及其组织关系的过程;心象地图的记忆则是构成心象的元素和组织这些元素的关系分别编码储存的过程;认知思维是根据地理空间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是地理研究者认知地图空间的核心;心象地图(地理空间概念)则是认知思维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生态福利绩效(EWP)的提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福利视角出发,构建指标体系,基于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对2006—2019年黄河流域59个地级城市EWP进行测算,运用空间探索方法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对流域EWP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城市EWP值普遍较低,平均存在19.7%的提升空间。(2)黄河流域城市EWP存在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热点”高-高型城市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较低的上游地区;“冷点”低-低型多为黄河中下游经济发展较快、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3)降水量、教育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对城市EWP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口密度、经济强度及金融发展水平对城市EWP的改善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降水量、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对城市EWP的边际效应较大。研究结果弥补了EWP影响因子“时-空”非平稳性分析的不足,可为有关部门制定城市EWP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口密度空间化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人口密度空间化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传统方法直接生成的人口密度分布图具有不同区域间突变的缺点。该文中基于面积权重内插法与邻域平均法原理,以MapInfo为软件平台,在缺乏地形图、RS图片等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人口密度空间化的一种方法——网格单元面积权重内插法,并以丰县为研究区域进行例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缓和了传统方法直接生成的人口密度图中的突变线,制作的人口密度Grid专题地图能够很好地反映人口密度的平均性,生成的人口密度三维可视化地图符合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4.
广佛同城化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第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人口密度模型等工具对1990―2010 年广佛都市区的人口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广佛都市区人口空间分布可以用单中心人口密度模型进行解释;同城化地区与总体规律相比,同城化进程对边界地区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这种提升具有主体的差异性。广州市没有主动向佛山发展的动力,而次一级的行政区域主体(佛山市)对融入广州市中心的发展则呈现较高的意愿。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2—2017年全国《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刻画中国居民食源性疾病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并采用空间滞后面板回归模型(SLM)和时空地理加权模型(GTWR),识别影响食源性疾病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中国食源性疾病分布具有不均衡性,总体趋势为集中分布于南部以及沿海地区,五年间集中区已出现明显的向北移动的趋势;(2)中国食源性疾病事件数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五年间空间集聚下降。高-高类型区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而低-低类型区集中分布于中国北部。2011—2016年,中国食源性疾病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布特征类似;(3)空间滞后面板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食源性疾病事件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口密度、突发环境事故的增加将使得食源性疾病增加,而政府财政投入、居民教育水平、城镇化、环境质量的提高将使得食源性疾病减少。除居民教育水平外其余变量也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4)时空地理加权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食源性疾病的影响因素存在空间差异。地区人口密度对食源性疾病的相对压力由东向西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对食源性疾病的降低作用由东南部沿海地区向其余地区递减。居民教育水平提高对食源性疾病降低作用由中部向东西逐步加大。城镇化率对食源性疾病降低作用由东南部沿海地区向其余地区递减。环境质量对食源性疾病降低作用由东南部沿海地区向其余地区递增;突发环境事故对食源性疾病的相对压力由中部向东西加大;年平均气温对食源性疾病的相对压力由南向北减小;年平均降雨量对食源性疾病的相对压力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减小。  相似文献   

6.
基于乡镇尺度的中国25省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的尺度特征,精细尺度的人口分布是当前人口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乡镇(街道)是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开发布的最小行政单元,乡镇级人口密度计算及其分布特征研究能够更客观、精细地刻画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和态势,为促进中国人口的合理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本文收集处理了2000年中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乡镇(街道)级行政边界数据,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乡镇(街道)人口统计数据,计算了乡镇级平均人口密度。采用Lorenz曲线、空间分析及样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乡镇(街道)人口分布的疏密结构、空间集聚性、纬向和经向规律。利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分省探究了地形起伏度、水网密度、路网密度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利用夜间灯光指数表征)等4个因素对于乡镇级人口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乡镇级平均人口密度能够有效区分出县域内部的人口密度高低差异,整体不均衡性高于基于县级平均人口密度的研究结果;② 乡镇(街道)人口分布总体规律是西北稀疏东南密集,同时,东南密中有疏,西北疏中有密;③ 乡镇(街道)人口分布的经纬向规律变异较大,既受中国三级阶梯地貌大势的影响,也受局部微地形及区域中心城市的影响,并和海岸线、交通枢纽及大江大河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耦合性。④ 乡镇级平均人口密度与地形起伏度、水网密度、路网密度及夜间灯光指数等显著相关,省级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28、0.61、0.69。⑤ 在乡镇尺度上,地形条件及区域发展水平对辽、吉、京、津、沪、冀、豫、陕、晋、鲁、皖、苏、湘、鄂、赣、浙、闽、粤、琼等省份的人口分布具有较强的决定作用。⑥ 对于藏、青、蒙、滇、黔等5省或自治区,需要引入更多的自然环境及社会因素来解释其人口分布的特殊规律。本研究扩充了中国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尺度和维度,并引入了新的定量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所构建的覆盖中国25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乡镇(街道)级人口分布科学数据集丰富了中国人口地理学的2000年本底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7.
过构建金融排斥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4-2012年的金融排斥程度,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分别探讨了中国省际金融排斥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金融排斥程度的省际差异大,在空间上形成由东部向中西部逐渐递增的格局;2)中国金融排斥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特征,东部的低-低集聚与西部的高-高集聚现象明显,且态势稳定;3)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财政支出能力、教育水平和人口密度与本地区金融排斥显著负相关;教育水平与人口密度增加对降低金融排斥的空间差异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分布模型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及模拟是城市空间结构、郊区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经济学和区域科学学者对城市人口密度分布模型研究文献很多,揭示了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分布经历了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演变.本文从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2种研究假设,梳理了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研究进展.从已有研究看,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北京、上海等个别大城市的研究上,多为个案研究.这些研究表明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存在共性特征:①单中心人口密度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中国的紧凑性的城市人口分布;②负指数函数在模拟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时有较好的优度;③同国外相关研究结论一致,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模型中,人口密度梯度逐渐变小,密度曲线变得更为平缓.④多中心模型研究表明,部分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分布已经符合多中心模型分布特征,大城市次中心已经初步发育.纵观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的研究,发现存在数据质量差、研究方法滞后、研究城市少、可比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该在未来应努力利用GIS等提高数据质量,创新研究方法,对中国城市密度模型研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加强比较研究,从而构建中国城市密度模型的相关理论,进而推动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及郊区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桂西北喀斯特山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最小行政单位——乡(镇)为基本单元,利用Lorenz曲线和空间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桂西北喀斯特山区乡(镇)级尺度下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测自然因素单独和叠加作用后对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 乡(镇)级研究尺度下的人口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特征,呈现一般显著正相关和一定的聚集性; 各自然因素空间分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研究区西北和中南部没有喀斯特分布的乡镇,人口密度随有利于人类居住因素的增加而增加,但平均人口密度仅79人/km 2。东部和南部有喀斯特分布的乡镇,人口密度与自然因素空间分布并非简单的增减关系,其随喀斯特分布面积的变化呈现起伏波动。 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结果显示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强度最大的为海拔高度,交互探测结果显示,任意两个自然因素叠加交互作用后的影响强度呈现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可见,桂西北喀斯特山区与其他地区类似,海拔高度是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但喀斯特山区的河网密度及特有的地质地貌等因素对其人口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与其他因素叠加交互作用可进一步加强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GIS支持下的道路对县域人口分布的影响——以沛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年江苏省沛县村级人口数据为基础,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综合研究了道路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首先,运用泰森多边形做边界替代,计算出各行政村的人口密度,经过探索性数据分析,选取最优模型——指数模型对人口密度进行普通克里格插值,结果表明沛县人口密度的高值区域呈现为东北——西南的带状分布,其形状表现为块状集聚,带状延伸的特点。然后,建立道路1 000 m以内的缓冲区,基于运用缓冲区人口模拟函数得出缓冲区内的人口密度,运用GCAWI法,对人口数据进行格网化处理,得到道路人口密度图,结果显示沛县大部分人口集聚在距道路0~300 m的缓冲区范围内。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对比,发现GCAWI法得出的结果更符合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以香格里拉县2006年TM影像、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为信息源,结合研究区冷杉林地面实测标准地(30m×30m)数据,提取香格里拉县冷杉林TM影像分布信息及标准地纹理特征因子(共48个),对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利用主成分法对纹理特征因子进行因子分析,最终选出13个纹理特征因子利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建模并进行模型精度检验。根据回归估测模型以及提取出的冷杉林各波段纹理特征因子,进行研究区冷杉林郁闭度反演。结果表明,基于遥感影像纹理特征建立的郁闭度遥感估测模型,其RE=13.8%,RMSE=10.39,精度为83.3%。研究区冷杉林郁闭度反演可知冷杉林郁闭度多分布在0.6~0.7范围内,多为中度郁闭林地。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SDA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空间数据分析(SDA)与GIS相结合是研究地理现象空间分布规律的重要方法。借助1994年和2004年两期RS图像,得到徐州市居民点空间分布数据,运用GIS-SDA方法研究徐州市1994年和2004年的居民点空间分布模式,并总结了11年间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变规律。通过最近邻距离分析(运用R统计量)得出徐州市居民点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集聚趋势,且2004年的集聚程度比1994年低;通过计算居民点空间分布的K函数值,发现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化,1994年和2004年的居民点空间分布集聚程度均出现先增后降过程。运用核函数与泰森多边形法计算两个年份的居民点密度分布,核函数法能够从总体上反映徐州市居民点密度空间分布的地域差异,而泰森多边形法对居民点密度空间分布的细部差异较敏感。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分析典型的省际边缘型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交通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将层次分析法(AHP)应用到徐州都市圈交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SWOT)分析中。得出了当前徐州都市圈交通发展的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大于挑战的结论,并运用战略地位评估对其进行战略定位,结果为开拓型战略中的优势型,战略强度较大。最后,提出了徐州都市圈交通发展的3个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人口是反映国情、国力基本情况的重要指标,是区域研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准确地预测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与区域规划中首先要考虑的基本问题,也是保证规划科学性与可实施性的关键性前提。以西宁市2000-2011年历年总人口为样本数据,分别构建了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马尔萨斯模型、logistic模型及GM(1,1)模型,并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1)模型均通过模型精度检验且精度较高,GM(1,1)模型拟合度最高,均误差达到0.004%,马尔萨斯模型拟合度最低,为-1.440 8%;(2)分析模型预测精度差异产生原因及适用性,表明深入、准确地分析样本数据特征,恰当选择分析方法对于控制人口预测精度尤为重要。由于西宁市2000-2011年人口样本数据在2005及2009年数据存在波动性,破坏了其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马尔萨斯模型的拟合度,导致在4种模型中,Logistic及GM(1,1)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而GM(1,1)模预测精度最高,所以采用GM(1,1)模型进行西宁市人口预测,得到西宁市人口预测的最终结果:2012年西宁市总人口将达到225.89×104人,2015年将达到233.39×104人,2020年将达到246.37×104人。从结果看,未来9 a西宁市人口将呈现持续平稳增长的态势,但随着时间推进人口增长速度将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5.
北极地区人口数量、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环北极国家的北极行政区域为统计范围,利用环北极国家2001年和2006年的官方人口统计数据,对北极地区的人口状况及其演变趋势作了统计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2006年,北极地区总人口约为1044万.人口密度为0.63人/平方公里.是地球上除南极大陆以外人口最稀少的地区:(2)在全球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北极地区近年来人口非但没有增加.而且略有减少。2006年与2001年相比.总人口减少了5.3万左右.主要原因是受俄罗斯北极区域人口减少的影响(减少了约12万),其他国家的北极地区则呈现变化不大或略有增加的趋势:(3)北极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或城镇:北极地区首府的人口250万左右,约占总人口的24%;(4)分布在俄罗斯、北美、北欧北极地区的原住民人口约为200万.俄罗斯原住民以楚科奇-堪察加语族、阿尔泰语族、乌拉阿尔语族等北方少数民族为主,北美加拿大、美国主要以困纽特人和印第安人为主.北欧原住民则以萨米人为主。  相似文献   

16.
新疆荒漠稀疏植被覆盖度信息遥感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被覆盖度信息是荒漠生态环境表征的重要指标之一。荒漠区地表植被稀疏,在遥感光谱信息中表现较弱,通用的植被覆盖度遥感提取方法应用于干旱荒漠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探寻一种满足大尺度荒漠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信息的提取方法,必须对比和分析现有的遥感方法在干旱荒漠区的应用效果。以新疆荒漠区为例,利用MODIS遥感影像和野外植被覆盖度实测数据,对常用的6种遥感植被覆盖度提取方法(改进的三波段梯度差法、像元二分法、线型混合像元分解法、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增强型植被指数法和修正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法)的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ODIS影像上较难提取纯荒漠植被像元,用农作物的像元值代替会降低像元二分法和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模型的模拟精度;植被指数法对地面实测数据依赖性较大,模拟的精度差异很大,仅考虑红光和近红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法模拟精度最低,而综合考虑土壤和大气因素的增强型植被指数法的模拟结果精度最高;改进的三波段最大梯度差法虽然模拟精度稍次之(R2=0.74;RMSE=13.46),但依据光谱的物理特性,能显著地反映南、北疆荒漠植被覆盖度的差异,是目前大尺度的荒漠区覆盖植被信息提取较为适宜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植被覆盖度是监测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的关键参数,如何提高大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反演精度,对生态脆弱区环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和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方法,利用无人机、Worldview-2与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对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度进行多尺度反演。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比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模型表现佳,可在单元(试验区)、区域(研究区)尺度上较高精度地反演沙地的植被覆盖度,反演值与无人机实测值均在线性水平上呈显著相关(P<0.01);在单元、区域尺度上,构建的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测试集R2分别为0.84、0.80,MSE分别为0.0145、0.0370,一致性指数d分别为0.9576、0.8991。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局部区域的高精度反演逐步实现低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大区域植被覆盖度反演,不仅可有效提高沙地植被覆盖度的反演精度(R2=0.78,大于0.63),也为区域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社会统计数据空间化处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社会统计数据的空间化是当前地理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根据社会统计数据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和值(extensive)变量型统计数据和均值(intensive)变量型统计数据两种类型.分析了这两类社会统计数据在区域拆分与合并时的特点,并尝试将网格单元面积权重内插(GCAWI)法引入社会统计数据的空间化的工作中,提出了确定网格单元大小的原则和采用图像平滑技术改进空问化结果的方法.以徐州市人均GDP数据(均值变量型统计数据)空间化为研究实例,采用网格单元面积权重内插法实现了徐州市人均GDP数据的空间化,而且运用图像平滑技术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土地争夺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2000-2011年全球土地交易数据分析了全球土地争夺发展现状,并结合土地交易面积等统计指标和相关文献资料,应用统计分析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国际土地争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国际土地投资者主要来自人口压力较大的亚洲,国际土地被投资者主要集中在南美洲、非洲和亚洲;(2)2000-2011年国际土地交易面积虽有起伏,但整体增幅较大;(3)国际交易土地的用途复杂多样,以农业为主,兼有林业和开采业;(4)土地争夺影响因素众多,较为突出的是粮食安全因素,除此之外,自然保护区发展、人口迁移等亦是土地争夺的潜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